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神華宮主是等宏妙大師用過午膳即送他下山,宏妙大師真誠謝過宮主款待小住,對宮主熱心小輩的親事、也是百般感激。
說到後來、神華宮主竟有結伴同行之意,正欲前去與夫人說明,躊躇猶豫之際、琴曲飄來。
此曲神華宮主極為熟悉,因此聞之甚是怡然,宏妙大師也覺妙不可言,兩人駐足均不忍打斷,竟一時靜靜傾聽起來。
自小女心緣離開神華宮,易夫人心境無塵興致驟起,在惟伊居信手彈起畢生衷曲《逍遙遊》,一曲將盡,伊無塵耳旁忽然傳來、極細膩低柔的聲音。
“一去數十年,聞琴空穀前,逍遙忘冰雪,芬芳遺九天。師妹,別來無恙!”
“師姐,你來啦!”
易夫人內心似乎早已料到,會有人來姑射山找她,當然、她從詢問的話音中也聽出,來者其實還在很遠處。
這是昆侖派的‘傳聲線’神技,與‘一點通’異曲同工,一點通以心語交流,可千裏之外溝通,傳聲線隻能百裏之內範圍,不過是耳語訴說。
兩者功力相差巨大,‘傳聲線’可以隨時應答無需準備,而‘一點通’需要事先準備功法運行,且靈犀功是這兩種絕技的源功。
‘傳聲線’相對施行容易,耗時耗力極小極短,聆聽者可以是普通人。
表現在特定地域或位置,縱使數裏十也能清晰聽見,旁人位置若有偏差,再怎麽接近音源、也充耳不聞。
武林各派都有類似的傳音對接功法,隻不過範圍大小和私密程度各有差別。
但昆侖派相對有些複雜,且手段方法稍多一些,尤其是傳聲線和一點通,唯獨‘一點通’需要雙方具備特定的功法修為。
或許因為距離太遠、私密度更高,因此還須要發聲吐氣之人,有極強的內功主導,說話當然也無需大聲,幾乎等同麵對麵交流,當然也可以極低的私語交談。
“師妹情絕於此!教師姐情何以堪!難道我等姐妹緣份已盡?”
“小妹大錯已成,無顏相見!又何敢再奢談緣份。”
“師妹莫非還不能釋然,對師尊處置耿耿於懷……”輕柔回應之聲已越來越近,無塵亦聽出師姐、正在疾速行進中與己交談。
“小妹怎敢怨懟掌門師伯,隻是一錯成恨愧對師長,唯寄夢山水慰藉天涯。”伊無塵淡淡回應,清愁依舊可見一斑,她已然聽出來者何人,似乎並未感到多少意外,琴聲隨之叮咚緩緩。
“晚輩淩兒,特來拜見伊師叔!”
易夫人陡然驚起,耳旁可聽神華宮裏裏外外、到處飄蕩清脆的回應,連神華宮主和宏妙大師等山上諸人,都無不感到驚訝。
且餘者皆紛紛起身、來到神華宮正堂大外門,想查看是什麽非凡人物、來到姑射山這裏。
看來伊無塵確實沒料到,還會有一個晚輩出現。
“一脈相承,何必客氣!”
伊無塵驚訝之餘悠然回應,隨即拂袖離開琴台,移步出了惟伊居正門,悄然矚望神華宮四周的上下遠近,她估計來人已近在咫尺。
須臾之間,從翠微處飛來一青綠身影,袖衣翩旋、淩空徐徐跪拜落地,正是至柔的親傳弟子淩丫頭。
無塵和藹點頭前出幾步,伸出手臂說道:“師侄不必多禮,快請起!”
“弟子謝過伊師叔!”淩丫頭起身站立在師叔身旁,恭敬等候師父蒞臨。
就見伊無塵對著神華宮外、空曠的山野林間柔聲說道:“無塵恭迎師姐玉駕神華宮,小妹惶恐愧疚,請掌門師姐原宥!”
“師妹還記得同門情誼,何來原宥?至柔來請師妹同歸天涯,不知師妹意下如何?”
話音漸消,一黃衣人陡然從天而降,麵含倩笑在伊無塵身前,曼妙身形似荷花冉冉落下,這一切情景恰似神話,讓神華宮所有好奇之人均難以置信。
這時,要數神華宮主最為詫異,匆促之間無意中撇下宏妙大師、竟先行趕了過來,並不失時機向伊無塵詢問:
“夫人!有貴客遠來,何不早早告知文宗同迎同喜?”
