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李煦從來沒指望過求神拜佛能有用,否則這天下哪那還麽多的紛爭。
「那批流民一共五十幾人,全是青壯年,應該是從西邊流竄過來的,他們殺光了白村的村民,奪了他們的房舍財物,打算將白村占為己有,好在鎮上的差役三天沒有收到白村的上書,特意去看了一眼,才發現村口的屍體堆成山,男女老少都有,而村中竟然白煙裊裊,還有人在做飯,這才察覺到異常,趕緊回去稟告鎮上的官員。」
李煦一動不動地坐了許久,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冰冷了,一整個村的村民被屠殺殆盡,一個活口都沒留,而這些就是從外地逃難來的災民幹的。
大概是他的表情太冷了,來匯報的官員跪在地上不敢喘氣,許久才聽王爺說:「犯人都抓到了嗎?」
「抓到了三十幾人,另外還有十餘人跑了。」
「那就發通緝令通緝逃犯,無論如何要將人活捉回來!」李煦拍案而起,大步走到那官員麵前,將他拉起來,「本王知道,因為此事,南越的百姓對待流民的態度一定會有所改變,但這是他們做下的惡,卻要所有流民一起背,你宣揚出去,本王不會讓百姓白白受害,殺人者,一律斬首示眾!」
那官員聽出他話中的寒意,急忙答應一聲,然後確定他沒有其他吩咐了才離開王府,他想,王爺其實也並非完全隻靠一顆善心治理天下,隻是他不知人心險惡,有時候太善良的人反而受欺負。
李煦不是沒想過流民會鋌而走險占山為王,所以他很早就傳令下去,對待外地來的災民,謹慎要有,防備要有,但也要適當的給點援助,否則人一旦餓得很了,當真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隻是沒想到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高聲喊道:「來人……傳令下去,全南越通緝要犯,再將他們的所作所為告知民眾,把寇將軍叫回來。」
寇驍早一步接到了消息,知道李煦心情一定不會好,先一步回來了。
李煦剛出門正要上馬車,看到寇驍朝他招手,「正好,一起去瑞金寺走一趟。」
寇驍跳下馬鑽上馬車,一把將李煦拉起來,讓他坐在自己懷裏,拍著他的後背安撫道:「別急,人性總是有善惡的,我們誰也沒料到。」
李煦將他推開,冷笑說:「是啊,是沒料到,不過沒關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總有他們償命的時候!」
這件事就像龍捲風,很快就傳遍了全南越,而原先對外地來的災民還保有善心的百姓也大多數變得冷漠起來,每個村落都在村口設立卡,不允許外來人進村,但有些村民到底不忍心見他們餓死,會給他們丟些食物出去。
即便如此,災民們也不敢抱怨,因為他們都知道原由,沒人敢奢望在發生過那樣的事情後還能得到百姓的救助。
被瑞金寺收留的上千災民也集體沉默了,每日隻喝最少的粥,主動幫僧人做雜活,想盡力告訴當地人,他們與那些殺人狂魔不同。
李煦倒也沒有不管他們,除了生病的部分災民,其餘人全都送到了新軍營,讓他們用勞動換取食物,至於他們將來能否在這裏定居,就要看他們的表現了。
也有不少人表示願意賣身為奴,隻求別趕他們走,李煦一律沒答應,賣身契不代表忠誠,人的忠誠不能用一張紙來約束,而且如果這麽做了,那外地來的流民隻會把這當成風氣。
他是缺人,但不是缺奴才。
從瑞金寺回來後,一批批的寇家軍整隊外出,朝著南越的邊界趕去,南越除了東邊是海岸線,天然的屏障,其餘三麵都與外地有接壤,但需要看守的關口並不多,畢竟到處都是未開荒的山路,想要集結大批流民翻山越嶺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了軍隊把手,南越百姓也不再擔心受怕了,通過寇家軍檢驗通行的災民也會被暫時安置到附近的村鎮中,等他們結束任務再一起帶回閩州。
也有不少百姓想著來日再回家鄉,便選擇在當地暫住下來,打打零工,養活自己並不難,但更多的災民願意投靠順王,得到一份長久穩定的工作。
等入了八月,逃難來的災民漸漸少了,李煦派出去的人也遞迴了消息,寫了一路的所見所聞,李煦才知外地的災情竟然比他想像的嚴重的多。
「幾場颱風,接連半個月的暴雨,就有四五個郡受災,數萬百姓傷亡,財產損失無法估計,流民也有數萬,朝著四麵八方逃難,有的地方官員仁慈便會打開城門收留他們,給口飯吃,有的則閉門不理,甚至還有當官的下令射殺聚集在城外的流民,至於這些流民間的明爭暗搶,就更殘酷了,當真是……眾生百態!」李煦拿著奏報的手都有些抖了,純粹是被氣出來的。
紀韓宇與在座的官員紛紛低頭,如果沒有順王坐鎮南越,誰知道南越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在以往的那些年裏,因為災難而發生的慘劇還少嗎?
