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青燈古佛旁
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 作者:一粒銅豌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高句麗,乙支文信的親軍戰鬥力極為強大,放眼整個高句麗,戰力能比得上乙支文信親軍的屈指可數。
“這事情雖然可疑,可也沒那麽可疑,你也知道,訓練一支精銳的刺客集團不是什麽難事。稍有點權勢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乙支文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賀若懷心搖搖頭,直接否定了乙支文信的話,他盯著乙支文信道:“對於高句麗朝局中的力量我並不清楚,可是我能感覺到,這批人不止是刺客那麽簡單,從他們的行進刺殺中,我能感覺到他們應該是軍中之人。同時,這批人裏,還有幾名倭人武士,這就很可疑了,我戰後仔細的查過那幾柄倭刀,都是倭國貴族子弟。乙支大人,在高句麗,能使喚的了倭國貴族子弟的人,應該不多吧。”
賀若懷心示意唐文將繳獲的那幾柄倭刀拿過來,刀的主人已經被殺死,這些倭刀與隋刀並沒有太多的差別,不過有幾處細微的變化,賀若懷心在平壤城見過佩刀的倭國子弟,在加上對後世倭刀的了解,他很肯定這些刀的主人身份不凡。
倭國與高句麗關係比較親密,尤其與百濟國關係更好。
倭國商人和貴族子弟在百濟與高句麗定居者不少。
乙支文信的眉頭皺的緊緊地,他接過賀若懷心遞過來的倭刀,翻來覆去的看了一遍,將刀抽出來,查看了一番,沉聲道:“確實是上好的倭刀,以我的經驗,能擁有這種倭刀的倭人,不是一般的倭人。”
賀若懷心道:“既然如此,乙支大人能否猜到究竟是什麽樣的人,才能驅動這些身份不凡,地位不低的倭人呢?”
倭國在朝鮮半島的存在感不弱,與百濟上層以及高句麗上層保持著密切的聯係。如此看來,倭人武士為高句麗貴族所用,也就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隻是,究竟是誰才有這麽大的能量,能指揮的動倭人貴族呢。
賀若懷心很懷疑,應該不是嬰陽王。因為高句麗王室雖然派人去倭國傳過佛法,也宣示過教化,但是因為倭國與百濟交好的關係,王室尤其是高句麗王一向對倭國頗有戒心,因此不會利用倭國武士來做這件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嬰陽王布置殺自己的殺手,應該在北苑,而不是在南浦。
至於大對盧淵蓋祚,就更沒有可能。漢城侯與大對盧淵蓋祚的勢力範圍,一個在靺鞨邊境,一個在新羅邊境,他們就算動用外族殺手,也更有可能是靺鞨人與新羅人,而決非倭人。再說了,賀若懷心能確定,在南浦港之前遇到的那兩撥殺手是淵蓋祚事先做的布置,至於這第三股力量,與前兩股力量完全不同。
所以,不會是淵蓋祚或者高建武。
那麽有沒有可能是太子?
賀若懷心充滿了疑問,之前和太子妃告別的時候,太子妃也沒有提這件事情。他對太子的具體勢力也不是很清楚。他抬起頭,看向乙支文信,問道:“乙支大人,會不會是太子出的手?”
乙支文信搖搖頭,道:“不會。太子確實有布置,不過和你之前想的一樣,太子秘密派遣的人也埋伏在北苑,而並非南浦。”
“那會不會是太子另外派出的一支人馬?”賀若懷心還是覺得太子那邊的嫌疑更大一些,畢竟,隻有太子對他的情況最為熟悉。
乙支文信直接否定道:“不會,且不說太子身邊沒有那麽擅長謀劃的人才,就算有這樣的人,太子身邊也決沒有倭國武士。”
賀若懷心點點頭,臉上的表情變得沉鬱起來,如果乙支文信所言當真,那就意味著在這熟悉的三股勢力之外,有想置他於死地之人。
而且這個人,還在暗處。
隱藏極深,深得可怕啊。
“你提供的倭國貴族這個信息很關鍵,說實話,若不是你,本將也是想不到,那群刺客裏居然混有倭國的刺客。”
“乙支大人能想到誰?”
乙支文信眼神微凜,然後斂了斂眉,低聲道:“我不敢確定,不過懷疑的對象倒是有一個。”
“誰?”
