第三十五章:疑情 (1)
對來京趕考的舉子們來說,會試是順利結束了,但接下去的漫長等待同樣萬分煎熬。www.tsxsw.com考官們閱卷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然後要上報吏部和內閣審批,這一來一去地加起來便是大半個月。又因為是欽定的製舉,最終的上榜名單還要經過聖上的核準,一旦皇帝心血來潮要調考卷禦覽,這發榜公布之日就更難以確定了。考生們估計著,本次製科的張榜日至少要到一個月之後,因此凡居住在洛陽附近的,或者不願在京城遷延的考生都逐漸離開洛陽,紛紛踏上歸程。
然而蘭州太遠,一個月不夠打個來回,除非自認肯定中舉無望的,大部分的蘭州考生還是想在洛陽等到張榜之日。這幾天來,吏部選院附近的洛西老店便成了滯京蘭州考生的據點。趙銘鈺是蘭州同鄉會的會長,又兼家中富裕出手闊綽,便在這洛西老店裏包下好幾間客房,以供同鄉生員們在此聚會,吃吃喝喝、談笑遊樂,來打發這整月等待的無聊和焦慮。
這天剛用過午飯,趙銘鈺與幾個同鄉在客房裏下棋解悶,連殺三盤趙銘鈺都是大敗,他對麵的鄭姓生員笑問:“銘鈺兄,你今天這是怎麽了?平常的棋藝可沒這麽糟糕啊,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趙銘鈺把棋枰一推,搖頭道:“不下了,不下了,今天沒心情。”“哎喲,銘鈺兄有什麽心事……”鄭生話音未落,門被撞開,好幾個蘭州考生一湧而入,群情激奮地嚷著:“趙兄、鄭兄、各位……東市上有鬥雞,好玩得很,大家一起去看啊!”
“鬥雞啊!有趣有趣!”屋裏幾個百無聊賴的家夥頓時兩眼放光,起身就往外跑。鄭生走到門口,回頭看紋絲不動的趙銘鈺:“銘鈺兄,走啊?散散心去。”趙銘鈺歎了口氣,擺手道:“你們去吧,我還要等人,走不開。”其餘人等麵麵相覷,也不好強邀,便顧自離開了。
客房裏驟然安靜下來,趙銘鈺坐在桌前發呆,連房門又輕輕開啟也沒察覺,直到有人招呼:“請問,這裏可有一位趙銘鈺先生?”他才抬起頭來,驚訝得看到門口站著個陌生人。此人五十多歲的年紀,鼻直口方,一襲黑色常服掩蓋不住通身的氣宇軒昂,趙銘鈺不敢怠慢,連忙起身答話:“在下正是趙銘鈺,請問先生貴姓?找我何事?”“哦,敝姓曾,自吏部選院來,想找趙先生打聽件事。”
趙銘鈺還算見多識廣,看對方的氣度便估摸肯定是個官員,但既然人家不直說,他也知趣並不追問,忙請曾先生坐下,便問:“卻不知曾先生想打聽什麽?”曾先生不慌不忙,笑著反問:“在下方才在門外時,聽趙先生說要留在這店裏等人,可否告知所等何人呢?”“這……”趙銘鈺麵露憂慮之色,歎息道:“小生所等的不過是位老大娘。”“老大娘?”“是啊,是小生一位同年的老母親。小生受人所托要照顧好她,卻不料大娘至今音訊皆無,故而十分煩悶。”
曾先生聽著眼睛一亮,追問:“趙先生所說的這位大娘可是姓何?”“是啊!”趙銘鈺驚喜:“難道曾先生也知道……”曾先生緊接著又問:“如此說來對趙先生有所囑托的這樣同年,一定是楊霖吧?”趙銘鈺瞪大眼睛:“曾先生怎麽知道?……哦,您是從吏部選院來,怎麽?楊霖他怎麽樣了?病情可有好轉?”
