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前任的靈台山三星觀的觀主是淨壇道真,而且還是清風和明月兩位道童的師尊。(.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從兩個小道童的口中,李存孝才知道,靈台山三星觀,曾經是靈台聖人的道場,或者說,曾經是靈台道真的道場。
但自從靈台聖人晉升道尊,就已經在九天之外開辟了天外天道場,既為雲寶天。
天外天,就像神界神主開辟的神國一樣,是靈台聖人的獨有領域,在雲寶天中,靈台聖人就是主宰,絕對無敵的存在。
靈台山三星觀,並不是靈台聖人指名李法一這個天誅道真必須要接任的職務。
但靈台聖人也不會否決李法一就認三星觀住持。
畢竟,這是一個考驗。
靈台聖人座下十二弟子,都擔任過三星觀的住持,隻是十二弟子當中,真正讓靈台聖人滿意的,不過寥寥一兩個,淨壇道真是十二弟子中最懶散的一個。
就連他的弟子清風明月,都編排淨壇道真隻是打打坐,訓訓人,到處瞎晃悠,就足以證明淨壇道真有多懶散了。
李法一讓清風明月退了下去。
既然靈台聖人的十二弟子都曾經擔任過三星觀的住持,那他雖然剛剛拜入靈台聖人座下,就直接成為了靈台山三星觀的觀主,也就沒有值得多困惑的地方了。
隻是,李存孝不會忘了他降臨這個神秘半次元位麵的真正目的,哪怕他現在不是李存孝,而是李法一。
他對搜集半次元位麵資源的事情,依舊十分上心,將這個目的視為最首要的目的,從不曾改變。
自從李存孝見到了靈台山神奇氣象,攪動虛空風雲,凝練出一塊塊虛空神晶後,李存孝就孜孜不倦,求索這一真諦。
這也他拜入靈台山三星觀的目的。
讓李存孝沒有想到的是,靈台山三星觀居然隻是小貓兩三隻,靈台聖人和他座下的十二弟子原來都不在三星觀,而是在天外天道場雲寶天中。
李存孝要想登上雲寶天,他隻有將觀主之位傳給下一個獲得靈台聖人認可的弟子才行。
李法一走出了太極殿,開始正式視察起他要管理的三星觀。
除了太極殿以外,三星觀還有三座正殿,九座副殿。
太極殿,布道殿,太清殿,就是三座正殿,以這三座正殿輻射開的九座副殿,分別是天元殿,寶華殿,清源殿,清水殿,五王殿,道真店,大正殿,天龍殿,太陰殿。
此時,李法一正在副殿清水殿中視察。
這座副殿,共有九名雜役弟子,雖然也是三星觀道士,卻不能算是正式弟子。
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灑掃清水殿,保證清水殿的幹淨整潔,以及香火的供奉。
每座副殿都有九個雜役弟子,而正殿則全部由正式弟子負責。
“觀主!”九個雜役弟子有些拘謹和惶恐在站在一旁。
“嗯!”
李法一點了點頭,巡視起清水殿來。
清水殿雖然也是副殿,供奉的同樣是一個字,這個字卻是一個如同波紋的“水”字。
見到這個水字,一種玄妙熟悉的感覺,頓時湧現李法一心底。
種種關於水之法則的道法,如同道道靈光一般,劃過李存孝腦海。
種種道韻,交織成一幕幕玄妙的道法紋路,自李法一的體內向外擴散,再向外自內凝聚,如同一件件法之道衣披在了李法一的身上。
李存孝本來就是蓋亞水之主神力四大神之形態靈湖的神眷繼承者和傳承者,掌控的就是水之主神力。
對於水之法則,有種特別深的理解和頓悟。
清水殿上供奉的這個水字,一下就讓李存孝領悟到了許許多多關於水的道法和水之玄奧。
李存孝身為靈湖神眷者,他對水之法則的一些神術之道,已經掌握了眾多。
不過,在李法一因為這副“水”字而領悟眾多的水之道法後,李存孝赫然發現,這些水之道法神妙之處,毫不遜色於他的一些靈湖神術。
太玄境的道韻,在李存孝身上,顯得更渾厚了一些。
在九個雜役弟子敬畏和崇拜的目送下,李法一離開了清水殿,走進了五王殿。
五王殿,供奉的,不再是字,而是五尊神王之像。
“觀主,這五尊神王,乃是多目神王,多耳神王,多心神王,紫霄神王,碧霄神王。”方覺道士向著李法一介紹五王殿的曆史。
“為什麽我道觀中,竟會供奉神王之像?這五王可有什麽來曆?”李法一問道。
“據說,這五王乃是天外天淩霄殿的守護天王,任何要在天外天開辟道場的聖人,都必須經過五王的首肯,否則便開不成。”
方覺道士說道,跟著哂笑道:“至於是不是真的,無人得知,試想,聖人那是什麽存在?世界最強的大神通者,又怎麽可能被什麽神王阻止於淩霄殿外?”