賀若懷心急問道。
不管是誰,他都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的人影,而不是像之前一樣,沒有任何線索,這是最糟糕的情況。
乙支文信手中拿著一串佛珠,一邊轉動著,一邊低聲道:“一個已經沉默了多年的男人。高建文!”
高建文?
賀若懷心一頓,這個名字還真沒聽過,如果將他的高姓忽略掉的話,建文這兩個字倒是,很容易讓他聯想到明朝的建文帝。可是為什麽自己從未聽過這個名字,無論是後世的史書,還是當世的傳言中,沒有任何的流言。
奇怪!
賀若懷心自從擔任遼東郡太守之後,不僅收集了高句麗等海東三國的曆史典籍,而且派了大量的暗探收集三國的情報,他不敢說,對這三個國家了如指掌,但也不至於一無所知。可當乙支文信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他還真是一點都不知道。
真是奇怪啊!
“高建文是高建武的兄長,也是當今大王的兄長。曾經作為使者渡海出使過倭國。不過,在很早之前,高建文就已經皈依沙門,長伴青燈古佛了。”
賀若懷心猛地站起來,沙門?和尚?還出使過倭國?
賀若懷心盯著乙支文信道:“他何時出的家?是在如今的大王登基為王之後?還是之前?”
乙支文信笑了起來,道:“之前。因為他是庶出,母親又隻是一名卑微的奴婢,所以他雖貴為王子,但是在朝廷中沒有任何根基。當時大王還是太子之時,先王之子之中,以高建文最為低調,他也因為出家的緣故,躲過了大王登記後的議論清洗。”
賀若懷心慢慢的重新坐起來,看向乙支文信,自己也笑了起來,說道:“我終於明白了。難怪這一趟在王都平壤,我總有一種被人暗中盯著的感覺,起初我懷疑過太子,甚至懷疑過你,可都覺得不對,現在聽你這麽一說,我終於明白,那雙眼睛是誰的了。”
乙支文信皺眉,道:“你是說,是他?”
賀若懷心朗笑道:“必是他無疑。青燈古卷,佛祖菩薩,不過是野心者自保的外衣罷了。是人,總會六根不淨,四大不空的!”
“這事情雖然可疑,可也沒那麽可疑,你也知道,訓練一支精銳的刺客集團不是什麽難事。稍有點權勢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乙支文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賀若懷心搖搖頭,直接否定了乙支文信的話,他盯著乙支文信道:“對於高句麗朝局中的力量我並不清楚,可是我能感覺到,這批人不止是刺客那麽簡單,從他們的行進刺殺中,我能感覺到他們應該是軍中之人。同時,這批人裏,還有幾名倭人武士,這就很可疑了,我戰後仔細的查過那幾柄倭刀,都是倭國貴族子弟。乙支大人,在高句麗,能使喚的了倭國貴族子弟的人,應該不多吧。”
賀若懷心示意唐文將繳獲的那幾柄倭刀拿過來,刀的主人已經被殺死,這些倭刀與隋刀並沒有太多的差別,不過有幾處細微的變化,賀若懷心在平壤城見過佩刀的倭國子弟,在加上對後世倭刀的了解,他很肯定這些刀的主人身份不凡。
倭國與高句麗關係比較親密,尤其與百濟國關係更好。
倭國商人和貴族子弟在百濟與高句麗定居者不少。
乙支文信的眉頭皺的緊緊地,他接過賀若懷心遞過來的倭刀,翻來覆去的看了一遍,將刀抽出來,查看了一番,沉聲道:“確實是上好的倭刀,以我的經驗,能擁有這種倭刀的倭人,不是一般的倭人。”
賀若懷心道:“既然如此,乙支大人能否猜到究竟是什麽樣的人,才能驅動這些身份不凡,地位不低的倭人呢?”
