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和帝已下葬皇陵,一代帝王,死後卻被後人將棺槨又抬了回來,還是抬到公堂之上,若是楚和帝有靈,必會氣的掀翻棺材蓋。
本以為事情若棘手,早晚是要打開棺槨行認親一事,既那事已無疑問,倒是不必開棺了。隻是總要叫他親眼看著,看著他的兒子,是如何替母伸冤,替母族平反的。
哪怕楚和帝已駕崩多年,但他犯的罪孽卻不可饒恕。他必須要接受當年的過錯,接受天下人的審判!
蔡雍退至一旁,不再言語。今日之事擺明了是早早就安排布置好的。想必此時,京中曾參與當年舊案的官員們都已被京畿守軍控製了。
傅辭瞧了眼公堂外,低聲對林玉致說道:「公堂上的事已傳了出去,於弘文欲逃,被懷騁就地擒獲。懷騁已尾隨押送楚和帝的隊伍入了京。所過之處,百姓盡皆相讓,未曾有過相爭。」
雖然蔣副將被策反,但事情進展到這個地步,他們不能全然相信蔣副將。隻能利用民憤,使李懷騁三萬親軍順利進京,以防不測。
自楚和帝棺槨被抬入公堂後,百姓鴉雀無聲。直到隊伍最後頭有些騷亂,眾人才回過神兒來。隻聽後麵有人喊道:「榮夫人要上堂呈冤,快快讓開。」
這位榮夫人乃榮國林正室夫人,敏國公獨女。當年也是京中一朵嬌花,隻可惜被榮國林摘了去。那之後,這位榮夫人便日日吃齋念佛,鮮少露麵。
今日她一身素白,未施粉黛,由其子榮景和扶著,款步走向公堂。
按說榮景辰既已登基稱帝,這位榮夫人才該是正八經兒的太後。隻不知為何,榮太後依舊霸占後宮。也未曾聽榮景辰提及給其母一個封號,連其父榮國林亦是如此。就這麽不尷不尬的,實在叫人琢磨不明白。
「不知榮夫人有何冤情?」
榮夫人朝孫渺微微頷首,鳳眸在在場眾人身上一一掃過,而後轉過身體,麵對百姓,盈盈而立。
她目光決然,雙手交疊於胸前,朝百姓深深一拜。
百姓們不明所以,紛紛側讓了身子,不敢受此一拜。
榮夫人抬起頭來,神色坦蕩。
「本夫人今日呈冤,呈的不是自己的冤,而是天下人的冤!」
百姓麵麵相覷,卻都不敢出聲驚擾。就連蔡雍都下意識的閉緊嘴巴。
「自楚和帝以來,民間災禍不斷,興和五年,江南大水,官員貪瀆,相互包庇,使河堤未能及時修補,最終釀成大禍,民眾死傷萬餘人。楚和帝命人徹查,最終卻隻叫一個城守頂了罪。興和八年,山東大旱,依舊如此。南楚官員貪墨成性,搜刮民脂民膏,致使民間怨聲載道。奸臣禍國,皇帝充耳不聞。」
「興和十年,又起兵災。兩夷進犯邊陲,北秦兵臨城下。林晏將軍率林家軍四方征戰,終將戰亂平息,救萬民於水火。」
「興和十三年,邊疆安定,林晏將軍為民之生計,四處奔波,聯合一眾朝臣擬定安民之法,這才使災禍不斷的南楚得以喘息。也由此,楚和帝心生不滿,更覬覦林晏將軍兵權。為打壓林晏將軍,楚和帝大力扶持榮蔡兩黨,任其橫徵暴斂,使百姓再陷困苦。」
這些話不止積壓在榮夫人心中,更是在座朝臣們心中的一根刺,亦是千萬南楚百姓心裏的痛。
榮夫人字字泣血,叫圍觀百姓忍不住低聲啜泣。
她看著周圍的人,深吸了口氣,咬著牙繼續說道:「興和十八年,林晏將軍上書斥榮蔡兩黨逞凶肆虐,附庸者城狐社鼠,侵占百姓良田,淫□□女,倚仗權勢,無惡不作,罄竹難書。」
「榮貴妃正當寵,楚和帝雖勒令嚴查,卻高抬輕放,榮家依舊得盛寵。榮蔡兩黨忌憚林晏將軍,雖暫時收斂,背地裏卻依舊我行我素。」