曾先生的臉色陰沉下來,慢悠悠地道:“嗯,楊霖所患的急症頗為凶險,醫治至今仍然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隻是口口聲聲念叨著老母親何氏,還有什麽蘭州同鄉……啊,趙先生你的名字也被他在昏睡中一再提起,所以在下今天特來此處尋訪,如能找到這何氏,送她去與楊霖母子團圓,或許能有益於他的病情。”
“原來如此。”趙銘鈺連連點頭,又止不住地歎息:“曾先生,小生也想找到這位何大娘,可不巧的是,會試至今都沒見到她來,小生也為此煩惱不已呢。楊霖病倒,若是他母親再有個意外,那可就慘了。”曾先生咋了口茶,問:“在下有個疑問,為何楊霖要將他的母親托付給趙先生?另外,趙先生又怎麽知道何氏應該要來找你呢?”
趙銘鈺略一遲疑,還是答道:“不瞞曾先生,旬月前小生偶然遇到何大娘,據她說是來京城尋找趕考的楊霖。小生是蘭州同鄉會的會長,楊霖在吏部核定考生資格時來同鄉會報到,小生便安排了他母子相會。奇怪的是,楊霖卻說當時自己身不由己,無法顧及老母,隻是囑咐老母會試過後就來找小生,並拜托小生安排好何大娘。楊霖說他考完後將設法來此與老母相會,共同等待發榜。”頓了頓,趙銘鈺攤開雙手道:“可是曾先生你看,楊霖在會試中突然病倒,今天已是會試後的第五天,那何大娘也未出現。因而小生心中十分忐忑,總覺得這對母子似乎碰上了什麽大麻煩。”
曾先生沉吟著問:“楊霖說他身不由己?趙先生可知其中內情?”趙銘鈺皺起眉頭想了想,方道:“這個……我也說不好,隻仿佛與本次製科的主考官、咱大周的宰相狄仁傑大人有些關係。”“狄大人?!”曾先生的臉色有些嚴峻,趙銘鈺看得一凜,趕緊解釋道:“倒也不是狄大人本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武官……”
“嗯。”曾先生含笑頜首:“如此還請趙先生將楊霖與何氏會麵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一說吧。”
半個多時辰後,大理寺卿曾泰大人的馬車駛離洛西老店所在的街坊,直奔城南方向而去。八月又過了幾天,洛陽城的秋意一日濃似一日。馬車跑得飛快,秋風從掀開的車簾下不停灌入,竟已有些寒氣侵骨的味道。曾泰不由自主地緊了緊袍服下擺,從車窗向外望去,街衢兩旁的大樹上,剛開始泛黃的樹葉隨風簌簌擺動,曾泰在心中暗自歎息:“不知不覺,又是一年秋涼了。”在大理寺就任尚未滿一年,但主管刑獄司法,各種人世間的糾葛紛爭竟比過去幾十年所看到的都要多,曾泰到現在才終於明白,狄仁傑那洞若觀火的透徹目光從何而來,也因此更從心底裏欽佩這位恩師在世事練達之餘,依然能保持一份人情。
“老爺,狄府到了。”“哦。”曾泰連忙下車。狄府的家人衛士對他十分熟悉,曾泰無須通報便可長驅直入,家人一路殷勤相陪:“曾大人,咱家三少爺回來了,老爺吩咐請您直接到二堂會麵。”曾泰加快腳步,他與狄景輝並不相識,但自去年以來也聽夠了關於這位狄三公子的種種,非常迫切地想見上一麵。
二堂之上,不像曾泰想象的那樣熱鬧歡暢,氣氛反而有些沉悶。狄仁傑坐在正中,沈槐陪坐於右首,左首一人布衣帛鞋,滿麵風塵,容貌與狄仁傑頗有幾分相似,曾泰一望便知,這就是狄景輝了。一番見禮寒暄,曾泰發現,這狄景輝果然風姿灑脫、舉動間有些不拘一格,但也彬彬有禮談吐適度,並非如傳聞中那樣桀驁不馴。他當然不知道,狄景輝已是改變了很多的。
又談了幾句閑話,狄仁傑便打發狄景輝:“景輝啊,你路途勞乏先去休息吧。曾大人這邊與我還有事要談。”“是。”狄景輝起身告辭。狄仁傑又看著沈槐微笑:“沈槐啊,你也先退下吧。”沈槐抱拳,與狄景輝一起走出二堂,兩人在堂前不約而同地站住,沈槐長聲歎息:“景輝兄,咱們又見麵了!”