位麵聖主就是次元位麵的最強者,這是不言而喻的,隻是這個神秘的半次元位麵實在太過詭異,處處充滿著玄奧,誰也不能肯定,在這個半次元中,不會存在著比位麵聖人更強大或是讓位麵聖人都忌憚的存在?
反正,方覺這個道士,也隻是道聽途說,不可能知道那對他而言,是個多麽神奇的世界。
走過五王殿,李法一在方覺道士的陪伴下,進入了天元殿中。
天元殿,乃是傳經殿,是靈台聖人座下十三弟子傳道的場所。
淨壇道真就常在天元殿打坐,順便給道觀中的道士們講講他的修道心得,講一些道經。
那就是淨壇道真最認真的時刻了。
而每年的九九重陽節,靈台聖人座下都會有一個弟子在天元殿公開授道,到時候,不隻是道觀中的道士,芸芸眾生中那些信道者,也有機緣坐上天元殿,聆聽道法。
三大正殿中的布道殿,則是靈台聖人布道的場所。
每一千年,靈台聖人都會在布道殿為座下的弟子講經授道。每一萬年,靈台聖人都會在布道殿公開講道,三教九流,乃至是飛禽走獸,皆可來聽。
從兩個小道童的口中,李存孝才知道,靈台山三星觀,曾經是靈台聖人的道場,或者說,曾經是靈台道真的道場。
但自從靈台聖人晉升道尊,就已經在九天之外開辟了天外天道場,既為雲寶天。
天外天,就像神界神主開辟的神國一樣,是靈台聖人的獨有領域,在雲寶天中,靈台聖人就是主宰,絕對無敵的存在。
靈台山三星觀,並不是靈台聖人指名李法一這個天誅道真必須要接任的職務。
但靈台聖人也不會否決李法一就認三星觀住持。
畢竟,這是一個考驗。
靈台聖人座下十二弟子,都擔任過三星觀的住持,隻是十二弟子當中,真正讓靈台聖人滿意的,不過寥寥一兩個,淨壇道真是十二弟子中最懶散的一個。
就連他的弟子清風明月,都編排淨壇道真隻是打打坐,訓訓人,到處瞎晃悠,就足以證明淨壇道真有多懶散了。
李法一讓清風明月退了下去。
既然靈台聖人的十二弟子都曾經擔任過三星觀的住持,那他雖然剛剛拜入靈台聖人座下,就直接成為了靈台山三星觀的觀主,也就沒有值得多困惑的地方了。
隻是,李存孝不會忘了他降臨這個神秘半次元位麵的真正目的,哪怕他現在不是李存孝,而是李法一。
他對搜集半次元位麵資源的事情,依舊十分上心,將這個目的視為最首要的目的,從不曾改變。
自從李存孝見到了靈台山神奇氣象,攪動虛空風雲,凝練出一塊塊虛空神晶後,李存孝就孜孜不倦,求索這一真諦。
這也他拜入靈台山三星觀的目的。
讓李存孝沒有想到的是,靈台山三星觀居然隻是小貓兩三隻,靈台聖人和他座下的十二弟子原來都不在三星觀,而是在天外天道場雲寶天中。
李存孝要想登上雲寶天,他隻有將觀主之位傳給下一個獲得靈台聖人認可的弟子才行。
李法一走出了太極殿,開始正式視察起他要管理的三星觀。
除了太極殿以外,三星觀還有三座正殿,九座副殿。
太極殿,布道殿,太清殿,就是三座正殿,以這三座正殿輻射開的九座副殿,分別是天元殿,寶華殿,清源殿,清水殿,五王殿,道真店,大正殿,天龍殿,太陰殿。
此時,李法一正在副殿清水殿中視察。
這座副殿,共有九名雜役弟子,雖然也是三星觀道士,卻不能算是正式弟子。
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灑掃清水殿,保證清水殿的幹淨整潔,以及香火的供奉。
每座副殿都有九個雜役弟子,而正殿則全部由正式弟子負責。
“觀主!”九個雜役弟子有些拘謹和惶恐在站在一旁。
“嗯!”
