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百姓的驚訝過後,無一不讚嘆文帝用情之深。於是,無論少數權貴怎樣反對,百姓終是以最大的熱情迎接這位擁有中州血脈的年輕皇後。
然而,對於年長尚歡十七載春秋的文帝白翎,她必定沒有,也絕不可能全情投入他的懷抱。但她深知,這段姻緣維繫的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相鄰的國度。這場婚姻,甚至還是一個她必定要用一生的時光來記憶的人,精心設計好,送給她的最後一樣禮物……
她本該這樣,悄然隱身於後宮,永遠以傳說之姿,在民間議論中悠然行過。
如果文帝沒有在景文十年三月猝然登遐。
如果雍朝沒有一條古舊祖法,為防止外戚幹政,若繼位新君並非新太後所生,便要太後殉葬。如果左丞相沒有勾結年幼太子的母親淑儀妃的娘家,搬出古法逼迫昭容皇後為文帝殉葬。
其實,後兩個如果完全可以避過。要是她不曾看不慣左丞相與淑儀妃的行事作為,從而與廉親王白翊相商,決心不放棄太後的尊位與權力或者住入遠離帝京的行宮。但她再不願成為一個可以被隨意放置,甚至無關緊要的擺設。於是,有了後兩個“如果”,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如果,才有了終究在中州成為傳奇的昭容太後應晟歡。
“先帝對哀家用情之切,天地可鑑!哀家本不應吝惜血軀,但四皇子尚幼,又無貴戚可依。一樣是先帝骨血,放任自流,便是對先帝的不敬!”
素冠孝衣的年輕太後說罷,掃視群臣。她與中州人相異的深褐色眸中,突然閃現出眾人從來未見的剛強。但她突然笑了,隨即抽出從祭台上供著的文帝佩劍,毫不遲疑地向左手劈落!
雪亮劍光閃過,而後,便是血肉落地的悶響,還有什麽硬脆的東西,在落地瞬間炸碎。“哀家願以手代葬!”年輕的太後左腕齊斷,素服染血,額頭上滾落大顆冷汗。然而,她如同鏡麵一般的眼眸中竟然含著微笑,她任憑左腕汩汩流血,傲然挺立俯視群臣,甚至帶著淩駕萬物的氣度,向著早已驚得說不出話來的淑儀妃和左丞相投去冰冷凜冽的目光。片刻之後,太醫終於反應過來,她被簇擁著扶入內室。雍朝景文十年三月十七,眾人看見,噴濺開的鮮血在昭容太後年輕蒼白的臉上,綻開一朵妖異殘酷的花。
她自己斬落的左手,靠著精湛醫術的醫官和連夜請來的密術師,終究是被保留住。然而,這看上去完好無損的手,再無法感覺出冷熱軟硬,也無法靠它回憶起曾經握住它的溫暖柔軟的掌心……
她記得自己在進入內室前驀地回頭,看見未曾褪下的那隻雲煙紋路的琉璃環悄然躺在地上,在她斬下左手的時候,已經落到地上,即刻碎成三半無法拚合。她還記得雲煙紋路的琉璃環有守護平安之意,不過,她終將晟暄送給她的一生安寧毀棄,任它零落在地。
四十九天的喪期過後,便是太後加封大典。盛裝的女子穿過百官跪迎的廣場,在高高的祭台接受天地神祗的祝福。從此以後,她開始逐步登上虛實難辨的最高寶座,真正開始權傾朝野坐擁山河。這一年,尚歡還不足二十一歲。
不過,並沒有多少人會再清楚地記得她的年歲。幾乎所有人都隻知道,她是可敬而不可近的太後。沒有人會知道,她曾經在無邊暗夜,帶著悲悽的神情無聲呼救。那個曾經在少年王公的懷中尋找庇護的八歲女童,終於湮沒在流經並顛覆一切的光陰之河中,就如同從來都沒有在這個世間出現過。
那日夜宴之後,有人看見年輕的太後突然在迴廊中停住腳步,探身出去,昂首望天。
清空。
淡雲。
她忽而笑了,眼中泛出一絲輕細的疲憊。
山河不改,如同那片青空;而人事,就如同雲煙,聚散無定。應晟明、應晟暄、應尚歡、托婭、卓忘機、秋澈、齊沉息……曾經聚首於同一片蒼天之下的人,而今,又都分別流落在何方。
初夏的西風,夾帶著些微暑氣沖入帝京,朝著漆黑蒼穹淩霄而上,撥散了雪白的裊裊雲煙,又自其中尋覓出一輪孤月。
於是,皓然千裏,冷照山河。
為歡幾何
按照習慣,終於把一個大坑拖著拖著,多拖了近兩個月,才在某個淩晨,因為某些意想不到的理由堅持著將它寫完。完結的時候,並沒有不舍,也沒有什麽其他的感受,隻是在從06年10月至今的這段時間內,發現自己一邊在敲打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一邊在無可抑製地變化。
我習慣性地把時間用一些能夠看見的實物來衡量,比如逐漸越來越長的頭髮,比如word文檔上麵越來越多的字數。
從開始打算把塗的原創貼網上到現在,不算上寫同人文的那些年月,已經快要兩年了。
