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齊、魯二王攜眷赴趙王之宴,不想兄弟歡宴卻成陰陽兩隔。二王攜家出行,不能不帶仆役隨從,主人家倒了,死狀猙獰,這些做仆役的一半兒已經嚇傻了,撲過去待要救人。哪裏還能救得活?待要揪了趙王來,趙王雖平素懦弱,趙王妃管家倒是中規中矩,雖然嚇著了,見有人要冒犯丈夫,忙喝令趙王府下人來擋。


    紛擾間,趙王忽道:“嚷個甚?官唯餘我一子。”


    一語既出,眾人皆忘了言語行動。趙王俯身,將自家兩個兒子一手一個牽著手兒安撫:“不怕不怕。”又與王妃道:“不須攔著他們,叫他們扛著死人走,還未宵禁哩,隨他們叫嚷,我倒要瞧一瞧,朝廷大臣慈宮中宮是怎生一個法兒。”


    弄得二王隨從皆不敢言。趙王一句話真個得直白到了極“官唯餘我一子”,官家隻剩這一個兒子了!


    當初孝湣太子過世,眾紛紜,或疑皇後或疑齊王,卻哪個都不能明著,為何?隻因孝湣去後,官家唯餘三子,一個趙王看著像個廢物,早早被人忘了,餘下這兩個,皆是東宮有望,真查出個一二來,是其中之一還好,若是兩個都有不清的事兒,叫官家指望哪一個去?


    所謂投鼠忌器,便是這個意思。


    如今連選都沒得選了,就趙王一根獨苗兒。這些個人多半是兩王親隨,多少聽過幾絲風聲兒,私下裏也好嘀咕兩句,平素也有恃無恐,所恃者不過是二王皆東宮有望,不值為一個死了的兒子,弄壞了兩個活著的兒子。是以趙王命格之盛行,竟不能禁。雖有蘇先生等人仗義執言,直荒唐,也隻是斷斷續續而已。誰個叫趙王是個廢物,其餘二王是個人物呢?


    眼下卻是叫個廢物翻了身,二王隨從麵麵相覷,四顧茫然,竟不知如何是好。內心惶惶不安,直到趙王妃命人取了趙王的印信,使心腹人等急往叩閽,這些個人方回過了神兒來。一醒過來便開始著慌,先時不安是因主人一家亡了,於今害怕卻是因他們這些個隨從竟眼睜睜地瞧著主人家死了,便是朝廷大臣不管,官家與兩宮也不能叫他們活了。


    且,眼前事乃是趙王所為,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總是皇家醜聞,他們這等人物聽了,也不知還有命也無?眼下卻要如何是好?搶回屍身?似也不用去搶,趙王不似要扣著的模樣兒。


    趙王早領著兒女走了,趙王妃吩咐了家下人等將此處屋舍看顧起來,內心也不平靜,忙追了趙王去。趙王兩子著實叫嚇著了,叫馬錢子毒死之人,死狀頗猙獰,非止麵目扭曲,連四肢也彎扭得嚇人。趙王兩子未過十歲,雖有母親師傅教導,自家也爭氣,乍一見此情景,也有些受不住。二哥僅三歲,因不大懂生死之事,倒好些兒,隻覺叔伯麵容難看,心下不喜。大哥六歲,卻已曉些事了,不免驚著了。


    又傳了禦醫來開了安神定驚的湯藥來,兩個哥兒服了藥躺下了,趙王妃也自心驚,自服一劑藥。戰戰兢兢來問趙王:“王將兩王如此炮製,如何與官家交待?”著使流下淚來,“王便不惜妻子麽?”