狄景輝“哈”了一聲,拍拍沈槐的肩膀:“世事滄桑,我都沒歎氣,你歎什麽?!不想在洛陽見到我啊!”“景輝兄說笑了。”沈槐連忙賠笑,又道:“景輝兄,今晚小弟在冠京酒肆做東,為你接風洗塵,景輝兄肯賞光否?”狄景輝一擺手:“你請的飯我是非吃不可的,不過今晚上是老爺子的家宴,咱們兄弟明晚再聚,如何?”
沈槐敲了敲腦袋:“對啊,你看我這腦子。行,那就明晚,我定要陪景輝兄一醉方休。”略一躊躇,他又沉聲道:“可惜隻能請到景輝兄一人。”狄景輝並不答話,隻微眯起眼睛望向萬裏無雲的長空,許久才道:“洛陽的天空終究還是比不了西北邊塞的天空啊,我去過一次方知,那樣的高遠清明才更適合雄鷹展翅翱翔,卻並非人人都配得上的。”
<a href="http:///"></a>
沈槐低頭不語,狄景輝看了看他,微笑道:“對了,明天能不能把你那堂妹也一起請上作陪?去年除夕金辰關外,多蒙她照應,我這裏還未曾道過謝呢。”“這,”沈槐突然顯得十分窘迫,呐呐道:“阿珺她沒什麽見識,還是……”“啊,不方便就算了。”狄景輝忙道:“我也是隨便一說,你給我帶個好給她便是。對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件:“梅迎春讓我帶封信給你,說是私事,嗬,神神秘秘的。”沈槐狐疑地道了聲謝,也不看就把信收起。
“李將軍,飛鴿傳書!王子那邊來的!”阿威雙手捧著一隻白鴿,興衝衝地朝李元芳跑來。李元芳站在那片鬱鬱蔥蔥的柏林之後,麵向金山山脈的巍峨雄峰,正在凝神眺望。阿威的喊聲將他從沉思中喚醒,他轉過身來向阿威點了點頭,接過密信,一邊展開一邊問:“阿威,你方才叫我什麽?”“李將軍啊!”阿威開心地擦了擦臉上的汗珠。
李元芳朝阿威看了一眼,淡淡地問:“原來你一直稱我李先生的,怎麽改口了?”“啊?!”阿威愣了愣:“這是……王子殿下的吩咐,上回他來過就改了的啊。怎麽了?李將軍您是不喜歡……”李元芳打斷他:“沒什麽,我剛注意到,隨口一問罷了。”他已匆匆瀏覽完密信的內容,欣喜的紅光驟然升起在蒼白的麵頰上,情不自禁地低聲喃喃:“太好了,太好了!”阿威好奇:“李將軍,有什麽好事嗎?”李元芳微微一笑:“是大好事……阿威,你去把馬牽來。”
“哦!”阿威剛跨出去一步,又轉了回來:“李將軍,您要馬幹什麽?”李元芳指了指前方的山坡:“我想騎上去看看。”“啊?!”阿威瞪大眼睛:“您……您能行嗎?”李元芳擺擺手:“快去,把兩匹都牽來。”
阿威去牽馬了,李元芳輕輕捋了捋白鴿的羽毛,雙手往上一托,那鴿子振翅而起。李元芳目送著它直上雲霄,往鏡池的方向飛去,才拿過靠在樹幹上的一根木杖,慢慢向雜草叢生的山坡走去。自從烏質勒上回來探望過後,李元芳就不顧裴素雲的強烈反對,開始練習下地行走。因為左腿的傷勢很重,還遠未到恢複好的程度,他就讓阿威幫忙做了根木杖,每天撐著走動。幾天下來,李元芳白天幾乎已不再躺臥,行動也越來越自如了。裴素雲怨他亂逞強,賭氣不肯陪他走動,李元芳也不理她,就隻叫上阿威相伴。
