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金色的餘暉為城市摩天大樓的剪影鑲上一層華美的金邊,無數黑洞洞的剪影上出現了久違的點點燈火。惺忪的亮點在灰蒙蒙的城市樓宇群上隨處可見,就像冬眠已久的城市漸漸睜開了睡眼。


    雖然和昔日的華燈初上還相去甚遠,但在危機時代的最後一年,城市巨人蘇醒的氣息,至少給被生存壓得透不過氣的人類帶回了點溫馨和愜意。


    國家科學院的會議室裏,長條形的會議桌旁圍著大半圈人,夏嵐和沈曼綾也身在其中。會議桌的一頭立著塊投影屏幕,屏幕上顯示的也是幾張圍坐了大半圈的長條形會議桌,他們是北美和歐洲的主要科研機構。


    “鑒於孢子群和碎冰帶的前端已經到達了火星軌道,行星防禦將會進入臨戰階段。這也是行星空間防禦研究所的最後一次半線上例會,以後將不再召開定期例會。將來,在需要和有條件的時候,再召開線上會議。”屏幕正中間的eda科學委員會主席致了簡單的開場辭。


    “下麵,我們結合觀測數據,最後一次論證外星有機生物進入大氣層的方式,和到達地麵以後的主要入侵方式。雖然已經到了地球保衛戰打響的前夕,我們掌握的資料也不算詳實。但這對我們接下來的防禦作戰依然至關重要,請開始吧。”


    屏幕切換到了北美會場,維羅妮卡開始了發言:


    “根據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我們發現一個新的情況。”


    維羅妮卡的頭像換成了一個軌道模擬圖,兩根預測軌道的弧線會在離地球很近的位置匯聚成一根,然後進入近地軌道。


    “根據對孢子群和碎冰帶的軌道計算,它們最終會在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裏的某處匯合到一起。精確觀測碎冰帶和孢子群的前鋒線位置以後,我們發現碎冰塊會先於孢子群到達近地軌道。再結合碎冰帶總體質量比孢子群更大的觀測結果,我們有個推測。”


    屏幕切換成了一個動畫,模擬著匯聚成一股的孢子群和碎冰帶衝入大氣層的情況。那動畫就像一盆浮滿了肥皂泡的水,中間用手指攪出了一個能看到水麵的小洞。而表示孢子群和碎冰帶的光帶正從小洞裏鑽進去:


    “碎冰帶會先行衝入大氣層,我們在超級風洞和計算機上做了模擬。碎冰帶持續衝擊同一個區域的大氣層,會在大氣層上砸出一個‘空穴’,就像大氣層被砸出了一個窟窿。


    在這個‘空穴’內,大氣密度會明顯低於正常大氣。隻要後續的孢子群在碎冰帶的包裹下持續地通過這個‘空穴’,那麽孢子群就可以避免與大氣層劇烈地摩擦,基本完好地通過濃密的大氣層,到達地麵。”


    “你們的推測認為,碎冰帶的主要作用是為孢子群進入大氣層提供防護?”主席問道。


    “這是基於現有觀測數據的一種合理推測。”維羅妮卡回答道。


    “能預測出他們會在具體哪一個區域製造‘空穴’進入大氣層嗎?”主席又問道。


    維羅尼卡搖搖頭:


    “如果真如我們預料的,那麽它們還需要在近地軌道上完成很複雜的變軌。這就讓現階段的預測變得不可能。不過我們推測,如果它們真的製造了‘空穴’,那它一定是在海上。否則,孢子群以十到二十馬赫的速度衝向地麵,那它們會摔得粉碎。”


    “要真如您所預測的,那我們的防禦任務就輕鬆多了。在‘空穴’附近集中火力‘堵住’那些傾瀉而下的有機生物,後邊的事兒就簡單多了。”一位穿著軍裝的人說道。幾個會場都圍繞nasa提出的“空穴”推測議論了起來。


    大多數人都對這個推測抱有很樂觀的預期,討論基本平息後,eda科學委員會主席說道:


    “nasa的研究成果非常有意義。下麵請其他團隊發表研究成果。”


    屏幕上出現了不列顛皇家天文學會會長戴維斯爵士的畫麵。他的頭發已經白如銀絲,臉上的皺紋縱橫交錯,但眼睛依然明亮犀利。整個過程中,夏嵐隻是在筆記本上不停地記錄著,幾乎都沒有抬頭看一眼屏幕。


    “維羅妮卡女士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讚賞,這也為我們的預測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大家請看這個。”主席總結道。


    屏幕上出現了桃核一樣的孢子和水晶一樣的冰塊。


    “隨著它們的靠近,對它們個體的觀測結果也更加精確。和我們最初的觀測成果差不多,這些孢子和冰塊的長度在10-15米左右,和我們的公共汽車差不多大。數量在15-20億之間,其中多數是冰塊。


    由於探測器隻要接近到孢子群或者碎冰帶一定的範圍就會失聯,所以對它們內部結構的了解非常有限。”


    屏幕上水晶一樣的碎冰塊圖形被放大了,隻是那塊水晶看上去並不是晶瑩剔透的,而是顯得有些發灰:


    “對於碎冰塊,我們通過透射率和折射率發現它們隻有純水冰塊的60%,它們就像是用泥水凍成的一樣。


    冰塊的通透度很均勻,沒有發現冰塊內有明顯陰影。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麽,但對於月球高能激光武器來說,這還算一個好消息。低反射率會讓激光的毀傷效能進一步提高。”


    隨後屏幕上桃核形狀的孢子被放大了:


    “對於孢子,我們的了解就更少了。但它們發源於土衛六,我們在地球上找到了一個最接近土衛六環境的地方——南極3800米冰蓋下的東方湖。我們在那個環境極端的液態湖裏發現了很多古老的生物。


    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湖裏生物的神經組成和我們所熟知的生物差異很大。它們神經元之間樹突與突觸並不是鈉鉀離子的化學連接,而是物理連接。這意味著他們在反應速度、敏捷性以及對環境的耐受度會遠遠高於我們。


    所以我們認為,入侵生物可能是數量眾多的此類生物。它們可能會墜入海洋中,然後利用海水的熱能和養分蘇醒。最後,遮天蔽日而來。它們的目標也很明顯,直接消滅人類。這就是我們的研究報告,所有詳細數據我們已經上傳eda科研平台。”


    接下來的會議中,其他科研機構也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基本都是在nasa和不列顛皇家天文學院報告框架下的延伸。最後,屏幕上出現了eda科學委員會主席的頭像:


    “目前看來,主流科研成果的結論和我們正在采取的行星防禦措施是相符的。這也意味著,不久之後的末日大戰中,我們的防禦計劃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是人類的幸運,是文明的幸運。在此,我要感謝各位在科研方麵的付出和努力,你們決定了人類文明的未來。”


    各個會場的人們都自發地鼓起了掌,當人們都以為這場最後的例會就此結束的時候,主席又說道:


    “夏嵐博士,你和你的團隊在整個外星文明入侵過程之中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你們在這方麵的研究也是最深刻的,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夏嵐一愣,眼神迷離地看向屏幕上滿懷期待的eda科學委員會主席。她看上去很糾結,好一會才吞吞吐吐地說道:


    “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我們暫時沒有什麽意見和研究成果可以發表。”


    主席看上去有些失望,但笑容很快又占據了他的整張臉:


    “好的,那我們今天的例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付出,散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湮滅太陽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之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之佼並收藏湮滅太陽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