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雖然不是精通音律,還是可以辨識的。
曾經以考取功名為誌向的書生,詩詞歌賦沒少誦讀,琴棋書畫也略有涉獵。
但是在烏山鎮這種小地方,並沒有多少人有這些雅趣,江生也就是稍知皮毛。
那汪潛,一身粗布打扮,半分清雅出塵的氣質也沒,不像是醉心絲竹之人。
隨著他在洞內轉了一圈,更加確定,這牆壁隨處可見的樂譜,不是汪潛所留。
因為一支竹笛,斜斜插在一塊石頭的縫隙裏,蛛網密布。
如果是汪潛,斷不會如此對待心愛之物。或許,這處石洞在汪潛之前,是宗門昔日的前輩之所。
江生搖了搖頭,這些與他沒什麽關係。
他走到洞口光亮處,斜斜倚在那棵歪脖子樹上,摸了摸腰間玉佩,從中拿出三件東西,擺在地上。
第一件,是從已經死了的中年漢子那裏,收回來的於長老的長劍。
第二件,是深褐色的劍鞘,有魚鱗狀的紋路。
滄元劍的劍柄還在,一晃之下,內裏發出“嗆啷”的聲音,是長劍碎片晃動造成。
被陶正雄損毀之時,韋靖雲封住了他的身體,離開演武場的時候,順手將殘片收了起來。
第三件,那是方泉送給他的,天子所賞,上品靈器。
半年前,他一柄靈器長劍都沒。如今三柄,不知道是該說幸運,還是悲哀。
他想了想,將前兩把收了起來。一把是於長老的,一把是於長老送給自己的。將來,都埋在於長老墓前吧。
江生撿起第三把,婆娑著深藍色的劍鞘。
在心中對方泉道了句謝,而後抽出長劍。
這把劍,比滄元劍要略寬一絲,長一絲,厚度倒是差相仿佛。
一滴鮮血滴入,長劍在手中有輕微的抖動,仿佛活了一樣。上品靈器,確實不凡。
他站在洞口,眼中是無邊的湖水。心念一動,長劍清鳴一聲,停留在不遠處的一片礁石上方。
突兀的,從劍身凝聚出一條蛟龍,頭有須角,長尾似蛇,身披細磷,四爪犀利。
蛟龍盤旋,身下凝水斬再現,隻不過那水流中,依稀有著利爪的光影。
礁石被切割分離,威勢比彭亮當日試驗假山的時候,還要強一些。
他和方泉都不清楚,或許天子都不了解。
此劍,原是幾百年前,景平國前代皇室之物。有一任天子身具駁雜靈根,修行境界雖低,可是喜好標榜自己為仙皇。
有煉器宗門為投其所好,費盡心思,尋找到惡蛟的殘爪,加入碧潮石等材料煉製而成。
所以,此劍可以凝結蛟龍幻影。又符合皇室真龍天子的氣質,天子大喜,賜該門派仙山寶地,甚是風光了一陣。
熬到夜半三更,月至中天,江生來到北源峰另一側。
夜裏,除了瀑布轟鳴之聲的一如既往,附近再沒有一個人。
護體水幕浮現,他一頭紮進二重天,開始了熟悉地修煉。
日複一日,江生開始了單調的生活。
夜裏修煉的時間,其實是過的很快的,最難熬的反而是白天。
白天滿身的真氣,凝聚了水幕,沒有瀑布的衝擊,消耗很小。而練劍的話,白日裏又不能夠禦劍到處飛行。
他隻會一招凝水斬,按他的境界,也基本到了瓶頸,無從提升。
從進了內門,沒聽過幾次授課,不是跟九組出宗門完成任務,就是去景平郡參加比武。
此刻的他,後悔不迭。盼著兩位長老啥時候能來傳授他功法。
一遍一遍施展凝水斬,附近幾十丈內的所有的礁石,都被他切爛了。
洞內的小石子,被他當做暗器,破風而出,許久之後掉進遙遠的湖水,濺起一個一個看不清楚的浪花。
……
他坐在洞口,看著湖水,一看就是大半個時辰。再壯闊的湖麵,天天盯著,也是乏味無比。
人,之所以區別於花鳥魚蟲,在於交流溝通。
從上古時期,人類就是群居生活。人與人的交流,才有了獵殺食物的配合,思想的碰撞。
而後因為地盤、利益的爭奪,產生了結盟或戰爭,由此出現了勢力範圍與統治者。
而此刻的江生,坐在洞口,像一隻獨居的蜘蛛。
蜘蛛還有織網捕食的必要工作,而他,一個築基期修行者,連吃飯喝水都不需要了。