一名青年文官起身說:「王爺隻有一人,但這天下官員何止過百,就算朝廷年年巡查,照樣有一堆品性卑劣的官員混跡其中,王爺無需為此煩惱,咱們南越平安無事就是最大的幸事。」
立即有人反駁道:「張曜,別亂說話,殿下是心繫天下蒼生,但凡還有心的人,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會震怒。」
李煦擺擺手說:「不用給本王戴高帽,本王是憤怒,但也沒打算關心全天下的蒼生,在其位謀其政,本王管好南越這一畝三分地就好。」
</br>
「那批流民一共五十幾人,全是青壯年,應該是從西邊流竄過來的,他們殺光了白村的村民,奪了他們的房舍財物,打算將白村占為己有,好在鎮上的差役三天沒有收到白村的上書,特意去看了一眼,才發現村口的屍體堆成山,男女老少都有,而村中竟然白煙裊裊,還有人在做飯,這才察覺到異常,趕緊回去稟告鎮上的官員。」
李煦一動不動地坐了許久,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冰冷了,一整個村的村民被屠殺殆盡,一個活口都沒留,而這些就是從外地逃難來的災民幹的。
大概是他的表情太冷了,來匯報的官員跪在地上不敢喘氣,許久才聽王爺說:「犯人都抓到了嗎?」
「抓到了三十幾人,另外還有十餘人跑了。」
「那就發通緝令通緝逃犯,無論如何要將人活捉回來!」李煦拍案而起,大步走到那官員麵前,將他拉起來,「本王知道,因為此事,南越的百姓對待流民的態度一定會有所改變,但這是他們做下的惡,卻要所有流民一起背,你宣揚出去,本王不會讓百姓白白受害,殺人者,一律斬首示眾!」
那官員聽出他話中的寒意,急忙答應一聲,然後確定他沒有其他吩咐了才離開王府,他想,王爺其實也並非完全隻靠一顆善心治理天下,隻是他不知人心險惡,有時候太善良的人反而受欺負。
李煦不是沒想過流民會鋌而走險占山為王,所以他很早就傳令下去,對待外地來的災民,謹慎要有,防備要有,但也要適當的給點援助,否則人一旦餓得很了,當真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隻是沒想到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高聲喊道:「來人……傳令下去,全南越通緝要犯,再將他們的所作所為告知民眾,把寇將軍叫回來。」
寇驍早一步接到了消息,知道李煦心情一定不會好,先一步回來了。
李煦剛出門正要上馬車,看到寇驍朝他招手,「正好,一起去瑞金寺走一趟。」
寇驍跳下馬鑽上馬車,一把將李煦拉起來,讓他坐在自己懷裏,拍著他的後背安撫道:「別急,人性總是有善惡的,我們誰也沒料到。」
李煦將他推開,冷笑說:「是啊,是沒料到,不過沒關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總有他們償命的時候!」
這件事就像龍捲風,很快就傳遍了全南越,而原先對外地來的災民還保有善心的百姓也大多數變得冷漠起來,每個村落都在村口設立卡,不允許外來人進村,但有些村民到底不忍心見他們餓死,會給他們丟些食物出去。
即便如此,災民們也不敢抱怨,因為他們都知道原由,沒人敢奢望在發生過那樣的事情後還能得到百姓的救助。
被瑞金寺收留的上千災民也集體沉默了,每日隻喝最少的粥,主動幫僧人做雜活,想盡力告訴當地人,他們與那些殺人狂魔不同。
李煦倒也沒有不管他們,除了生病的部分災民,其餘人全都送到了新軍營,讓他們用勞動換取食物,至於他們將來能否在這裏定居,就要看他們的表現了。
也有不少人表示願意賣身為奴,隻求別趕他們走,李煦一律沒答應,賣身契不代表忠誠,人的忠誠不能用一張紙來約束,而且如果這麽做了,那外地來的流民隻會把這當成風氣。
他是缺人,但不是缺奴才。
從瑞金寺回來後,一批批的寇家軍整隊外出,朝著南越的邊界趕去,南越除了東邊是海岸線,天然的屏障,其餘三麵都與外地有接壤,但需要看守的關口並不多,畢竟到處都是未開荒的山路,想要集結大批流民翻山越嶺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了軍隊把手,南越百姓也不再擔心受怕了,通過寇家軍檢驗通行的災民也會被暫時安置到附近的村鎮中,等他們結束任務再一起帶回閩州。
也有不少百姓想著來日再回家鄉,便選擇在當地暫住下來,打打零工,養活自己並不難,但更多的災民願意投靠順王,得到一份長久穩定的工作。
等入了八月,逃難來的災民漸漸少了,李煦派出去的人也遞迴了消息,寫了一路的所見所聞,李煦才知外地的災情竟然比他想像的嚴重的多。
「幾場颱風,接連半個月的暴雨,就有四五個郡受災,數萬百姓傷亡,財產損失無法估計,流民也有數萬,朝著四麵八方逃難,有的地方官員仁慈便會打開城門收留他們,給口飯吃,有的則閉門不理,甚至還有當官的下令射殺聚集在城外的流民,至於這些流民間的明爭暗搶,就更殘酷了,當真是……眾生百態!」李煦拿著奏報的手都有些抖了,純粹是被氣出來的。
紀韓宇與在座的官員紛紛低頭,如果沒有順王坐鎮南越,誰知道南越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在以往的那些年裏,因為災難而發生的慘劇還少嗎?
一名青年文官起身說:「王爺隻有一人,但這天下官員何止過百,就算朝廷年年巡查,照樣有一堆品性卑劣的官員混跡其中,王爺無需為此煩惱,咱們南越平安無事就是最大的幸事。」
立即有人反駁道:「張曜,別亂說話,殿下是心繫天下蒼生,但凡還有心的人,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會震怒。」
李煦擺擺手說:「不用給本王戴高帽,本王是憤怒,但也沒打算關心全天下的蒼生,在其位謀其政,本王管好南越這一畝三分地就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