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崖便是將水池分成兩半,登上分水崖,可以看見白雲洞外四周景觀。
微生公子告知木天師,眼前這水池便是神音池,分水崖頂有一洞窟,名叫神音洞,那裏擺放著教主獨享的九霄環佩琴,而教主每每心情愉悅之際,常常登崖洞盡興隨性演奏。
木子因聞聽覺得有些神奇,正準備上神音洞去看看,正好遇見天孫玲瓏和極水姑娘,兩人一前一後、從白雲洞的對麵居室裏出來,木子因驟然眸光一亮,心頭大熱,相視無語、竟忘了見禮。
其實這倒沒什麽,在隨行的諸人看來很正常,必定木子因是本教的天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何況,二女並非文天教之人,即便玲瓏也屬文天教下,且又是教主之女,究其地位仍比不過教中的天師。
天園主人並未介意,走近幾步在木子因麵前斂手施禮,溫笑柔語問候木子因:
“玲瓏恭喜木公子、榮任文天教的天師之職,家父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子因見狀如夢初醒,匆忙還禮:“木某年少無知,還請天園主人多加指教!”
“木天師過謙了,我聽極水言及天師文武雙全,實乃文天教之大幸!”
木子因聞言愕然不解,訕訕說道:
“什麽文武雙全,那一定是兄弟們誤會了,哎!其實木某原本是可以學會武功的,隻因……一氣之下發誓不再習武,所以,木某也就隨師父……寫寫畫畫……自尋其樂。”
當下子因搖搖頭略陳因果,他雖然說得很認真,卻飽含些許無奈,似乎因為被對方誤解、而感到慚愧,甚至有些懷疑四寶和九絕的兄弟們,選自己作文天教的天師,是陰差陽錯麻痹大意。
若是有朝一日、文天教的兄弟突然醒悟後悔,繼而大罵他木子因無恥裝相,那可真的是說不清了,這也是木子因一直惴惴不安的所在,盡管微生公子已經說明清晰,但木子因還是擔憂他們,誤解先教主的遺願。
“哦!想不到還有這麽一段奇聞,怪不得那天曦兒問我,木公子的畫該如何處置,我細細一瞧,當真係名師出高徒,遠勝於家父的手筆。那幅梨花圖美不勝收,玲瓏日夜觀望愛不釋手,試想這人間何曾有如此仙境美景,公子是仁義性善之人,神韻靈感呼之即來,若得機緣還望木天師不吝賜教!”
“不敢,天孫姑娘過獎了!觀教主大作寫意手法獨特,子因甚幸見識,可謂仰慕已久,至於我那幅畫並非靈感之作,乃是木某在一個無人空穀裏的所見所聞,不過是因離別懷想才落筆描繪,隻是當時匆忙尚未完結,天園主人若是不嫌棄,抽空木某將此畫完稿相送便是。”
“玲瓏在此多謝了!木天師請,尼山前輩、微生、百裏兩位兄長請裏麵坐!”
眾人一起回到白雲洞大廳坐下,不待天孫玲瓏吩咐,極水姑娘已經奉上茶水,除木子因外、餘人無一不謹慎還禮,自然連聲向天園主人稱謝,卻人人不敢擅專接過。
“不必了,我們隻是來瞻仰天孫教主的典範,待會我還要去坤靈洞一覽,拜會前任天師的遺風……”
木子因一見氣氛有異,即以話語稍加引導。
話未說完,外麵有一人匆匆而入,在微生公子耳邊低語,子因回頭一見是殿兒,知道他是微生大哥的隨從,他就沒再繼續言語下去,遂與天孫玲瓏抱拳告辭,眾人離開了白雲洞。
來到天師居處坤靈洞,木子因心想,這裏以後就是自己的下榻之地,尼山書童一一講解,木子因四下觀瞻,曦兒早已整理好各處房間。
雖然居所稱洞,其實除了入口三四尺門戶,是冷硬嶙峋的石壁,裏麵其他的堂室隔間,已被土木工程處理裝飾,完全看不出是陰暗潮濕的山洞模樣,與尋常人家的住宅,並無太大的差別,書房客廳裏的陳列物應有盡有。
尤其是大廳最為顯著,兩邊懸掛不少詩句對聯字畫,諸如:
寂寞鎖清秋,舉杯邀明月,風前憔悴水聲中。
肝膽皆冰雪,揮劍斷舊約,名後單獨山色裏。
末尾紅色印記是‘天下智源’四字方正篆刻,木子因此前在中和殿聽尼山書童說過,本教首任天師孔智源是孔子後人,拋卻名利放棄仕途,不惜被族長、家長以斷絕宗族關係要挾,一心一意也要追隨文天教,堪稱創教楷模。
又有一幅畫題名《神來之筆》,畫的是一幅尼山風光的瑞雪遠景圖,筆墨酣暢淋漓可圈可點,子因不住地點頭心裏讚道:這畫確有大師風範,絲毫也不遜色我師父的手筆,看來本教曆任前輩中,藏龍臥虎多矣!