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能夠堅持多久。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堅持下去是不是有意義。或許這麽多年來,我隻是很失敗地在塑造一片毫無意義的舞台,以自己本來規整的生活為代價。其實很失敗的,我能夠讓我要寫出來的人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但是對於我自己,毫無辦法,對於自己在經歷的正常生活,毫無辦法。
我還是想起來一個廣告。
那是小時候看見的可口可樂的廣告。兩個孩子站在雪地上,手中捧著一大杯可樂,可樂上浮著冰塊,鏡頭突然zoom in了,於是,我們看見冰上,又站著兩個孩子,孩子手中捧著一大杯可樂,可樂上麵漂浮著雪白的冰塊……如此,循環往復,沒有止境……
我在我所寫出來的人物之上,近乎殘酷地搬弄著他們的生死,雖然時常冷靜非凡地告訴自己,是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命運,而一連串的事情有了前因,才最終會導致出一個適得其所的結果。
在我之上,又有怎樣巨大的存在搬弄著我的歡喜和悲傷,他在用怎樣的方式無意識地引我走向一個結局?
而在這之上……又有沒有更加廣袤的東西存在?
這一切,都不得而知。終一生,都不得而知。
有大人說,我保持著過於冷靜的姿態,遠離我所寫出來的人物。我想,我是這樣的,因為我並不身處其中,我隻是作為一個心思叵測的旁觀者,看著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什麽正居高臨下俯視著我的一舉一動,俯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抱歉,我的確相信這樣的東西,我不是一個純粹的無神論者。
不能這樣想下去。因為會失去想要為自己爭取一個自己的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好吧,那麽請允許我換一種說法。
我做夢,我把做到的零散片斷串聯在一起,然後有了一個叫做《長煙一空》的東西,而其中人的一場“生”就是我的一場夢境。等到我不做夢的時候,便再不復存在。
人生如夢,為歡幾何?
把歡字拆開,便是一個“又”一個“欠”。我無法抑止自己想要去故作姿態地將這個字用毫無邏輯的方法解釋一番。
於是,出現了“尚歡”這個名字。崇尚追逐歡樂的人,最終發現,自己真正擁有的,不過是片刻中的尚且歡樂。追逐歡樂的人早該想到,實則歡樂與苦痛從不增多減少。真正的歡樂,不過是為數不多的日子,早已在有生之年中被點數出來,度過了,便是又欠下一分堆積起來的苦澀。
尚歡在成為昭容太後之後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交待了,因為那個人不再叫做尚歡,也不再和從前的那個尚歡一樣。揮刀斷腕的靈感,來源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後,似是喚作“月理朵”的。這樣的女子,讓人不得不敬佩,卻再難以讓人憐愛。得知這樣一位女子之後,本來想嚐試歷史,然而,我對歷史有一種莫名的虔誠。因為我無法還原當時的本來麵貌,無法還原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我想,其實,沒有人可以。很多發生過的事情,隻會被湮沒在時間中,讓後人看見零星的殘片。
至於帝明,他的形象,主要來源於萬曆皇帝,我透過零星知道的一些曾經發生在大明王朝萬曆年間的事,肆意揣測出坐擁山河的人的無奈。
晟暄是我落筆的時候,最為喜歡的一個角色,因為那是我全然向著最理想化的方向塑造的一個人。他身上,有能夠令我作為一個局外人怦然心動的隱忍。當然,這樣的隱忍,也唯有作為局外人,才能夠欣賞,真的身處其中,一定愛恨皆不得。
兄弟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最後寫的那個“冰盞”:所有珍愛卻註定消失的事物,究竟應該是時刻親手護住;還是用盡一切方法讓其遠離自己,嚮往與之有利的地方推。所有一切所求難得的東西,究竟是該放手,還是繼續執著不放……
這,便是我寫這篇東西,最根本的緣由。
我始終逃脫不出看什麽,於是下筆的東西像什麽的圈子。所以,這篇東西,在事件的承接上麵都有《斛珠夫人》的味道,在後半部分,更加顯得明顯一點。