伊無塵遂目視鮮至柔,淡淡一笑告訴在場眾人:
“這是我同門的師姐,一別三十年、而今得以相見,這都是我的錯!”
無塵未得掌門許可,不便向他人細說師門來曆和掌門名姓,隻是粗略地介紹了師姐的身份。
然後,伊無塵又指著身邊的神華宮主、和不遠處的宏妙大師,對至柔逐一介紹:
“師姐,這是小妹夫君神華宮主,這一位高僧是恒山派的宏妙大師。”
至柔收斂笑意,一一問候致禮:“至柔見過宮主,多謝盛情!”
“不敢!快請兩位新客裏麵就坐敘話。”
神華宮主見夫人的師姐氣度、風範超然,舉手投足、分明不是常人所能及,耳聞目睹其出場前後,內心極為震撼,這番內功修為世間罕有。
即便以他所了解的武林中名門世家,甚至二十多年的夜遊親曆,也不曾遇見有這樣的底蘊身手,自己縱然修煉百年、也未必能得其二三。
易文宗的臉色心靈瞬間微變,爺輩和父輩們流傳下來的姑射神人的月光武影,隱約從眼前的嘉賓身上飄逸而出,宮主莫名的疑問中、充斥著心神不寧和難以置信。
當來客恢複常態且與夫人並列言行時,其神情豐貌與夫人形象、明顯屬於一派風流,雖然神華宮主不曾想到、也沒有見過夫人的異常舉動。
彼時,伊無塵急救天孫玲瓏的短暫場景,隻有木子因一人在場,宮主習慣了妻子優雅從容、深居簡出,而今由此對夫人撲朔迷離的身份更加好奇,驚喜之下、自然更是不敢怠慢新客。
“見過恒山派的大師!”
“阿彌陀佛,幸會幸會!”宏妙大師連忙還禮致謝。
“不客氣!”
至柔溫文爾雅,神情極是謙和,隨師妹伊無塵走進惟伊居客廳,淩兒也隨幾位長輩之後,立在師父身邊旁聽靜候。
主客平輩四人落座,韓嬸即刻送來茶水,絮叨少時宏妙大師飲完半杯茶,即起身稱有要事不能久耽,需先行一步離開,神華宮主獨自送至山下不提。
“韓嬸,若是詩兒回山,叫他速到惟伊居來見我。”
“知道了,夫人!”
閑人退盡,師姐妹倆隨便聊了起來,至柔向師妹娓娓說起、師父九十壽誕還有半年不到,師叔和其餘同門各姐妹亟盼重聚,並溫言勸勉無塵師妹,萬不可情斷天地遺恨天涯。
言談之間,掌門師姐傳遞的是師門尊長的迫切厚望,而諸多同門思念情誼也溢於言表。
“無塵得師尊寬宥,豈能不知恩圖報,隻是小妹居此數十載,修為退化、羽翼不在,隻怕高處不勝寒……”
“那也不盡然,本門的根基修煉,師妹早已有成,何以擔憂?至於四海為家、無為心性是天玄宗旨,隻要大家往來於世、互通音訊,無論停留那座山舍或那間草廬,師妹皆可隨意盤桓盡歡。”
“師姐誠意至此,無塵焉敢再行回拒退避!但不知師姐打算何時啟程?”
“師父壽誕在九月九日,現在已是五月底,時間充裕本不急於一時,不過因小徒鳳兒在西域恐有些麻煩!
考慮路途遠險不便,而大食教徒近年生事難測,我意早些出發,讓淩兒得以助鳳丫頭一臂之力。”
至柔最近幾天、無法和鳳兒靈犀功相通,心裏不太踏實。
“師姐莫不是說,大食教已經在西域生根?”
伊無塵當年下山,在西域一帶也曾遇見大食教的人,並為此受傷自然記憶尤甚。
“或許吧!小徒夢兒中了大食教的幻毒,與武林為敵替邪教幫凶,我很是憂急,我此前探尋未得其果,恰逢諸事纏身決策未定。”
至柔輕輕地點頭、神色難以平靜。
不多會兒,易詩緣已聞訊趕來,問道:“母親!孩兒在此,有何事吩咐?”
