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就怕沒那麽好遷。」政令光靠他一張嘴是沒用的,他的方法再好也要底下的人都配合才行,先不提有沒有玩忽職守的官員,就說百姓,也不可能全都乖乖聽話放棄家宅遷往高處。
在許多百姓的眼裏,自己的命恐怕還沒有一間房屋重要。
「王爺,到了。」吳進先跳下馬車,把傘撐起來,護著李煦跑進郡守府。
這樣的天氣官員有一半沒來,另外一半則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這要是放到現代的企業,分分鍾鍾解僱一批人。
李煦所過之處驚起了一群悠閑的人,眾人紛紛跑來迎接,李煦並不想搭理他們,直接去了紀韓宇的辦公室,見他正和幾名官員對著地圖商議事情,便打算在門外等會兒。
吳進悄悄的咳嗽兩聲,裏頭的人看過來,急忙放下地圖跑出來。
紀韓宇頭髮還是濕的,身上也沒穿官服,而是隨便套了一件灰白色的長衫,估計早上出門時淋了雨。
「王爺怎地在這樣的天氣出門了,快請進。」紀韓宇把人請進門,然後朝其他官員說:「你們先回去候著,本官空閑了再找你們說話。」
「不急,你們在說什麽?」李煦插了一句嘴。
「今日大雨,下官怕雨勢持續下去容易鬧災,便叫了幾位大人來商議該如何防範。」
「可有結果?」
幾位官員把腦袋低到胸口,紀韓宇無奈地回答:「自古以來,天災都難以預料,更難以防範,下官們也沒個好主意,好在王爺下令整改河道,又交代了移民的事情,肯定會好許多的。」
李煦一時也沒什麽好辦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總不能讓老天把雨收回去。
他往紀韓宇的桌前一坐,敲著桌上命令道:「去把此次修路的帳本拿來本王看看。」
紀韓宇隻是稍微愣了一下就出去找人要帳本了,其餘幾個官員縮手縮腳地站在一旁,想走不敢走,大氣都不敢出一個。
紀韓宇隻去了一會兒就抱著兩本帳本回來了,這路剛修完沒多久,帳本也是剛核對完的,紀韓宇很自信地擺到李煦麵前,「前幾日下官和幾位大人一起把帳冊核過了,並未發現問題。」
「行,本王隨便翻翻,你繼續忙你的吧。」李煦拿著帳本坐到一邊,先翻到第一頁看了匯總金額,這個數字與報給他的數字是一樣的。
這路雖說是李煦要修的,但一切開支都是走官府的帳,錢不夠就賒帳,反正買的都是王府的東西,隻要李煦點頭,這帳很快就能抹平了。
古代記帳和現代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寫的數字看起來很費勁,好在帳本一進一出,多花點時間也能看明白。
勞動力是免費的,隻供應了午餐和茶水,午餐的開支也是最大的,占了七成,茶水自然不花錢,剩餘的就是一些小工具和易耗品。
李煦重點看了下水泥用量,修這兩條路事先是做過預算的,李煦也是在算出水泥廠的產量後才敢動工,否則路修到一半水泥供應不上了肯定會有負麵影響。
紀韓宇一邊和官員談話一邊關注著李煦的動靜,這種被上司查崗的事情他是第一次遇到,可能是因為和李煦很熟,他竟然沒覺得緊張。
等他這邊告一段落,李煦把其他人趕了出去,關上門問他:「紀大人,你可知上個月城中米價多少?鹽價多少?木柴價格多少?」
紀韓宇上任後忙的昏天暗地,既要和雷戰交接,又要熟悉日常工作,哪有時間去了解民生,他報了個三月份的資料,心想近幾個月無災無難的,米價應該很穩定才是。
「商人都是消息靈通的,並且反應極為迅速,自從那幾畝試驗田裏的稻子抽穗後,鍾大人就對外告知了,不少商人已經能算出下半年的糧食會增產,糧價必然會跌,因此屯糧的商戶肯定會在此時拋售,正好是青黃不接的季節,糧價原本就比較高。隻要一家米鋪的量加大了,其他米鋪肯定也有樣學樣,這米一多,價格自然會下跌,因此上個月的糧價比三月份降了一成左右。
你看看,這帳本上每日購進的糧食還是按三月份的零售價算的,我這還沒算他大批量進購商家給的優惠,這次修路招了上千民夫,每日消耗的糧食近千斤,一斤差幾文,這一個多月下來能差多少出來。」
紀韓宇越聽臉越白,李煦隻當沒看見,繼續說:「鹽價還算平穩,雖說鹽田出產了大批的鹽,但都被本王白送了,因此沒有調低鹽價,但你可隻知,一餐飯需要消耗多少鹽嗎?按帳本上記載,每兩日購鹽百斤,每天就是消耗了五十斤的鹽,你也去看過他們的飯食了,湯是紫菜蝦米湯,本身就有鹹味沒加幾粒鹽的,菜隻有一道,從帳本就能看出,每隔幾天就會有一道鹹菜蒸肉,這鹹菜不用我說了吧,再加鹽得齁死人,那這些鹽去哪了呢?
