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點時,劉囂會經常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同為一個種族,為什麽生活在原點的人類和地球人類給他的感覺有很多不同之處。


    曾經,他將這個問題的答案全部歸結為生命的長短上,原點人類的壽命更長,也就造成了他們對一些人情世故的看法更加豁達直接,地球人類在短短數十年的短暫生命內,必須急功近利。


    但事實上似乎不止於此,通過大紅袍對地球起源的描述,劉囂意識到,有另外兩種因素也在影響著地球上的族人。


    第一,社會體製的管理理念。以華夏為例,儒法結合,將法製約束和道德規範相互結合,是千百年來得出的經驗和智慧,隨著社會生活的多樣化,約束人們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而精神層麵的條條框框也在不斷增加,快速迭代。


    反觀原點,拿沐夜城來說吧,劉囂幾乎不知道城中有什麽法律條文,更沒有任何人會跳出來告訴你,你不能這麽幹,你隻能那麽做。


    與地球相比,原點人類城邦的管理方式更像是道家所說的無為而治。


    老子的那句,“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感覺就是形容原點人類社會環境的。


    在不被過多幹預的情況下,萬事萬物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運行,人族不是什麽特別的生靈,同樣也會歸於大同。


    原點法則,或許就是那裏唯一的規律,至於生存法則,什麽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倒真正是世界發展到那個階段,自然形成的定律。


    第二,是格局的大小。這裏的格局不僅僅是人類思考問題的高度,視野的廣度或者認知的深度,同時也是生存空間的大小。


    就說史隆中千,有多大,劉囂完全形容不出來,也從沒在任何書籍上見過相關記載,但如果要填寫一個完整的快遞收貨地址,那麽以他目前的知識儲備,應該會寫,原點,史隆中千,史隆長城,銀河秩序,人類扇環,等死區某處,沐夜山。


    備注:沐夜山移動中。


    看上去,是不是不算多,但如果了解每一個名稱之間的關係,才能體會到史隆中千有多麽巨大。


    劉囂在沐夜城也待了近2年了,在這期間,就愣沒路過一座人類城邦。


    玄武城作為等死區內的超一線城市,能舉辦千城參加的盛會,也就是說,如沐夜城這樣的人類城邦或部族,光小半個等死區就有上千座。


    人類扇環就已經大到無法估量,更不用說,這隻是整個銀河扇環的一小部分,而銀河扇環,又隻是整個史隆長城的三十六分之一,這還不提扇環外的無序之地和史隆長城包圍的神棄之地。


    這就是史隆人類麵對的格局。


    那麽,地球呢?


    幾十億人口,擁擠在有限的陸地麵積內,對於星球之外的空間一無所知,也沒有能力進行探索。


    一切的社會活動,一切的研究進步,都隻能在這個狹小的世界中進行。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當沒有增量產生時,就會停滯,會倒退,會出現恐慌和不安,同時也會滋生出一些畸形的心理狀態。


    比如,過分的虛榮,在一個不變的環境中,別人不變而我在改變。


    比如,毫無理由的戰爭,用一個衝突來掩蓋另一個矛盾。


    比如,心理疾病,無法改變又不得不麵對。


    其實,大和和高麗這兩個國家就是典型案例,國土小,人口多,人生的路徑幾乎很難改變,於是就出現了種種讓人無法理解的心態和現象。


    那麽整個地球,不也一樣嗎?


    在這個近乎被完全探索,且被過度開發的世界,留給人類社會的上升空間發展機會,還有多少?


    劉囂之所以突然想到這些,並不是他有多麽的悲天憫人,或者因為是個朝聖者而自我感覺良好。


    而是因為從拉姆這裏知曉了地外世界的信息之後,讓他不得不認真考慮地球,或者說地球人類的未來。


    數千年來隻在這顆星球上默默耕耘的人們,究竟是努力維持已經破碎的固有生存規律,還是,硬著頭皮接受完全不同的秩序洗禮。


    前者,可以讓巨大部分人繼續待在他們熟悉的舒適區,即便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但平平淡淡才是活著的意義。


    後者,則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也意味著這一代人過往的經驗和學識,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除此之外,還將麵臨種種不可預知的風險,與之相伴的,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走在最前麵的人,必須要麵對這樣的難題。


    因為他們格局更大,知道得更多,看得也更透徹。


    劉囂自認為沒有多少社會經曆,對人情世故也是似懂非懂,但一些問題的本質,但在對比之下就會無所遁形。


    他始終記得百靈的那句話,“低下了仰起的頭顱,讓我們更深情地凝視彼此,失去了無垠的天空,我們會更加珍惜腳下的這片土地。”


    嗬嗬,劉囂突然發現,自己不愧是地球生長的孩子,思維也無法逃脫同樣的定式。


    為什麽一定要非黑即白呢?


    每個人都可以去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是沉醉於頭頂的星空,還是堅守腳下的土地,讓他們自己選擇吧。


    無為而治,萬物終有自己運行的規律。


    想到這,劉囂也釋然了許多。


    一旁的大紅袍,在他入定思考的期間又說了不少關於銀河秩序和支配者磐穀的信息,雖然沒有仔細聽,但在意識分念之下,也繼續沒有遺漏,更沒讓對方察覺出自己有什麽不尋常的地方。


    總結來說,拉姆簡單描述了創世會之所以會用秩序功勳換取火星的原因,一方麵是地球秩序的成立,讓創世會意識到了來自支配者磐穀的威脅,不得不考慮將重心從地球轉移出去,另一方麵,是擔心試煉後的地球會出現全新的實力格局,如兄弟會這樣的古老勢力很可能變得更加強大而不可控製,當然,也存在有蛻變者異軍突起的可能性,麵前這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火星作為一顆沒有界核的死星,隻能作為安身之所,卻不是立命之地。


    原因就在於火星與地球的本質區別,界核。


    火星隻是地球人類給他取的名字,它真正的名字,是熒惑,前身也是脫離原點的小千世界。


    但是,它的支配者死了,界核也隨之消亡。


    沒有了界核,原本存在於熒惑星球的築世元素和信仰聖物也隨之枯竭,庇護界域不受廢土侵蝕的法陣解體,正片大陸,變為死地。


    曾經那裏也有生靈和文明存在,不過,也隻是曾經了,這顆星球的覆滅,甚至都沒有留下任何記載。


    創世會在得到星球的所有權後,銀河秩序提供的曆史資料,隻有寥寥幾句話。


    拉姆還憤憤不平的稱自己被銀河秩序騙了。


    原因是所支付的巨額秩序功勳,雖然讓他們得到了熒惑的永久所有權,但銀河為此提供的生存環境隻能堅持十年,下一個十年,又需要花費不少功勳維持熒惑上的界域法陣。


    這屬於赤裸裸的捆綁消費,而且你還沒處說理去。


    為什麽是十年而不是其他數字,無非就是因為原點試煉是十年一屆,每一屆都必須好好表現,否則就卷鋪蓋走人。


    真狠啊,銀河秩序就像是人口販子,不斷讓各個星球將最頂級的人才送去試煉,從中牟利。


    對於銀河秩序更多的消息,拉姆所知不多。


    但對於支配者磐穀,創世會倒是掌握了不少關鍵情報,充分說明這六千年來,他們無時無刻不想將這位地球的實際統治者幹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點序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天撫彗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天撫彗星並收藏原點序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