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近來為何事煩心?”
皇後還未及開口,已被景帝搶了先,不免怪異,籌措已久的措辭,竟有些說不出口了。
“臣妾有皇上庇佑,豈會煩心。”
景帝微微一笑,話語中帶著審視的意味“果真如此嗎?”
再堅持未免矯揉造作,皇後微低了頭,似有為難“臣妾還有個侄女少兒,已是適婚之齡,臣妾本欲撮合平襄侯府二公子與少兒,不想遭遇臨江王府替世子求親,一時沒個主意。這等小事實怎好在陛下麵前開口。”
皇後這番話卻讓景帝意外,皇後大費周章,隻為此事,實在說不通,除非不是做戲。臨江王府向蕭家求親,應是世子的主意,他們母子如今的境遇著實艱難,臨江王寵妾滅妻,朝野共知。前些年將徐側妃之女賜予關內侯庶子,本是警示,不想竟一點用也不起,反叫他變本加厲。如此,世子與蕭家聯姻不失為一招妙棋。至於平襄侯,尚有大用,廢在此處,未免可惜。
“平襄後幾子,皆不甚出息,臨江王世子倒還有些才學。”
臨江王世子能活到現在,自然不止有些才學那麽簡單,自從徐側妃生下趙宣,便無一日安生,王妃軟弱,護自己尚且艱難,遑論世子。蕭少兒既然自許有皇後之才,一個小小的世子妃自然難不倒她,如此再好不過,然則蕭少兒那性情,若非沒有退路如何肯就範,這卻也難不倒皇後“世子妃自是尊榮,隻怕少兒過於高攀。”
“若朕親自賜婚,便算不得高攀了,是嗎?皇後。”
景帝眼中戲謔愈濃,皇後便知自己的心思被他猜了個通透,但她並不在意,無所求者為聖,她自然不是,景帝也不會認為她是。
“臣妾正想懇求陛下。”
景帝唇角微揚“朕準了。”
晨光絢麗旭日東升,皇後親自折下一支紅梅,交與蕭衛兒手上“你不必不安,九江王妃若有此心,我們自該成全,若沒有,豈非更好。”
這些日子,她思來想去,頗覺不甘,她自問對蕭少兒的婚事已算盡心,那丫頭不知好歹便罷,馮氏送兩盒人參來,又算什麽,羞辱自己嗎?既然她們一個勁的拿臨江王府說事,自己成全她們又何妨。臨江王老邁昏庸,整日和那徐側妃顛鸞倒鳳,世子卻是聰明人,蕭少兒嫁過去必是好一通熱鬧。再有張恆既說自己不宜費心勞力,九江王妃之事自然落不到她頭上了,這一計已是圓滿。
蕭衛兒把玩著手中紅梅,心中思緒萬千,陛下親自下旨將姐姐賜給臨江王世子,便再沒將其納入宮的可能,姐姐也該死心了罷。至於九江王妃有何綢繆,的確非自己可以幹涉。
九江王妃季嫻素容貌並不十分出色,卻勝在溫婉,她的眉眼生的十分溫和,似乎天生就帶著暖意,讓人願意親近,雖穿一身素白宮裝,也叫人不忍怪罪,太後還是三年前見過季嫻素,那時她尚顯豐腴,如今卻是如風細柳般的削瘦,襯的衣服十分寬大。太後既非鐵石心腸,如何還能開口責備。
季嫻素並不訴苦,亦無哭鬧,隻求太後允其和離,語氣十分平和。
太後稱霸後宮多年,什麽樣的人沒見過,偏季嫻素讓她犯了難,究其根本還在於不忍心這三個字,失子之痛,太後亦經歷過,有先帝陪著,尚且難挨,季嫻素獨自一人,既指望不上夫君,又無母家可依,該是怎樣的痛徹心扉。
但若說同意和離,卻是萬萬不能,皇家顏麵太後素來看的極重,豈會為九江王妃破例。
