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厚仁做出的決定是沒有人可以阻止的,至少在目前,他身邊沒有人可以阻止他。找個土司頭人開刀並不是潘厚仁一時興起。從整個大明朝的曆史來看,中央集權跟地方民族勢力之間的鬥爭從未曾停息過,而潘厚仁覺得,通過經濟方麵的手段來控製,完全可以達到消洱戰爭的目的。
段正鑫弄不清楚什麽是“投資”,潘厚仁也不想再次跟他解釋,實際上漢語本身的含義那是相當的豐富,一個詞語除開本身的詞義之外,放在不同的語境,甚至是在不同的時代,賦予其意義都是不同的。
“老段啊,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需要你找一個有代表性,而且我們一定可以說服他,讓他投資我們的勢力。你心中有沒有合適的對象?”
“這個…”段正鑫微微沉吟之後,道:“這個恐怕隻有李家寨了!”
“李家寨?哪個李家寨?”
“昆明城外不過三十裏,有個民家的鎮子,鎮子裏麵生活的民家都姓李,人數不少,也有錢!”段正鑫回答的很簡潔,但也說明了大概的情況:人多,有錢!
“好!那就從這個李家著手,咱們也玩玩遠交近攻!”
潘厚仁製定的策略當然跟戰爭毫無關係,他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利,同樣也沒有這種實力,他就是讓段正鑫帶著人先去李家寨,探探口風。
段正鑫去落實這個事情,潘厚仁自己則是去找沐晟,不是為了投資的事情,而是為了解決一個更要重的問題:瀾滄國的人,為什麽會攔截昆明城派出去的物資隊伍。從某種意義來說,瀾滄國的這種行為,也是對沐晟的一種傷害。
隻因為沐晟是封疆大吏,權力大,責任大,而且劉高等人就是從昆明出發的,若是這些太醫不能順利的完成任務,不僅僅是交趾方麵的人會苦不堪言,朱棣給劉純下達的任務也無法完成,到時候這些責任,全都會被推到沐晟的頭上,到那時不管沐晟在朱棣心中有多好的印象,也會逐漸被疏遠,直到離開權力的核心位置。
沒錯,別看沐晟遠在昆明,實際上有明一朝,那沐家就從未曾離開過大明朝的權利核心,依托廣袤的西南邊陲,沐王府實際上是朱家王朝的最後一道防線。
“查,必須一查到底!”
沐晟的態度很肯定。其實當他聽到潘氏運輸公司在半路上被攻擊時,內心是相當震撼的,他是朝堂裏打滾多年的老油條,自然知道這種事情發生之後,他自己會處在何種不利的位置。
而潘厚仁和四瘋的出現,將敵人殺退,可以說,至少是挽救了沐晟的政治生命,這一點,潘厚仁清楚,沐晟也很清楚。
“侯爺啊,我們運輸公司損失慘重啊!”潘厚仁一來就開始叫苦,不僅僅說話的內容苦,說話的聲音苦,就連他的表情,都是那樣苦不堪言。
“這話怎麽說?你們押送的物資不是已經完整的送到建平州去了麽?難不成我三千精兵還不能將這些物資送到麽?”沐晟臉有慍色,反問潘厚仁。
“物資自然是沒有損失,可是我們公司的撫恤製度……可是需要我支付相當大的一筆錢啊,侯爺,這筆錢可是我潘氏運輸公司的純利潤啊。”
“撫恤費用?”沐晟微微一愣,可能是在心中默默的核算了一下,訝異道:“按照目前雇工的價格,死一個人也不過是十五兩銀子,這次潘氏運輸公司死亡的人數好像也不是那麽多嘛!”
