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叫貴主預料著了,不好勸服。僧人這邊,卻是一團和氣要解釋,奈何百姓那頭戾氣太重,且人越來越多,吵吵鬧鬧你一言我一嘴,根本聽不著悟遠住持他們的解釋。”
“可弄清到底是什麽事沒有?”李明達問。
田邯繕點頭,和李明達細細解釋。
原來這些百姓都是在為安州附近的三位善人抱不平,三位善人分別姓張、王、趙,都是當地家有萬頃良田的富貴之戶。他們三人在安州地界已有百年名望,自祖輩開始就行善積德,周急濟貧,深得附近百姓的敬重。前兩日卻也不知為何,張王趙三位善人先後害病,鬧肚子厲害,卻又沒有解除之法。
悟遠住持深諳醫道,有妙手回春之才,被當地百姓們稱為‘佛門華佗’,破過不少疑難雜症。張王趙三位善人因此便先後來求悟遠住持。這三人都是當地有名的心善之人,且每年在靈安寺花費許多錢財供奉香火,而今他們有難,悟遠住持自然願全力相幫,便應邀上門,親自為三位善人診脈。
事發的起因就在此,悟遠住持給這三位善人都開了止瀉暖胃的方子。不想三人服藥之後,都出了事,從第二劑藥開始就口吐鮮血,至今昏迷不醒。事發在昨天傍晚,也不知消息是如何在一夜之間就在百姓之中傳遍。引得他們今日皆不約而同地齊聚於靈安寺門前,一同聲討。
“這三戶善人家的親戚也陸續趕來了,帶著不少家丁,也都是來討個說法。百姓們就更躁動,罵住持徒有虛名,枉為高僧。”田邯繕接著道。
“那悟遠住持都怎麽解釋?”李明達緊盯著田邯繕。
“住持說這三位善人的身體隻是很簡單的胃寒腹瀉,吃了他的藥本該會好,至於為何會吐血,他也不清楚,還要再行診脈才知。但那些百姓們聽了這話,直罵住持就是為了逃避麻煩,胡說八道,有誰會因為腹瀉吐血呢。那些善人家的親戚們自然也不願意主持再碰人,說而今已經被他下藥沒了半條命,不知如何診治,不能再冒險讓主持亂碰。”
李明達不解道:“難道他們就不覺得奇怪,隻因吃了止瀉藥這三人就同時吐血,太巧了些。悟遠大師若真醫術不濟,這些年如何能救得了那麽多人。”
“那些百姓們也都不是傻子,知道這個道理。這裏麵的因由,奴也仔細打聽了,倒真說得過去。說是悟遠住持以前身邊常跟著一位與他年紀相仿的和尚,名喚悟道。此人正是悟遠住持的親弟弟,且當年是與他一起入了佛門。
不過這悟道為人有點不正常,性子十分憨傻,不善言談,又很怕生,所以一直都是跟在住持身後修行。住持也一路照顧他的兄弟至而今這年紀,但在半月前,悟道因病亡故了。
便有傳言說這悟道才是真正深諳醫道之人,悟遠住持之所以和他形影不離,就是因為他把悟道的才學占為己有,需要悟道的醫術來成全他‘佛門華佗’的名聲。而今就是因為悟道突然去了,悟遠住持沒有人幫協斷症開藥,自己又拉不下臉來說實話,所以隨便開的藥竟糙菅人命了。”
李明達聽了這個緣由,好笑的點了點頭,表麵上聽起來確實還算通順,可以算作一個解釋。但若仔細計較,卻經不起推敲。就比如說這位叫悟道的僧人,不善言談怕生,且有些憨傻,這樣的人如何肯願意伸手去給陌生人診脈。
但“據說”、“傳言”總是有些不確定之處,具體如何,還要真正詳實查清楚後才能知曉。李明達也不能就此武斷判斷。
“不管怎麽樣,這件事理論不清,還是要請人詳查才知,何必都圍在寺廟門口鬧事白做功夫。你痛快去找地方官員前來做主,穩住局勢。”李明達吩咐罷了,就讓田邯繕隻取個證明她是公主身份的文書便罷。
其實李明達臨行之前,李世民因有諸多不放心之處,倒是給李明達弄了不少令牌和通關文書,可讓其在任何地方都行事特權,暢通無阻。但李明達深知父親之所如此信任她,便是知道她懂事,不會亂用這些東西。其實一旦她真的亂用令牌,必定逃不過她父親的耳目,在其跟前的德信程度肯定也會隨之減低。所以除了通關令牌和證明身份的文書,那些可使喚出大權力的令牌,李明達根本沒想過去動。
田邯繕領命後,就打發了個辦事麻利的侍衛去處理此事。雖說他們用得不是調遣或是命令地方官的東西,但隻要晉陽公主的身份一亮,地方官多少還是要給些麵子,會過來一趟。
然而這人打發走沒多久,那廂靈安寺的監寺就忽然跌跌撞撞跑到李明達的院外求助,跪在地上懇求晉陽公主的幫忙。
田邯繕見狀,忙嗬斥他聲音小些,“公主此來貴寺,隻有你和住持知曉,切勿大聲喧譁,引出麻煩。”
監寺連忙賠罪,一臉哀求地懇請田邯繕幫忙通告一聲,請求公主幫忙救一救他們住持。
田邯繕忙問:“又出什麽事了?”