移步再看右邊一幅行楷書法作品,顏筋柳骨臨摹極為得體,更兼裝幀古樸若有清香,子因微微點頭,踱步近前默誦:
悲憤今生筆墨幹,山窮水盡夢方寒。
文人輾轉詩詞裏,俠客匆忙雨霧間。
金氣層層淩萬物,銀光閃閃解千嬋。
此琴舍我何相撫,一路餘音求索難。
詩句落款是文觀川,木子因知道文觀川是本教第六任天師,也曾聽極水說過他,此人是天孫玲瓏的恩師,文觀川有一支太古遺音琴,臨死之前贈予了天園主人,這支琴一直放在天輝園的琴室中。
天孫玲瓏所以拜文觀川為師,其中主要因由是其父天孫教主的武功,有近乎一大半不適宜女子修練,同時隨文觀川既能學文又能習武,可謂兩相兼得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玲瓏受教前後隻有四年,在她十二歲時此人老朽病逝,而今文觀川去世近八年了,每年的清明節,天孫玲瓏來此拜祭的,就是天孫客和文觀川兩人。
木子因從字跡中已然讀出,這位文天師文采出眾,卻頗為孤傲激憤,之前聽微生公子講過本教的天師一職,多數是由出類拔萃的文人擔當。
但子因不知道這位文觀川,卻是唯一一位文武雙全的天師,尤其是武功絕非泛泛之輩,與第七任教主天孫客的技藝不相仲伯,故天孫玲瓏的武功,有大部反而是來自他的傳授。
而後,子因又仔細閱覽其他天師的遺作,心裏越發覺得自己入文天教,不僅是人意也是天意,整個居處簡潔卻極富個性,木子因走到臥室兼修身房,推開木質後門,外麵是一個不大的突兀飛出、呈半橢圓形的覽台,可以看見尼山東麵景色。
正在欣賞之際,薛賦走過來稟報:“回木天師,草頭幫有人來此覲見!聽說草幫大哥是有要事、欲與木天師商議麵談約定。”
“哦!是草頭幫?”
木子因有些疑惑,隨即問尼山書童:“童老,本教與草頭幫關係如何?”
“草頭幫原本是曆代亡命犯法之徒、和食不果腹的難民,嘯聚山林落草為寇,其打家劫舍占山攔路,一度民怨四起,遭致官府圍剿,後唐明宗李嗣源曾出兵撲殺,結果虎頭蛇尾無功而返。更可笑的是石敬瑭起兵,末帝李從珂兵敗落入熊耳山,部下將士不得不落草結幫,後唐王室以草頭幫神通廣大、割據一方為能,遂自稱草頭幫,而真正的草頭幫幫主反不樂意了,雙方火並大開殺戒。
當時教主書海因少林寺之邀,與隨行護衛的文房四寶兄弟路過,此前真草頭幫一直名聲不佳,但李從珂落草後殺富濟貧,同石氏的晉室王朝勢不兩立,期間頗多利民善舉,文天教上下當然時有耳聞。草頭幫幫主火並中喪命,手下又死傷了不少人,再鬥下去兩敗俱傷毫無結果,看不見意義所在,因此書教主出手規勸雙方言和,建議一致對外、保境安民,驅逐契丹官軍和遼國的走狗,還我大唐天下!
