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將領紛紛附和,「是啊,大王,今年已經這個時節了,他們已經開始建圍牆了,隻要他們不出來,我們想攻進去很難,我們糧食不夠了,搶不到大燕的糧食,我們隻能搶自己人的牛羊,到時候,您剛統一的王庭必定又會四分五裂了。」
這話說進了努哈兒的心坎裏,他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是萬萬不捨得放棄到手的王位的,而且現在匈奴內部還不夠安穩,各部族依然有奮力反抗的舊部在鬧事,如果全力攻打大燕,後方必定不安穩。
這個想法很快就被證實了,下午,有斥候兵急忙來報,發現一支騎兵正迅速朝王庭靠近,人數約兩萬,看裝束是大燕的兵馬。
「什麽?西北軍有動靜了,為什麽我們的人沒發現?」
負責監督西北軍的將領立即匯報說:「大王,我敢用項上人頭擔保,西北軍絕對沒有動過上萬的人馬,這支騎兵會不會是從其他地方來的?」
那斥候兵喘勻了氣息,繼續說:「從旗子來看,似乎不是西北軍。」眾所周知,西北軍掛的是「寇」字大旗。
「是誰的兵?」努哈兒瞪著眼問。
「似乎……似乎是大燕京城來的。」
「不可能!那邊從來沒對匈奴出過兵。」
王先生想了想,說:「也不是不可能,聽說京畿營練了一支騎兵,剛好就是兩萬人,如果是他們來了,很正常,騎兵速度快,最適合在草原行動,我們後方空虛,他們這是要掏了我們的老底啊!」
努哈兒焦急地走來走去,很快做了決定:「才兩萬人而已,本王要他們有去無回!分一半人回防,務必將這支騎兵全殲在草原!」
「遵命!」
匈奴兵的調動很快就被寇驍得知了,他大手一揮,三支兵馬趁夜出營,準備給回防的匈奴兵一個致命打擊。
第369章 大勝
匈奴集合的軍隊人數在十五萬左右,不過據寇驍查實,其中正規軍恐怕不足十萬,剩餘的都是臨時拉來的壯丁,湊數的。
不過匈奴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小覷,他們一般騎術了得,力大無窮,對上西北軍的正規軍也未必會輸,不過沒有訓練過的士兵,再強也強的是個體,他們不擅長配合,甚至連基本的軍人觀念都沒有,寇驍原本隻打算守著自己占領的地盤不讓匈奴人奪走就行,現在卻改變想法了,他要給匈奴人致命一擊,讓他們往後數年甚至十數年都不敢再南下一步。
寇驍召集將領們臨時開了個會,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眾部下,不少人心裏的想法就是:寇將軍瘋了!
「將軍,咱們的人數確實多於匈奴,但戰鬥力還是有差的,您不能用一比一的比例來判斷,何況這是在草原上,沒有城牆作為阻擋,麵對麵衝鋒,我們根本不可能贏過匈奴兵。」說話的是姚啟雄的小兒子,年紀也快三十了,是他眾多兒子中唯一還算有點本事的,這次姚啟雄沒來,就讓自己這個小兒子領了一支萬人的隊伍,千叮萬囑,隻要聽寇將軍安排即可。
但年輕人的想法並非如此,寇驍年紀比他還小,就算掌控的西北軍又如何,他一樣是個外來人,哪裏比得上他們了解匈奴?
立即有其他將領附和:「確實如此,廖將軍這話並非怯弱,也並非危言聳聽,將軍沒有在西北打過仗,不知道匈奴人的厲害,單打獨鬥,一比五不在話下,而且我們還出了大燕邊境,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他們才是天生的雄鷹。」
寇驍聽完西北將領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誡,並沒有動怒,而是跟他們講明如今的形勢,「本將軍不是讓大家去送死,也不是要把匈奴人趕盡殺絕,占領大草原,隻要在他們過來時給他們迎頭一擊,取得一次大勝即可。」
「將軍希望取得個不世功勳,這想法我們理解,我們在西北多年,比您更希望滅了匈奴人的威風,可一旦交手,勝負難分,就算這一戰僥倖勝了,匈奴人必定懷恨在心,到時候,咱們可就要麵臨源源不斷的反擊了。」姚建平反駁道。
這次不等寇驍回話,薑秋明先頂了回去,「姚小將軍是否忘了,匈奴後方還有我們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反擊戰,等回防的兵士中埋伏的消息傳過來,他們肯定要撤退的,等他們回到王庭,我們的兵馬也回來了,還用怕他們再來一次反擊?」
「軍師的話聽著是很有理,但您想的也太美好了,您怎麽能肯定,我們去設伏的將士一定能打匈奴兵一個綽手不及?又怎麽能肯定京城來的那兩萬人馬能給王庭造成威脅?假如他們輸了呢?到時候我們這些人馬全部出動去救他們還來得及,如果在此時和匈奴兵大戰一場,損失必然很大,那時候,兩頭都是殘兵敗將,可就覆水難收了。」
薑秋明聽了火大,這姚建平怎麽回事?還沒開始打就頻頻唱衰,雖然戰場上勝負乃兵家常事,但誰像他這樣,就指望著自己人輸的。
姚建平冷冷地說:「你們別覺得末將說話難聽,但這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嗎?順王登基在即,肯定不希望在登基前得到一場敗仗,末將以為,還是穩妥一點為好,各位將軍以為呢?」
西北軍的將領們對匈奴兵的畏懼是刻在骨子裏的,能不交手最好不要交手,何況還有個登基大典在前頭等著,他們不敢冒險。