「林晏將軍清正,不似賊人狡詐。不曾想此事已被榮蔡兩黨嫉恨。興和二十年,蔡雍上書稱江南吳氏與林晏將軍串謀,意圖謀反。吳氏坐擁萬貫家財,富可敵國。林晏將軍掌天下之兵,聲勢浩大。楚和帝本就心存忌諱,此事一經告發,立刻受到楚和帝關注。」
「林晏將軍為自證清白,主動上交兵符,稱此心昭如日月,絕無謀反之心。」
「而榮國林又在此時收買林家軍副將於弘文,偽造證據,坐實林將軍謀反一事。楚和帝下令將林家人下獄。又在這時,於弘文故意煽動林家軍,欲劫天牢救人。林家軍中參將稱此事不妥,一旦林家軍動,林將軍謀反之罪便是板上釘釘,再無迴轉。並嚴令林家軍中人,不得私自行事。」
「可事後,林家軍還是出現在了天牢外。眾人皆以為那就是林家軍,卻根本不知,這是榮國林買通京畿守衛假扮的林家軍。楚和帝驚怒之下,派禁軍剿賊,徹底釘死了林將軍罪名。連同林家軍眾將領,悉數革職查辦。」
「當時在督察院任職的傅則傅大人仗義執言,被榮蔡兩黨定為林晏將軍同黨,又因兩家有姻親關係,楚和帝當即下旨,緝拿傅家人,以同罪論處。」
話至此處,榮夫人強忍著的一口氣終於破了,她已泣不成聲。榮景和亦是滿臉淚痕,攙扶著已近虛弱的榮夫人。
林玉致與傅辭靜立公堂前,垂眸不語。
榮夫人緩過勁兒來,繼續說道:「六年前的秋天,京城血流成河。榮蔡兩黨為剷除異己,借林晏將軍之事,大肆捉拿官員,屈打成招,朝堂上人人自危。就連各地官府也不消停,他們打著謀國叛臣的旗號,競相告發政見不同的官員為林晏將軍同黨。有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多少沉冤不得昭雪。」
</br>
本以為事情若棘手,早晚是要打開棺槨行認親一事,既那事已無疑問,倒是不必開棺了。隻是總要叫他親眼看著,看著他的兒子,是如何替母伸冤,替母族平反的。
哪怕楚和帝已駕崩多年,但他犯的罪孽卻不可饒恕。他必須要接受當年的過錯,接受天下人的審判!
蔡雍退至一旁,不再言語。今日之事擺明了是早早就安排布置好的。想必此時,京中曾參與當年舊案的官員們都已被京畿守軍控製了。
傅辭瞧了眼公堂外,低聲對林玉致說道:「公堂上的事已傳了出去,於弘文欲逃,被懷騁就地擒獲。懷騁已尾隨押送楚和帝的隊伍入了京。所過之處,百姓盡皆相讓,未曾有過相爭。」
雖然蔣副將被策反,但事情進展到這個地步,他們不能全然相信蔣副將。隻能利用民憤,使李懷騁三萬親軍順利進京,以防不測。
自楚和帝棺槨被抬入公堂後,百姓鴉雀無聲。直到隊伍最後頭有些騷亂,眾人才回過神兒來。隻聽後麵有人喊道:「榮夫人要上堂呈冤,快快讓開。」
這位榮夫人乃榮國林正室夫人,敏國公獨女。當年也是京中一朵嬌花,隻可惜被榮國林摘了去。那之後,這位榮夫人便日日吃齋念佛,鮮少露麵。
今日她一身素白,未施粉黛,由其子榮景和扶著,款步走向公堂。
按說榮景辰既已登基稱帝,這位榮夫人才該是正八經兒的太後。隻不知為何,榮太後依舊霸占後宮。也未曾聽榮景辰提及給其母一個封號,連其父榮國林亦是如此。就這麽不尷不尬的,實在叫人琢磨不明白。
「不知榮夫人有何冤情?」
榮夫人朝孫渺微微頷首,鳳眸在在場眾人身上一一掃過,而後轉過身體,麵對百姓,盈盈而立。
她目光決然,雙手交疊於胸前,朝百姓深深一拜。
