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也對。」


    百姓們開始瘋傳順王是天神下凡,或者是神龍轉世,也有說是菩薩顯靈,總之,從這一天開始,李煦在南越成神了,每天都有無數百姓特意到他家門口跪拜,有的還會上柱香,把西苑門口搞的烏煙瘴氣,當然,這是後話。


    用雙腳體驗過新馬路後,就有人駕著牛車馬車在路上來回狂奔,感受著水泥路帶來的快感,然後沒多久就被寇家軍攔下送進了大牢裏,第二天就穿著囚衣為修路大業做貢獻去了。


    「自今日起,南越法規多了一條,凡是在公共場所擾亂交通和公共安全的,一律罰去修路,為期一個月,情節嚴重者,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望百姓們相互監督。」


    那些個日日在西苑門口跪拜的百姓,在勸阻無效後也同樣以此罪名處罰。


    但百姓們非但不以此為辱,反而以此為榮,有些百姓閑暇時甚至主動提出幫忙修路,他們想的明白,他們這不是在修路,是在修功德啊。


    這個說法傳到李煦耳中時,他笑得臉都抽了,但笑過之後又有些難過,神不是那麽好當的,百姓們愚昧才會以為他是神,將來一旦有人利用這點攻訐他,或者是利用百姓的愚昧操縱他們,後果不堪設想。


    但李煦沒有多餘的心思管這些,他這幾日忙著在西郊建土高爐,他要煉鐵,雷陽帶回來的鐵礦隻是原礦,要除去雜質才能得到精鐵,但現在煉鐵的工藝太落後了,煉鐵爐溫度不夠高,燒出來的鐵太軟,然後靠人力反覆鍛造才能打出一柄武器。


    李煦便找了河水衝擊力較大的河段,在河邊建了高爐,再用水車帶動風箱,用水力提高爐內溫度,這麽一來,鐵礦完全融化成鐵水,流出來後用磨具即可成型。


    他第一批做的是農具,鐮刀、犁、鋤頭,一共做了上萬件。


    廠裏的工人看到那一把一把成型的農具,眼睛都快紅了,他們都是附近的農民,主業還是種田,隻是順王的工廠給的工錢高才趁著農閑出來賺一筆,等他們知道這些農具將會發到他們手中時,更是賣力地幹活,甚至為了給順王省錢,他們主動加班,並且不算加班費,連晚餐也都自備,隻為了能早一日拿到這些農具。


    李煦知道後便由著他們去了,這一艘船的鐵礦也隻夠製作這批農具的,等下一次開爐還不知道要多久,正好把農具分發下去,鼓勵他們去開荒。


    郡守府普查人口的政令很快就下達到各縣各村鎮,原本就已經辦理過戶籍的人嫌官府多事,但聽說隻要重新登記就能每人領到三兩食鹽,自然是帶著家人第一時間去登記了,新的戶籍政策以家庭為單位,會給每戶人家製作一本戶口本,裏頭記錄著家裏的每個人頭,如果有新增或者死亡,都必須到官府報備,否則將來官府有優惠政策,按人頭算時,沒上戶口的人都不能享受。


    有百姓問:「官爺,所謂的優惠政策是指?」


    戶籍處的官員都得到過上頭的指示,這會兒就把大話放出去。「嘿,那可多了,你們知道南越來了位順王吧!那可是前太子,如今致力改善百姓的生活,這鹽就是王爺曬出來的,不僅每人可分得三兩,將來鹽價還會降。


    至於其他的,本官聽說王爺正在打造農具,到時候會發到各家各戶手中,如果是人口多的大家庭,自然會酌情多發一些。再有,郡守府下了政令,允許百姓開荒,開出的荒地歸家庭所有,到時候還有免費的種子發,這些肯定都得是南越子民才能享受,那些沒有登記戶籍的黑戶自然排除在外。」


    有人不太樂觀地說:「荒地開再多也無用,耕種不過來不白費力氣麽?」


    那官員「嘿嘿」笑了起來,「這你們就不知了吧,王爺改進了耕種方式,稻穀一年可以種兩季,這會兒田裏的稻子剛抽穗吧王爺種的田都快能收割了呢,等你們開了荒地,今年就能再種一季稻,而且還有新農具,官府也開始採買耕牛了,到時候可以借給各村免費使用,如此一來,再多的地也不怕。」


    眾人卻是不信的。「一年種兩季稻,怎麽可能?而且田裏的肥力也跟不上啊,再說了,怎麽可能會有這麽好的事,這位順王是菩薩下凡嗎?」


    那官員生氣地哼哼道:「本官隻管戶政,不知農事,不過信不信由你們,反正本官是交代家裏的親戚去開荒了,王爺就是菩薩下凡,否則能免費送你們鹽嗎?」


    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雖然大多數人都不信,但不妨礙村村跟過年似的熱鬧的,都在暢想著美好的未來。


    也有人的親戚住在山上,為了躲避稅賦和徭役沒有入籍,都悄悄地去知會一聲,勸他們幹脆搬到村裏住,住在山上是能躲避不少麻煩,但山上野獸多,甚是危險。百姓生活清苦,為的無非是一口吃的,如今聽聞官府又是送這又是送那,今年開出的荒地還能免稅,自然吸引了許多人下山,甚至有一整支部落遷移下山的事情。


    在山上聚居的部落並非都是惡人,他們有些從祖上就在一直住在山裏,躲過了戰亂,躲過了部落鬥爭,但有更好的出路擺在麵前,他們也願意做個平頭百姓。


    官府下達的政令中言明,無論你是什麽民族,什麽身份,隻要這次登記造冊,就算是南越子民,受官府庇佑,該有的優惠全都有。


    各地登記人口的事情開展的如火如荼,每日都有登記完的百姓跑到衙署問:「說好的鹽什麽時候下發?」尤其是家裏已經沒鹽的百姓,捨不得花買鹽的錢,就等著官府發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總的古代帝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凔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凔溟並收藏霸總的古代帝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