李從珂當即表示讚同,而草頭幫的原班人馬,因為幫主殞命,且懾於書教主的武功和大義不得不趨從。有文天教的相助支持,真假草頭幫也就合二為一,因而幫主算是為內部人所殺,李從珂以為‘幫主’之名不吉利,所以草頭幫的首領,自此以後不稱幫主。同時為了重創大唐偉業,草頭幫部下以兄弟相稱,其意在標榜平等同心意氣相投,突出一幫人是患難與共的草莽英豪。”
“這麽說來,本教還是草頭幫的恩人。”微生公子笑意飛揚,對尼山書童和木子因趣道。
此事微生公子也隻是略有耳聞,並不知詳細因果。須知,書教主手下的文房四寶,早已老朽不在,與此時的文房四寶兄弟,根本不是一回事。
“說恩人也不為過,起碼草頭幫欠咱一個大人情。”
老書童笑著、說給木天師和微生公子聽,這些事木子因根本不清楚,就是微生絕藍也隻知道、草頭幫與文天教素有往來,大家兄弟相稱彼此敬重。
“那好!我們現在就去看看……”說著同微生公子、尼山書童等出了坤靈洞。
一行人來到中和殿,不一會上來年歲一大一小兩個人,抱拳施禮一周並自我介紹:“在下草頭幫金卜煥、趙匡義見過諸位英雄!”
薛賦在木子因身後低語:
“金卜煥乃是草頭幫的七哥,趙匡義是二十八哥,兩人武功不相上下,但金卜煥乃是北方女真族人,因不滿契丹人的鎮壓反抗而起,遭到被追殺逃亡至中原後加入草頭幫。”
木子因心裏有數點點頭,起身上前兩步正準備邀請二人入座,隨侍薛辭進而向對方一一解釋:
“金大哥、趙兄弟,這位是本教的木天師,這一位是尼山五老之一的童老,這兩位便是文星殿微生公子、和文峰祠的百裏大哥。”
其時,大殿四周還有其他部屬的首領代表站立在一邊,薛辭不過是先撿臨近、木天師身邊的要人加以引示,況且微生和百裏兩人,俱是江湖上極具名望的高手,而尼山的老書童就更不用提了。
金卜煥、趙匡義一並轉身拱手,含笑問候:“久仰大名!幸會!”
木子因伸手一指側麵座椅,並吩咐道:“兩位請稍坐,金兄等今來尼山,不知有何高見。”
“不敢!草幫大哥令我二人前來,速速奉上文天教木天師,恭請木天師和諸位江湖豪傑,七月初七在孟津,與天下英雄共同見證、黃河鎮契龍的旗手英雄會。此英雄會就是為肅清武林敗類、驅逐契丹賊子樹威立旗,早聞文天教向來是中原武林的中流砥柱,又與我草幫手足情深惺惺相惜。”
金卜煥說罷,麵顏神色湧動極具情懷,似乎忘記了下麵的說辭,在一旁的趙匡義趁機添補:
“是啊!當年晉賊引來遼國兵禍,致使我中原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如今周室江山未穩猜忌武林,而江湖宵小之輩,利欲熏心勾結官宦,意欲釜底抽薪離間武林,使天下大亂,好讓敵國伺機而動,而奸賊坐收漁翁之利。”
“此話當真!!”木子因極度驚愕,想起當年的災難、令自己痛失親朋,差一點死於戰亂,故而不希望再現慘劇。
“我大哥仁義無雙、武林皆知,草頭幫也不是泛泛之輩,這旗手之位乃天下英雄共舉,無論花落誰家,四海豪傑無不心悅誠服、甘受驅使。”
“李大哥敢為天下蒼生請命,文天教又怎能甘為其後,好!金兄、趙兄盡管放心,屆時、木某必定會拜訪草頭幫的諸位大哥,今日來者是客,時候不早文天教早備薄酒,敬請兩位留用。”
“木天師的心意,我們兄弟二人心領了,況身有要事不能耽擱,還請見諒!”
金卜煥起身竭力推辭,木子因見狀也不強留,說道:“既然如此,木某就恕不遠送!”