“那些百姓也不知是誰先出了手,扔了個短棒過來,砸了住持的後腦。住持年紀大了,身子不穩,就倒在地上,貧僧們去扶,卻不知怎麽那些人就是攔著不讓。貧僧們擔心住持的身體,就沖得激烈了些,那廂就怒了,掄拳就打,僧人們對百姓又不好動手,全都挨了打。其實貧僧們受點委屈不算什麽,可憐住持一把年紀,竟然被十幾個大汗圍住踢打。”監寺還欲繼續哀求田邯繕,轉而就聽見裏麵傳消息來,說是公主出來了。
監寺惶恐地往院內一瞄,果然看見穿著一身利落男裝的公主快速走了過來。
監寺忙合掌鞠躬,然後用萬般哀求的語氣懇請公主幫忙。
“事發突然,貧僧實在沒法子,不知該求誰幫忙,還請公主做主,去救一救住持!他老人家年紀大了,這麽多年一直心懷仁善救死扶傷,他可不該落得這樣的下場。”監寺說著,就落淚痛哭起來。
李明達看得出來,監寺的感情發自真心,他對老主持的遭遇是真的心疼難受,且也有不忿的情緒,但這絲情緒卻被壓抑著,沒有表現的太過明顯,該是他為僧要心存善念的本分,不容他爆發出更多的惡意。
李明達自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她讓監寺不必再行禮,招來餘下的眾多侍衛,小聲吩咐一番,就令監寺帶路,隨後就到了大雄寶殿外。果然見有數百眾百姓圍在那裏,個個手裏都拿棍棒之類的東西。悟遠主持已經被僧人們強行救下,此刻鼻青臉腫,已然站不穩了,被兩名同樣臉上有傷的小僧人架著。百餘明僧人手牽著手,緊緊地把主持圍在圈內,全然防備地和外圍的百姓們對質。這之外還有一層僧人,正與百姓們賠罪講道理,勸他們和平解決事情。其餘僧人則在山門殿那邊,以攔住那些越來越多的入寺人。不過不管那一邊的對峙,都是百姓們手拿東西,僧人們卻都是赤手空拳。
當下大雄寶殿外這些僧人們,自是想把主持安全運送會禪房看傷,奈何這些上百數的百姓們已經把他們團團圍住,而且還手拿著工具。隻要他們移動,有離開的趨勢,外圍的僧人必定會被打,被衝破防護,他根本沒法保證運送安全。
</br>
“可弄清到底是什麽事沒有?”李明達問。
田邯繕點頭,和李明達細細解釋。
原來這些百姓都是在為安州附近的三位善人抱不平,三位善人分別姓張、王、趙,都是當地家有萬頃良田的富貴之戶。他們三人在安州地界已有百年名望,自祖輩開始就行善積德,周急濟貧,深得附近百姓的敬重。前兩日卻也不知為何,張王趙三位善人先後害病,鬧肚子厲害,卻又沒有解除之法。
悟遠住持深諳醫道,有妙手回春之才,被當地百姓們稱為‘佛門華佗’,破過不少疑難雜症。張王趙三位善人因此便先後來求悟遠住持。這三人都是當地有名的心善之人,且每年在靈安寺花費許多錢財供奉香火,而今他們有難,悟遠住持自然願全力相幫,便應邀上門,親自為三位善人診脈。
事發的起因就在此,悟遠住持給這三位善人都開了止瀉暖胃的方子。不想三人服藥之後,都出了事,從第二劑藥開始就口吐鮮血,至今昏迷不醒。事發在昨天傍晚,也不知消息是如何在一夜之間就在百姓之中傳遍。引得他們今日皆不約而同地齊聚於靈安寺門前,一同聲討。
“這三戶善人家的親戚也陸續趕來了,帶著不少家丁,也都是來討個說法。百姓們就更躁動,罵住持徒有虛名,枉為高僧。”田邯繕接著道。
“那悟遠住持都怎麽解釋?”李明達緊盯著田邯繕。
“住持說這三位善人的身體隻是很簡單的胃寒腹瀉,吃了他的藥本該會好,至於為何會吐血,他也不清楚,還要再行診脈才知。但那些百姓們聽了這話,直罵住持就是為了逃避麻煩,胡說八道,有誰會因為腹瀉吐血呢。那些善人家的親戚們自然也不願意主持再碰人,說而今已經被他下藥沒了半條命,不知如何診治,不能再冒險讓主持亂碰。”
李明達不解道:“難道他們就不覺得奇怪,隻因吃了止瀉藥這三人就同時吐血,太巧了些。悟遠大師若真醫術不濟,這些年如何能救得了那麽多人。”
“那些百姓們也都不是傻子,知道這個道理。這裏麵的因由,奴也仔細打聽了,倒真說得過去。說是悟遠住持以前身邊常跟著一位與他年紀相仿的和尚,名喚悟道。此人正是悟遠住持的親弟弟,且當年是與他一起入了佛門。
不過這悟道為人有點不正常,性子十分憨傻,不善言談,又很怕生,所以一直都是跟在住持身後修行。住持也一路照顧他的兄弟至而今這年紀,但在半月前,悟道因病亡故了。