寇驍抿著嘴唇沒有說話,手指輕輕敲著桌上的輿圖,以他的經驗,隻要部署妥當,加上將士們齊心協力,別說區區幾萬匈奴散兵,就是更強的隊伍他也有信心贏。
</br>
這話說進了努哈兒的心坎裏,他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是萬萬不捨得放棄到手的王位的,而且現在匈奴內部還不夠安穩,各部族依然有奮力反抗的舊部在鬧事,如果全力攻打大燕,後方必定不安穩。
這個想法很快就被證實了,下午,有斥候兵急忙來報,發現一支騎兵正迅速朝王庭靠近,人數約兩萬,看裝束是大燕的兵馬。
「什麽?西北軍有動靜了,為什麽我們的人沒發現?」
負責監督西北軍的將領立即匯報說:「大王,我敢用項上人頭擔保,西北軍絕對沒有動過上萬的人馬,這支騎兵會不會是從其他地方來的?」
那斥候兵喘勻了氣息,繼續說:「從旗子來看,似乎不是西北軍。」眾所周知,西北軍掛的是「寇」字大旗。
「是誰的兵?」努哈兒瞪著眼問。
「似乎……似乎是大燕京城來的。」
「不可能!那邊從來沒對匈奴出過兵。」
王先生想了想,說:「也不是不可能,聽說京畿營練了一支騎兵,剛好就是兩萬人,如果是他們來了,很正常,騎兵速度快,最適合在草原行動,我們後方空虛,他們這是要掏了我們的老底啊!」
努哈兒焦急地走來走去,很快做了決定:「才兩萬人而已,本王要他們有去無回!分一半人回防,務必將這支騎兵全殲在草原!」
「遵命!」
匈奴兵的調動很快就被寇驍得知了,他大手一揮,三支兵馬趁夜出營,準備給回防的匈奴兵一個致命打擊。
第369章 大勝
匈奴集合的軍隊人數在十五萬左右,不過據寇驍查實,其中正規軍恐怕不足十萬,剩餘的都是臨時拉來的壯丁,湊數的。
不過匈奴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小覷,他們一般騎術了得,力大無窮,對上西北軍的正規軍也未必會輸,不過沒有訓練過的士兵,再強也強的是個體,他們不擅長配合,甚至連基本的軍人觀念都沒有,寇驍原本隻打算守著自己占領的地盤不讓匈奴人奪走就行,現在卻改變想法了,他要給匈奴人致命一擊,讓他們往後數年甚至十數年都不敢再南下一步。
寇驍召集將領們臨時開了個會,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眾部下,不少人心裏的想法就是:寇將軍瘋了!
「將軍,咱們的人數確實多於匈奴,但戰鬥力還是有差的,您不能用一比一的比例來判斷,何況這是在草原上,沒有城牆作為阻擋,麵對麵衝鋒,我們根本不可能贏過匈奴兵。」說話的是姚啟雄的小兒子,年紀也快三十了,是他眾多兒子中唯一還算有點本事的,這次姚啟雄沒來,就讓自己這個小兒子領了一支萬人的隊伍,千叮萬囑,隻要聽寇將軍安排即可。
但年輕人的想法並非如此,寇驍年紀比他還小,就算掌控的西北軍又如何,他一樣是個外來人,哪裏比得上他們了解匈奴?
立即有其他將領附和:「確實如此,廖將軍這話並非怯弱,也並非危言聳聽,將軍沒有在西北打過仗,不知道匈奴人的厲害,單打獨鬥,一比五不在話下,而且我們還出了大燕邊境,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他們才是天生的雄鷹。」
寇驍聽完西北將領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誡,並沒有動怒,而是跟他們講明如今的形勢,「本將軍不是讓大家去送死,也不是要把匈奴人趕盡殺絕,占領大草原,隻要在他們過來時給他們迎頭一擊,取得一次大勝即可。」
「將軍希望取得個不世功勳,這想法我們理解,我們在西北多年,比您更希望滅了匈奴人的威風,可一旦交手,勝負難分,就算這一戰僥倖勝了,匈奴人必定懷恨在心,到時候,咱們可就要麵臨源源不斷的反擊了。」姚建平反駁道。
這次不等寇驍回話,薑秋明先頂了回去,「姚小將軍是否忘了,匈奴後方還有我們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反擊戰,等回防的兵士中埋伏的消息傳過來,他們肯定要撤退的,等他們回到王庭,我們的兵馬也回來了,還用怕他們再來一次反擊?」
「軍師的話聽著是很有理,但您想的也太美好了,您怎麽能肯定,我們去設伏的將士一定能打匈奴兵一個綽手不及?又怎麽能肯定京城來的那兩萬人馬能給王庭造成威脅?假如他們輸了呢?到時候我們這些人馬全部出動去救他們還來得及,如果在此時和匈奴兵大戰一場,損失必然很大,那時候,兩頭都是殘兵敗將,可就覆水難收了。」
薑秋明聽了火大,這姚建平怎麽回事?還沒開始打就頻頻唱衰,雖然戰場上勝負乃兵家常事,但誰像他這樣,就指望著自己人輸的。
姚建平冷冷地說:「你們別覺得末將說話難聽,但這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嗎?順王登基在即,肯定不希望在登基前得到一場敗仗,末將以為,還是穩妥一點為好,各位將軍以為呢?」
西北軍的將領們對匈奴兵的畏懼是刻在骨子裏的,能不交手最好不要交手,何況還有個登基大典在前頭等著,他們不敢冒險。
寇驍抿著嘴唇沒有說話,手指輕輕敲著桌上的輿圖,以他的經驗,隻要部署妥當,加上將士們齊心協力,別說區區幾萬匈奴散兵,就是更強的隊伍他也有信心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