待草頭幫的二人離開,木子因與微生公子百裏樂山等商議一番,說起草頭幫和文天教兩派,攜手江湖數十年,眾人而後頗多感慨。
微生公子告知木天師,眼前這水池便是神音池,分水崖頂有一洞窟,名叫神音洞,那裏擺放著教主獨享的九霄環佩琴,而教主每每心情愉悅之際,常常登崖洞盡興隨性演奏。
木子因聞聽覺得有些神奇,正準備上神音洞去看看,正好遇見天孫玲瓏和極水姑娘,兩人一前一後、從白雲洞的對麵居室裏出來,木子因驟然眸光一亮,心頭大熱,相視無語、竟忘了見禮。
其實這倒沒什麽,在隨行的諸人看來很正常,必定木子因是本教的天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何況,二女並非文天教之人,即便玲瓏也屬文天教下,且又是教主之女,究其地位仍比不過教中的天師。
天園主人並未介意,走近幾步在木子因麵前斂手施禮,溫笑柔語問候木子因:
“玲瓏恭喜木公子、榮任文天教的天師之職,家父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子因見狀如夢初醒,匆忙還禮:“木某年少無知,還請天園主人多加指教!”
“木天師過謙了,我聽極水言及天師文武雙全,實乃文天教之大幸!”
木子因聞言愕然不解,訕訕說道:
“什麽文武雙全,那一定是兄弟們誤會了,哎!其實木某原本是可以學會武功的,隻因……一氣之下發誓不再習武,所以,木某也就隨師父……寫寫畫畫……自尋其樂。”
當下子因搖搖頭略陳因果,他雖然說得很認真,卻飽含些許無奈,似乎因為被對方誤解、而感到慚愧,甚至有些懷疑四寶和九絕的兄弟們,選自己作文天教的天師,是陰差陽錯麻痹大意。
若是有朝一日、文天教的兄弟突然醒悟後悔,繼而大罵他木子因無恥裝相,那可真的是說不清了,這也是木子因一直惴惴不安的所在,盡管微生公子已經說明清晰,但木子因還是擔憂他們,誤解先教主的遺願。
“哦!想不到還有這麽一段奇聞,怪不得那天曦兒問我,木公子的畫該如何處置,我細細一瞧,當真係名師出高徒,遠勝於家父的手筆。那幅梨花圖美不勝收,玲瓏日夜觀望愛不釋手,試想這人間何曾有如此仙境美景,公子是仁義性善之人,神韻靈感呼之即來,若得機緣還望木天師不吝賜教!”
“不敢,天孫姑娘過獎了!觀教主大作寫意手法獨特,子因甚幸見識,可謂仰慕已久,至於我那幅畫並非靈感之作,乃是木某在一個無人空穀裏的所見所聞,不過是因離別懷想才落筆描繪,隻是當時匆忙尚未完結,天園主人若是不嫌棄,抽空木某將此畫完稿相送便是。”
“玲瓏在此多謝了!木天師請,尼山前輩、微生、百裏兩位兄長請裏麵坐!”
眾人一起回到白雲洞大廳坐下,不待天孫玲瓏吩咐,極水姑娘已經奉上茶水,除木子因外、餘人無一不謹慎還禮,自然連聲向天園主人稱謝,卻人人不敢擅專接過。
“不必了,我們隻是來瞻仰天孫教主的典範,待會我還要去坤靈洞一覽,拜會前任天師的遺風……”
木子因一見氣氛有異,即以話語稍加引導。
話未說完,外麵有一人匆匆而入,在微生公子耳邊低語,子因回頭一見是殿兒,知道他是微生大哥的隨從,他就沒再繼續言語下去,遂與天孫玲瓏抱拳告辭,眾人離開了白雲洞。
來到天師居處坤靈洞,木子因心想,這裏以後就是自己的下榻之地,尼山書童一一講解,木子因四下觀瞻,曦兒早已整理好各處房間。
雖然居所稱洞,其實除了入口三四尺門戶,是冷硬嶙峋的石壁,裏麵其他的堂室隔間,已被土木工程處理裝飾,完全看不出是陰暗潮濕的山洞模樣,與尋常人家的住宅,並無太大的差別,書房客廳裏的陳列物應有盡有。
尤其是大廳最為顯著,兩邊懸掛不少詩句對聯字畫,諸如:
寂寞鎖清秋,舉杯邀明月,風前憔悴水聲中。
肝膽皆冰雪,揮劍斷舊約,名後單獨山色裏。
末尾紅色印記是‘天下智源’四字方正篆刻,木子因此前在中和殿聽尼山書童說過,本教首任天師孔智源是孔子後人,拋卻名利放棄仕途,不惜被族長、家長以斷絕宗族關係要挾,一心一意也要追隨文天教,堪稱創教楷模。
又有一幅畫題名《神來之筆》,畫的是一幅尼山風光的瑞雪遠景圖,筆墨酣暢淋漓可圈可點,子因不住地點頭心裏讚道:這畫確有大師風範,絲毫也不遜色我師父的手筆,看來本教曆任前輩中,藏龍臥虎多矣!
