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小一:佛子,回答這個問題前,吾有一問,望佛子為我解惑。
第40章 萬家燈
“佛子, 這個問題我曾問過道主,今日也同樣問你一次。”
“依你所見, 何為眾生?”
那道聲線溫柔卻難掩疏離感的女聲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簡單直白得讓佛子微微一愣, 心中甚至有幾分詫異。
與魔尊喬奈那字字見血刁鑽無比的問題相比, 這位問道第八仙提出的困惑卻是一個渺茫而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說白了, 隻要能解釋清楚,無所謂你回答什麽。
何為眾生呢?這個問題,大部分問道者都思考過,而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見解與答案,沒有對錯,亦無是非。
佛子雙手合十,沉默良久, 才仿佛嘆息般呢喃道:“眾生即是我, 我即是眾生。”
——佛子既為眾生,眾生苦則佛子苦, 眾生悲則佛子悲。
——眾生於水火沉淪,佛子則萬劫不復。
——大慈, 亦大悲。
易塵又問:“眾生如何?”
佛子答曰:“眾生皆苦。”
因為眾生皆苦,所以佛子才立下發心, 普渡塵世浮屠。
芬陀利的回答都在易塵的意料之中, 於是坐在電腦前的女子微微一笑, 緩慢扣字道:“佛子既知此理, 何必心憂至此?”
芬陀利不解其意,眉眼間困惑愈深,卻聽那人說道:“佛子既然心有紅塵,願為苦海眾生背負業障,又焉知苦海眾生心無佛子?”
“佛子佛心甚高,發心宏偉,可佛子切莫小瞧了天下百姓,即便身卑如浮土,心亦向天明。”
“正如魔尊所言,隱忍蟄伏並非釋然與放手,可敬佩愛戴,是因為他人值得,而不是他人付出了什麽。”
“人性有善有惡,人心有好有壞,可總有一些人的存在,恰似黑夜中的一點燭火,雖不足以照亮無盡永夜,卻能讓世人成為逐火的飛蛾。”
“人之命數,成敗於己,佛子渡得了千人萬人,卻渡不了無盡苦海中的芸芸眾生。可你若在岸上持光而立,必有飛蛾捨命而來。”
那道溫柔的聲音自天際而來,輕柔婉轉,似長者的循循教誨,亦似一切綿長悠遠的美好,在天地間緩緩流淌。
“人生在世,苦痛無盡,豈止他人誹謗欺騙辱罵而已?生老病死非苦?愛別離非苦?怨憎恚、求不得,哪樣不苦?佛子莫非能一一以身相代?”
“比起佛子身化苦海渡世人航登彼岸,我想,世人更寧願您點燃一盞燈火,告知他們路在何方——”
“因為,人會痛苦,並非是因為眼下的煎熬,而是害怕自己永遠永遠,都看不到希望。”
“檀越……”芬陀利茫然輕嘆,從那溫柔的勸慰裏捕捉到了一絲難解的悲傷,“貧僧應當如何點燃那盞明光?”
——如何才能將似你這般溫柔的蒼生救出黑暗?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那聲音言辭輕緩,“你就站在那,不要動搖,不要行差踏錯,去將自己原本痛苦的一生,活出超然脫俗的模樣。”
“渡自己走出苦海,渡自己罷卻憂煩,讓那些站在你身後的人知道,光明有多美好,火焰有多明亮。”
“你不必化作一葉扁舟浮於苦海,你隻需要教導眾生自渡,讓他們也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讓他們也點燃一盞指引明路的光。”
——“屆時萬家燈火燃起,便足以照亮無盡的黑暗。”
芬陀利怔怔地仰望著萬裏無雲的蒼穹,琥珀色的瞳孔裏卻落下了一滴清亮的淚珠,劃過臉頰,破碎在地上。
那早已逐漸淡忘的記憶裏,有一個小小的孩童在嚎啕,因為他是佛子,所以即便是有生身之恩的父母也隻能跪在他的腳下,不敢慢待於他;因為是佛子,所以他從生來便是佛山上供世人朝拜的佛像;因為是佛子,所以他不得有自身悲喜,哪怕紅塵八苦歷盡,也隻能獨自煎熬,學會放下。
佛子即是眾生,眾生皆苦,可佛子已經超脫於世了嗎?
——他從未釋然那些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可是如今,有一個人告訴他,他情願捨棄一切去守護的那個紅塵,也愛著他。
芬陀利突然便明了了,何為釋然,何為放下。
不是痛苦卻不能言語的沉默,不是不甘卻無處宣洩的隱忍,而是因為值得,所以心甘情願,百死無悔。
為了這樣一個或許不完美的紅塵,為了這個紅塵裏溫柔的人。
身穿緇衣的僧人口念佛號,虔誠拜下,在他們的眼中,那個沐浴在天光下的佛子,仿佛如來所化,聖潔而又悲憫天下。
“貧僧明了了。”佛子垂下眼眸,眼底雲翳盡散,澄澈如初,卻仿佛有光,“我應在岸上,而非苦海之中。”
“不渡己身,何談渡人?是貧僧……著相了。”
佛子悟得本心,蓮台空明,他一雙清正澄澈的眼眸再次看向了魔尊喬奈,不躲不閃,竟有幾分悲憫與慈和之意。
“檀越,可願再與貧僧共論佛理?”
