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不晦這十五年,也非原地踏步。
見識了任我行的先人絕技和東方不敗另辟蹊徑,易不晦對自己的武經道典也提上了日程。
易不晦所修甚廣,不說博,雜之一字也可概括一二。
對得一望二的他來說,舍棄是異常的困難,說貪心也不為過。
易不晦如今數項神功大成,體內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皆以貫通,隻是所行真氣屬性不用,各有循環,雖是涇渭分明,分屬同源,卻未有排斥。
易不晦若要創功,整合自身所修真氣。有了先前三氣合一那般經驗倒是不難,難在自然融合,非那般生搬硬套。
易不晦多年思慮,最後還是針對的便是九陽真氣和九陰真氣。
九陽大成打通體內大半穴位,所行陽脈居多,已達至老陽生少陰,體內少陰之氣已備,九陰真氣亦是同理。二者基本囊括周身經脈大穴,自是最為合適。
二者此時或言陰陽真氣更合適,隻是一者偏陽,一者偏陰,便如太極上陰陽魚一般。
易不晦在原有經絡基礎上,九陽真氣再拓陰脈,九陰真氣所行以陰脈為主,便向陽脈走。
易不晦所做並非二氣合一,而是將體內真氣分離,乾坤大挪移運轉,調整體內陰陽二氣,九陰九陽兩股真氣皆是一分而二,一時易不晦周身青紅之氣流轉,或深、或淺。
幸而這些年易不晦未偷懶,若未大成的乾坤大挪移做到這般卻是難矣!
易不晦靜坐數日,梳理觀察體內四種真氣。體內四股真氣流轉互化,周身經絡互通,依時辰而變,真氣數量、強弱皆是各異。
上午少陽真氣居多,正午以太陽真氣最強,午後少陰真氣為最,及至夜間以太陰更盛。
易不晦見體內循環不息的真氣,便知第一步未錯。
易不晦也不猶豫,分而再合便是第二步。隻是分時易,再合卻未那般容易。
易不晦以內真氣再轉,以陰陽相交穴位為界,自上啟百會下至會陰長強,連上丹田印堂、中至丹田檀中、下丹田氣海諸穴,以任督二脈諸穴,形成一道獨特經絡武脈核心,體內真氣運轉至極限,四股真氣生生不息,經脈充盈,四氣相交而交,合於氣海為核心之下丹田諸穴處,易不晦瞬間似被撐鼓起來,此時他意沉丹田似未發覺。不多時,感覺真氣已足,其中凶險異常,卻是生死一線。
忽然,感覺膨脹之感消失,卻是生機漸顯,四道真氣於丹田流轉,深紅、淺紅、深青、淡青,旋轉起來,丹田中心似氣旋海渦,陰陽四象相和,終是水乳交融,混為一體。
新成真氣再由丹田而出,與四象真氣循環,數周天後,帶動體內神照真氣、紫霞真氣、混元真氣、一陽指氣等體內諸般內功真氣運行,遊走周身各脈,經丹田而出,周而複始,漸漸匯成一股真氣,含蓋諸多真氣而不失各自神效,諸氣歸一而含萬物,易不晦覺得它方是真正的“混元”,有別於混元功,易不晦命之曰“大衍”。
易不晦從這種狀態,緩緩退了出來,發覺已是數日之後了。
易不晦卻未急著出關,以北冥為參照,散去真氣於諸穴,此時真氣順逆,皆是由心。以中丹田檀中穴為核心,逆經脈而行氣,發現卻無絲毫滯澀,下丹田氣旋對亦是同時逆轉,所生吸力比之那日任我行使出,勝之數倍有餘。
易不晦再轉順,更是容易。
易不晦神功有成,印堂泥宮丸似有一團特殊之氣,應是所謂之神。他隱隱感覺自己已經可以離開這個世界了。
易不晦聚氣於印堂,被自己遺忘多時的金手指,一麵古樸銅鏡再現,易不晦可以清晰看清其中紋路,不似上次僅一個鏡麵清晰,一如既往的麵板,隻是多了兩個字且不同於其他。
