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嫂笑盈盈地說:“你們來廚房地窖看看吧,挺多的,看看你們要點啥。”
張富貴吐著煙,十分不耐煩地說道:“看什麽看,吃完趕緊走!”
張大嫂埋怨道:“你不能老是趕人家走呀,這可不是待客之道。”
張富貴急了,“嘿,你怎麽胳膊肘往外拐,總幫外人說話?”
張大嫂也提高音量,“你少血口噴人,我是幫理不幫親,又不是窮得招待不起人家,有你這樣趕人家走的嗎?”
眼看著夫妻要吵架,我趕緊勸了幾句。
張富貴背對著我們,悶悶地抽著煙不說話了,張大嫂嘟囔了幾句,然後衝我們笑道:“我帶你們去地窖看看。”
於是我們跟著大嫂來到了廚房,正在吃麵的張小妹抱著碗走了,她似乎極度內向,一直躲著我們。
廚房的梁上掛了一些幹菜、臘肉,張大嫂拉開一扇地窖門,說:“走,我們下去。”
看著黑漆漆的地窖,一想到張富貴這個滿是秘密的人在外麵,我忽然有點擔心,擔心有人從外麵把門栓上。不過,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完全是謹慎的性格使然。
張歌奇瞧出來了,拉我一把,小聲說:“沒事,走吧,我帶著刀呢,怕什麽!就算被困裏麵,也有吃有喝的。”
於是張大嫂拿著手電走在前麵,我倆在後麵跟上,地窖的高度大概有個一米九,差不一點就會碰頭,裏麵用石頭和木板壘出一個個架子,放著壇壇罐罐,牆上掛著半扇臘豬,還有臘雞臘鴨。
張大嫂熱情地問我們要點什麽,我心想臘肉什麽的都無所謂,熏蕈和熏筍這兩樣屬實難得一見,而且也方便攜帶,關鍵是這兩樣都不鹹,張歌奇也可以吃,權且充當幹糧。
我和張歌奇各抱一壇,上去驗收一下,張大嫂叫我看著開價,我說:“一斤十塊錢吧!”
張大嫂愣了下,接著笑著擺手,“不行,太多了太多了!這都是山裏隨便采的,哪值這些呢?”
我笑笑,“沒事,物有稀為貴,再加上大嫂你的手藝好,十塊錢我還覺得特別賺呢!”
稱了一下,總共二十多斤,我付了兩百多塊錢,張大嫂高興地收下,又向我們推薦了一些醬菜、魚幹之類的,我嚐了嚐魚幹,這是溪裏捕撈的小魚曬的,很耐嚼,非常有滋味,於是按二十塊一斤的價格收了五斤。
張歌奇眼睛發亮,小聲告訴我:城裏這種野生小魚幹,一百塊一斤都算是便宜了。
我不知道價格,這下感覺占了人家大便宜,有些不好意思,然後張大嫂向我們推薦炒麵的時候,我索性又買了十斤。
補充了這些幹糧,就得稍微騰出點空間,我又拿出兩盒午餐肉、兩塊巧克力、四塊壓縮餅幹送給張大嫂,說是當作這兩天的夥食費,一番客氣之下,張大嫂開心地笑納了。
掙了五百多塊錢,張大嫂高興極了,我背包裝的滿滿的,也有一種豐收的喜悅。
張大嫂同我們閑聊,說這些存糧幾乎全是張富貴進山采集,然後自家製作,幾乎沒有成本。
家中不少家具,也是張富貴撿些樹枝、倒木回來自己做的。
我聽著感到驚訝,心想,張富貴這生存技能都點滿了!我雖然也經常上山采點東西回來吃,可是和張富貴這手藝相比,我差太遠了,這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
從地窖上來,張大嫂對張富貴說:“孩子他爹,讓林大夫多呆幾天吧,人家還準備去收購藥材呢!”
張富貴哼了一聲,話裏有話地說:“他要收購的那個藥材,整個村裏都沒人能拿的出來。”
張大嫂不知內情,嗔怪道:“你都沒去打聽呢,你怎麽知道沒有?你帶林大夫去問問吧!”
“我不去,我下地了。”說著,張富貴扛上鋤頭準備下地,臨走時,告誡我們說:“你們不許往村裏跑,那迷魂陣進去了出不來!”
“好的好的,張大哥慢走。”張歌奇笑著朝他揮揮手。
他人都走了,我們當然是要去探索一番,我告訴張大嫂我們去參觀一下門口的樹大醫,一會兒就回來,在屋中織衣毛的張大嫂點頭道:“好,記得中午回來吃飯。”
來到外麵,隻見遠處一大片田畝上,還有一些人在晨曦中勞作。張富貴家也有幾畝田,他幹活很麻溜,像台無情的機器一樣鋤著雜草。
田間地頭的勞作,對我來說是十分熟悉的畫麵,我感慨道:“這種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是多少古人的憧憬啊。”
張歌奇卻還是很八怪地笑道:“我早上又觀察了一下張富貴家的小男孩……”
我苦笑:“你沒完沒了了是吧?”