“詩兒,你來正好,這是你師伯,快來拜見!”
隨即對至柔說:“師姐!這是小兒詩緣。”
易詩緣雖然有些懵懂,但還是照母親所說,當即施禮跪在鮮至柔麵前。
至柔側首審視了剛進門的年輕人,她發現青年男子和師妹伊無塵、兩人麵目極其相似。
至柔心底不由泛起一絲羨慕和傷感,那是因為長樂島的記憶、還沒有消失,舊愛不在、真情已逝。
至柔忽然有一種立刻離開的想法,她要重新且仔細慎思、自己與無塵師妹,到底誰做得更對、更好、更有意義?
“晚輩拜見師伯!”
易詩緣一邊忙不迭行禮、心裏卻是奇怪又困惑,怎麽憑空掉下來一個師伯,母親到底是什麽門派?
須知,之前易詩緣從來也沒聽說過,平日間母親也就是打打坐、修修心,沒見有什麽特別之處,這當口他想問又不敢問,隻能等以後私下詳細問一問母親。
“好了,不必客氣!”
至柔半夢半醒恍惚間突然清醒,極力抑製不良心緒來緩解氣氛。
畢竟師徒倆好不容易才找到伊無塵,眼下再看師妹的心思,似乎有讓兒子同行之意。
鮮至柔此前沒有想到這一層關係,等到小字輩‘師伯’二字一出口,卻又不便因此掃眾人的興,所以她原本想伸手阻止,但終於沒有出手,算是同意收錄這個師侄。
易詩緣當即又與淩兒見過禮,然後立於母親身後靜靜傾聽。
隨後,易詩緣漸漸明白、母親原是西域昆侖派的弟子,他平時較少在江湖走動,於昆侖一派、幾乎從未聽說。
午間的餐後茶話,神華宮主從夫人那裏了解到,她原是拜在昆侖山的天涯玄妙門下,且還得知伊無塵曾為大食教徒所傷。
因此,神華宮主又與眾人聊起、大食教方興未艾,其勢因果東進已漸成西域霸主,當說起夫人要回昆侖山一次,為本門師長拜壽,宮主再次提醒其務必警惕、大食教的毒辣妖術。
言談之間、神華宮主也表示,自己打算去一趟羅浮山,並說九死一生當年就野心勃勃,失去掌門之位後殺人無數。
而今魔王複出,隻怕對妹妹、妹夫一家不利,還是要及早關照有所提防,這殺人魔王一出江湖,就剔去了九嶷山的掌門,手段比之當年的血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聽宮主所言,九嶷山的掌門黃君傑……當真已死?”至柔疑惑有所不信。
“文宗久居姑射山,少於武林來往,也是剛才聽宏妙大師轉述並未親見,至於九嶷山與九死一生有何深仇大恨,文宗實是不知。
不過這等大事、寧信其有勿信其無,因此文宗也要南下查閱清楚,提醒妹妹和妹夫有所防範,畢竟九死一生單克星、曾是羅浮山不按常理的叛逆弟子。”
“如此說來、我也要改變一下計劃,這樣吧!師妹,你和淩兒先回昆侖山,見見舊日姐妹並適時探視尊長,我輾轉巡視一下少林、以及中原武林的實際情況。
當年、九死一生在少室山下荼毒生靈,至柔也深受其害,尤為終身難忘,是以需弄清楚九嶷山,故人子弟結果到底如何,這九死一生重出江湖,我委實不大相信。”
至柔知道九死一生當年,是被蓬萊客拘於沙門島上,這一望無際的滔滔大海,風急浪高險惡重重,除了虔士元能夠淩波踏浪、力挽狂瀾。
即便換做她鮮至柔,也無法越過這茫茫的寬廣海域,九死一生縱使水性極佳,驚濤駭浪中無依無靠,想要泅渡到大陸難以置信,莫非他又練成什麽厲害的武功……
眾人不再猶豫當即出發,淩丫頭同伊無塵、還有易詩緣三人徑出西域,至柔與神華宮主同道南行,兩人在少林寺外嵩山腳下作別。
一個月後三人來到沙州,出了城淩兒本想將無塵師叔一直送到昆侖山下,但伊無塵一再勸其接應鳳兒,聲稱這一帶情況,自己還是熟悉的不用護送。
淩丫頭連日來一直和師姐互通不了,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因此到了西域為尋找鳳兒感到茫然。
說到後來、神華宮主竟有結伴同行之意,正欲前去與夫人說明,躊躇猶豫之際、琴曲飄來。
此曲神華宮主極為熟悉,因此聞之甚是怡然,宏妙大師也覺妙不可言,兩人駐足均不忍打斷,竟一時靜靜傾聽起來。
自小女心緣離開神華宮,易夫人心境無塵興致驟起,在惟伊居信手彈起畢生衷曲《逍遙遊》,一曲將盡,伊無塵耳旁忽然傳來、極細膩低柔的聲音。
“一去數十年,聞琴空穀前,逍遙忘冰雪,芬芳遺九天。師妹,別來無恙!”