易不晦不知道是什麽字,易不晦再次聚氣,“回歸”二字更清晰,易不晦趕忙停下,散去真氣,二字又模糊了。
易不晦明白了,若非自己創功成功,功力大進是無法回去的。
至於去哪裏?易不晦不知道。
“回歸?是回前世的家嗎?”易不晦暗自思忖。
前世的他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一份普通工作,若不意外去世,將會是平淡的一生。
不知如何意外去世吧?所幸家中父母有兄姐照顧,來到這個世界,易不晦才放下心中的執著,追求武道。
隻是人怎能沒牽掛呢?束縛自己的終是自己。便是一個新的世界也一樣。
這個世界該做的做完了,也許該離去了,自己或許沒有死,隻是穿越而已?或許是吧!自己確實應該回去了。
雖奇怪自己的記憶,竟然想不起如何去世?不過能再回去,易不晦心中自是高興。
放下心中的悸動,易不晦調整心緒,拿起筆開始書寫:
諸脈周天行氣本,乾坤顛倒四玄真。凝神一線匯淵和,萬化丹元自混臻。
……
天道循環,陰六陽九,數之極也,增減數二,以成老少,日月交替,四象育物乃成。
……
四時四季而動,以有餘補不足,生生而不息。
……
大衍天地之數,含蓋萬物,以氣象言:一數數,數即一。
易不晦書罷,整理成冊,收起自己所著之【大衍經】便走出大門,在華山上走了起來,沒有目標,沒有計劃,走到哪算哪。
華山山門到舞劍坪,思過崖,玉女峰頂,乃至與東方不敗決戰的華山之巔。
易不晦走走停停,回憶過往。看著昔日生活的點點滴滴,易不晦也不禁感傷,心中泛起一絲不舍。
易不晦這般漫無目的的行走,卻讓眾弟子不禁心憂,石林眾人跟隨在後,看著心不在焉的易不晦。
易不晦長歎一聲道:“林而想各派下個帖子吧!不日我要離開這裏了!”
眾人聞言大驚,石林不解道:“師父是要去海外嗎?”
易不晦搖搖頭道:“不,去其他未知的世界!”
石林問道:“師父要武破虛空嗎?”
易不晦笑道:“算是吧!”
易不晦自是不會說實話,留下一段活著的傳說,對他們而言也許更加寶貴。
易不晦笑道:“你們好好修煉,以後就隻能靠自己了!”
眾人連忙點頭,為一個月後的事情做準備。
易不晦也將【大衍經】傳給石林。
一個月後
易不晦立於玉女峰頂,身邊一隻白猿站著,已經有五尺多高了,這些年都在華山之上,由陸大有照顧。
易不晦看著這峰頂的眾人。
十五年過去了,昔日的故人雖在卻漸漸老矣,各派掌門雖換了人,這次與會之人除了已去世的嵩山掌門勞德諾,其餘眾人功力深厚,卻還在世,此次皆是過來了,便是皇帝聞訊派拍皇子大臣前來。還有一些江湖散客也是慕名而來。
一個不甚美的中年女子和一個英俊的中年男子相互扶持,與易不晦對視著點頭示意。
曆經滄桑的令狐衝,昔日因為風清揚求情,易不晦隻是軟禁在華山,他與任盈盈成親後,都在照顧年邁的風清揚。也許對他那浪子性格這樣未必不是一種懲罰。
易不晦望著下麵熟悉的、陌生的麵孔。易不晦抬頭看向萬裏無雲的天空,對眾人微微一笑,騰身而起,淩空步虛而上九天。
眾人驚呼,隻見天空出現一座古鏡照像易不晦。
易不晦的身影突然化作一道流光,進入古鏡之中。
易不晦的離開,無論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中,掀起一股對武學之道癡迷的熱潮。
做為風暴中心的華山,更是不必提。朝廷的冊封,易不晦被神話,甚至著書立傳。華山也如期待的越加興旺。