倭國在朝鮮半島的存在感不弱,與百濟上層以及高句麗上層保持著密切的聯係。如此看來,倭人武士為高句麗貴族所用,也就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隻是,究竟是誰才有這麽大的能量,能指揮的動倭人貴族呢。
賀若懷心很懷疑,應該不是嬰陽王。因為高句麗王室雖然派人去倭國傳過佛法,也宣示過教化,但是因為倭國與百濟交好的關係,王室尤其是高句麗王一向對倭國頗有戒心,因此不會利用倭國武士來做這件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嬰陽王布置殺自己的殺手,應該在北苑,而不是在南浦。
至於大對盧淵蓋祚,就更沒有可能。漢城侯與大對盧淵蓋祚的勢力範圍,一個在靺鞨邊境,一個在新羅邊境,他們就算動用外族殺手,也更有可能是靺鞨人與新羅人,而決非倭人。再說了,賀若懷心能確定,在南浦港之前遇到的那兩撥殺手是淵蓋祚事先做的布置,至於這第三股力量,與前兩股力量完全不同。
所以,不會是淵蓋祚或者高建武。
那麽有沒有可能是太子?
賀若懷心充滿了疑問,之前和太子妃告別的時候,太子妃也沒有提這件事情。他對太子的具體勢力也不是很清楚。他抬起頭,看向乙支文信,問道:“乙支大人,會不會是太子出的手?”
乙支文信搖搖頭,道:“不會。太子確實有布置,不過和你之前想的一樣,太子秘密派遣的人也埋伏在北苑,而並非南浦。”
“那會不會是太子另外派出的一支人馬?”賀若懷心還是覺得太子那邊的嫌疑更大一些,畢竟,隻有太子對他的情況最為熟悉。
乙支文信直接否定道:“不會,且不說太子身邊沒有那麽擅長謀劃的人才,就算有這樣的人,太子身邊也決沒有倭國武士。”
賀若懷心點點頭,臉上的表情變得沉鬱起來,如果乙支文信所言當真,那就意味著在這熟悉的三股勢力之外,有想置他於死地之人。
而且這個人,還在暗處。
隱藏極深,深得可怕啊。
“你提供的倭國貴族這個信息很關鍵,說實話,若不是你,本將也是想不到,那群刺客裏居然混有倭國的刺客。”
“乙支大人能想到誰?”
乙支文信眼神微凜,然後斂了斂眉,低聲道:“我不敢確定,不過懷疑的對象倒是有一個。”
“誰?”
賀若懷心急問道。
不管是誰,他都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的人影,而不是像之前一樣,沒有任何線索,這是最糟糕的情況。
乙支文信手中拿著一串佛珠,一邊轉動著,一邊低聲道:“一個已經沉默了多年的男人。高建文!”
高建文?
賀若懷心一頓,這個名字還真沒聽過,如果將他的高姓忽略掉的話,建文這兩個字倒是,很容易讓他聯想到明朝的建文帝。可是為什麽自己從未聽過這個名字,無論是後世的史書,還是當世的傳言中,沒有任何的流言。
奇怪!
賀若懷心自從擔任遼東郡太守之後,不僅收集了高句麗等海東三國的曆史典籍,而且派了大量的暗探收集三國的情報,他不敢說,對這三個國家了如指掌,但也不至於一無所知。可當乙支文信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他還真是一點都不知道。
真是奇怪啊!
“高建文是高建武的兄長,也是當今大王的兄長。曾經作為使者渡海出使過倭國。不過,在很早之前,高建文就已經皈依沙門,長伴青燈古佛了。”
賀若懷心猛地站起來,沙門?和尚?還出使過倭國?
賀若懷心盯著乙支文信道:“他何時出的家?是在如今的大王登基為王之後?還是之前?”
乙支文信笑了起來,道:“之前。因為他是庶出,母親又隻是一名卑微的奴婢,所以他雖貴為王子,但是在朝廷中沒有任何根基。當時大王還是太子之時,先王之子之中,以高建文最為低調,他也因為出家的緣故,躲過了大王登記後的議論清洗。”
賀若懷心慢慢的重新坐起來,看向乙支文信,自己也笑了起來,說道:“我終於明白了。難怪這一趟在王都平壤,我總有一種被人暗中盯著的感覺,起初我懷疑過太子,甚至懷疑過你,可都覺得不對,現在聽你這麽一說,我終於明白,那雙眼睛是誰的了。”
乙支文信皺眉,道:“你是說,是他?”
賀若懷心朗笑道:“必是他無疑。青燈古卷,佛祖菩薩,不過是野心者自保的外衣罷了。是人,總會六根不淨,四大不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