正常來說,固然有積年累月閉關的大修行者,可那也僅是為了突破關隘。
這就是吳文中他們最害怕的,孤獨。
一天兩天還好,時間久一點,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很難承受這種滋味。
其實江生,比同齡的其他人,在忍受孤獨方麵,強了幾倍不止。
前身老鬼離世之後,他要麽守著小道觀修煉,要麽獨自穿山越水,尋找靈草兌換靈石,對孤獨的適應力已經很強了。
而這小書生記憶中,閉門在家,對著典籍一讀就是一天,多少也算是耐得住寂寞之人。
百無聊賴,他把腦中滄元道人留下的東西,也回憶了好幾遍,雖說有兩種秘術,簡單的一種最少要結丹以後才能嚐試,另一種根本就無從下手,顯然門檻更高。
可憐的江生,無聊到把山洞從裏到外,打掃了好幾遍。
躺在地上,凝聚出護體水幕,而後滾來滾去,像個人形拖把。
他坐在洞口,對著陽光,上品寶劍像一麵長長的鏡子。把陽光反射進洞裏,照照這,照照那,跟個智力不全的孩童一樣。
角落裏的蜘蛛,潮濕處的苔蘚,刮風時小樹在洞口搖晃著枝葉……都是他打發時間的工具。
他拿出石頭縫中的竹笛,清了清灰塵,對著一塊石壁上的樂譜,試著吹了吹。
他並不精通音律。不過,上、尺、工、凡、六、五、乙,牆壁上這些基礎的音符,他還是看得懂的。
磕磕絆絆的,吹了十幾個音符,而後他發現了有問題。
不太對啊,雖然隻會一點皮毛,連入門都稱不上,但是這中間兩三處,音符的銜接,可以說毫無韻律之美。
就像是不懂任何旋律的人,譜出的曲子。
可是,這曲譜中,分明有連音、疊音之類的符號,不可能是諳音律的人所記錄。
江生比較執拗,難道自己手法錯了?
鼓起腮幫子,他一次又一次地嚐試著,牆壁上的前兩行。
倒是越來越熟練了,手指處的開閉,也靈活了不少。問題是,中間那兩三個地方,依然難聽至極。
難道,吹個曲子解解悶,還需要運轉真氣?
曾經以考取功名為誌向的書生,詩詞歌賦沒少誦讀,琴棋書畫也略有涉獵。
但是在烏山鎮這種小地方,並沒有多少人有這些雅趣,江生也就是稍知皮毛。
那汪潛,一身粗布打扮,半分清雅出塵的氣質也沒,不像是醉心絲竹之人。
隨著他在洞內轉了一圈,更加確定,這牆壁隨處可見的樂譜,不是汪潛所留。
因為一支竹笛,斜斜插在一塊石頭的縫隙裏,蛛網密布。
如果是汪潛,斷不會如此對待心愛之物。或許,這處石洞在汪潛之前,是宗門昔日的前輩之所。
江生搖了搖頭,這些與他沒什麽關係。
他走到洞口光亮處,斜斜倚在那棵歪脖子樹上,摸了摸腰間玉佩,從中拿出三件東西,擺在地上。
第一件,是從已經死了的中年漢子那裏,收回來的於長老的長劍。
第二件,是深褐色的劍鞘,有魚鱗狀的紋路。
滄元劍的劍柄還在,一晃之下,內裏發出“嗆啷”的聲音,是長劍碎片晃動造成。
被陶正雄損毀之時,韋靖雲封住了他的身體,離開演武場的時候,順手將殘片收了起來。
第三件,那是方泉送給他的,天子所賞,上品靈器。
半年前,他一柄靈器長劍都沒。如今三柄,不知道是該說幸運,還是悲哀。
他想了想,將前兩把收了起來。一把是於長老的,一把是於長老送給自己的。將來,都埋在於長老墓前吧。
江生撿起第三把,婆娑著深藍色的劍鞘。
在心中對方泉道了句謝,而後抽出長劍。
這把劍,比滄元劍要略寬一絲,長一絲,厚度倒是差相仿佛。
一滴鮮血滴入,長劍在手中有輕微的抖動,仿佛活了一樣。上品靈器,確實不凡。
他站在洞口,眼中是無邊的湖水。心念一動,長劍清鳴一聲,停留在不遠處的一片礁石上方。
突兀的,從劍身凝聚出一條蛟龍,頭有須角,長尾似蛇,身披細磷,四爪犀利。
蛟龍盤旋,身下凝水斬再現,隻不過那水流中,依稀有著利爪的光影。
礁石被切割分離,威勢比彭亮當日試驗假山的時候,還要強一些。