見識了任我行的先人絕技和東方不敗另辟蹊徑,易不晦對自己的武經道典也提上了日程。
易不晦所修甚廣,不說博,雜之一字也可概括一二。
對得一望二的他來說,舍棄是異常的困難,說貪心也不為過。
易不晦如今數項神功大成,體內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皆以貫通,隻是所行真氣屬性不用,各有循環,雖是涇渭分明,分屬同源,卻未有排斥。
易不晦若要創功,整合自身所修真氣。有了先前三氣合一那般經驗倒是不難,難在自然融合,非那般生搬硬套。
易不晦多年思慮,最後還是針對的便是九陽真氣和九陰真氣。
九陽大成打通體內大半穴位,所行陽脈居多,已達至老陽生少陰,體內少陰之氣已備,九陰真氣亦是同理。二者基本囊括周身經脈大穴,自是最為合適。
二者此時或言陰陽真氣更合適,隻是一者偏陽,一者偏陰,便如太極上陰陽魚一般。
易不晦在原有經絡基礎上,九陽真氣再拓陰脈,九陰真氣所行以陰脈為主,便向陽脈走。
易不晦所做並非二氣合一,而是將體內真氣分離,乾坤大挪移運轉,調整體內陰陽二氣,九陰九陽兩股真氣皆是一分而二,一時易不晦周身青紅之氣流轉,或深、或淺。
幸而這些年易不晦未偷懶,若未大成的乾坤大挪移做到這般卻是難矣!
易不晦靜坐數日,梳理觀察體內四種真氣。體內四股真氣流轉互化,周身經絡互通,依時辰而變,真氣數量、強弱皆是各異。
上午少陽真氣居多,正午以太陽真氣最強,午後少陰真氣為最,及至夜間以太陰更盛。
易不晦見體內循環不息的真氣,便知第一步未錯。
易不晦也不猶豫,分而再合便是第二步。隻是分時易,再合卻未那般容易。
易不晦以內真氣再轉,以陰陽相交穴位為界,自上啟百會下至會陰長強,連上丹田印堂、中至丹田檀中、下丹田氣海諸穴,以任督二脈諸穴,形成一道獨特經絡武脈核心,體內真氣運轉至極限,四股真氣生生不息,經脈充盈,四氣相交而交,合於氣海為核心之下丹田諸穴處,易不晦瞬間似被撐鼓起來,此時他意沉丹田似未發覺。不多時,感覺真氣已足,其中凶險異常,卻是生死一線。
忽然,感覺膨脹之感消失,卻是生機漸顯,四道真氣於丹田流轉,深紅、淺紅、深青、淡青,旋轉起來,丹田中心似氣旋海渦,陰陽四象相和,終是水乳交融,混為一體。
新成真氣再由丹田而出,與四象真氣循環,數周天後,帶動體內神照真氣、紫霞真氣、混元真氣、一陽指氣等體內諸般內功真氣運行,遊走周身各脈,經丹田而出,周而複始,漸漸匯成一股真氣,含蓋諸多真氣而不失各自神效,諸氣歸一而含萬物,易不晦覺得它方是真正的“混元”,有別於混元功,易不晦命之曰“大衍”。
易不晦從這種狀態,緩緩退了出來,發覺已是數日之後了。
易不晦卻未急著出關,以北冥為參照,散去真氣於諸穴,此時真氣順逆,皆是由心。以中丹田檀中穴為核心,逆經脈而行氣,發現卻無絲毫滯澀,下丹田氣旋對亦是同時逆轉,所生吸力比之那日任我行使出,勝之數倍有餘。
易不晦再轉順,更是容易。
易不晦神功有成,印堂泥宮丸似有一團特殊之氣,應是所謂之神。他隱隱感覺自己已經可以離開這個世界了。
易不晦聚氣於印堂,被自己遺忘多時的金手指,一麵古樸銅鏡再現,易不晦可以清晰看清其中紋路,不似上次僅一個鏡麵清晰,一如既往的麵板,隻是多了兩個字且不同於其他。
易不晦不知道是什麽字,易不晦再次聚氣,“回歸”二字更清晰,易不晦趕忙停下,散去真氣,二字又模糊了。