百姓們不明所以,紛紛側讓了身子,不敢受此一拜。
榮夫人抬起頭來,神色坦蕩。
「本夫人今日呈冤,呈的不是自己的冤,而是天下人的冤!」
百姓麵麵相覷,卻都不敢出聲驚擾。就連蔡雍都下意識的閉緊嘴巴。
「自楚和帝以來,民間災禍不斷,興和五年,江南大水,官員貪瀆,相互包庇,使河堤未能及時修補,最終釀成大禍,民眾死傷萬餘人。楚和帝命人徹查,最終卻隻叫一個城守頂了罪。興和八年,山東大旱,依舊如此。南楚官員貪墨成性,搜刮民脂民膏,致使民間怨聲載道。奸臣禍國,皇帝充耳不聞。」
「興和十年,又起兵災。兩夷進犯邊陲,北秦兵臨城下。林晏將軍率林家軍四方征戰,終將戰亂平息,救萬民於水火。」
「興和十三年,邊疆安定,林晏將軍為民之生計,四處奔波,聯合一眾朝臣擬定安民之法,這才使災禍不斷的南楚得以喘息。也由此,楚和帝心生不滿,更覬覦林晏將軍兵權。為打壓林晏將軍,楚和帝大力扶持榮蔡兩黨,任其橫徵暴斂,使百姓再陷困苦。」
這些話不止積壓在榮夫人心中,更是在座朝臣們心中的一根刺,亦是千萬南楚百姓心裏的痛。
榮夫人字字泣血,叫圍觀百姓忍不住低聲啜泣。
她看著周圍的人,深吸了口氣,咬著牙繼續說道:「興和十八年,林晏將軍上書斥榮蔡兩黨逞凶肆虐,附庸者城狐社鼠,侵占百姓良田,淫□□女,倚仗權勢,無惡不作,罄竹難書。」
「榮貴妃正當寵,楚和帝雖勒令嚴查,卻高抬輕放,榮家依舊得盛寵。榮蔡兩黨忌憚林晏將軍,雖暫時收斂,背地裏卻依舊我行我素。」
「林晏將軍清正,不似賊人狡詐。不曾想此事已被榮蔡兩黨嫉恨。興和二十年,蔡雍上書稱江南吳氏與林晏將軍串謀,意圖謀反。吳氏坐擁萬貫家財,富可敵國。林晏將軍掌天下之兵,聲勢浩大。楚和帝本就心存忌諱,此事一經告發,立刻受到楚和帝關注。」
「林晏將軍為自證清白,主動上交兵符,稱此心昭如日月,絕無謀反之心。」
「而榮國林又在此時收買林家軍副將於弘文,偽造證據,坐實林將軍謀反一事。楚和帝下令將林家人下獄。又在這時,於弘文故意煽動林家軍,欲劫天牢救人。林家軍中參將稱此事不妥,一旦林家軍動,林將軍謀反之罪便是板上釘釘,再無迴轉。並嚴令林家軍中人,不得私自行事。」
「可事後,林家軍還是出現在了天牢外。眾人皆以為那就是林家軍,卻根本不知,這是榮國林買通京畿守衛假扮的林家軍。楚和帝驚怒之下,派禁軍剿賊,徹底釘死了林將軍罪名。連同林家軍眾將領,悉數革職查辦。」
「當時在督察院任職的傅則傅大人仗義執言,被榮蔡兩黨定為林晏將軍同黨,又因兩家有姻親關係,楚和帝當即下旨,緝拿傅家人,以同罪論處。」
話至此處,榮夫人強忍著的一口氣終於破了,她已泣不成聲。榮景和亦是滿臉淚痕,攙扶著已近虛弱的榮夫人。
林玉致與傅辭靜立公堂前,垂眸不語。
榮夫人緩過勁兒來,繼續說道:「六年前的秋天,京城血流成河。榮蔡兩黨為剷除異己,借林晏將軍之事,大肆捉拿官員,屈打成招,朝堂上人人自危。就連各地官府也不消停,他們打著謀國叛臣的旗號,競相告發政見不同的官員為林晏將軍同黨。有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多少沉冤不得昭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