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魚苗的這天,齊孟沒有親自到漁場,隻是派大將軍趙良代替自己,問起原因,齊孟說,他不忍心聽見小鯨魚淒厲的慘叫聲。
於心不忍,不忍看見,如果這是齊孟回避一切的理由,這無疑是最可笑的理由。
齊孟逃到了哲波山上,遠遠望著士兵們把魚苗從大船上搬運下來,剛出生的鯨魚個頭不大,兩個人就能抬起,船隊這次捕獲的鯨魚也就五十多條,除去沿途損耗,活著到達風天島的隻剩下五十條左右,也就是說,現在風天島可以放養的鯨魚不過五十條而已。
偌大的風天漁場隻放養五十條鯨魚,這聽起來多少有點滑稽。
如果說,耗時半年修建的風天漁場到頭來隻是為了飼養五十頭鯨魚?這樣勞民傷財的工程又有什麽意義?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的,眼下風天島能夠捕獲的鯨魚隻有這麽多,風天島下一次圍獵,現在看來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情。至少短時期內不可能實現,這次出海火藥箭矢消耗太大,光是火藥也就是霹靂粉就消耗了兩百石,兩百石火藥不是一個小數目,製造同樣數量的火藥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這還不連射殺魚龍時消耗掉的十萬多支重箭,製造它們耗費的時間精力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考慮到風天島有限的生產能力,薄弱的工業基礎,短時期內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出海遠征捕殺鯨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這幾天,捕獲的鯨魚在投入漁場之前一直放在大船底倉喂養,士兵每天扛著狼肉羊肉上船向魚苗喂養。
鯨魚魚苗對食物需求量很大,魚苗投入艙底後,每天都有魚苗生病,各種疾病不勝枚舉,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神醫扁豆本來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風天島上的傷兵還等著扁豆去拯救治療,現在又多出一大堆金貴的鯨魚寶寶,扁豆隻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隻手兩條腿,忙得快要飛了。
被運到艙底的鯨魚過渡期大約持續十天,十天後會這些鯨魚被放養到風天漁場。
十天時間風天島的居民沒有能力為這五十頭可愛的鯨魚寶寶找到更多的小夥伴,所以,它們注定孤獨。
正午時分,放養鯨魚幼苗正式開始,儀式紛繁複雜,分為很多階段,最開始時是魯仲連代表齊孟讀了遍祭祀悼詞,祭祀悼詞是魯仲連自己寫得,用的是任何人都看不懂的小篆,大意表達了對東海海神的敬意,對風天女巫的仇恨,以及對島主齊孟的讚揚,希望島主能活到一百歲,或者更久。
語句優美,雖然大多數兵丁表示什麽也聽不到。
風天島天氣晴朗,沒有風,齊孟站在哲波山上可以望見海城的輪廓,內心憂傷。
風天漁場前麵,魯仲連扯著嗓子宣讀悼詞,哲波山下飄揚著軍師鬼哭狼嚎的聲音。
“今天,漁場建成,我們,天地,東海為證????????”
