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坐在帥府大案之後,思前想後,他猶豫著要不要馬上提審那個道士,又該問他些什麽呢?
這個道士化妝成濟慈師弟的樣子,手裏又有定坤神丹,那肯定是認識濟慈師弟的人了,那他到京城來做什麽?是濟慈師弟讓他來的嗎?
這個道士還曾叫起過他曾用過的道名,那說明必定他是來尋自己的了,他又是怎麽知道我就是當年的濟空呢?是否僅僅是猜測的呢?他又是為什麽來尋我呢?
這個道士在確認自己是濟空以後,竟然當即拔刀就刺,那說明他就是來刺殺自己的,那他又是為什麽要刺殺自己呢?難道是受人指使來殺我嗎?又是誰人指使的呢?
所有這些隻能讓他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濟慈師弟可能已經知道當初的一切,他精心策劃安排了刺客上門要殺他,為師父報仇。他再也想不出別的理由來了。
難道濟慈當真已經知道了當年的一切真相,這又是從哪裏知道的呢?這個想法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陷入了沉思當中,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他的眼前。
那一年的初冬,連年的天災和戰事,使中原大地的很多百姓,民不聊生。不到7歲的他就跟著父母從家鄉逃荒出來,一路上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從西南地區來到了中部地區。
一家三口在走進了一座大山中後,結果迷失了方向,一連幾天都無法走出來,僅剩的一點口糧,父母都舍不得吃,都讓他吃了。時值寒冬天氣,為了讓他避寒,父母將身上稍稍厚一點的破爛衣裳也都給他穿上,讓他暫時在溫暖中睡了過去。
第二日早上,他卻發現再也無法叫醒自己的父母了,可憐的夫婦二人在那個寒夜裏被活活凍死了。發現父母的身體已經變得疆硬,再也無法喚醒時,這個七歲的男孩子在孤寂的山崗上哭得死去活來,然而他的悲憫並沒有換來上天的垂憐,而是喚來了一群野狼。
十多隻很久未曾進過食的野狼撲上來,將他父母瘦弱的軀體風卷殘雲般的搶食而光。而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男孩,已經由恐懼變為麻木,他靜靜地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隻是瞪大了驚駭的雙眼,看著自已的爹娘被群狼分食。
野狼們吐掉嘴裏如幹柴般的骨頭後,顯然是還沒有得到滿足,它們這時才看見一邊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小男孩,雖然也是瘦弱不堪,但聊勝於無,一隻身材高大的野狼轉身向小男孩走去,其他野狼立足原地,並沒有上來與其爭奪。
那隻野狼張著血盆大口,撲向了小男孩,仿佛要一口就將他吞下似的,男孩子這才發出了一聲驚恐的尖叫,緊緊地閉上了雙眼。
然而突然間一陣風掠過,隻聽“嗷”的一聲,那隻野狼被狠狠地拋了出去,重重地砸在了男孩身後崖壁之上,立馬腦漿崩裂,鮮血四濺。
男孩睜眼看見,不遠處立著個長須道人,背上背著一個竹背篼,手裏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子,正笑盈盈地看著他。
剛才顯然是這個道人不知用了什麽手法,幹掉了那隻撲向小男孩的野狼。
剩下的野狼顯然被激怒了,它們群起而攻之,惡狠狠地撲向那個道人,還有兩隻剛才沒有怎麽吃到肉的野狼則是乘機向小男孩撲去。
那道人一點也不慌張,隻見他用手上的竹竿輕輕地左右一挑,就將撲上來的四五隻狼挑向了半空中,然後他又用竹竿一揮,抽在了一隻尚在半空中的狼身上,那隻狼竟像一塊石頭一般飛將出去,直將那兩隻撲向男孩的野狼擊倒在地,刹那間,幾隻野狼都被重重地摔到在雪地中。
群狼見狀,紛紛掉頭就跑,從空中掉下來的幾隻狼,在地上滾了幾圈後,也爬起來,一瘸一拐地逃掉了。
道人走到小男孩麵前,將他從地上拉起來,從懷中摸出一個麵饃遞到他麵前,男孩接過來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道人抻手在小男孩頭上摸了一摸,說:“貧道在此山南麓的一個道觀中,你若有什麽難處的話,可到觀中來找我。”說罷,他笑了一笑,就邁步離開了。
第二天,道人上山采藥時,再次經過此地,看見那個小男孩還在那裏,跪在地上,目視前方。在他前麵不遠處,有一個的土包,像是一座新墳。
道人就上前去問那男孩,為何還滯留此地,那男孩說,他將昨天被打死的幾隻狼埋在這裏了,它們腹中有自己父母的骨肉,所以他將它們都埋在這裏,好讓自己的父母有個安身之地。
道人聽說後,對男孩的孝義之舉大為感動,他就將男孩帶回了道觀中,讓他在道觀中做些雜活,也算有了個安身之所。