“李將軍,馬來嘍!”阿威牽著兩匹馬一溜小跑而來。這兩匹馬還是他們逃來鏡池時套在馬車上的,算不上特別出眾的良駒,但此刻在李元芳的眼裏,卻有著無法形容的親切。他上前一步,拍打著其中一匹棗紅馬的馬鬃,笑道:“好久沒騎馬了,還真挺想的。”阿威也嘿嘿地笑起來:“可不是嘛,咱騎慣馬的人還真離不開它們。不過……李將軍,您現在就騎馬可得小心啊,到底傷得那麽重,還沒大好呢。”“沒事。”李元芳簡短地回答,一手已經搭上馬背,阿威忙過來要扶,被他輕輕往外一推,自己屏住口氣,一咬牙便翻身上馬。
阿威在旁邊看得張大嘴巴,卻見李元芳穩穩地騎在馬背上,隻是不露痕跡地皺了皺眉,便神色回複如常,招呼道:“阿威,你也騎上吧。”“是!”阿威醒過神來,趕緊跳上另一匹馬,問:“李將軍,咱們去哪裏?”李元芳望了望柏樹林前的鏡池,湛藍的湖麵上粼粼跳動著淺金色的陽光,溫暖而靜謐,引人神往,他長籲口氣:“到後山那裏轉一轉吧。”阿威答應著,心裏著實困惑,再一看,裴素雲白色的裙裾在鏡池邊飄動,他恍然大悟,壞笑著撥轉馬頭,李元芳已趨馬在前了。
對來京趕考的舉子們來說,會試是順利結束了,但接下去的漫長等待同樣萬分煎熬。www.tsxsw.com考官們閱卷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然後要上報吏部和內閣審批,這一來一去地加起來便是大半個月。又因為是欽定的製舉,最終的上榜名單還要經過聖上的核準,一旦皇帝心血來潮要調考卷禦覽,這發榜公布之日就更難以確定了。考生們估計著,本次製科的張榜日至少要到一個月之後,因此凡居住在洛陽附近的,或者不願在京城遷延的考生都逐漸離開洛陽,紛紛踏上歸程。
然而蘭州太遠,一個月不夠打個來回,除非自認肯定中舉無望的,大部分的蘭州考生還是想在洛陽等到張榜之日。這幾天來,吏部選院附近的洛西老店便成了滯京蘭州考生的據點。趙銘鈺是蘭州同鄉會的會長,又兼家中富裕出手闊綽,便在這洛西老店裏包下好幾間客房,以供同鄉生員們在此聚會,吃吃喝喝、談笑遊樂,來打發這整月等待的無聊和焦慮。
這天剛用過午飯,趙銘鈺與幾個同鄉在客房裏下棋解悶,連殺三盤趙銘鈺都是大敗,他對麵的鄭姓生員笑問:“銘鈺兄,你今天這是怎麽了?平常的棋藝可沒這麽糟糕啊,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趙銘鈺把棋枰一推,搖頭道:“不下了,不下了,今天沒心情。”“哎喲,銘鈺兄有什麽心事……”鄭生話音未落,門被撞開,好幾個蘭州考生一湧而入,群情激奮地嚷著:“趙兄、鄭兄、各位……東市上有鬥雞,好玩得很,大家一起去看啊!”