“十五兩?我的天啊,侯爺,十五兩隻夠我支付給死掉那些雇工家庭一年的生活費,隻要潘氏運輸公司還在,或者說潘氏運輸公司還是我潘厚仁的,那這筆錢就要一直支付到對方的兒子成年或者是女兒出嫁,侯爺,你有沒有算過?還有那些受傷雇工的治療費,他們的誤工費、營養費等等等等…”
“好了好了!”沐晟乃是堂堂一個侯爺,他哪裏有心思去算這種花賬,擺擺手道:“既然這次是因為朝廷的需要而導致你們運輸公司傷亡不少,那就從軍費當中賠償好了,你說個數,大概多少錢,三千兩?”
“侯爺,三千兩隻夠零頭,我初步核算出來,大概是一萬三千多兩!”
潘厚仁說的還真是不算多,他跟段正鑫核算的數字大概是一萬兩,多出來的三千兩,算是他和四瘋出手救人的費用,既然朝廷願意承擔的話,潘厚仁覺得像四瘋這樣的高手,朝廷出三千兩也未必能夠請到,若是有誰不信的話,潘厚仁可以建議他拿錢去邀請張三豐試試,看看能不能用三萬兩銀子,讓張三豐給個麵子。
“一…一萬三千兩?開什麽玩笑!”
沐晟被潘厚仁口中報出來的數字驚呆了,一萬三千兩啊,那幾乎已經是他大半年的經費了,別以為朝廷真那麽有錢,要知道大明朝全盛時期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就幾百萬兩而已,落到平西侯的手中,估計也就是幾萬兩一年的經費而已。
“侯爺,你說咱們潘氏運輸公司的雇工為啥都能為公司效死呢?為啥潘氏運輸公司一招人,就全城空巷呢?他們圖的就是我們這份福利,即便是為公司送命了,自己家人也不會因此而受窮,相反,公司會扶持他的家庭一輩子!”
潘厚仁的話讓沐晟陷入沉思當中。實際上沐晟心中也認可潘厚仁的這種理論,高撫恤金和福利製度不僅僅可以用在民間,更應該用在軍隊當中,若是大明朝的軍隊能夠執行潘氏運輸公司的這種福利製度,那大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一定可以翻著倍的往上漲!
然而,想要執行這種高福利製度,關鍵不是在朝廷是否願意,而在於朝廷有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
客觀的說,大明朝不具備這種經濟能力!朝廷用來供養公務員的費用並不高,可是用來供養皇親國戚的費用,卻是高的讓人驚歎,加上每年的稅賦無法足額收取,可以說每一年,朝廷幾乎都處在入不敷出的境地。
“難,難,難啊!”
一連三個“難”字,沐晟的臉色也是三變,在潘厚仁看來,平西侯這三個“難”字代表的意義不同,第一個怕是說給一萬三千兩銀子難,第二個是說大明軍隊采取這種福利製度難,第三個是說朝廷稅賦收取難。
這三個難字,既是相互獨立,又有聯係,潘厚仁能夠理解沐晟的想法,他也沒有心情去替沐晟做任何解釋,隻是道:“侯爺,您的意思是說,這一萬三千兩,就要我們公司自己承擔咯?”
沐晟是個實在人,若是他剛才沒有開口的話,這會兒也好說,可剛剛一口應承,如今發現費用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故而很是尷尬。
“這個…我可能要向皇上遞上去個奏折,看看能不能單獨撥付一筆…”
“不用了!”潘厚仁擺擺手道:“侯爺,這筆錢你暫時不用掏出來給我,不如這樣罷,回頭我要去找李家寨子的麻煩,到時候若是需要,還請侯爺配合配合,如何?”
“僅僅是配合?不會做什麽違背大明律例的事情?”沐晟明顯有些不相信,那可不是一百三十兩銀子,而是一萬三千兩啊,以他了解的潘厚仁的性格,豈會如此輕易的就放棄了如此大的一筆金錢?
潘厚仁點點頭,很是肯定地回答道:“僅僅是需要配合一下,侯爺,你不會連這點人情都不給吧?”