這個道人乃昆山派的掌門玄清法師,他向來不喜歡據守一處,而是喜歡雲遊天下,采集各大高山深穀中的奇花異草,對中醫草藥方麵頗有研究,並十分精通煉丹之術,而且道學及武功方麵也是造詣極高,乃是一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世外高人。
玄清法師見這個小男孩天資聰惠,悟性極高,是個可造之材,就將他收為弟子,並給小男孩取了一人道號叫作“濟空”,慢慢地將自己平生所學技藝悉數相授。
由於玄清師父經常出遊,很少長時間呆在山中道觀裏,濟空卻依然勤學不綴,苦練不止,雖然不常得到師父的指點,但是技藝提升還是十分迅速,很快就學有所成。
後來師父又收了一個學徒,取名“濟道”,成了濟空的師弟。這樣師父你不在的時候,師兄弟二人互相幫助,彼此促進,共同進步,倒也是其樂融融,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七八年,濟空也長成了一名體格健碩的朗朗少年。
有一次師父在外雲遊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回到山中,還帶來一名看上去十分瘦弱的小子,隻有八九歲的樣子,一副病歪歪的樣子,弱不禁風。
但師父卻說這人也是他的弟子,道號為“昊陽”,師父說在很多年以前,他夜觀天象,就得知他這個弟子降生於世了,他二人是命中注定的師徒,因此讓濟空、濟道二人皆稱此人為大師兄,濟空反倒成了二師兄,不得不稱這個比他小很多歲的廋弱小子叫師兄。
這個病怏怏的小子來到觀中後,受到師父的悉心照料,師父每日親自上山為其采集草藥,精心熬製,一早一晚親自帶著那小子去林間練習吐納功夫,還親手為其推拿針灸,可謂無微不至。
更令濟空、濟道羨慕的是,這小子竟然每天大魚大肉的好吃好喝。更可恨的是,每日為其烹煮飯食,令觀中魚肉飄香,讓觀中的道徒們難以忍受。要知道昆山派屬於全真教,戒律嚴明,教徒是必須要求住宮觀修行,戒葷戒酒,斷絕紅塵,不可婚嫁的。但一切清規戒律似乎對這個小子都沒有半點約束,整個道觀中,就數他最為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濟空等前去詢問師父,為何對所謂的大師兄如此寬待?師父說,這個昊陽師兄是俗家弟子,拜師而不入門,與你等不同,是不受我教清規戒律的約束的。
就這樣,這個叫昊陽的大師兄,在道觀中調養生息,一年多以後,竟然如回光返照般康複如常人,並且日益健碩起來,在沒有半點多病體弱的樣子。
這個道士化妝成濟慈師弟的樣子,手裏又有定坤神丹,那肯定是認識濟慈師弟的人了,那他到京城來做什麽?是濟慈師弟讓他來的嗎?
這個道士還曾叫起過他曾用過的道名,那說明必定他是來尋自己的了,他又是怎麽知道我就是當年的濟空呢?是否僅僅是猜測的呢?他又是為什麽來尋我呢?
這個道士在確認自己是濟空以後,竟然當即拔刀就刺,那說明他就是來刺殺自己的,那他又是為什麽要刺殺自己呢?難道是受人指使來殺我嗎?又是誰人指使的呢?
所有這些隻能讓他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濟慈師弟可能已經知道當初的一切,他精心策劃安排了刺客上門要殺他,為師父報仇。他再也想不出別的理由來了。
難道濟慈當真已經知道了當年的一切真相,這又是從哪裏知道的呢?這個想法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陷入了沉思當中,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他的眼前。
那一年的初冬,連年的天災和戰事,使中原大地的很多百姓,民不聊生。不到7歲的他就跟著父母從家鄉逃荒出來,一路上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從西南地區來到了中部地區。
一家三口在走進了一座大山中後,結果迷失了方向,一連幾天都無法走出來,僅剩的一點口糧,父母都舍不得吃,都讓他吃了。時值寒冬天氣,為了讓他避寒,父母將身上稍稍厚一點的破爛衣裳也都給他穿上,讓他暫時在溫暖中睡了過去。
第二日早上,他卻發現再也無法叫醒自己的父母了,可憐的夫婦二人在那個寒夜裏被活活凍死了。發現父母的身體已經變得疆硬,再也無法喚醒時,這個七歲的男孩子在孤寂的山崗上哭得死去活來,然而他的悲憫並沒有換來上天的垂憐,而是喚來了一群野狼。
十多隻很久未曾進過食的野狼撲上來,將他父母瘦弱的軀體風卷殘雲般的搶食而光。而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男孩,已經由恐懼變為麻木,他靜靜地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隻是瞪大了驚駭的雙眼,看著自已的爹娘被群狼分食。
