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悟自與太子妃講經,心中便常有些違和之感。他進東宮也不是日日都來,每隔個三、五日,或是他或是清靜方有一個入東宮來講一回經,待輪回到他時,早已聽了一耳朵東宮的好話。初聽時他也覺欣慰,總算不曾識錯人,然他又不是蘇先生那等書呆子,細品之下,忽覺出有些兒異樣來。
這不似太子會做的事情。
那一等會看人的,不需日夜相處,隻消與你打一個照麵兒、幾句話兒,是龍是鳳心裏便有個數兒了。不悟正因太聰明了,萬事看得透了,覺著這事間事甚沒意思,是以出家。與九哥見幾回麵兒,便如九哥固不似官家這般軟弱,行事也果斷,然初秉政,卻不致如此大膽。他還曾想,他倒是認得個下手狠的,可惜那人攜家帶口回江州去了,一時半會兒書信往來也不及,究竟是誰個做了東宮幕僚呢?
想了數日,及東宮來人請他去講經,方想起來那個狠人的親生閨女,可不正在太子身旁兒,日日吃一個鍋裏的飯,夜夜蓋同一張床上眠麽?
這一回入宮,不悟就帶一絲兒惱意:真個是胡鬧!
玉姐正在開心間,她似是尋著了甚新奇物事,現偏愛翻個輿圖,又好讀些個舊史。這日正握著一本《漢書》來看,凡女人看書,總與男人不大相似,男人覺著無關緊要的,她們偏好一遍一遍翻來覆去看,還要問些個千奇百怪的問題。玉姐看呂太後本紀,便思:若是惠帝是個明主,結果將是如何?
她還不至拿這個去問九哥,如今來了不悟,卻好問上一問。不意不悟先與她講了一回經文,真個的是佛經。玉姐也耐心聽了,不悟卻覺她心不在焉,不由歎一口氣道:“檀越心不靜,可是有心事?”
玉姐道:“我正自在,有甚心事?”
不悟道:“東宮聲名正好,朝野交口稱讚。如今官家不做他想,慈宮亦高座安養,雖有外憂,卻不致成患。若論起來,如今天下,竟是這些年來光景最好之時。賢伉儷實是有福之人。”
玉姐聽了便喜,笑道:“借方丈吉言。”
不悟話鋒兒一轉:“檀越可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玉姐暗中留意,麵上仍笑道:“方丈與道長廝混得久了,話都帶著道家味兒。”不悟道:“三教原本是一家麽。”
兩個不鹹不淡打著機鋒,寒暄數句,玉姐正有話要問不悟,又知不悟不會無緣無故甚福禍,便先開口:“方丈覺得,甚是福?甚是禍來?”
不悟皺眉,問玉姐:“殿下截了為皇孫慶賀的錢,可是殿下自己的主意?”
玉姐一頭:“然。”
不悟又問:“次後東宮減膳,卻是檀越的主意了?”
玉姐笑頭:“然。”
不悟肅容道:“如此,老衲便明白了。想來政事堂不致冒進,隻欲與胡人迎頭痛擊便罷。次後慫恿出擊的,卻是檀越了?”
玉姐想笑,又愣住了,歎道:“世間還有甚事瞞不住你麽?”
不悟道:“世間事,不過如此。”
玉姐道:“想來方丈是看透世間事覺著沒趣味,方才出家另尋些事做的?”竟生出一種知己之感,她便是覺這宮中無趣來。
不悟道:“原以看透了,今番回來,方覺世上更有奇人在了。檀越做這事,卻有失計較!”
玉姐聽他得慎重,便問:“此話怎講?”
不悟道:“檀越曉得本朝兵將駐防、何處有多少人麽?曉得屯糧能支多久麽?知道哪處兵強、哪處兵弱,哪個將愚、哪個官賢麽?又知道邊境地理麽?一概不知!對否?”
玉姐默然。
不悟冷道:“甚都不知,卻要下口預事,若是北地隻有迎敵之能,卻無追擊之力,致使功敗垂成,當如何?叫個隻有本事吃一碗飯的,去吃上兩碗,撐死了算哪個的?!”
玉姐咬牙道:“我雖不知這些,卻知此時此刻,是萬不能退讓的。且……政事堂相公們,那個不是老成持國?吃八分兒就放下碗來的?”
不悟道:“他們若與太子了實話呢?檀越出言之前,可曾想過?這是將成敗寄於莫須有?東宮心誌堅定不假,適合修養生息。如今國家已有積弊,欲有中興主,當待來者,檀越慎之。”
玉姐順竿兒爬,當即道:“先生教我!我如何不知國家積弊?要不積弊,能叫東宮嘴裏省吃食去打仗來?先生想修養生息,過往一、二十年,也未有大仗,難道不算修養生息了?怎地就弄做眼前局麵了?實是已不得不變了罷?”
不悟道:“婦人何得幹政?”