再來說木柴,因為西郊那幾個工廠,這兩個月山上伐木曬柴的人特別多,大部分都供應給了工廠,市集上買柴的樵夫都少了很多,因此木柴價格一直在漲,但這個漲幅也是有數的,不可能賣到天價去,他們肯定跟你說,木柴稀缺不好買,得高價去鄉下收購,對吧?」
紀韓宇點點頭,確實是這樣,他也知道柴價上漲的事情,因此底下的官員匯報時他也就沒多想。
「下鄉收購價能和樵夫挑到城裏來賣的價格一樣嗎?這其中的差價肯定不少。」
</br>
在許多百姓的眼裏,自己的命恐怕還沒有一間房屋重要。
「王爺,到了。」吳進先跳下馬車,把傘撐起來,護著李煦跑進郡守府。
這樣的天氣官員有一半沒來,另外一半則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這要是放到現代的企業,分分鍾鍾解僱一批人。
李煦所過之處驚起了一群悠閑的人,眾人紛紛跑來迎接,李煦並不想搭理他們,直接去了紀韓宇的辦公室,見他正和幾名官員對著地圖商議事情,便打算在門外等會兒。
吳進悄悄的咳嗽兩聲,裏頭的人看過來,急忙放下地圖跑出來。
紀韓宇頭髮還是濕的,身上也沒穿官服,而是隨便套了一件灰白色的長衫,估計早上出門時淋了雨。
「王爺怎地在這樣的天氣出門了,快請進。」紀韓宇把人請進門,然後朝其他官員說:「你們先回去候著,本官空閑了再找你們說話。」
「不急,你們在說什麽?」李煦插了一句嘴。
「今日大雨,下官怕雨勢持續下去容易鬧災,便叫了幾位大人來商議該如何防範。」
「可有結果?」
幾位官員把腦袋低到胸口,紀韓宇無奈地回答:「自古以來,天災都難以預料,更難以防範,下官們也沒個好主意,好在王爺下令整改河道,又交代了移民的事情,肯定會好許多的。」
李煦一時也沒什麽好辦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總不能讓老天把雨收回去。
他往紀韓宇的桌前一坐,敲著桌上命令道:「去把此次修路的帳本拿來本王看看。」
紀韓宇隻是稍微愣了一下就出去找人要帳本了,其餘幾個官員縮手縮腳地站在一旁,想走不敢走,大氣都不敢出一個。
紀韓宇隻去了一會兒就抱著兩本帳本回來了,這路剛修完沒多久,帳本也是剛核對完的,紀韓宇很自信地擺到李煦麵前,「前幾日下官和幾位大人一起把帳冊核過了,並未發現問題。」
「行,本王隨便翻翻,你繼續忙你的吧。」李煦拿著帳本坐到一邊,先翻到第一頁看了匯總金額,這個數字與報給他的數字是一樣的。
這路雖說是李煦要修的,但一切開支都是走官府的帳,錢不夠就賒帳,反正買的都是王府的東西,隻要李煦點頭,這帳很快就能抹平了。
古代記帳和現代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寫的數字看起來很費勁,好在帳本一進一出,多花點時間也能看明白。
勞動力是免費的,隻供應了午餐和茶水,午餐的開支也是最大的,占了七成,茶水自然不花錢,剩餘的就是一些小工具和易耗品。
李煦重點看了下水泥用量,修這兩條路事先是做過預算的,李煦也是在算出水泥廠的產量後才敢動工,否則路修到一半水泥供應不上了肯定會有負麵影響。
紀韓宇一邊和官員談話一邊關注著李煦的動靜,這種被上司查崗的事情他是第一次遇到,可能是因為和李煦很熟,他竟然沒覺得緊張。
等他這邊告一段落,李煦把其他人趕了出去,關上門問他:「紀大人,你可知上個月城中米價多少?鹽價多少?木柴價格多少?」
紀韓宇上任後忙的昏天暗地,既要和雷戰交接,又要熟悉日常工作,哪有時間去了解民生,他報了個三月份的資料,心想近幾個月無災無難的,米價應該很穩定才是。
「商人都是消息靈通的,並且反應極為迅速,自從那幾畝試驗田裏的稻子抽穗後,鍾大人就對外告知了,不少商人已經能算出下半年的糧食會增產,糧價必然會跌,因此屯糧的商戶肯定會在此時拋售,正好是青黃不接的季節,糧價原本就比較高。隻要一家米鋪的量加大了,其他米鋪肯定也有樣學樣,這米一多,價格自然會下跌,因此上個月的糧價比三月份降了一成左右。
你看看,這帳本上每日購進的糧食還是按三月份的零售價算的,我這還沒算他大批量進購商家給的優惠,這次修路招了上千民夫,每日消耗的糧食近千斤,一斤差幾文,這一個多月下來能差多少出來。」
紀韓宇越聽臉越白,李煦隻當沒看見,繼續說:「鹽價還算平穩,雖說鹽田出產了大批的鹽,但都被本王白送了,因此沒有調低鹽價,但你可隻知,一餐飯需要消耗多少鹽嗎?按帳本上記載,每兩日購鹽百斤,每天就是消耗了五十斤的鹽,你也去看過他們的飯食了,湯是紫菜蝦米湯,本身就有鹹味沒加幾粒鹽的,菜隻有一道,從帳本就能看出,每隔幾天就會有一道鹹菜蒸肉,這鹹菜不用我說了吧,再加鹽得齁死人,那這些鹽去哪了呢?
再來說木柴,因為西郊那幾個工廠,這兩個月山上伐木曬柴的人特別多,大部分都供應給了工廠,市集上買柴的樵夫都少了很多,因此木柴價格一直在漲,但這個漲幅也是有數的,不可能賣到天價去,他們肯定跟你說,木柴稀缺不好買,得高價去鄉下收購,對吧?」
紀韓宇點點頭,確實是這樣,他也知道柴價上漲的事情,因此底下的官員匯報時他也就沒多想。
「下鄉收購價能和樵夫挑到城裏來賣的價格一樣嗎?這其中的差價肯定不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