“阿素身子不適,不若留在京中調養。”這已是太後最大的讓步,準季嫻素留在京城,過兩年等事情淡了,讓太醫院那邊報個病逝,放她自由,也無不可。
季嫻素卻無喜色,隻屈身行了一禮,恭敬道“嫻素明白了。”
雖說於太後而言,這已是最大的恩賜,但又何嚐不是逼迫王妃妥協,若要王妃欣喜,豈非強人所難,太後怎會不明。所以她並不覺得季嫻素如此反應有何不妥,反而越發憐惜,說了好些寬慰的話。
季嫻素一直微低著頭,順從的模樣,隻在告退後,才含了一抹若有似無的笑。
對待趙顯,太後顯然沒什麽耐心,更懶得斥責,直接將王妃要留京調養的事說了,趙顯對王妃已是恨極,巴不得一輩子不相見才好,自然連連答應。
傍晚,天空驟然陰霾下起雪來,先是紛紛揚揚如同柳絮楊花,繼而成翻滾之勢,不需多久,地上就有了積雪,三兩宮人,匆匆走過,留下淺淺的腳印。
皇後披上寶石紅鑲金絲牡丹紋鬥篷,站在窗口,微嘆一聲“邊關又要多事。”話音未落,就有宮婢入內稟報“九江王妃薨世了。”
細細聽來,甚是驚心,隻因九江王妃並非自殺而是死在九江王侍婢手裏,另找出九江王妃手書一封,言及九江王欲除王妃,實因王妃曾撞破九江王與當年諸王叛亂餘黨來往。皇後並不願以險惡之心揣測九江王妃,但怎麽也壓製不住心底的那一絲懷疑。
太過蹊蹺,卻又合情合理,果真出於九江王妃的布置,那便是精妙絕倫了,相比之下衛兒那自殺之計未免落了下乘。得罪太後不說,更是將皇家顏麵踩的粉碎。
王妃死在此時,著實不吉,喪禮便未大辦,那些個禦史剛要偃旗息鼓,聞此消息,再次亢奮,奏摺如雪花一般堆入衍慶宮,景帝卻沒再庇護九江王,當天就命廷尉都譯去其封地查探。
</br>
皇後還未及開口,已被景帝搶了先,不免怪異,籌措已久的措辭,竟有些說不出口了。
“臣妾有皇上庇佑,豈會煩心。”
景帝微微一笑,話語中帶著審視的意味“果真如此嗎?”
再堅持未免矯揉造作,皇後微低了頭,似有為難“臣妾還有個侄女少兒,已是適婚之齡,臣妾本欲撮合平襄侯府二公子與少兒,不想遭遇臨江王府替世子求親,一時沒個主意。這等小事實怎好在陛下麵前開口。”
皇後這番話卻讓景帝意外,皇後大費周章,隻為此事,實在說不通,除非不是做戲。臨江王府向蕭家求親,應是世子的主意,他們母子如今的境遇著實艱難,臨江王寵妾滅妻,朝野共知。前些年將徐側妃之女賜予關內侯庶子,本是警示,不想竟一點用也不起,反叫他變本加厲。如此,世子與蕭家聯姻不失為一招妙棋。至於平襄侯,尚有大用,廢在此處,未免可惜。
“平襄後幾子,皆不甚出息,臨江王世子倒還有些才學。”
臨江王世子能活到現在,自然不止有些才學那麽簡單,自從徐側妃生下趙宣,便無一日安生,王妃軟弱,護自己尚且艱難,遑論世子。蕭少兒既然自許有皇後之才,一個小小的世子妃自然難不倒她,如此再好不過,然則蕭少兒那性情,若非沒有退路如何肯就範,這卻也難不倒皇後“世子妃自是尊榮,隻怕少兒過於高攀。”
“若朕親自賜婚,便算不得高攀了,是嗎?皇後。”
景帝眼中戲謔愈濃,皇後便知自己的心思被他猜了個通透,但她並不在意,無所求者為聖,她自然不是,景帝也不會認為她是。
“臣妾正想懇求陛下。”
景帝唇角微揚“朕準了。”