“鬥雞啊!有趣有趣!”屋裏幾個百無聊賴的家夥頓時兩眼放光,起身就往外跑。鄭生走到門口,回頭看紋絲不動的趙銘鈺:“銘鈺兄,走啊?散散心去。”趙銘鈺歎了口氣,擺手道:“你們去吧,我還要等人,走不開。”其餘人等麵麵相覷,也不好強邀,便顧自離開了。
客房裏驟然安靜下來,趙銘鈺坐在桌前發呆,連房門又輕輕開啟也沒察覺,直到有人招呼:“請問,這裏可有一位趙銘鈺先生?”他才抬起頭來,驚訝得看到門口站著個陌生人。此人五十多歲的年紀,鼻直口方,一襲黑色常服掩蓋不住通身的氣宇軒昂,趙銘鈺不敢怠慢,連忙起身答話:“在下正是趙銘鈺,請問先生貴姓?找我何事?”“哦,敝姓曾,自吏部選院來,想找趙先生打聽件事。”
趙銘鈺還算見多識廣,看對方的氣度便估摸肯定是個官員,但既然人家不直說,他也知趣並不追問,忙請曾先生坐下,便問:“卻不知曾先生想打聽什麽?”曾先生不慌不忙,笑著反問:“在下方才在門外時,聽趙先生說要留在這店裏等人,可否告知所等何人呢?”“這……”趙銘鈺麵露憂慮之色,歎息道:“小生所等的不過是位老大娘。”“老大娘?”“是啊,是小生一位同年的老母親。小生受人所托要照顧好她,卻不料大娘至今音訊皆無,故而十分煩悶。”
曾先生聽著眼睛一亮,追問:“趙先生所說的這位大娘可是姓何?”“是啊!”趙銘鈺驚喜:“難道曾先生也知道……”曾先生緊接著又問:“如此說來對趙先生有所囑托的這樣同年,一定是楊霖吧?”趙銘鈺瞪大眼睛:“曾先生怎麽知道?……哦,您是從吏部選院來,怎麽?楊霖他怎麽樣了?病情可有好轉?”
曾先生的臉色陰沉下來,慢悠悠地道:“嗯,楊霖所患的急症頗為凶險,醫治至今仍然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隻是口口聲聲念叨著老母親何氏,還有什麽蘭州同鄉……啊,趙先生你的名字也被他在昏睡中一再提起,所以在下今天特來此處尋訪,如能找到這何氏,送她去與楊霖母子團圓,或許能有益於他的病情。”
“原來如此。”趙銘鈺連連點頭,又止不住地歎息:“曾先生,小生也想找到這位何大娘,可不巧的是,會試至今都沒見到她來,小生也為此煩惱不已呢。楊霖病倒,若是他母親再有個意外,那可就慘了。”曾先生咋了口茶,問:“在下有個疑問,為何楊霖要將他的母親托付給趙先生?另外,趙先生又怎麽知道何氏應該要來找你呢?”