</br>
然而,對於年長尚歡十七載春秋的文帝白翎,她必定沒有,也絕不可能全情投入他的懷抱。但她深知,這段姻緣維繫的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相鄰的國度。這場婚姻,甚至還是一個她必定要用一生的時光來記憶的人,精心設計好,送給她的最後一樣禮物……
她本該這樣,悄然隱身於後宮,永遠以傳說之姿,在民間議論中悠然行過。
如果文帝沒有在景文十年三月猝然登遐。
如果雍朝沒有一條古舊祖法,為防止外戚幹政,若繼位新君並非新太後所生,便要太後殉葬。如果左丞相沒有勾結年幼太子的母親淑儀妃的娘家,搬出古法逼迫昭容皇後為文帝殉葬。
其實,後兩個如果完全可以避過。要是她不曾看不慣左丞相與淑儀妃的行事作為,從而與廉親王白翊相商,決心不放棄太後的尊位與權力或者住入遠離帝京的行宮。但她再不願成為一個可以被隨意放置,甚至無關緊要的擺設。於是,有了後兩個“如果”,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如果,才有了終究在中州成為傳奇的昭容太後應晟歡。
“先帝對哀家用情之切,天地可鑑!哀家本不應吝惜血軀,但四皇子尚幼,又無貴戚可依。一樣是先帝骨血,放任自流,便是對先帝的不敬!”
素冠孝衣的年輕太後說罷,掃視群臣。她與中州人相異的深褐色眸中,突然閃現出眾人從來未見的剛強。但她突然笑了,隨即抽出從祭台上供著的文帝佩劍,毫不遲疑地向左手劈落!
雪亮劍光閃過,而後,便是血肉落地的悶響,還有什麽硬脆的東西,在落地瞬間炸碎。“哀家願以手代葬!”年輕的太後左腕齊斷,素服染血,額頭上滾落大顆冷汗。然而,她如同鏡麵一般的眼眸中竟然含著微笑,她任憑左腕汩汩流血,傲然挺立俯視群臣,甚至帶著淩駕萬物的氣度,向著早已驚得說不出話來的淑儀妃和左丞相投去冰冷凜冽的目光。片刻之後,太醫終於反應過來,她被簇擁著扶入內室。雍朝景文十年三月十七,眾人看見,噴濺開的鮮血在昭容太後年輕蒼白的臉上,綻開一朵妖異殘酷的花。
她自己斬落的左手,靠著精湛醫術的醫官和連夜請來的密術師,終究是被保留住。然而,這看上去完好無損的手,再無法感覺出冷熱軟硬,也無法靠它回憶起曾經握住它的溫暖柔軟的掌心……
她記得自己在進入內室前驀地回頭,看見未曾褪下的那隻雲煙紋路的琉璃環悄然躺在地上,在她斬下左手的時候,已經落到地上,即刻碎成三半無法拚合。她還記得雲煙紋路的琉璃環有守護平安之意,不過,她終將晟暄送給她的一生安寧毀棄,任它零落在地。
四十九天的喪期過後,便是太後加封大典。盛裝的女子穿過百官跪迎的廣場,在高高的祭台接受天地神祗的祝福。從此以後,她開始逐步登上虛實難辨的最高寶座,真正開始權傾朝野坐擁山河。這一年,尚歡還不足二十一歲。
不過,並沒有多少人會再清楚地記得她的年歲。幾乎所有人都隻知道,她是可敬而不可近的太後。沒有人會知道,她曾經在無邊暗夜,帶著悲悽的神情無聲呼救。那個曾經在少年王公的懷中尋找庇護的八歲女童,終於湮沒在流經並顛覆一切的光陰之河中,就如同從來都沒有在這個世間出現過。
那日夜宴之後,有人看見年輕的太後突然在迴廊中停住腳步,探身出去,昂首望天。
清空。
淡雲。
她忽而笑了,眼中泛出一絲輕細的疲憊。
山河不改,如同那片青空;而人事,就如同雲煙,聚散無定。應晟明、應晟暄、應尚歡、托婭、卓忘機、秋澈、齊沉息……曾經聚首於同一片蒼天之下的人,而今,又都分別流落在何方。
初夏的西風,夾帶著些微暑氣沖入帝京,朝著漆黑蒼穹淩霄而上,撥散了雪白的裊裊雲煙,又自其中尋覓出一輪孤月。
於是,皓然千裏,冷照山河。
為歡幾何
按照習慣,終於把一個大坑拖著拖著,多拖了近兩個月,才在某個淩晨,因為某些意想不到的理由堅持著將它寫完。完結的時候,並沒有不舍,也沒有什麽其他的感受,隻是在從06年10月至今的這段時間內,發現自己一邊在敲打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一邊在無可抑製地變化。
我習慣性地把時間用一些能夠看見的實物來衡量,比如逐漸越來越長的頭髮,比如word文檔上麵越來越多的字數。
從開始打算把塗的原創貼網上到現在,不算上寫同人文的那些年月,已經快要兩年了。