玉姐歎道:“我隻為明理。我自家也讀書,知讀書人的心,不瞞方丈,自因家無男嗣,無生最厭做女戶人家。個中辛苦,我受夠了!一家子,我是將來做主母的,不是做母豬的!隻曉得吃吃睡睡,看看丫頭繡花掃地,管管廚下吃個甚飯?不拘哪個管家婆子都做得的事情,那是主母麽?一旦有事,或隻知哭泣、或手忙腳亂,豈不害了自家?”
不悟忽覺騎虎難下,這差使是他樂顛顛自家答應的,如今玉姐又與他出了個難題。論起來,這世上再沒一個人比太子妃與太子更親近了,軍國大事她且能吹枕頭風,還成了,還有了收獲,日後話,在太子心中份量更重。
【與其叫她甚都不懂,亂吹歪風,不如叫她曉得些事理,休亂出主意——講便講。】不悟既如是想,不免與玉姐先朝廷官製。玉姐道:“蘇先生講過哩。”不悟不耐煩道:“他個呆子懂個甚!”玉姐便閉口不言,聽不悟這官職竅門兒來了。
非止有文重於武、實職重於散官之別,更有升、降、平調的暗喻在內。有時節將你升一級調個位置,不定是看重,蓋因官場上還有個法兒叫“明升暗降”。不悟與玉姐一一了,哪處是實職,哪處是虛職。
口上講著,心裏卻想,蘇正不甚用,清靜又傾向於她,待北鄉侯返京,我倒要與北鄉侯好生道道。乃是存著眼下先穩住了玉姐,回來朝她爹告狀的主意。卻又忍不住叫清靜勸一勸玉姐:“正在雙僧時,休要生事。”
<a href="http:///"></a>
清靜卻又是另一種勸法,非但了請玉姐保重身體,更:“如今娘娘無論做甚,都有人叫好兒,娘娘可知為何?既因娘娘總占著一個理字,更因陳氏先前做得不得人心!何以不得人心?心太大,管得太多。請娘娘自家斟酌,休步其後塵,令朝臣提防。”
玉姐笑道:“道長與方丈都有心了,我領二位的情。婦人總要依著父、夫子,我理會得。”
心中卻想,這從來會投胎不如會嫁人,會嫁人不如會生子,會生子不如會教子。頭兩樁老天保佑,已算占得先機了,後兩樁卻實是費心神的活計,尤其眼下已做了太子妃,將來無數難事等著。俗話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入了宮,便是婦人,也與朝政有了牽,如何能不知、不預前朝事?便不為爭先,也要為自保。自己必是要生個兒子做天子的,這兒子的教養,萬不可疏忽了,縱長大了有師傅,幼時開蒙也要仔細,總不能如外間那般胡亂放養著。
又想,再數月便要生產,屆時父母也要回來了,這乳母裏總要有自己心腹之人才好,少不得要麻煩娘家人了。又盼著洪謙夫婦歸來,又想不知程老太公墳上如何。
這不似太子會做的事情。
那一等會看人的,不需日夜相處,隻消與你打一個照麵兒、幾句話兒,是龍是鳳心裏便有個數兒了。不悟正因太聰明了,萬事看得透了,覺著這事間事甚沒意思,是以出家。與九哥見幾回麵兒,便如九哥固不似官家這般軟弱,行事也果斷,然初秉政,卻不致如此大膽。他還曾想,他倒是認得個下手狠的,可惜那人攜家帶口回江州去了,一時半會兒書信往來也不及,究竟是誰個做了東宮幕僚呢?
想了數日,及東宮來人請他去講經,方想起來那個狠人的親生閨女,可不正在太子身旁兒,日日吃一個鍋裏的飯,夜夜蓋同一張床上眠麽?
這一回入宮,不悟就帶一絲兒惱意:真個是胡鬧!
玉姐正在開心間,她似是尋著了甚新奇物事,現偏愛翻個輿圖,又好讀些個舊史。這日正握著一本《漢書》來看,凡女人看書,總與男人不大相似,男人覺著無關緊要的,她們偏好一遍一遍翻來覆去看,還要問些個千奇百怪的問題。玉姐看呂太後本紀,便思:若是惠帝是個明主,結果將是如何?
她還不至拿這個去問九哥,如今來了不悟,卻好問上一問。不意不悟先與她講了一回經文,真個的是佛經。玉姐也耐心聽了,不悟卻覺她心不在焉,不由歎一口氣道:“檀越心不靜,可是有心事?”
玉姐道:“我正自在,有甚心事?”
不悟道:“東宮聲名正好,朝野交口稱讚。如今官家不做他想,慈宮亦高座安養,雖有外憂,卻不致成患。若論起來,如今天下,竟是這些年來光景最好之時。賢伉儷實是有福之人。”
玉姐聽了便喜,笑道:“借方丈吉言。”
不悟話鋒兒一轉:“檀越可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玉姐暗中留意,麵上仍笑道:“方丈與道長廝混得久了,話都帶著道家味兒。”不悟道:“三教原本是一家麽。”
兩個不鹹不淡打著機鋒,寒暄數句,玉姐正有話要問不悟,又知不悟不會無緣無故甚福禍,便先開口:“方丈覺得,甚是福?甚是禍來?”
不悟皺眉,問玉姐:“殿下截了為皇孫慶賀的錢,可是殿下自己的主意?”