齊孟望著腳下建成的漁場,唏噓不已,魯仲連念悼詞的時候,他的思緒飄出很遠,想到了很多穿越之前的瑣事混雜在一起,讓人頭暈目眩。
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天地旋轉,曾經的動物保護分子淪為捕殺鯨魚的惡魔,雙手沾滿各種滅絕動物的鮮血,包括但不限於魚龍巨鱷鯨鯊蛇頸龍,還要妄想捕殺東海所有的巨鯨,這還不夠,他還在風天島修建場,把鯨魚圈養在漁場之中,等到魚苗長大,就把它們全部宰殺,榨幹鯨魚身上最後一滴血汗,這樣的行為何止是罪大惡極令人發指,簡直就是罄竹難書啊。
神仙徐福說,鯨魚全身上下都是寶,魚皮可以製造鎧甲,魚骨可以製作刀劍,魚肉可以製成肉幹當做軍糧,魚油當然是最好的燃料,點燈焚燒當然最好。
神醫扁豆說鯨魚魚肝魚腦魚腸大補,吃了可以夜禦數女金槍不倒不是問題,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齊孟對鯨魚的是醫療價值不感興趣,暴秦將來攻打風天島,金槍不倒什麽的沒有任何用處。
徐福說應該把鯨魚價值利用到極致。
這就是最原始的資本積累,殘酷剝削。
“那就按照神仙的話去做吧,喂養鯨魚的事情也就交給徐神仙吧。”
齊孟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看不到一絲憐憫之情,他臉色鐵青,沉默寡言,分明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屠夫了。
風天島遍布山嶺,平坦的耕地麵積太少,不要說是大規模種植糧食。齊孟登島以來還沒有發現任何糧食,一粒麥子也沒有,一粒稻米也沒有,扁豆說,這地方不適合種植糧食。
祭祀儀式需要宰殺一頭牛,這是周禮規定的,可是風天島上沒有牛,牛隻能用狼代替,士兵揮刀斬殺一匹狼,把狼頭恭恭敬敬捧在盤子裏。
魯仲連念完悼詞,士兵把狼頭扔到水裏,血水彌漫,鯨魚翻滾著蜂擁上前,扯著狼頭沉入水中,水麵很快恢複平靜。
完了。
完了。
哲波山上飄過一片浮雲,或者是火山灰,沉寂千年的火山又要爆發了嗎?齊孟苦思冥想,思考著自己來到風天島的終極目的是什麽?躲避暴君通緝?養精蓄銳?或者是為了屠殺鯨魚?
放養鯨魚的當晚,眾人相聚在哲波山八仙洞,商議風天島下一步該朝哪裏走?
島主和軍師的意思是盡快擴大漁場規模。
“上次出征,大軍傷亡過百,都是精銳之士,島主還想繼續讓人去送死嗎?”
扁豆對齊孟計劃十分反對,出海捕殺鯨魚傷亡過大,風天島難以承受,更重要的是,大量傷兵出現會加重神醫扁豆負擔,所以扁豆率先起來反對。
神醫話沒有落音,孟薑女等人立即附和起來,齊孟血腥屠殺政策已經讓人不能容忍,雖然現在殺的隻是鯨魚。
“風天島周圍的海水都被鮮血染紅,島主還要繼續殘害生靈,恕高漸離不能奉陪。”
高漸離拂袖而去,荊軻緊跟其後,會議已經不能繼續下去,不歡而散。
於心不忍,不忍看見,如果這是齊孟回避一切的理由,這無疑是最可笑的理由。
齊孟逃到了哲波山上,遠遠望著士兵們把魚苗從大船上搬運下來,剛出生的鯨魚個頭不大,兩個人就能抬起,船隊這次捕獲的鯨魚也就五十多條,除去沿途損耗,活著到達風天島的隻剩下五十條左右,也就是說,現在風天島可以放養的鯨魚不過五十條而已。
偌大的風天漁場隻放養五十條鯨魚,這聽起來多少有點滑稽。
如果說,耗時半年修建的風天漁場到頭來隻是為了飼養五十頭鯨魚?這樣勞民傷財的工程又有什麽意義?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的,眼下風天島能夠捕獲的鯨魚隻有這麽多,風天島下一次圍獵,現在看來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情。至少短時期內不可能實現,這次出海火藥箭矢消耗太大,光是火藥也就是霹靂粉就消耗了兩百石,兩百石火藥不是一個小數目,製造同樣數量的火藥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這還不連射殺魚龍時消耗掉的十萬多支重箭,製造它們耗費的時間精力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考慮到風天島有限的生產能力,薄弱的工業基礎,短時期內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出海遠征捕殺鯨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這幾天,捕獲的鯨魚在投入漁場之前一直放在大船底倉喂養,士兵每天扛著狼肉羊肉上船向魚苗喂養。
鯨魚魚苗對食物需求量很大,魚苗投入艙底後,每天都有魚苗生病,各種疾病不勝枚舉,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神醫扁豆本來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風天島上的傷兵還等著扁豆去拯救治療,現在又多出一大堆金貴的鯨魚寶寶,扁豆隻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隻手兩條腿,忙得快要飛了。
被運到艙底的鯨魚過渡期大約持續十天,十天後會這些鯨魚被放養到風天漁場。
十天時間風天島的居民沒有能力為這五十頭可愛的鯨魚寶寶找到更多的小夥伴,所以,它們注定孤獨。
正午時分,放養鯨魚幼苗正式開始,儀式紛繁複雜,分為很多階段,最開始時是魯仲連代表齊孟讀了遍祭祀悼詞,祭祀悼詞是魯仲連自己寫得,用的是任何人都看不懂的小篆,大意表達了對東海海神的敬意,對風天女巫的仇恨,以及對島主齊孟的讚揚,希望島主能活到一百歲,或者更久。
語句優美,雖然大多數兵丁表示什麽也聽不到。
風天島天氣晴朗,沒有風,齊孟站在哲波山上可以望見海城的輪廓,內心憂傷。
風天漁場前麵,魯仲連扯著嗓子宣讀悼詞,哲波山下飄揚著軍師鬼哭狼嚎的聲音。
“今天,漁場建成,我們,天地,東海為證????????”