狐疑的端詳了潘厚仁半晌,那沐晟才緩緩點頭,道:“若是不違背我朝律例,又不違背道德斯文的情況下…”
“不違背,不違背!”潘厚仁笑著擺手,“侯爺,這事兒咱們就這麽說定了,而且這個事情是否需要您出麵還是兩說呢,或者不需要您出麵,老段就能搞定了!咱們還是談談那個瀾滄國人的事情吧,我潘氏運輸公司死傷這麽大,損失如此慘重,沒有理由不狠狠地報複一下吧?”
“此事至關重要!”說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沐晟整個人的神情頓時發生了變化,作為一個手掌軍權的封疆大吏,在這方麵沐晟是非常慎重,從不會輕易的做出判斷和決定。
“厚仁,這種事情必須要上報朝廷,讓皇上和內閣做出決定。”
“是,厚仁我沒說要侯爺你做出決定,我隻是感覺皇上肯定不會就此忍氣吞聲,倒是內閣那邊很難通過發動戰爭的條陳,侯爺,今年朝廷的歲入,您知道麽?”關於向瀾滄過動武,潘厚仁在心中仔細的盤算過!其實瀾滄國和安南有著相同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說,安南有的資源,瀾滄國也有。
做什麽生意最劃算?當然是跟著朝廷做生意才最劃算!
曆史上,大明朝廷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對瀾滄國發起過任何軍事行動。潘厚仁無法確定曆史上是否發生過瀾滄國人搶劫大明賑濟安南物資的事情,但是從朱棣的性格來判斷,他是絕對不會吝嗇借此跟瀾滄國大打出手,之所以沒有發生,問題很有可能出在內閣身上。
在分析了此時大明所處的情況之後,潘厚仁認為,出兵瀾滄國,內閣反對的理由不外乎兩個:一是朝廷沒有這筆額外的經費,二就是怕引起西南邊陲整個的不穩定,若是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內閣肯定不會反對出兵瀾滄!
潘厚仁是一定要讓朝廷出兵瀾滄的,不僅僅是為了替死去的大夫和運輸公司雇工報仇,更重要的是,潘厚仁需要汲取瀾滄國的資源,來壯大自己!
段正鑫弄不清楚什麽是“投資”,潘厚仁也不想再次跟他解釋,實際上漢語本身的含義那是相當的豐富,一個詞語除開本身的詞義之外,放在不同的語境,甚至是在不同的時代,賦予其意義都是不同的。
“老段啊,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需要你找一個有代表性,而且我們一定可以說服他,讓他投資我們的勢力。你心中有沒有合適的對象?”
“這個…”段正鑫微微沉吟之後,道:“這個恐怕隻有李家寨了!”
“李家寨?哪個李家寨?”
“昆明城外不過三十裏,有個民家的鎮子,鎮子裏麵生活的民家都姓李,人數不少,也有錢!”段正鑫回答的很簡潔,但也說明了大概的情況:人多,有錢!
“好!那就從這個李家著手,咱們也玩玩遠交近攻!”
潘厚仁製定的策略當然跟戰爭毫無關係,他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利,同樣也沒有這種實力,他就是讓段正鑫帶著人先去李家寨,探探口風。
段正鑫去落實這個事情,潘厚仁自己則是去找沐晟,不是為了投資的事情,而是為了解決一個更要重的問題:瀾滄國的人,為什麽會攔截昆明城派出去的物資隊伍。從某種意義來說,瀾滄國的這種行為,也是對沐晟的一種傷害。
隻因為沐晟是封疆大吏,權力大,責任大,而且劉高等人就是從昆明出發的,若是這些太醫不能順利的完成任務,不僅僅是交趾方麵的人會苦不堪言,朱棣給劉純下達的任務也無法完成,到時候這些責任,全都會被推到沐晟的頭上,到那時不管沐晟在朱棣心中有多好的印象,也會逐漸被疏遠,直到離開權力的核心位置。
沒錯,別看沐晟遠在昆明,實際上有明一朝,那沐家就從未曾離開過大明朝的權利核心,依托廣袤的西南邊陲,沐王府實際上是朱家王朝的最後一道防線。
“查,必須一查到底!”
