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玥這樣的口氣,在這裏還真算是土財主了。


    要是許如玥是個男人,並且跟自己家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韓淵一定不會有意見,立馬就會接受這筆銀子,可偏偏這是自己的兒媳婦,拿著那筆錢,他自己心裏都奇奇怪怪的。


    這不僅僅是自己的兒子被兒媳婦養著的問題了,現在韓淵的感覺是自己一家子都被這個兒媳婦給養著。


    不過看明朗樂在其中的樣子,他也就不說什麽了,銀子嘛,怎麽也不嫌少。


    皇帝都已經下了那樣的聖旨,現在他就是拚了命也得把新川給做出點成效來呀。


    之前還想過,要是新川這地方富得太快了,皇帝會不會產生懷疑什麽的,現在皇帝自己都逼著他出招,要是沒點兒成效才不好交代。


    眼下這種形式,不管新川有多大的改變,都是可以解釋的,畢竟皇帝都開始施加壓力了,作為臣子,難道還不能做出點反應嗎?


    要是還沒有成效,皇帝到時候可又有別的話說了,這時候就得拚命才行。


    為了明麵上過得去,韓淵還是上了奏摺,奏請減免新川的賦稅,讓朝廷批一筆銀子拿來鼓勵農業。


    這封奏摺送出去,他就知道命運到底如何,皇帝不可能答應的,而且還會想一番完美的說辭來搪塞他。


    但是上不上奏摺,和皇帝答不答應,這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反正他得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到,皇帝要怎麽樣那是皇帝的事,跟他沒關係。


    奏摺送出去之後,韓淵就開始著手準備這件事了,首先得把這個消息一一傳達到下麵的官員那裏。


    新川這麽大的地方,州府以下還有好幾個縣城,要想把這件事做下去就得靠著底下的官員。


    這些小官員裏頭有皇帝的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韓淵心裏很清楚。


    這件事不好做,一來是百姓那裏不好說動,二來就是這些皇帝的人會從中阻撓,這些早就可以料想到,要是一帆風順才真是奇怪了。


    第1401章 老百姓動心


    還好韓淵在這裏的官職並不算低,底下的那些官員都得聽他的話。


    皇帝下了聖旨之後,他完全可以說自己是身上有了壓力,所以想出了這些辦法來,底下的官員要是不聽,或者是向上奏請,他也有理由為自己申辯。


    怎麽的啊?你聖旨都下到這個地方來了,我難道還不該做出點改變啊?


    我又不是不想活了,是你逼我的啊,現在你又讓我消停點,你到底什麽意思?


    這些話自然是不敢跟皇帝說,不過這其中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得不說,皇帝這時候的一道聖旨,還真是幫了不少的忙,至少做什麽事都有了說辭。


    怕降職啊,掉腦袋啊,誰不怕死?你不怕嗎?反正我怕。


    有了這個藉口,行事也就方便多了,韓淵將任務分派下去,底下的官員當然是立馬反對。


    任務才剛剛分派下去呢,次日就接到了底下官員的信件,大致就是一個意思,新川這邊不種水稻,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以前發大水,把這片地給淹了,死了多少人?


    民不聊生,韓大人還是不要這麽折騰了,本來是從京城派來的京官,讓這裏的百姓過好日子的,折騰這些做什麽呢?老百姓都要被折騰死了。


    有幾人的話說得非常不客氣,韓淵不得不動怒。


    在那幾人打著主意往上奏請之前,他就已經寫了一封奏摺送去了京城,大意就是他想好好治理新川這個地方,奈何底下的人不聽話,還請皇上明示,到底該怎麽辦。


    這時候皇帝還能說什麽,總不能讓他不要瞎折騰吧,這讓他建設新川,可是皇帝的意思,這時候必定是要支持的,韓淵得到了他的意思,就能想做什麽做什麽。


    在皇帝的意思還沒有到來之前,韓淵就已經開始整治底下那些官員了,不聽話沒關係,我就不信我這知州的職務還壓不住你們這些地方小官。


    與此同時,他又讓人在州府周圍散播,讓百姓種水稻衙門給補貼的消息,一畝地給一錢銀子補貼,並且減免一半的賦稅。


    這下子老百姓還得了啊,年年種地,最討厭的就是上交賦稅,弄得大家心裏有苦不能言,減免一遍一半的賦稅,就已經讓他們挺心動的了。


    還一畝地給一錢銀子的補貼,家裏大多數都有十來畝水田的,這加起來就有一兩銀子啊。


    別看一兩銀子聽起來不算多,但是在這地方來說,一兩銀子足夠一家人兩個月的花用了,關鍵是這銀子是白得的,也不用拿什麽東西去換,隻需要往地裏種水稻,這怕啥呀,種水稻就種水稻,種出來還能當飯吃呢,都不用買了,怎麽想怎麽劃算。


    衙門放出消息的同時,還強調了,這個獎賞製度就隻有這兩年才有,錯過了以後,就是把家裏的田地種滿了水稻衙門也不會給獎賞的。


    貪便宜的心理,什麽時候都有,一旦給了期限,老百姓就跟瘋了似的,立馬去衙門報名,說自己家來年就要開始種水稻。


    衙門將這些人的信息登記在冊,同時根據他們上報的水田畝數,發給他們銀子,實實在在的銀子拿在手裏,老百姓什麽都不再懷疑了,這回是真的。


    州府這邊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一個地方,老百姓之間的聯繫比各處的衙門聯繫肯定要更緊密,婚姻嫁娶,老百姓之間走動往來,消息流通得很快,地方上很快就知道了州府這邊的消息,還有人去衙門詢問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旺夫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寒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寒梓並收藏旺夫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