齊孟望著腳下建成的漁場,唏噓不已,魯仲連念悼詞的時候,他的思緒飄出很遠,想到了很多穿越之前的瑣事混雜在一起,讓人頭暈目眩。
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天地旋轉,曾經的動物保護分子淪為捕殺鯨魚的惡魔,雙手沾滿各種滅絕動物的鮮血,包括但不限於魚龍巨鱷鯨鯊蛇頸龍,還要妄想捕殺東海所有的巨鯨,這還不夠,他還在風天島修建場,把鯨魚圈養在漁場之中,等到魚苗長大,就把它們全部宰殺,榨幹鯨魚身上最後一滴血汗,這樣的行為何止是罪大惡極令人發指,簡直就是罄竹難書啊。
神仙徐福說,鯨魚全身上下都是寶,魚皮可以製造鎧甲,魚骨可以製作刀劍,魚肉可以製成肉幹當做軍糧,魚油當然是最好的燃料,點燈焚燒當然最好。
神醫扁豆說鯨魚魚肝魚腦魚腸大補,吃了可以夜禦數女金槍不倒不是問題,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齊孟對鯨魚的是醫療價值不感興趣,暴秦將來攻打風天島,金槍不倒什麽的沒有任何用處。
徐福說應該把鯨魚價值利用到極致。
這就是最原始的資本積累,殘酷剝削。
“那就按照神仙的話去做吧,喂養鯨魚的事情也就交給徐神仙吧。”
齊孟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看不到一絲憐憫之情,他臉色鐵青,沉默寡言,分明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屠夫了。
風天島遍布山嶺,平坦的耕地麵積太少,不要說是大規模種植糧食。齊孟登島以來還沒有發現任何糧食,一粒麥子也沒有,一粒稻米也沒有,扁豆說,這地方不適合種植糧食。
祭祀儀式需要宰殺一頭牛,這是周禮規定的,可是風天島上沒有牛,牛隻能用狼代替,士兵揮刀斬殺一匹狼,把狼頭恭恭敬敬捧在盤子裏。
魯仲連念完悼詞,士兵把狼頭扔到水裏,血水彌漫,鯨魚翻滾著蜂擁上前,扯著狼頭沉入水中,水麵很快恢複平靜。
完了。
完了。
哲波山上飄過一片浮雲,或者是火山灰,沉寂千年的火山又要爆發了嗎?齊孟苦思冥想,思考著自己來到風天島的終極目的是什麽?躲避暴君通緝?養精蓄銳?或者是為了屠殺鯨魚?
放養鯨魚的當晚,眾人相聚在哲波山八仙洞,商議風天島下一步該朝哪裏走?
島主和軍師的意思是盡快擴大漁場規模。
“上次出征,大軍傷亡過百,都是精銳之士,島主還想繼續讓人去送死嗎?”
扁豆對齊孟計劃十分反對,出海捕殺鯨魚傷亡過大,風天島難以承受,更重要的是,大量傷兵出現會加重神醫扁豆負擔,所以扁豆率先起來反對。
神醫話沒有落音,孟薑女等人立即附和起來,齊孟血腥屠殺政策已經讓人不能容忍,雖然現在殺的隻是鯨魚。
“風天島周圍的海水都被鮮血染紅,島主還要繼續殘害生靈,恕高漸離不能奉陪。”
高漸離拂袖而去,荊軻緊跟其後,會議已經不能繼續下去,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