    趙王道:“你有何可懼?官家拿我,我便上表,請將大哥過繼於孝湣太子,若我死了,你便與你姐姐同住去。”王妃之姐,乃是孝湣太子之妃。趙王妃也顧不得哭了:“你如何出這等話來?你……”


    趙王道:“我早不想活了,可我就算是死,也不能叫那等惡人活著享樂!他們且與我一道下去,十殿閻王麵前對質去!二哥已在下頭了,我可不能太遲了。”得趙王妃又嗚咽起來。趙王道:“休要哭,孩子還要指望你哩,這些年,因我無能,你們母子受委屈了。我必力陳令大哥過繼,沒有孝湣太子,便沒有我們全家,你須記著了這樣教導兒子,要柔順孝奉太子妃才好。”


    今日政事堂當值的宰相既非首相梁宿,亦非慈宮門下靳敏,乃是狀元出身的另一個人——田晃。這田晃聞了官家急召,還不知出了甚事,慌忙跑來,便見官家身前跪了個人,燭火之下,官家麵色十分不好。田晃忙上前問:“官家,有何軍國大事?”心中還要納罕,有甚軍國大事,總是要先經政事堂宰相過目,著實緊急者,方報與官家,否則便待明日一早。此等大事,實是少之又少,一、二十年間,也不過寥寥數件而已。且不經政事堂而直稟天子,實是奇也怪哉。


    官家一指地下的人,話兒都不成溜兒了:“你、你你你,你問他!!”


    這叫官家指著的正是奉了趙王妃之命來叩閽的家人,他低著頭兒,看不著官家動作,頓了一下兒,覺著旁邊兒沒個動靜兒,方乍著膽子抬起頭兒,看著官家兩顆眼珠子都要瞪將出來地看著他,一根指頭還指著他,一轉頭,田晃也正看著他。忙一個哆嗦,將今日之事將出來:“我家殿下心中惶恐不安,故請齊、魯二殿下來吃酒,將別時,不知為甚,二位殿下與王妃、哥兒姐兒一道……歿了。”


    田晃一個踉蹌,不由問了一句:“歿了?”


    “是。”


    官家已驚得拿不出主意了,直問:“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田晃畢竟是宰相,朝官家一拱手來:“臣有話要問他。”見官家頭,田晃便問這人:“趙王一家可有損傷?跟隨二王的都有哪些個人?有無走漏消息?二王遺體現在何處?”


    這人又磕一個頭兒,道:“我家殿下一家安然無恙,唯王妃與兩個哥兒驚著了。跟隨二王的人正在府裏守著二王遺體,王妃叫看嚴了門戶,命人來報。”


    田晃便向官家請命:“官家,此事幹係重大,暫不可走漏消息,令中外驚疑。臣請旨,命殿前禁軍往趙王家,將二王遺體搬取回府,使禁軍嚴圍三家王府,對外隻,三王染病。後續之事,請官家明日朝後,與諸相、重臣再議。”


    官家一一準了。


    ————————————————————————————————


    次日,三王一齊未到,又一齊染病,且聞殿前禁軍有異動,朝臣怎能不驚疑?次後七位宰相皆叫官家留了下來,又有蘇正等老臣,宗正寺卿、吳王等宗室長輩,一個個都叫留得摸不著頭腦,田晃這個知曉內情的,官家不發話,他也不敢泄露,否則今日早朝便要有一場大風波。


    留下諸人隨官家入了偏殿,心中皆是不安,似這等陣仗已許久未曾出現了。且昨夜有人叩閽事,許多人都知道了,都在猜是否有大事發生。再看一眼官家,眼下青痕宛然,眼泡兒還腫了起來,整個人搖搖晃晃,須得內侍扶行。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眼中皆有疑惑。蘇正甚是擔心,唯恐他這學生走著走著倒一頭栽倒。梁宿看一眼田晃,田晃回他一個苦笑,心道:眼下你心急想知道,等會兒聽了,怕你寧可不知道了!


    趙王府報信之人因田晃之議,叫秘密拘在宮裏,旁人不知,此時一夜也不曾好眠,又叫拎來了一回。眾人聽了,一時竟想不著是趙王所為,蓋趙王平日實是個“溫和王子”。他有甚膽子做下這等事體?漸次便回過味兒來——縱使不是趙王做的,齊、魯二王合家罹難,後頭兩宮又豈敢幹休?


    恰在此時,“護衛”趙王之禁軍處又傳來趙王之親筆上疏。官家看了,腫了的眼睛都瞪大了。梁宿不得上前問:“官家?趙王可是有甚發現?”