趙銘鈺略一遲疑,還是答道:“不瞞曾先生,旬月前小生偶然遇到何大娘,據她說是來京城尋找趕考的楊霖。小生是蘭州同鄉會的會長,楊霖在吏部核定考生資格時來同鄉會報到,小生便安排了他母子相會。奇怪的是,楊霖卻說當時自己身不由己,無法顧及老母,隻是囑咐老母會試過後就來找小生,並拜托小生安排好何大娘。楊霖說他考完後將設法來此與老母相會,共同等待發榜。”頓了頓,趙銘鈺攤開雙手道:“可是曾先生你看,楊霖在會試中突然病倒,今天已是會試後的第五天,那何大娘也未出現。因而小生心中十分忐忑,總覺得這對母子似乎碰上了什麽大麻煩。”
曾先生沉吟著問:“楊霖說他身不由己?趙先生可知其中內情?”趙銘鈺皺起眉頭想了想,方道:“這個……我也說不好,隻仿佛與本次製科的主考官、咱大周的宰相狄仁傑大人有些關係。”“狄大人?!”曾先生的臉色有些嚴峻,趙銘鈺看得一凜,趕緊解釋道:“倒也不是狄大人本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武官……”
“嗯。”曾先生含笑頜首:“如此還請趙先生將楊霖與何氏會麵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一說吧。”
半個多時辰後,大理寺卿曾泰大人的馬車駛離洛西老店所在的街坊,直奔城南方向而去。八月又過了幾天,洛陽城的秋意一日濃似一日。馬車跑得飛快,秋風從掀開的車簾下不停灌入,竟已有些寒氣侵骨的味道。曾泰不由自主地緊了緊袍服下擺,從車窗向外望去,街衢兩旁的大樹上,剛開始泛黃的樹葉隨風簌簌擺動,曾泰在心中暗自歎息:“不知不覺,又是一年秋涼了。”在大理寺就任尚未滿一年,但主管刑獄司法,各種人世間的糾葛紛爭竟比過去幾十年所看到的都要多,曾泰到現在才終於明白,狄仁傑那洞若觀火的透徹目光從何而來,也因此更從心底裏欽佩這位恩師在世事練達之餘,依然能保持一份人情。
“老爺,狄府到了。”“哦。”曾泰連忙下車。狄府的家人衛士對他十分熟悉,曾泰無須通報便可長驅直入,家人一路殷勤相陪:“曾大人,咱家三少爺回來了,老爺吩咐請您直接到二堂會麵。”曾泰加快腳步,他與狄景輝並不相識,但自去年以來也聽夠了關於這位狄三公子的種種,非常迫切地想見上一麵。
二堂之上,不像曾泰想象的那樣熱鬧歡暢,氣氛反而有些沉悶。狄仁傑坐在正中,沈槐陪坐於右首,左首一人布衣帛鞋,滿麵風塵,容貌與狄仁傑頗有幾分相似,曾泰一望便知,這就是狄景輝了。一番見禮寒暄,曾泰發現,這狄景輝果然風姿灑脫、舉動間有些不拘一格,但也彬彬有禮談吐適度,並非如傳聞中那樣桀驁不馴。他當然不知道,狄景輝已是改變了很多的。
又談了幾句閑話,狄仁傑便打發狄景輝:“景輝啊,你路途勞乏先去休息吧。曾大人這邊與我還有事要談。”“是。”狄景輝起身告辭。狄仁傑又看著沈槐微笑:“沈槐啊,你也先退下吧。”沈槐抱拳,與狄景輝一起走出二堂,兩人在堂前不約而同地站住,沈槐長聲歎息:“景輝兄,咱們又見麵了!”
狄景輝“哈”了一聲,拍拍沈槐的肩膀:“世事滄桑,我都沒歎氣,你歎什麽?!不想在洛陽見到我啊!”“景輝兄說笑了。”沈槐連忙賠笑,又道:“景輝兄,今晚小弟在冠京酒肆做東,為你接風洗塵,景輝兄肯賞光否?”狄景輝一擺手:“你請的飯我是非吃不可的,不過今晚上是老爺子的家宴,咱們兄弟明晚再聚,如何?”