“師姐,你來啦!”
易夫人內心似乎早已料到,會有人來姑射山找她,當然、她從詢問的話音中也聽出,來者其實還在很遠處。
這是昆侖派的‘傳聲線’神技,與‘一點通’異曲同工,一點通以心語交流,可千裏之外溝通,傳聲線隻能百裏之內範圍,不過是耳語訴說。
兩者功力相差巨大,‘傳聲線’可以隨時應答無需準備,而‘一點通’需要事先準備功法運行,且靈犀功是這兩種絕技的源功。
‘傳聲線’相對施行容易,耗時耗力極小極短,聆聽者可以是普通人。
表現在特定地域或位置,縱使數裏十也能清晰聽見,旁人位置若有偏差,再怎麽接近音源、也充耳不聞。
武林各派都有類似的傳音對接功法,隻不過範圍大小和私密程度各有差別。
但昆侖派相對有些複雜,且手段方法稍多一些,尤其是傳聲線和一點通,唯獨‘一點通’需要雙方具備特定的功法修為。
或許因為距離太遠、私密度更高,因此還須要發聲吐氣之人,有極強的內功主導,說話當然也無需大聲,幾乎等同麵對麵交流,當然也可以極低的私語交談。
“師妹情絕於此!教師姐情何以堪!難道我等姐妹緣份已盡?”
“小妹大錯已成,無顏相見!又何敢再奢談緣份。”
“師妹莫非還不能釋然,對師尊處置耿耿於懷……”輕柔回應之聲已越來越近,無塵亦聽出師姐、正在疾速行進中與己交談。
“小妹怎敢怨懟掌門師伯,隻是一錯成恨愧對師長,唯寄夢山水慰藉天涯。”伊無塵淡淡回應,清愁依舊可見一斑,她已然聽出來者何人,似乎並未感到多少意外,琴聲隨之叮咚緩緩。
“晚輩淩兒,特來拜見伊師叔!”
易夫人陡然驚起,耳旁可聽神華宮裏裏外外、到處飄蕩清脆的回應,連神華宮主和宏妙大師等山上諸人,都無不感到驚訝。
且餘者皆紛紛起身、來到神華宮正堂大外門,想查看是什麽非凡人物、來到姑射山這裏。
看來伊無塵確實沒料到,還會有一個晚輩出現。
“一脈相承,何必客氣!”
伊無塵驚訝之餘悠然回應,隨即拂袖離開琴台,移步出了惟伊居正門,悄然矚望神華宮四周的上下遠近,她估計來人已近在咫尺。
須臾之間,從翠微處飛來一青綠身影,袖衣翩旋、淩空徐徐跪拜落地,正是至柔的親傳弟子淩丫頭。
無塵和藹點頭前出幾步,伸出手臂說道:“師侄不必多禮,快請起!”
“弟子謝過伊師叔!”淩丫頭起身站立在師叔身旁,恭敬等候師父蒞臨。
就見伊無塵對著神華宮外、空曠的山野林間柔聲說道:“無塵恭迎師姐玉駕神華宮,小妹惶恐愧疚,請掌門師姐原宥!”
“師妹還記得同門情誼,何來原宥?至柔來請師妹同歸天涯,不知師妹意下如何?”
話音漸消,一黃衣人陡然從天而降,麵含倩笑在伊無塵身前,曼妙身形似荷花冉冉落下,這一切情景恰似神話,讓神華宮所有好奇之人均難以置信。
這時,要數神華宮主最為詫異,匆促之間無意中撇下宏妙大師、竟先行趕了過來,並不失時機向伊無塵詢問:
“夫人!有貴客遠來,何不早早告知文宗同迎同喜?”