移步再看右邊一幅行楷書法作品,顏筋柳骨臨摹極為得體,更兼裝幀古樸若有清香,子因微微點頭,踱步近前默誦:
悲憤今生筆墨幹,山窮水盡夢方寒。
文人輾轉詩詞裏,俠客匆忙雨霧間。
金氣層層淩萬物,銀光閃閃解千嬋。
此琴舍我何相撫,一路餘音求索難。
詩句落款是文觀川,木子因知道文觀川是本教第六任天師,也曾聽極水說過他,此人是天孫玲瓏的恩師,文觀川有一支太古遺音琴,臨死之前贈予了天園主人,這支琴一直放在天輝園的琴室中。
天孫玲瓏所以拜文觀川為師,其中主要因由是其父天孫教主的武功,有近乎一大半不適宜女子修練,同時隨文觀川既能學文又能習武,可謂兩相兼得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玲瓏受教前後隻有四年,在她十二歲時此人老朽病逝,而今文觀川去世近八年了,每年的清明節,天孫玲瓏來此拜祭的,就是天孫客和文觀川兩人。
木子因從字跡中已然讀出,這位文天師文采出眾,卻頗為孤傲激憤,之前聽微生公子講過本教的天師一職,多數是由出類拔萃的文人擔當。
但子因不知道這位文觀川,卻是唯一一位文武雙全的天師,尤其是武功絕非泛泛之輩,與第七任教主天孫客的技藝不相仲伯,故天孫玲瓏的武功,有大部反而是來自他的傳授。
而後,子因又仔細閱覽其他天師的遺作,心裏越發覺得自己入文天教,不僅是人意也是天意,整個居處簡潔卻極富個性,木子因走到臥室兼修身房,推開木質後門,外麵是一個不大的突兀飛出、呈半橢圓形的覽台,可以看見尼山東麵景色。
正在欣賞之際,薛賦走過來稟報:“回木天師,草頭幫有人來此覲見!聽說草幫大哥是有要事、欲與木天師商議麵談約定。”
“哦!是草頭幫?”
木子因有些疑惑,隨即問尼山書童:“童老,本教與草頭幫關係如何?”
“草頭幫原本是曆代亡命犯法之徒、和食不果腹的難民,嘯聚山林落草為寇,其打家劫舍占山攔路,一度民怨四起,遭致官府圍剿,後唐明宗李嗣源曾出兵撲殺,結果虎頭蛇尾無功而返。更可笑的是石敬瑭起兵,末帝李從珂兵敗落入熊耳山,部下將士不得不落草結幫,後唐王室以草頭幫神通廣大、割據一方為能,遂自稱草頭幫,而真正的草頭幫幫主反不樂意了,雙方火並大開殺戒。
當時教主書海因少林寺之邀,與隨行護衛的文房四寶兄弟路過,此前真草頭幫一直名聲不佳,但李從珂落草後殺富濟貧,同石氏的晉室王朝勢不兩立,期間頗多利民善舉,文天教上下當然時有耳聞。草頭幫幫主火並中喪命,手下又死傷了不少人,再鬥下去兩敗俱傷毫無結果,看不見意義所在,因此書教主出手規勸雙方言和,建議一致對外、保境安民,驅逐契丹官軍和遼國的走狗,還我大唐天下!