沈槐敲了敲腦袋:“對啊,你看我這腦子。行,那就明晚,我定要陪景輝兄一醉方休。”略一躊躇,他又沉聲道:“可惜隻能請到景輝兄一人。”狄景輝並不答話,隻微眯起眼睛望向萬裏無雲的長空,許久才道:“洛陽的天空終究還是比不了西北邊塞的天空啊,我去過一次方知,那樣的高遠清明才更適合雄鷹展翅翱翔,卻並非人人都配得上的。”
<a href="http:///"></a>
沈槐低頭不語,狄景輝看了看他,微笑道:“對了,明天能不能把你那堂妹也一起請上作陪?去年除夕金辰關外,多蒙她照應,我這裏還未曾道過謝呢。”“這,”沈槐突然顯得十分窘迫,呐呐道:“阿珺她沒什麽見識,還是……”“啊,不方便就算了。”狄景輝忙道:“我也是隨便一說,你給我帶個好給她便是。對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件:“梅迎春讓我帶封信給你,說是私事,嗬,神神秘秘的。”沈槐狐疑地道了聲謝,也不看就把信收起。
“李將軍,飛鴿傳書!王子那邊來的!”阿威雙手捧著一隻白鴿,興衝衝地朝李元芳跑來。李元芳站在那片鬱鬱蔥蔥的柏林之後,麵向金山山脈的巍峨雄峰,正在凝神眺望。阿威的喊聲將他從沉思中喚醒,他轉過身來向阿威點了點頭,接過密信,一邊展開一邊問:“阿威,你方才叫我什麽?”“李將軍啊!”阿威開心地擦了擦臉上的汗珠。
李元芳朝阿威看了一眼,淡淡地問:“原來你一直稱我李先生的,怎麽改口了?”“啊?!”阿威愣了愣:“這是……王子殿下的吩咐,上回他來過就改了的啊。怎麽了?李將軍您是不喜歡……”李元芳打斷他:“沒什麽,我剛注意到,隨口一問罷了。”他已匆匆瀏覽完密信的內容,欣喜的紅光驟然升起在蒼白的麵頰上,情不自禁地低聲喃喃:“太好了,太好了!”阿威好奇:“李將軍,有什麽好事嗎?”李元芳微微一笑:“是大好事……阿威,你去把馬牽來。”
“哦!”阿威剛跨出去一步,又轉了回來:“李將軍,您要馬幹什麽?”李元芳指了指前方的山坡:“我想騎上去看看。”“啊?!”阿威瞪大眼睛:“您……您能行嗎?”李元芳擺擺手:“快去,把兩匹都牽來。”
阿威去牽馬了,李元芳輕輕捋了捋白鴿的羽毛,雙手往上一托,那鴿子振翅而起。李元芳目送著它直上雲霄,往鏡池的方向飛去,才拿過靠在樹幹上的一根木杖,慢慢向雜草叢生的山坡走去。自從烏質勒上回來探望過後,李元芳就不顧裴素雲的強烈反對,開始練習下地行走。因為左腿的傷勢很重,還遠未到恢複好的程度,他就讓阿威幫忙做了根木杖,每天撐著走動。幾天下來,李元芳白天幾乎已不再躺臥,行動也越來越自如了。裴素雲怨他亂逞強,賭氣不肯陪他走動,李元芳也不理她,就隻叫上阿威相伴。
“李將軍,馬來嘍!”阿威牽著兩匹馬一溜小跑而來。這兩匹馬還是他們逃來鏡池時套在馬車上的,算不上特別出眾的良駒,但此刻在李元芳的眼裏,卻有著無法形容的親切。他上前一步,拍打著其中一匹棗紅馬的馬鬃,笑道:“好久沒騎馬了,還真挺想的。”阿威也嘿嘿地笑起來:“可不是嘛,咱騎慣馬的人還真離不開它們。不過……李將軍,您現在就騎馬可得小心啊,到底傷得那麽重,還沒大好呢。”“沒事。”李元芳簡短地回答,一手已經搭上馬背,阿威忙過來要扶,被他輕輕往外一推,自己屏住口氣,一咬牙便翻身上馬。
阿威在旁邊看得張大嘴巴,卻見李元芳穩穩地騎在馬背上,隻是不露痕跡地皺了皺眉,便神色回複如常,招呼道:“阿威,你也騎上吧。”“是!”阿威醒過神來,趕緊跳上另一匹馬,問:“李將軍,咱們去哪裏?”李元芳望了望柏樹林前的鏡池,湛藍的湖麵上粼粼跳動著淺金色的陽光,溫暖而靜謐,引人神往,他長籲口氣:“到後山那裏轉一轉吧。”阿威答應著,心裏著實困惑,再一看,裴素雲白色的裙裾在鏡池邊飄動,他恍然大悟,壞笑著撥轉馬頭,李元芳已趨馬在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