易不晦明白了,若非自己創功成功,功力大進是無法回去的。
至於去哪裏?易不晦不知道。
“回歸?是回前世的家嗎?”易不晦暗自思忖。
前世的他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一份普通工作,若不意外去世,將會是平淡的一生。
不知如何意外去世吧?所幸家中父母有兄姐照顧,來到這個世界,易不晦才放下心中的執著,追求武道。
隻是人怎能沒牽掛呢?束縛自己的終是自己。便是一個新的世界也一樣。
這個世界該做的做完了,也許該離去了,自己或許沒有死,隻是穿越而已?或許是吧!自己確實應該回去了。
雖奇怪自己的記憶,竟然想不起如何去世?不過能再回去,易不晦心中自是高興。
放下心中的悸動,易不晦調整心緒,拿起筆開始書寫:
諸脈周天行氣本,乾坤顛倒四玄真。凝神一線匯淵和,萬化丹元自混臻。
……
天道循環,陰六陽九,數之極也,增減數二,以成老少,日月交替,四象育物乃成。
……
四時四季而動,以有餘補不足,生生而不息。
……
大衍天地之數,含蓋萬物,以氣象言:一數數,數即一。
易不晦書罷,整理成冊,收起自己所著之【大衍經】便走出大門,在華山上走了起來,沒有目標,沒有計劃,走到哪算哪。
華山山門到舞劍坪,思過崖,玉女峰頂,乃至與東方不敗決戰的華山之巔。
易不晦走走停停,回憶過往。看著昔日生活的點點滴滴,易不晦也不禁感傷,心中泛起一絲不舍。
易不晦這般漫無目的的行走,卻讓眾弟子不禁心憂,石林眾人跟隨在後,看著心不在焉的易不晦。
易不晦長歎一聲道:“林而想各派下個帖子吧!不日我要離開這裏了!”
眾人聞言大驚,石林不解道:“師父是要去海外嗎?”
易不晦搖搖頭道:“不,去其他未知的世界!”
石林問道:“師父要武破虛空嗎?”
易不晦笑道:“算是吧!”
易不晦自是不會說實話,留下一段活著的傳說,對他們而言也許更加寶貴。
易不晦笑道:“你們好好修煉,以後就隻能靠自己了!”
眾人連忙點頭,為一個月後的事情做準備。
易不晦也將【大衍經】傳給石林。
一個月後
易不晦立於玉女峰頂,身邊一隻白猿站著,已經有五尺多高了,這些年都在華山之上,由陸大有照顧。
易不晦看著這峰頂的眾人。
十五年過去了,昔日的故人雖在卻漸漸老矣,各派掌門雖換了人,這次與會之人除了已去世的嵩山掌門勞德諾,其餘眾人功力深厚,卻還在世,此次皆是過來了,便是皇帝聞訊派拍皇子大臣前來。還有一些江湖散客也是慕名而來。
一個不甚美的中年女子和一個英俊的中年男子相互扶持,與易不晦對視著點頭示意。
曆經滄桑的令狐衝,昔日因為風清揚求情,易不晦隻是軟禁在華山,他與任盈盈成親後,都在照顧年邁的風清揚。也許對他那浪子性格這樣未必不是一種懲罰。
易不晦望著下麵熟悉的、陌生的麵孔。易不晦抬頭看向萬裏無雲的天空,對眾人微微一笑,騰身而起,淩空步虛而上九天。
眾人驚呼,隻見天空出現一座古鏡照像易不晦。
易不晦的身影突然化作一道流光,進入古鏡之中。
易不晦的離開,無論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中,掀起一股對武學之道癡迷的熱潮。
做為風暴中心的華山,更是不必提。朝廷的冊封,易不晦被神話,甚至著書立傳。華山也如期待的越加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