    官家抿一抿嘴兒:“朕唯餘此一子了。”語氣中竟是無比堅定。


    趙王疏中奏稱,孝湣太子之薨,他五內如焚,然上自禁宮下至朝廷竟然沒個法兒。他於孝湣太子薨後曾親往為其穿衣,見其麵容不平,四僵扭曲,顯是非常之狀,問過禦醫,道是與服食馬錢子中毒而死相類。不想周圍人等竟無一人出,實是叫人心寒。[1]


    孝湣太子薨後,眾人唯知問新太子是誰,竟無人關心孝湣太子身後無嗣。他請以長子為孝湣太子之嗣,過繼之日,他往侍孝湣太子,以全兄弟之義。又言,自幼頗受孝湣太子照拂之恩,魯王以繼後之子,推他於地,扶他起來的唯二哥一人而已。


    官家也不將奏疏與眾人傳閱,便隻出一句話兒來:“吾意立趙王為太子,諸卿以為如何?”


    還能如何?你都已經了,唯餘此一子,除了他、那也就是他了。眾臣隻能附議。至如孝湣太子繼嗣之事……世間有哪個死了無嗣的太子能得即時立後的?如此置新君於何地?眾臣都曉得這個道理,是以從先便無人提及。縱立後嗣,也須得新君踐祚,江山穩固之後,由新君施恩。便是蘇先生,也不欲此時生事。


    管那趙王是不是瘸了,便是聾了瞎了啞了傻了,也隻剩下他了,總不好叫官家大好的江山送與旁人罷?換了誰,也是不幹的。想當初魏王李泰言以百年之後殺子傳位與弟,太宗便知其偽。個中內情,真個唯有在玄武門下弑兄殺弟的太宗方能明察秋毫了。好歹趙王還是個男人,還能生兒子,所出兩王雖不特聰穎,也不愚笨,更不殘疾。——這是眾人心裏想的,卻不敢直白來刺官家的心,官家……隻剩這個殘疾兒子了。


    這等消息是瞞不得人的,此事一定,便要傳出消息來,道是三王飲宴,二王家遇難,趙王家受驚。無論皇太後抑或淑妃、皇後,先時皆知有人叩閽,正好奇有甚大事,是否是二王晉身的機會,哪料卻是二王訃聞?一時後宮幾乎陷入瘋狂。


    何者?蓋因幾人都疑起了趙王來!趙王是官家親生,官家回護他,他卻不是皇後、淑妃親生,雖是皇太後之孫,他那防克之名,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是誰個指使散播的。一頭是心頭肉叫剜了去,一頭是塊爛泥眼看要鍍了金子貼上牆,你焦心不焦心?


    既不叫喜樂蒙了眼,便要疑惑起來,淑妃甚疑趙王真個是命不好,克這許多人。皇太後:“休胡!他那命格是怎生算來的,旁人不知,我還不知麽?且,甚樣疾病好叫旁人一家子死絕,獨他一家子活來?!必有隱情!去,把皇後叫來。”


    大家孩子都死了,卻也免了一時爭鬥——報仇要緊!


    不一時,皇後眼睛紅紅地來了,見麵便撲到皇太後腳下,與淑妃兩個抱頭痛哭。皇太後直呼:“這是作的甚麽孽喲~”又,“叫人去大哥、四哥府上看著你,記著叫他們舅舅帶著懂事兒的忤作、禦醫,我疑這死因有蹊蹺。若真個是趙王,你我死無日矣!”


    趙王並不曾想瞞著,哪料官家卻想他做太子來?皇太後等人卻使了懂醫的人偽做原侯等人隨從,隨著看了一回屍身。親舅侯爵要撫屍痛哭,也隻能由著他了,懂醫的人趁勢瞧了,幾具屍身者是一個死因——中毒。


    陳氏一脈炸了!


    ————————————————————————————————


    趙王禁令既解,雖則長子叫嚇著了驚悸發燒,他卻須得奉召入宮來謝恩。官家神色複雜,看他那一歪一倒的樣兒也不覺礙眼了,隻:“你好生活著,我即日立你為太子。”


    趙王當地一跪:“兒不願,兒心裏太子隻有一個!齊王不行、魯王不行、兒也不行!兒請以子繼二哥後。”官家一拍案道:“你懂個甚?!你那兒子才多大來?我一日歸去,你叫他靠著哪個?他出繼,便不是你的兒子了!是慈宮曾孫、中宮之孫!你能管得著他?好叫他再娶個陳皇後來?”著便是喘氣。


    趙王一愣,依舊道:“官既知,何不早行?二哥便也不用死了。”便大哭。正哭間,慈壽殿傳了話兒來,叫官家與趙王同往。官家道:“你隨我來,到了慈宮,你甚話也不許,與你茶水也不許喝,心也不許食!”