李從珂當即表示讚同,而草頭幫的原班人馬,因為幫主殞命,且懾於書教主的武功和大義不得不趨從。有文天教的相助支持,真假草頭幫也就合二為一,因而幫主算是為內部人所殺,李從珂以為‘幫主’之名不吉利,所以草頭幫的首領,自此以後不稱幫主。同時為了重創大唐偉業,草頭幫部下以兄弟相稱,其意在標榜平等同心意氣相投,突出一幫人是患難與共的草莽英豪。”
“這麽說來,本教還是草頭幫的恩人。”微生公子笑意飛揚,對尼山書童和木子因趣道。
此事微生公子也隻是略有耳聞,並不知詳細因果。須知,書教主手下的文房四寶,早已老朽不在,與此時的文房四寶兄弟,根本不是一回事。
“說恩人也不為過,起碼草頭幫欠咱一個大人情。”
老書童笑著、說給木天師和微生公子聽,這些事木子因根本不清楚,就是微生絕藍也隻知道、草頭幫與文天教素有往來,大家兄弟相稱彼此敬重。
“那好!我們現在就去看看……”說著同微生公子、尼山書童等出了坤靈洞。
一行人來到中和殿,不一會上來年歲一大一小兩個人,抱拳施禮一周並自我介紹:“在下草頭幫金卜煥、趙匡義見過諸位英雄!”
薛賦在木子因身後低語:
“金卜煥乃是草頭幫的七哥,趙匡義是二十八哥,兩人武功不相上下,但金卜煥乃是北方女真族人,因不滿契丹人的鎮壓反抗而起,遭到被追殺逃亡至中原後加入草頭幫。”
木子因心裏有數點點頭,起身上前兩步正準備邀請二人入座,隨侍薛辭進而向對方一一解釋:
“金大哥、趙兄弟,這位是本教的木天師,這一位是尼山五老之一的童老,這兩位便是文星殿微生公子、和文峰祠的百裏大哥。”
其時,大殿四周還有其他部屬的首領代表站立在一邊,薛辭不過是先撿臨近、木天師身邊的要人加以引示,況且微生和百裏兩人,俱是江湖上極具名望的高手,而尼山的老書童就更不用提了。
金卜煥、趙匡義一並轉身拱手,含笑問候:“久仰大名!幸會!”
木子因伸手一指側麵座椅,並吩咐道:“兩位請稍坐,金兄等今來尼山,不知有何高見。”
“不敢!草幫大哥令我二人前來,速速奉上文天教木天師,恭請木天師和諸位江湖豪傑,七月初七在孟津,與天下英雄共同見證、黃河鎮契龍的旗手英雄會。此英雄會就是為肅清武林敗類、驅逐契丹賊子樹威立旗,早聞文天教向來是中原武林的中流砥柱,又與我草幫手足情深惺惺相惜。”
金卜煥說罷,麵顏神色湧動極具情懷,似乎忘記了下麵的說辭,在一旁的趙匡義趁機添補:
“是啊!當年晉賊引來遼國兵禍,致使我中原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如今周室江山未穩猜忌武林,而江湖宵小之輩,利欲熏心勾結官宦,意欲釜底抽薪離間武林,使天下大亂,好讓敵國伺機而動,而奸賊坐收漁翁之利。”
“此話當真!!”木子因極度驚愕,想起當年的災難、令自己痛失親朋,差一點死於戰亂,故而不希望再現慘劇。
“我大哥仁義無雙、武林皆知,草頭幫也不是泛泛之輩,這旗手之位乃天下英雄共舉,無論花落誰家,四海豪傑無不心悅誠服、甘受驅使。”
“李大哥敢為天下蒼生請命,文天教又怎能甘為其後,好!金兄、趙兄盡管放心,屆時、木某必定會拜訪草頭幫的諸位大哥,今日來者是客,時候不早文天教早備薄酒,敬請兩位留用。”
“木天師的心意,我們兄弟二人心領了,況身有要事不能耽擱,還請見諒!”
金卜煥起身竭力推辭,木子因見狀也不強留,說道:“既然如此,木某就恕不遠送!”
待草頭幫的二人離開,木子因與微生公子百裏樂山等商議一番,說起草頭幫和文天教兩派,攜手江湖數十年,眾人而後頗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