便有傳言說這悟道才是真正深諳醫道之人,悟遠住持之所以和他形影不離,就是因為他把悟道的才學占為己有,需要悟道的醫術來成全他‘佛門華佗’的名聲。而今就是因為悟道突然去了,悟遠住持沒有人幫協斷症開藥,自己又拉不下臉來說實話,所以隨便開的藥竟糙菅人命了。”
李明達聽了這個緣由,好笑的點了點頭,表麵上聽起來確實還算通順,可以算作一個解釋。但若仔細計較,卻經不起推敲。就比如說這位叫悟道的僧人,不善言談怕生,且有些憨傻,這樣的人如何肯願意伸手去給陌生人診脈。
但“據說”、“傳言”總是有些不確定之處,具體如何,還要真正詳實查清楚後才能知曉。李明達也不能就此武斷判斷。
“不管怎麽樣,這件事理論不清,還是要請人詳查才知,何必都圍在寺廟門口鬧事白做功夫。你痛快去找地方官員前來做主,穩住局勢。”李明達吩咐罷了,就讓田邯繕隻取個證明她是公主身份的文書便罷。
其實李明達臨行之前,李世民因有諸多不放心之處,倒是給李明達弄了不少令牌和通關文書,可讓其在任何地方都行事特權,暢通無阻。但李明達深知父親之所如此信任她,便是知道她懂事,不會亂用這些東西。其實一旦她真的亂用令牌,必定逃不過她父親的耳目,在其跟前的德信程度肯定也會隨之減低。所以除了通關令牌和證明身份的文書,那些可使喚出大權力的令牌,李明達根本沒想過去動。
田邯繕領命後,就打發了個辦事麻利的侍衛去處理此事。雖說他們用得不是調遣或是命令地方官的東西,但隻要晉陽公主的身份一亮,地方官多少還是要給些麵子,會過來一趟。
然而這人打發走沒多久,那廂靈安寺的監寺就忽然跌跌撞撞跑到李明達的院外求助,跪在地上懇求晉陽公主的幫忙。
田邯繕見狀,忙嗬斥他聲音小些,“公主此來貴寺,隻有你和住持知曉,切勿大聲喧譁,引出麻煩。”
監寺連忙賠罪,一臉哀求地懇請田邯繕幫忙通告一聲,請求公主幫忙救一救他們住持。
田邯繕忙問:“又出什麽事了?”
“那些百姓也不知是誰先出了手,扔了個短棒過來,砸了住持的後腦。住持年紀大了,身子不穩,就倒在地上,貧僧們去扶,卻不知怎麽那些人就是攔著不讓。貧僧們擔心住持的身體,就沖得激烈了些,那廂就怒了,掄拳就打,僧人們對百姓又不好動手,全都挨了打。其實貧僧們受點委屈不算什麽,可憐住持一把年紀,竟然被十幾個大汗圍住踢打。”監寺還欲繼續哀求田邯繕,轉而就聽見裏麵傳消息來,說是公主出來了。
監寺惶恐地往院內一瞄,果然看見穿著一身利落男裝的公主快速走了過來。
監寺忙合掌鞠躬,然後用萬般哀求的語氣懇請公主幫忙。
“事發突然,貧僧實在沒法子,不知該求誰幫忙,還請公主做主,去救一救住持!他老人家年紀大了,這麽多年一直心懷仁善救死扶傷,他可不該落得這樣的下場。”監寺說著,就落淚痛哭起來。
李明達看得出來,監寺的感情發自真心,他對老主持的遭遇是真的心疼難受,且也有不忿的情緒,但這絲情緒卻被壓抑著,沒有表現的太過明顯,該是他為僧要心存善念的本分,不容他爆發出更多的惡意。
李明達自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她讓監寺不必再行禮,招來餘下的眾多侍衛,小聲吩咐一番,就令監寺帶路,隨後就到了大雄寶殿外。果然見有數百眾百姓圍在那裏,個個手裏都拿棍棒之類的東西。悟遠主持已經被僧人們強行救下,此刻鼻青臉腫,已然站不穩了,被兩名同樣臉上有傷的小僧人架著。百餘明僧人手牽著手,緊緊地把主持圍在圈內,全然防備地和外圍的百姓們對質。這之外還有一層僧人,正與百姓們賠罪講道理,勸他們和平解決事情。其餘僧人則在山門殿那邊,以攔住那些越來越多的入寺人。不過不管那一邊的對峙,都是百姓們手拿東西,僧人們卻都是赤手空拳。
當下大雄寶殿外這些僧人們,自是想把主持安全運送會禪房看傷,奈何這些上百數的百姓們已經把他們團團圍住,而且還手拿著工具。隻要他們移動,有離開的趨勢,外圍的僧人必定會被打,被衝破防護,他根本沒法保證運送安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