“對了,你說滴血認親管用嗎?”
“滴血認親?那完完全全就是偽科學!電視上是在一個碗裏麵滴血,可實際上滴血認親是一種仵作驗屍的手段,把血滴在骨頭上,看血是否滲入,滲入就是親人,不滲入就不是親人,這純屬扯淡!仵作可以通過事先做手腳來控製血滴是否滲入,隻要你塞夠了錢,就得在公堂上得到想要的結果,在這過去,是仵作行業一套撈偏門的潛規則。”
張歌奇問:“怎麽做手腳?”
我笑道:“就是用碳火反複烘烤骨頭,骨頭上其實有一層膜,把它烤掉了,血就會滲入,反之就不會滲入。別說人和人了,狗和人都能用滴血認親驗出親子關係,你說這玩藝兒能準嗎?但是不少古人很迷信這個,有個叫蕭綜的人因為懷疑自己不是梁武帝的親生兒子,挖出疑似生父的那人的骨頭滴血認親,後來他又擔心測不準,居然殺了自己的兒子又驗一次,簡直太殘忍了,又殘忍又愚昧。”
聊著天,我們來到了樹大醫跟前,我摸了摸它包漿的樹皮,準備把手放進那樹洞中。
張歌奇說:“萬一裏麵有蟲子,蠍子怎麽辦?我來吧!”
我說:“不要緊,我臨走時帶了一小塊驅蟲餅。”
張歌奇笑道:“永遠沒有林大夫準備不周到的時候。”
我把這一小塊驅蟲餅捏碎撒在手上,然後把手放進樹洞,樹洞裏麵很陰冷,但是很幹燥,內部也被摩擦得很光滑,這種包漿的感覺是人手積年累月打磨出來的,看來過去真有人把手伸進去瞧病,這還真是神奇!
我把手在洞中轉來轉去,又抬頭看看,什麽也沒發現。
正當我要拔出手掌時,突然樹洞一緊,卡住了我的手腕,我愕然抬頭,看見樹皮上慢慢露出一張老人的臉……
張富貴吐著煙,十分不耐煩地說道:“看什麽看,吃完趕緊走!”
張大嫂埋怨道:“你不能老是趕人家走呀,這可不是待客之道。”
張富貴急了,“嘿,你怎麽胳膊肘往外拐,總幫外人說話?”
張大嫂也提高音量,“你少血口噴人,我是幫理不幫親,又不是窮得招待不起人家,有你這樣趕人家走的嗎?”
眼看著夫妻要吵架,我趕緊勸了幾句。
張富貴背對著我們,悶悶地抽著煙不說話了,張大嫂嘟囔了幾句,然後衝我們笑道:“我帶你們去地窖看看。”
於是我們跟著大嫂來到了廚房,正在吃麵的張小妹抱著碗走了,她似乎極度內向,一直躲著我們。
廚房的梁上掛了一些幹菜、臘肉,張大嫂拉開一扇地窖門,說:“走,我們下去。”
看著黑漆漆的地窖,一想到張富貴這個滿是秘密的人在外麵,我忽然有點擔心,擔心有人從外麵把門栓上。不過,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完全是謹慎的性格使然。
張歌奇瞧出來了,拉我一把,小聲說:“沒事,走吧,我帶著刀呢,怕什麽!就算被困裏麵,也有吃有喝的。”
於是張大嫂拿著手電走在前麵,我倆在後麵跟上,地窖的高度大概有個一米九,差不一點就會碰頭,裏麵用石頭和木板壘出一個個架子,放著壇壇罐罐,牆上掛著半扇臘豬,還有臘雞臘鴨。
張大嫂熱情地問我們要點什麽,我心想臘肉什麽的都無所謂,熏蕈和熏筍這兩樣屬實難得一見,而且也方便攜帶,關鍵是這兩樣都不鹹,張歌奇也可以吃,權且充當幹糧。
我和張歌奇各抱一壇,上去驗收一下,張大嫂叫我看著開價,我說:“一斤十塊錢吧!”
張大嫂愣了下,接著笑著擺手,“不行,太多了太多了!這都是山裏隨便采的,哪值這些呢?”
我笑笑,“沒事,物有稀為貴,再加上大嫂你的手藝好,十塊錢我還覺得特別賺呢!”