即便魔尊喬奈險些引他入魔,但佛子此時隻覺得天地間無一不美,就連那邊廂魔氣沖天的魔修們都變得格外眉清目秀了起來。
</br>
第40章 萬家燈
“佛子, 這個問題我曾問過道主,今日也同樣問你一次。”
“依你所見, 何為眾生?”
那道聲線溫柔卻難掩疏離感的女聲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簡單直白得讓佛子微微一愣, 心中甚至有幾分詫異。
與魔尊喬奈那字字見血刁鑽無比的問題相比, 這位問道第八仙提出的困惑卻是一個渺茫而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說白了, 隻要能解釋清楚,無所謂你回答什麽。
何為眾生呢?這個問題,大部分問道者都思考過,而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見解與答案,沒有對錯,亦無是非。
佛子雙手合十,沉默良久, 才仿佛嘆息般呢喃道:“眾生即是我, 我即是眾生。”
——佛子既為眾生,眾生苦則佛子苦, 眾生悲則佛子悲。
——眾生於水火沉淪,佛子則萬劫不復。
——大慈, 亦大悲。
易塵又問:“眾生如何?”
佛子答曰:“眾生皆苦。”
因為眾生皆苦,所以佛子才立下發心, 普渡塵世浮屠。
芬陀利的回答都在易塵的意料之中, 於是坐在電腦前的女子微微一笑, 緩慢扣字道:“佛子既知此理, 何必心憂至此?”
芬陀利不解其意,眉眼間困惑愈深,卻聽那人說道:“佛子既然心有紅塵,願為苦海眾生背負業障,又焉知苦海眾生心無佛子?”
“佛子佛心甚高,發心宏偉,可佛子切莫小瞧了天下百姓,即便身卑如浮土,心亦向天明。”
“正如魔尊所言,隱忍蟄伏並非釋然與放手,可敬佩愛戴,是因為他人值得,而不是他人付出了什麽。”
“人性有善有惡,人心有好有壞,可總有一些人的存在,恰似黑夜中的一點燭火,雖不足以照亮無盡永夜,卻能讓世人成為逐火的飛蛾。”
“人之命數,成敗於己,佛子渡得了千人萬人,卻渡不了無盡苦海中的芸芸眾生。可你若在岸上持光而立,必有飛蛾捨命而來。”
那道溫柔的聲音自天際而來,輕柔婉轉,似長者的循循教誨,亦似一切綿長悠遠的美好,在天地間緩緩流淌。
“人生在世,苦痛無盡,豈止他人誹謗欺騙辱罵而已?生老病死非苦?愛別離非苦?怨憎恚、求不得,哪樣不苦?佛子莫非能一一以身相代?”
“比起佛子身化苦海渡世人航登彼岸,我想,世人更寧願您點燃一盞燈火,告知他們路在何方——”
“因為,人會痛苦,並非是因為眼下的煎熬,而是害怕自己永遠永遠,都看不到希望。”
“檀越……”芬陀利茫然輕嘆,從那溫柔的勸慰裏捕捉到了一絲難解的悲傷,“貧僧應當如何點燃那盞明光?”
——如何才能將似你這般溫柔的蒼生救出黑暗?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那聲音言辭輕緩,“你就站在那,不要動搖,不要行差踏錯,去將自己原本痛苦的一生,活出超然脫俗的模樣。”
“渡自己走出苦海,渡自己罷卻憂煩,讓那些站在你身後的人知道,光明有多美好,火焰有多明亮。”
“你不必化作一葉扁舟浮於苦海,你隻需要教導眾生自渡,讓他們也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讓他們也點燃一盞指引明路的光。”
——“屆時萬家燈火燃起,便足以照亮無盡的黑暗。”
芬陀利怔怔地仰望著萬裏無雲的蒼穹,琥珀色的瞳孔裏卻落下了一滴清亮的淚珠,劃過臉頰,破碎在地上。
那早已逐漸淡忘的記憶裏,有一個小小的孩童在嚎啕,因為他是佛子,所以即便是有生身之恩的父母也隻能跪在他的腳下,不敢慢待於他;因為是佛子,所以他從生來便是佛山上供世人朝拜的佛像;因為是佛子,所以他不得有自身悲喜,哪怕紅塵八苦歷盡,也隻能獨自煎熬,學會放下。
佛子即是眾生,眾生皆苦,可佛子已經超脫於世了嗎?
——他從未釋然那些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可是如今,有一個人告訴他,他情願捨棄一切去守護的那個紅塵,也愛著他。
芬陀利突然便明了了,何為釋然,何為放下。
不是痛苦卻不能言語的沉默,不是不甘卻無處宣洩的隱忍,而是因為值得,所以心甘情願,百死無悔。
為了這樣一個或許不完美的紅塵,為了這個紅塵裏溫柔的人。
身穿緇衣的僧人口念佛號,虔誠拜下,在他們的眼中,那個沐浴在天光下的佛子,仿佛如來所化,聖潔而又悲憫天下。
“貧僧明了了。”佛子垂下眼眸,眼底雲翳盡散,澄澈如初,卻仿佛有光,“我應在岸上,而非苦海之中。”
“不渡己身,何談渡人?是貧僧……著相了。”
佛子悟得本心,蓮台空明,他一雙清正澄澈的眼眸再次看向了魔尊喬奈,不躲不閃,竟有幾分悲憫與慈和之意。
“檀越,可願再與貧僧共論佛理?”
即便魔尊喬奈險些引他入魔,但佛子此時隻覺得天地間無一不美,就連那邊廂魔氣沖天的魔修們都變得格外眉清目秀了起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