玉姐一頭:“然。”
不悟又問:“次後東宮減膳,卻是檀越的主意了?”
玉姐笑頭:“然。”
不悟肅容道:“如此,老衲便明白了。想來政事堂不致冒進,隻欲與胡人迎頭痛擊便罷。次後慫恿出擊的,卻是檀越了?”
玉姐想笑,又愣住了,歎道:“世間還有甚事瞞不住你麽?”
不悟道:“世間事,不過如此。”
玉姐道:“想來方丈是看透世間事覺著沒趣味,方才出家另尋些事做的?”竟生出一種知己之感,她便是覺這宮中無趣來。
不悟道:“原以看透了,今番回來,方覺世上更有奇人在了。檀越做這事,卻有失計較!”
玉姐聽他得慎重,便問:“此話怎講?”
不悟道:“檀越曉得本朝兵將駐防、何處有多少人麽?曉得屯糧能支多久麽?知道哪處兵強、哪處兵弱,哪個將愚、哪個官賢麽?又知道邊境地理麽?一概不知!對否?”
玉姐默然。
不悟冷道:“甚都不知,卻要下口預事,若是北地隻有迎敵之能,卻無追擊之力,致使功敗垂成,當如何?叫個隻有本事吃一碗飯的,去吃上兩碗,撐死了算哪個的?!”
玉姐咬牙道:“我雖不知這些,卻知此時此刻,是萬不能退讓的。且……政事堂相公們,那個不是老成持國?吃八分兒就放下碗來的?”
不悟道:“他們若與太子了實話呢?檀越出言之前,可曾想過?這是將成敗寄於莫須有?東宮心誌堅定不假,適合修養生息。如今國家已有積弊,欲有中興主,當待來者,檀越慎之。”
玉姐順竿兒爬,當即道:“先生教我!我如何不知國家積弊?要不積弊,能叫東宮嘴裏省吃食去打仗來?先生想修養生息,過往一、二十年,也未有大仗,難道不算修養生息了?怎地就弄做眼前局麵了?實是已不得不變了罷?”
不悟道:“婦人何得幹政?”
玉姐歎道:“我隻為明理。我自家也讀書,知讀書人的心,不瞞方丈,自因家無男嗣,無生最厭做女戶人家。個中辛苦,我受夠了!一家子,我是將來做主母的,不是做母豬的!隻曉得吃吃睡睡,看看丫頭繡花掃地,管管廚下吃個甚飯?不拘哪個管家婆子都做得的事情,那是主母麽?一旦有事,或隻知哭泣、或手忙腳亂,豈不害了自家?”
不悟忽覺騎虎難下,這差使是他樂顛顛自家答應的,如今玉姐又與他出了個難題。論起來,這世上再沒一個人比太子妃與太子更親近了,軍國大事她且能吹枕頭風,還成了,還有了收獲,日後話,在太子心中份量更重。
【與其叫她甚都不懂,亂吹歪風,不如叫她曉得些事理,休亂出主意——講便講。】不悟既如是想,不免與玉姐先朝廷官製。玉姐道:“蘇先生講過哩。”不悟不耐煩道:“他個呆子懂個甚!”玉姐便閉口不言,聽不悟這官職竅門兒來了。
非止有文重於武、實職重於散官之別,更有升、降、平調的暗喻在內。有時節將你升一級調個位置,不定是看重,蓋因官場上還有個法兒叫“明升暗降”。不悟與玉姐一一了,哪處是實職,哪處是虛職。
口上講著,心裏卻想,蘇正不甚用,清靜又傾向於她,待北鄉侯返京,我倒要與北鄉侯好生道道。乃是存著眼下先穩住了玉姐,回來朝她爹告狀的主意。卻又忍不住叫清靜勸一勸玉姐:“正在雙僧時,休要生事。”
<a href="http:///"></a>
清靜卻又是另一種勸法,非但了請玉姐保重身體,更:“如今娘娘無論做甚,都有人叫好兒,娘娘可知為何?既因娘娘總占著一個理字,更因陳氏先前做得不得人心!何以不得人心?心太大,管得太多。請娘娘自家斟酌,休步其後塵,令朝臣提防。”
玉姐笑道:“道長與方丈都有心了,我領二位的情。婦人總要依著父、夫子,我理會得。”
心中卻想,這從來會投胎不如會嫁人,會嫁人不如會生子,會生子不如會教子。頭兩樁老天保佑,已算占得先機了,後兩樁卻實是費心神的活計,尤其眼下已做了太子妃,將來無數難事等著。俗話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入了宮,便是婦人,也與朝政有了牽,如何能不知、不預前朝事?便不為爭先,也要為自保。自己必是要生個兒子做天子的,這兒子的教養,萬不可疏忽了,縱長大了有師傅,幼時開蒙也要仔細,總不能如外間那般胡亂放養著。
又想,再數月便要生產,屆時父母也要回來了,這乳母裏總要有自己心腹之人才好,少不得要麻煩娘家人了。又盼著洪謙夫婦歸來,又想不知程老太公墳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