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能夠堅持多久。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堅持下去是不是有意義。或許這麽多年來,我隻是很失敗地在塑造一片毫無意義的舞台,以自己本來規整的生活為代價。其實很失敗的,我能夠讓我要寫出來的人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但是對於我自己,毫無辦法,對於自己在經歷的正常生活,毫無辦法。
我還是想起來一個廣告。
那是小時候看見的可口可樂的廣告。兩個孩子站在雪地上,手中捧著一大杯可樂,可樂上浮著冰塊,鏡頭突然zoom in了,於是,我們看見冰上,又站著兩個孩子,孩子手中捧著一大杯可樂,可樂上麵漂浮著雪白的冰塊……如此,循環往復,沒有止境……
我在我所寫出來的人物之上,近乎殘酷地搬弄著他們的生死,雖然時常冷靜非凡地告訴自己,是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命運,而一連串的事情有了前因,才最終會導致出一個適得其所的結果。
在我之上,又有怎樣巨大的存在搬弄著我的歡喜和悲傷,他在用怎樣的方式無意識地引我走向一個結局?
而在這之上……又有沒有更加廣袤的東西存在?
這一切,都不得而知。終一生,都不得而知。
有大人說,我保持著過於冷靜的姿態,遠離我所寫出來的人物。我想,我是這樣的,因為我並不身處其中,我隻是作為一個心思叵測的旁觀者,看著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什麽正居高臨下俯視著我的一舉一動,俯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抱歉,我的確相信這樣的東西,我不是一個純粹的無神論者。
不能這樣想下去。因為會失去想要為自己爭取一個自己的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好吧,那麽請允許我換一種說法。
我做夢,我把做到的零散片斷串聯在一起,然後有了一個叫做《長煙一空》的東西,而其中人的一場“生”就是我的一場夢境。等到我不做夢的時候,便再不復存在。
人生如夢,為歡幾何?
把歡字拆開,便是一個“又”一個“欠”。我無法抑止自己想要去故作姿態地將這個字用毫無邏輯的方法解釋一番。
於是,出現了“尚歡”這個名字。崇尚追逐歡樂的人,最終發現,自己真正擁有的,不過是片刻中的尚且歡樂。追逐歡樂的人早該想到,實則歡樂與苦痛從不增多減少。真正的歡樂,不過是為數不多的日子,早已在有生之年中被點數出來,度過了,便是又欠下一分堆積起來的苦澀。
尚歡在成為昭容太後之後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交待了,因為那個人不再叫做尚歡,也不再和從前的那個尚歡一樣。揮刀斷腕的靈感,來源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後,似是喚作“月理朵”的。這樣的女子,讓人不得不敬佩,卻再難以讓人憐愛。得知這樣一位女子之後,本來想嚐試歷史,然而,我對歷史有一種莫名的虔誠。因為我無法還原當時的本來麵貌,無法還原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我想,其實,沒有人可以。很多發生過的事情,隻會被湮沒在時間中,讓後人看見零星的殘片。
至於帝明,他的形象,主要來源於萬曆皇帝,我透過零星知道的一些曾經發生在大明王朝萬曆年間的事,肆意揣測出坐擁山河的人的無奈。
晟暄是我落筆的時候,最為喜歡的一個角色,因為那是我全然向著最理想化的方向塑造的一個人。他身上,有能夠令我作為一個局外人怦然心動的隱忍。當然,這樣的隱忍,也唯有作為局外人,才能夠欣賞,真的身處其中,一定愛恨皆不得。
兄弟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最後寫的那個“冰盞”:所有珍愛卻註定消失的事物,究竟應該是時刻親手護住;還是用盡一切方法讓其遠離自己,嚮往與之有利的地方推。所有一切所求難得的東西,究竟是該放手,還是繼續執著不放……
這,便是我寫這篇東西,最根本的緣由。
我始終逃脫不出看什麽,於是下筆的東西像什麽的圈子。所以,這篇東西,在事件的承接上麵都有《斛珠夫人》的味道,在後半部分,更加顯得明顯一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