他和方泉都不清楚,或許天子都不了解。
此劍,原是幾百年前,景平國前代皇室之物。有一任天子身具駁雜靈根,修行境界雖低,可是喜好標榜自己為仙皇。
有煉器宗門為投其所好,費盡心思,尋找到惡蛟的殘爪,加入碧潮石等材料煉製而成。
所以,此劍可以凝結蛟龍幻影。又符合皇室真龍天子的氣質,天子大喜,賜該門派仙山寶地,甚是風光了一陣。
熬到夜半三更,月至中天,江生來到北源峰另一側。
夜裏,除了瀑布轟鳴之聲的一如既往,附近再沒有一個人。
護體水幕浮現,他一頭紮進二重天,開始了熟悉地修煉。
日複一日,江生開始了單調的生活。
夜裏修煉的時間,其實是過的很快的,最難熬的反而是白天。
白天滿身的真氣,凝聚了水幕,沒有瀑布的衝擊,消耗很小。而練劍的話,白日裏又不能夠禦劍到處飛行。
他隻會一招凝水斬,按他的境界,也基本到了瓶頸,無從提升。
從進了內門,沒聽過幾次授課,不是跟九組出宗門完成任務,就是去景平郡參加比武。
此刻的他,後悔不迭。盼著兩位長老啥時候能來傳授他功法。
一遍一遍施展凝水斬,附近幾十丈內的所有的礁石,都被他切爛了。
洞內的小石子,被他當做暗器,破風而出,許久之後掉進遙遠的湖水,濺起一個一個看不清楚的浪花。
……
他坐在洞口,看著湖水,一看就是大半個時辰。再壯闊的湖麵,天天盯著,也是乏味無比。
人,之所以區別於花鳥魚蟲,在於交流溝通。
從上古時期,人類就是群居生活。人與人的交流,才有了獵殺食物的配合,思想的碰撞。
而後因為地盤、利益的爭奪,產生了結盟或戰爭,由此出現了勢力範圍與統治者。
而此刻的江生,坐在洞口,像一隻獨居的蜘蛛。
蜘蛛還有織網捕食的必要工作,而他,一個築基期修行者,連吃飯喝水都不需要了。
正常來說,固然有積年累月閉關的大修行者,可那也僅是為了突破關隘。
這就是吳文中他們最害怕的,孤獨。
一天兩天還好,時間久一點,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很難承受這種滋味。
其實江生,比同齡的其他人,在忍受孤獨方麵,強了幾倍不止。
前身老鬼離世之後,他要麽守著小道觀修煉,要麽獨自穿山越水,尋找靈草兌換靈石,對孤獨的適應力已經很強了。
而這小書生記憶中,閉門在家,對著典籍一讀就是一天,多少也算是耐得住寂寞之人。
百無聊賴,他把腦中滄元道人留下的東西,也回憶了好幾遍,雖說有兩種秘術,簡單的一種最少要結丹以後才能嚐試,另一種根本就無從下手,顯然門檻更高。
可憐的江生,無聊到把山洞從裏到外,打掃了好幾遍。
躺在地上,凝聚出護體水幕,而後滾來滾去,像個人形拖把。
他坐在洞口,對著陽光,上品寶劍像一麵長長的鏡子。把陽光反射進洞裏,照照這,照照那,跟個智力不全的孩童一樣。
角落裏的蜘蛛,潮濕處的苔蘚,刮風時小樹在洞口搖晃著枝葉……都是他打發時間的工具。
他拿出石頭縫中的竹笛,清了清灰塵,對著一塊石壁上的樂譜,試著吹了吹。
他並不精通音律。不過,上、尺、工、凡、六、五、乙,牆壁上這些基礎的音符,他還是看得懂的。
磕磕絆絆的,吹了十幾個音符,而後他發現了有問題。
不太對啊,雖然隻會一點皮毛,連入門都稱不上,但是這中間兩三處,音符的銜接,可以說毫無韻律之美。
就像是不懂任何旋律的人,譜出的曲子。
可是,這曲譜中,分明有連音、疊音之類的符號,不可能是諳音律的人所記錄。
江生比較執拗,難道自己手法錯了?
鼓起腮幫子,他一次又一次地嚐試著,牆壁上的前兩行。
倒是越來越熟練了,手指處的開閉,也靈活了不少。問題是,中間那兩三個地方,依然難聽至極。
難道,吹個曲子解解悶,還需要運轉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