晨光絢麗旭日東升,皇後親自折下一支紅梅,交與蕭衛兒手上“你不必不安,九江王妃若有此心,我們自該成全,若沒有,豈非更好。”
這些日子,她思來想去,頗覺不甘,她自問對蕭少兒的婚事已算盡心,那丫頭不知好歹便罷,馮氏送兩盒人參來,又算什麽,羞辱自己嗎?既然她們一個勁的拿臨江王府說事,自己成全她們又何妨。臨江王老邁昏庸,整日和那徐側妃顛鸞倒鳳,世子卻是聰明人,蕭少兒嫁過去必是好一通熱鬧。再有張恆既說自己不宜費心勞力,九江王妃之事自然落不到她頭上了,這一計已是圓滿。
蕭衛兒把玩著手中紅梅,心中思緒萬千,陛下親自下旨將姐姐賜給臨江王世子,便再沒將其納入宮的可能,姐姐也該死心了罷。至於九江王妃有何綢繆,的確非自己可以幹涉。
九江王妃季嫻素容貌並不十分出色,卻勝在溫婉,她的眉眼生的十分溫和,似乎天生就帶著暖意,讓人願意親近,雖穿一身素白宮裝,也叫人不忍怪罪,太後還是三年前見過季嫻素,那時她尚顯豐腴,如今卻是如風細柳般的削瘦,襯的衣服十分寬大。太後既非鐵石心腸,如何還能開口責備。
季嫻素並不訴苦,亦無哭鬧,隻求太後允其和離,語氣十分平和。
太後稱霸後宮多年,什麽樣的人沒見過,偏季嫻素讓她犯了難,究其根本還在於不忍心這三個字,失子之痛,太後亦經歷過,有先帝陪著,尚且難挨,季嫻素獨自一人,既指望不上夫君,又無母家可依,該是怎樣的痛徹心扉。
但若說同意和離,卻是萬萬不能,皇家顏麵太後素來看的極重,豈會為九江王妃破例。
“阿素身子不適,不若留在京中調養。”這已是太後最大的讓步,準季嫻素留在京城,過兩年等事情淡了,讓太醫院那邊報個病逝,放她自由,也無不可。
季嫻素卻無喜色,隻屈身行了一禮,恭敬道“嫻素明白了。”
雖說於太後而言,這已是最大的恩賜,但又何嚐不是逼迫王妃妥協,若要王妃欣喜,豈非強人所難,太後怎會不明。所以她並不覺得季嫻素如此反應有何不妥,反而越發憐惜,說了好些寬慰的話。
季嫻素一直微低著頭,順從的模樣,隻在告退後,才含了一抹若有似無的笑。
對待趙顯,太後顯然沒什麽耐心,更懶得斥責,直接將王妃要留京調養的事說了,趙顯對王妃已是恨極,巴不得一輩子不相見才好,自然連連答應。
傍晚,天空驟然陰霾下起雪來,先是紛紛揚揚如同柳絮楊花,繼而成翻滾之勢,不需多久,地上就有了積雪,三兩宮人,匆匆走過,留下淺淺的腳印。
皇後披上寶石紅鑲金絲牡丹紋鬥篷,站在窗口,微嘆一聲“邊關又要多事。”話音未落,就有宮婢入內稟報“九江王妃薨世了。”
細細聽來,甚是驚心,隻因九江王妃並非自殺而是死在九江王侍婢手裏,另找出九江王妃手書一封,言及九江王欲除王妃,實因王妃曾撞破九江王與當年諸王叛亂餘黨來往。皇後並不願以險惡之心揣測九江王妃,但怎麽也壓製不住心底的那一絲懷疑。
太過蹊蹺,卻又合情合理,果真出於九江王妃的布置,那便是精妙絕倫了,相比之下衛兒那自殺之計未免落了下乘。得罪太後不說,更是將皇家顏麵踩的粉碎。
王妃死在此時,著實不吉,喪禮便未大辦,那些個禦史剛要偃旗息鼓,聞此消息,再次亢奮,奏摺如雪花一般堆入衍慶宮,景帝卻沒再庇護九江王,當天就命廷尉都譯去其封地查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