稱了一下,總共二十多斤,我付了兩百多塊錢,張大嫂高興地收下,又向我們推薦了一些醬菜、魚幹之類的,我嚐了嚐魚幹,這是溪裏捕撈的小魚曬的,很耐嚼,非常有滋味,於是按二十塊一斤的價格收了五斤。
張歌奇眼睛發亮,小聲告訴我:城裏這種野生小魚幹,一百塊一斤都算是便宜了。
我不知道價格,這下感覺占了人家大便宜,有些不好意思,然後張大嫂向我們推薦炒麵的時候,我索性又買了十斤。
補充了這些幹糧,就得稍微騰出點空間,我又拿出兩盒午餐肉、兩塊巧克力、四塊壓縮餅幹送給張大嫂,說是當作這兩天的夥食費,一番客氣之下,張大嫂開心地笑納了。
掙了五百多塊錢,張大嫂高興極了,我背包裝的滿滿的,也有一種豐收的喜悅。
張大嫂同我們閑聊,說這些存糧幾乎全是張富貴進山采集,然後自家製作,幾乎沒有成本。
家中不少家具,也是張富貴撿些樹枝、倒木回來自己做的。
我聽著感到驚訝,心想,張富貴這生存技能都點滿了!我雖然也經常上山采點東西回來吃,可是和張富貴這手藝相比,我差太遠了,這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
從地窖上來,張大嫂對張富貴說:“孩子他爹,讓林大夫多呆幾天吧,人家還準備去收購藥材呢!”
張富貴哼了一聲,話裏有話地說:“他要收購的那個藥材,整個村裏都沒人能拿的出來。”
張大嫂不知內情,嗔怪道:“你都沒去打聽呢,你怎麽知道沒有?你帶林大夫去問問吧!”
“我不去,我下地了。”說著,張富貴扛上鋤頭準備下地,臨走時,告誡我們說:“你們不許往村裏跑,那迷魂陣進去了出不來!”
“好的好的,張大哥慢走。”張歌奇笑著朝他揮揮手。
他人都走了,我們當然是要去探索一番,我告訴張大嫂我們去參觀一下門口的樹大醫,一會兒就回來,在屋中織衣毛的張大嫂點頭道:“好,記得中午回來吃飯。”
來到外麵,隻見遠處一大片田畝上,還有一些人在晨曦中勞作。張富貴家也有幾畝田,他幹活很麻溜,像台無情的機器一樣鋤著雜草。
田間地頭的勞作,對我來說是十分熟悉的畫麵,我感慨道:“這種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是多少古人的憧憬啊。”
張歌奇卻還是很八怪地笑道:“我早上又觀察了一下張富貴家的小男孩……”
我苦笑:“你沒完沒了了是吧?”
“對了,你說滴血認親管用嗎?”
“滴血認親?那完完全全就是偽科學!電視上是在一個碗裏麵滴血,可實際上滴血認親是一種仵作驗屍的手段,把血滴在骨頭上,看血是否滲入,滲入就是親人,不滲入就不是親人,這純屬扯淡!仵作可以通過事先做手腳來控製血滴是否滲入,隻要你塞夠了錢,就得在公堂上得到想要的結果,在這過去,是仵作行業一套撈偏門的潛規則。”
張歌奇問:“怎麽做手腳?”
我笑道:“就是用碳火反複烘烤骨頭,骨頭上其實有一層膜,把它烤掉了,血就會滲入,反之就不會滲入。別說人和人了,狗和人都能用滴血認親驗出親子關係,你說這玩藝兒能準嗎?但是不少古人很迷信這個,有個叫蕭綜的人因為懷疑自己不是梁武帝的親生兒子,挖出疑似生父的那人的骨頭滴血認親,後來他又擔心測不準,居然殺了自己的兒子又驗一次,簡直太殘忍了,又殘忍又愚昧。”
聊著天,我們來到了樹大醫跟前,我摸了摸它包漿的樹皮,準備把手放進那樹洞中。
張歌奇說:“萬一裏麵有蟲子,蠍子怎麽辦?我來吧!”
我說:“不要緊,我臨走時帶了一小塊驅蟲餅。”
張歌奇笑道:“永遠沒有林大夫準備不周到的時候。”
我把這一小塊驅蟲餅捏碎撒在手上,然後把手放進樹洞,樹洞裏麵很陰冷,但是很幹燥,內部也被摩擦得很光滑,這種包漿的感覺是人手積年累月打磨出來的,看來過去真有人把手伸進去瞧病,這還真是神奇!
我把手在洞中轉來轉去,又抬頭看看,什麽也沒發現。
正當我要拔出手掌時,突然樹洞一緊,卡住了我的手腕,我愕然抬頭,看見樹皮上慢慢露出一張老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