伊無塵遂目視鮮至柔,淡淡一笑告訴在場眾人:
“這是我同門的師姐,一別三十年、而今得以相見,這都是我的錯!”
無塵未得掌門許可,不便向他人細說師門來曆和掌門名姓,隻是粗略地介紹了師姐的身份。
然後,伊無塵又指著身邊的神華宮主、和不遠處的宏妙大師,對至柔逐一介紹:
“師姐,這是小妹夫君神華宮主,這一位高僧是恒山派的宏妙大師。”
至柔收斂笑意,一一問候致禮:“至柔見過宮主,多謝盛情!”
“不敢!快請兩位新客裏麵就坐敘話。”
神華宮主見夫人的師姐氣度、風範超然,舉手投足、分明不是常人所能及,耳聞目睹其出場前後,內心極為震撼,這番內功修為世間罕有。
即便以他所了解的武林中名門世家,甚至二十多年的夜遊親曆,也不曾遇見有這樣的底蘊身手,自己縱然修煉百年、也未必能得其二三。
易文宗的臉色心靈瞬間微變,爺輩和父輩們流傳下來的姑射神人的月光武影,隱約從眼前的嘉賓身上飄逸而出,宮主莫名的疑問中、充斥著心神不寧和難以置信。
當來客恢複常態且與夫人並列言行時,其神情豐貌與夫人形象、明顯屬於一派風流,雖然神華宮主不曾想到、也沒有見過夫人的異常舉動。
彼時,伊無塵急救天孫玲瓏的短暫場景,隻有木子因一人在場,宮主習慣了妻子優雅從容、深居簡出,而今由此對夫人撲朔迷離的身份更加好奇,驚喜之下、自然更是不敢怠慢新客。
“見過恒山派的大師!”
“阿彌陀佛,幸會幸會!”宏妙大師連忙還禮致謝。
“不客氣!”
至柔溫文爾雅,神情極是謙和,隨師妹伊無塵走進惟伊居客廳,淩兒也隨幾位長輩之後,立在師父身邊旁聽靜候。
主客平輩四人落座,韓嬸即刻送來茶水,絮叨少時宏妙大師飲完半杯茶,即起身稱有要事不能久耽,需先行一步離開,神華宮主獨自送至山下不提。
“韓嬸,若是詩兒回山,叫他速到惟伊居來見我。”
“知道了,夫人!”
閑人退盡,師姐妹倆隨便聊了起來,至柔向師妹娓娓說起、師父九十壽誕還有半年不到,師叔和其餘同門各姐妹亟盼重聚,並溫言勸勉無塵師妹,萬不可情斷天地遺恨天涯。
言談之間,掌門師姐傳遞的是師門尊長的迫切厚望,而諸多同門思念情誼也溢於言表。
“無塵得師尊寬宥,豈能不知恩圖報,隻是小妹居此數十載,修為退化、羽翼不在,隻怕高處不勝寒……”
“那也不盡然,本門的根基修煉,師妹早已有成,何以擔憂?至於四海為家、無為心性是天玄宗旨,隻要大家往來於世、互通音訊,無論停留那座山舍或那間草廬,師妹皆可隨意盤桓盡歡。”
“師姐誠意至此,無塵焉敢再行回拒退避!但不知師姐打算何時啟程?”
“師父壽誕在九月九日,現在已是五月底,時間充裕本不急於一時,不過因小徒鳳兒在西域恐有些麻煩!
考慮路途遠險不便,而大食教徒近年生事難測,我意早些出發,讓淩兒得以助鳳丫頭一臂之力。”
至柔最近幾天、無法和鳳兒靈犀功相通,心裏不太踏實。
“師姐莫不是說,大食教已經在西域生根?”
伊無塵當年下山,在西域一帶也曾遇見大食教的人,並為此受傷自然記憶尤甚。
“或許吧!小徒夢兒中了大食教的幻毒,與武林為敵替邪教幫凶,我很是憂急,我此前探尋未得其果,恰逢諸事纏身決策未定。”
至柔輕輕地點頭、神色難以平靜。
不多會兒,易詩緣已聞訊趕來,問道:“母親!孩兒在此,有何事吩咐?”
“詩兒,你來正好,這是你師伯,快來拜見!”