李法一點了點頭,巡視起清水殿來。
清水殿雖然也是副殿,供奉的同樣是一個字,這個字卻是一個如同波紋的“水”字。
見到這個水字,一種玄妙熟悉的感覺,頓時湧現李法一心底。
種種關於水之法則的道法,如同道道靈光一般,劃過李存孝腦海。
種種道韻,交織成一幕幕玄妙的道法紋路,自李法一的體內向外擴散,再向外自內凝聚,如同一件件法之道衣披在了李法一的身上。
李存孝本來就是蓋亞水之主神力四大神之形態靈湖的神眷繼承者和傳承者,掌控的就是水之主神力。
對於水之法則,有種特別深的理解和頓悟。
清水殿上供奉的這個水字,一下就讓李存孝領悟到了許許多多關於水的道法和水之玄奧。
李存孝身為靈湖神眷者,他對水之法則的一些神術之道,已經掌握了眾多。
不過,在李法一因為這副“水”字而領悟眾多的水之道法後,李存孝赫然發現,這些水之道法神妙之處,毫不遜色於他的一些靈湖神術。
太玄境的道韻,在李存孝身上,顯得更渾厚了一些。
在九個雜役弟子敬畏和崇拜的目送下,李法一離開了清水殿,走進了五王殿。
五王殿,供奉的,不再是字,而是五尊神王之像。
“觀主,這五尊神王,乃是多目神王,多耳神王,多心神王,紫霄神王,碧霄神王。”方覺道士向著李法一介紹五王殿的曆史。
“為什麽我道觀中,竟會供奉神王之像?這五王可有什麽來曆?”李法一問道。
“據說,這五王乃是天外天淩霄殿的守護天王,任何要在天外天開辟道場的聖人,都必須經過五王的首肯,否則便開不成。”
方覺道士說道,跟著哂笑道:“至於是不是真的,無人得知,試想,聖人那是什麽存在?世界最強的大神通者,又怎麽可能被什麽神王阻止於淩霄殿外?”
位麵聖主就是次元位麵的最強者,這是不言而喻的,隻是這個神秘的半次元位麵實在太過詭異,處處充滿著玄奧,誰也不能肯定,在這個半次元中,不會存在著比位麵聖人更強大或是讓位麵聖人都忌憚的存在?
反正,方覺這個道士,也隻是道聽途說,不可能知道那對他而言,是個多麽神奇的世界。
走過五王殿,李法一在方覺道士的陪伴下,進入了天元殿中。
天元殿,乃是傳經殿,是靈台聖人座下十三弟子傳道的場所。
淨壇道真就常在天元殿打坐,順便給道觀中的道士們講講他的修道心得,講一些道經。
那就是淨壇道真最認真的時刻了。
而每年的九九重陽節,靈台聖人座下都會有一個弟子在天元殿公開授道,到時候,不隻是道觀中的道士,芸芸眾生中那些信道者,也有機緣坐上天元殿,聆聽道法。
三大正殿中的布道殿,則是靈台聖人布道的場所。
每一千年,靈台聖人都會在布道殿為座下的弟子講經授道。每一萬年,靈台聖人都會在布道殿公開講道,三教九流,乃至是飛禽走獸,皆可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