沐晟的態度很肯定。其實當他聽到潘氏運輸公司在半路上被攻擊時,內心是相當震撼的,他是朝堂裏打滾多年的老油條,自然知道這種事情發生之後,他自己會處在何種不利的位置。
而潘厚仁和四瘋的出現,將敵人殺退,可以說,至少是挽救了沐晟的政治生命,這一點,潘厚仁清楚,沐晟也很清楚。
“侯爺啊,我們運輸公司損失慘重啊!”潘厚仁一來就開始叫苦,不僅僅說話的內容苦,說話的聲音苦,就連他的表情,都是那樣苦不堪言。
“這話怎麽說?你們押送的物資不是已經完整的送到建平州去了麽?難不成我三千精兵還不能將這些物資送到麽?”沐晟臉有慍色,反問潘厚仁。
“物資自然是沒有損失,可是我們公司的撫恤製度……可是需要我支付相當大的一筆錢啊,侯爺,這筆錢可是我潘氏運輸公司的純利潤啊。”
“撫恤費用?”沐晟微微一愣,可能是在心中默默的核算了一下,訝異道:“按照目前雇工的價格,死一個人也不過是十五兩銀子,這次潘氏運輸公司死亡的人數好像也不是那麽多嘛!”
“十五兩?我的天啊,侯爺,十五兩隻夠我支付給死掉那些雇工家庭一年的生活費,隻要潘氏運輸公司還在,或者說潘氏運輸公司還是我潘厚仁的,那這筆錢就要一直支付到對方的兒子成年或者是女兒出嫁,侯爺,你有沒有算過?還有那些受傷雇工的治療費,他們的誤工費、營養費等等等等…”
“好了好了!”沐晟乃是堂堂一個侯爺,他哪裏有心思去算這種花賬,擺擺手道:“既然這次是因為朝廷的需要而導致你們運輸公司傷亡不少,那就從軍費當中賠償好了,你說個數,大概多少錢,三千兩?”
“侯爺,三千兩隻夠零頭,我初步核算出來,大概是一萬三千多兩!”
潘厚仁說的還真是不算多,他跟段正鑫核算的數字大概是一萬兩,多出來的三千兩,算是他和四瘋出手救人的費用,既然朝廷願意承擔的話,潘厚仁覺得像四瘋這樣的高手,朝廷出三千兩也未必能夠請到,若是有誰不信的話,潘厚仁可以建議他拿錢去邀請張三豐試試,看看能不能用三萬兩銀子,讓張三豐給個麵子。
“一…一萬三千兩?開什麽玩笑!”
沐晟被潘厚仁口中報出來的數字驚呆了,一萬三千兩啊,那幾乎已經是他大半年的經費了,別以為朝廷真那麽有錢,要知道大明朝全盛時期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就幾百萬兩而已,落到平西侯的手中,估計也就是幾萬兩一年的經費而已。
“侯爺,你說咱們潘氏運輸公司的雇工為啥都能為公司效死呢?為啥潘氏運輸公司一招人,就全城空巷呢?他們圖的就是我們這份福利,即便是為公司送命了,自己家人也不會因此而受窮,相反,公司會扶持他的家庭一輩子!”
潘厚仁的話讓沐晟陷入沉思當中。實際上沐晟心中也認可潘厚仁的這種理論,高撫恤金和福利製度不僅僅可以用在民間,更應該用在軍隊當中,若是大明朝的軍隊能夠執行潘氏運輸公司的這種福利製度,那大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一定可以翻著倍的往上漲!