隨即對至柔說:“師姐!這是小兒詩緣。”
易詩緣雖然有些懵懂,但還是照母親所說,當即施禮跪在鮮至柔麵前。
至柔側首審視了剛進門的年輕人,她發現青年男子和師妹伊無塵、兩人麵目極其相似。
至柔心底不由泛起一絲羨慕和傷感,那是因為長樂島的記憶、還沒有消失,舊愛不在、真情已逝。
至柔忽然有一種立刻離開的想法,她要重新且仔細慎思、自己與無塵師妹,到底誰做得更對、更好、更有意義?
“晚輩拜見師伯!”
易詩緣一邊忙不迭行禮、心裏卻是奇怪又困惑,怎麽憑空掉下來一個師伯,母親到底是什麽門派?
須知,之前易詩緣從來也沒聽說過,平日間母親也就是打打坐、修修心,沒見有什麽特別之處,這當口他想問又不敢問,隻能等以後私下詳細問一問母親。
“好了,不必客氣!”
至柔半夢半醒恍惚間突然清醒,極力抑製不良心緒來緩解氣氛。
畢竟師徒倆好不容易才找到伊無塵,眼下再看師妹的心思,似乎有讓兒子同行之意。
鮮至柔此前沒有想到這一層關係,等到小字輩‘師伯’二字一出口,卻又不便因此掃眾人的興,所以她原本想伸手阻止,但終於沒有出手,算是同意收錄這個師侄。
易詩緣當即又與淩兒見過禮,然後立於母親身後靜靜傾聽。
隨後,易詩緣漸漸明白、母親原是西域昆侖派的弟子,他平時較少在江湖走動,於昆侖一派、幾乎從未聽說。
午間的餐後茶話,神華宮主從夫人那裏了解到,她原是拜在昆侖山的天涯玄妙門下,且還得知伊無塵曾為大食教徒所傷。
因此,神華宮主又與眾人聊起、大食教方興未艾,其勢因果東進已漸成西域霸主,當說起夫人要回昆侖山一次,為本門師長拜壽,宮主再次提醒其務必警惕、大食教的毒辣妖術。
言談之間、神華宮主也表示,自己打算去一趟羅浮山,並說九死一生當年就野心勃勃,失去掌門之位後殺人無數。
而今魔王複出,隻怕對妹妹、妹夫一家不利,還是要及早關照有所提防,這殺人魔王一出江湖,就剔去了九嶷山的掌門,手段比之當年的血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聽宮主所言,九嶷山的掌門黃君傑……當真已死?”至柔疑惑有所不信。
“文宗久居姑射山,少於武林來往,也是剛才聽宏妙大師轉述並未親見,至於九嶷山與九死一生有何深仇大恨,文宗實是不知。
不過這等大事、寧信其有勿信其無,因此文宗也要南下查閱清楚,提醒妹妹和妹夫有所防範,畢竟九死一生單克星、曾是羅浮山不按常理的叛逆弟子。”
“如此說來、我也要改變一下計劃,這樣吧!師妹,你和淩兒先回昆侖山,見見舊日姐妹並適時探視尊長,我輾轉巡視一下少林、以及中原武林的實際情況。
當年、九死一生在少室山下荼毒生靈,至柔也深受其害,尤為終身難忘,是以需弄清楚九嶷山,故人子弟結果到底如何,這九死一生重出江湖,我委實不大相信。”
至柔知道九死一生當年,是被蓬萊客拘於沙門島上,這一望無際的滔滔大海,風急浪高險惡重重,除了虔士元能夠淩波踏浪、力挽狂瀾。
即便換做她鮮至柔,也無法越過這茫茫的寬廣海域,九死一生縱使水性極佳,驚濤駭浪中無依無靠,想要泅渡到大陸難以置信,莫非他又練成什麽厲害的武功……
眾人不再猶豫當即出發,淩丫頭同伊無塵、還有易詩緣三人徑出西域,至柔與神華宮主同道南行,兩人在少林寺外嵩山腳下作別。
一個月後三人來到沙州,出了城淩兒本想將無塵師叔一直送到昆侖山下,但伊無塵一再勸其接應鳳兒,聲稱這一帶情況,自己還是熟悉的不用護送。
淩丫頭連日來一直和師姐互通不了,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因此到了西域為尋找鳳兒感到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