野狼們吐掉嘴裏如幹柴般的骨頭後,顯然是還沒有得到滿足,它們這時才看見一邊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小男孩,雖然也是瘦弱不堪,但聊勝於無,一隻身材高大的野狼轉身向小男孩走去,其他野狼立足原地,並沒有上來與其爭奪。
那隻野狼張著血盆大口,撲向了小男孩,仿佛要一口就將他吞下似的,男孩子這才發出了一聲驚恐的尖叫,緊緊地閉上了雙眼。
然而突然間一陣風掠過,隻聽“嗷”的一聲,那隻野狼被狠狠地拋了出去,重重地砸在了男孩身後崖壁之上,立馬腦漿崩裂,鮮血四濺。
男孩睜眼看見,不遠處立著個長須道人,背上背著一個竹背篼,手裏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子,正笑盈盈地看著他。
剛才顯然是這個道人不知用了什麽手法,幹掉了那隻撲向小男孩的野狼。
剩下的野狼顯然被激怒了,它們群起而攻之,惡狠狠地撲向那個道人,還有兩隻剛才沒有怎麽吃到肉的野狼則是乘機向小男孩撲去。
那道人一點也不慌張,隻見他用手上的竹竿輕輕地左右一挑,就將撲上來的四五隻狼挑向了半空中,然後他又用竹竿一揮,抽在了一隻尚在半空中的狼身上,那隻狼竟像一塊石頭一般飛將出去,直將那兩隻撲向男孩的野狼擊倒在地,刹那間,幾隻野狼都被重重地摔到在雪地中。
群狼見狀,紛紛掉頭就跑,從空中掉下來的幾隻狼,在地上滾了幾圈後,也爬起來,一瘸一拐地逃掉了。
道人走到小男孩麵前,將他從地上拉起來,從懷中摸出一個麵饃遞到他麵前,男孩接過來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道人抻手在小男孩頭上摸了一摸,說:“貧道在此山南麓的一個道觀中,你若有什麽難處的話,可到觀中來找我。”說罷,他笑了一笑,就邁步離開了。
第二天,道人上山采藥時,再次經過此地,看見那個小男孩還在那裏,跪在地上,目視前方。在他前麵不遠處,有一個的土包,像是一座新墳。
道人就上前去問那男孩,為何還滯留此地,那男孩說,他將昨天被打死的幾隻狼埋在這裏了,它們腹中有自己父母的骨肉,所以他將它們都埋在這裏,好讓自己的父母有個安身之地。
道人聽說後,對男孩的孝義之舉大為感動,他就將男孩帶回了道觀中,讓他在道觀中做些雜活,也算有了個安身之所。
這個道人乃昆山派的掌門玄清法師,他向來不喜歡據守一處,而是喜歡雲遊天下,采集各大高山深穀中的奇花異草,對中醫草藥方麵頗有研究,並十分精通煉丹之術,而且道學及武功方麵也是造詣極高,乃是一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世外高人。
玄清法師見這個小男孩天資聰惠,悟性極高,是個可造之材,就將他收為弟子,並給小男孩取了一人道號叫作“濟空”,慢慢地將自己平生所學技藝悉數相授。
由於玄清師父經常出遊,很少長時間呆在山中道觀裏,濟空卻依然勤學不綴,苦練不止,雖然不常得到師父的指點,但是技藝提升還是十分迅速,很快就學有所成。
後來師父又收了一個學徒,取名“濟道”,成了濟空的師弟。這樣師父你不在的時候,師兄弟二人互相幫助,彼此促進,共同進步,倒也是其樂融融,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七八年,濟空也長成了一名體格健碩的朗朗少年。
有一次師父在外雲遊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回到山中,還帶來一名看上去十分瘦弱的小子,隻有八九歲的樣子,一副病歪歪的樣子,弱不禁風。
但師父卻說這人也是他的弟子,道號為“昊陽”,師父說在很多年以前,他夜觀天象,就得知他這個弟子降生於世了,他二人是命中注定的師徒,因此讓濟空、濟道二人皆稱此人為大師兄,濟空反倒成了二師兄,不得不稱這個比他小很多歲的廋弱小子叫師兄。
這個病怏怏的小子來到觀中後,受到師父的悉心照料,師父每日親自上山為其采集草藥,精心熬製,一早一晚親自帶著那小子去林間練習吐納功夫,還親手為其推拿針灸,可謂無微不至。
更令濟空、濟道羨慕的是,這小子竟然每天大魚大肉的好吃好喝。更可恨的是,每日為其烹煮飯食,令觀中魚肉飄香,讓觀中的道徒們難以忍受。要知道昆山派屬於全真教,戒律嚴明,教徒是必須要求住宮觀修行,戒葷戒酒,斷絕紅塵,不可婚嫁的。但一切清規戒律似乎對這個小子都沒有半點約束,整個道觀中,就數他最為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濟空等前去詢問師父,為何對所謂的大師兄如此寬待?師父說,這個昊陽師兄是俗家弟子,拜師而不入門,與你等不同,是不受我教清規戒律的約束的。
就這樣,這個叫昊陽的大師兄,在道觀中調養生息,一年多以後,竟然如回光返照般康複如常人,並且日益健碩起來,在沒有半點多病體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