然而,想要執行這種高福利製度,關鍵不是在朝廷是否願意,而在於朝廷有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
客觀的說,大明朝不具備這種經濟能力!朝廷用來供養公務員的費用並不高,可是用來供養皇親國戚的費用,卻是高的讓人驚歎,加上每年的稅賦無法足額收取,可以說每一年,朝廷幾乎都處在入不敷出的境地。
“難,難,難啊!”
一連三個“難”字,沐晟的臉色也是三變,在潘厚仁看來,平西侯這三個“難”字代表的意義不同,第一個怕是說給一萬三千兩銀子難,第二個是說大明軍隊采取這種福利製度難,第三個是說朝廷稅賦收取難。
這三個難字,既是相互獨立,又有聯係,潘厚仁能夠理解沐晟的想法,他也沒有心情去替沐晟做任何解釋,隻是道:“侯爺,您的意思是說,這一萬三千兩,就要我們公司自己承擔咯?”
沐晟是個實在人,若是他剛才沒有開口的話,這會兒也好說,可剛剛一口應承,如今發現費用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故而很是尷尬。
“這個…我可能要向皇上遞上去個奏折,看看能不能單獨撥付一筆…”
“不用了!”潘厚仁擺擺手道:“侯爺,這筆錢你暫時不用掏出來給我,不如這樣罷,回頭我要去找李家寨子的麻煩,到時候若是需要,還請侯爺配合配合,如何?”
“僅僅是配合?不會做什麽違背大明律例的事情?”沐晟明顯有些不相信,那可不是一百三十兩銀子,而是一萬三千兩啊,以他了解的潘厚仁的性格,豈會如此輕易的就放棄了如此大的一筆金錢?
潘厚仁點點頭,很是肯定地回答道:“僅僅是需要配合一下,侯爺,你不會連這點人情都不給吧?”
狐疑的端詳了潘厚仁半晌,那沐晟才緩緩點頭,道:“若是不違背我朝律例,又不違背道德斯文的情況下…”
“不違背,不違背!”潘厚仁笑著擺手,“侯爺,這事兒咱們就這麽說定了,而且這個事情是否需要您出麵還是兩說呢,或者不需要您出麵,老段就能搞定了!咱們還是談談那個瀾滄國人的事情吧,我潘氏運輸公司死傷這麽大,損失如此慘重,沒有理由不狠狠地報複一下吧?”
“此事至關重要!”說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沐晟整個人的神情頓時發生了變化,作為一個手掌軍權的封疆大吏,在這方麵沐晟是非常慎重,從不會輕易的做出判斷和決定。
“厚仁,這種事情必須要上報朝廷,讓皇上和內閣做出決定。”
“是,厚仁我沒說要侯爺你做出決定,我隻是感覺皇上肯定不會就此忍氣吞聲,倒是內閣那邊很難通過發動戰爭的條陳,侯爺,今年朝廷的歲入,您知道麽?”關於向瀾滄過動武,潘厚仁在心中仔細的盤算過!其實瀾滄國和安南有著相同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說,安南有的資源,瀾滄國也有。
做什麽生意最劃算?當然是跟著朝廷做生意才最劃算!
曆史上,大明朝廷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對瀾滄國發起過任何軍事行動。潘厚仁無法確定曆史上是否發生過瀾滄國人搶劫大明賑濟安南物資的事情,但是從朱棣的性格來判斷,他是絕對不會吝嗇借此跟瀾滄國大打出手,之所以沒有發生,問題很有可能出在內閣身上。
在分析了此時大明所處的情況之後,潘厚仁認為,出兵瀾滄國,內閣反對的理由不外乎兩個:一是朝廷沒有這筆額外的經費,二就是怕引起西南邊陲整個的不穩定,若是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內閣肯定不會反對出兵瀾滄!
潘厚仁是一定要讓朝廷出兵瀾滄的,不僅僅是為了替死去的大夫和運輸公司雇工報仇,更重要的是,潘厚仁需要汲取瀾滄國的資源,來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