    趙王無畏,官家看得眼角直抽。到得慈壽殿,裏頭三個女人看官家便是淚眼汪汪,看趙王便是目欲噬人。趙王一絲兒不亂,一歪一倒上來,行個禮兒,官家還:“你腿腳不便,免與皇後、淑妃行禮罷。”將二女噎得不出話兒來。


    皇太後卻細細打量這個從前不曾正眼瞧過的孫兒,越看越覺心口疼。他就活著惡心你!依舊是那拱肩縮背的樣兒,依舊是那細裏細氣的聲兒,連話都還是一般的口氣。偏生是他害了二王,又成了僅存的一個皇子,先時太子薨,朝廷不狠計較,便因繼承大統之人要出自二王,今日因這般想法兒受益的竟成了這個凶手!


    因果輪回……皇太後也不由去想這四個字來。又鎮定了下來,趙王道:“大哥、四哥往你那處去,合家不得回還,你竟全須全尾,倒是好!”趙王無謂一笑:“我命硬哩。”聽得官家眼角一跳。皇太後拍案,又不知甚好,那頭皇後、淑妃一齊哭將起來。此事不了了之,官家帶著他這兒子跑了。


    皇太後並不肯幹休,兩個侄女兒道:“就知道哭!今日之事你們也看著了,這個禍害,真個成了禍害了!使他活著,陳氏族矣!”


    皇後道:“如之奈何?官家唯餘一子了……”皇太後板臉道:“那又如何?事以事此,你道他還能奉你如母?”皇後語塞,淑妃切齒道:“縱是身死,我也要叫他身敗名裂。”


    淑妃一生,自以悲苦之情無以言表。官家是她姑母扶上位的,卻因有了元配,她隻好做個妃子,先於元後生了兒子,便安慰自己:天下總歸是我兒子的,她便做了皇後又如何?未及完,元後生了太子。熬到元後死了,自以能扶正了,又為大臣所阻了,弄來一個先前她都瞧不上的堂妹做了皇後,壓了他一頭。壓便壓,當成你與我守著位子了,弄倒了太子,大哥依舊是長子。哪知皇後又生了個兒子。


    到得最後,他非但兒子沒了,孫子也沒了,一絲兒留戀也沒了,淑妃如何能不瘋狂?


    淑妃咒誓要趙王死,引得皇後也惱了,官家身子大不如前,這幾年宮中一個嬰兒也不曾生下來過,連抱養一個都不成。此時若由著趙王得意了……李才人可是叫她們一道逼死了的。


    三個女人抱成了團兒,又傳言出來,道是趙王害死了二王,趙王真個是命硬,先克太子、後克生母、繼克二王全家,若容他活著,下一個便要克了官家。


    <a href="http:///"></a>


    流言傳得極快,半日後街知巷聞,許多牆上都刷了揭帖,梁宿急調了禁軍,不消半日揭了個幹淨,京城中卻是人人知曉了。——人都不信是趙王做的。趙王聽了街上流言,卻又:“他們對不起孝湣太子,孝湣太子去了,與孝湣太子死狀一樣,乃是因果報應。”眾人卻都願信了,實因兩宮待這太子不如二王好。


    民間尚且如此,文武官員等更知悉內情。連同二王死狀、趙王宴請等一並都有消息靈通的人打聽出來了。


    洪謙張大了個嘴,一聲兒也發不出來,竟是傻眼兒了——萬沒想到趙王竟然如此果決瘋狂!他肯扶趙王,乃因與齊、魯二王實合不來,又趙王也不是那等陰狠之人。眼下……他簡直想哭,好似又回到了洪媽媽一家死的時候了。


    我怎地這般命苦?遇上了這麽個人兒?官家又隻有此一子,簡直非他不可!這可要如何找個下家?


    愁的非止他一個,蘇正、梁宿等人頭發原是花白,是再急不白了,卻開始往下掉來“渾欲不勝簪”。這些個人,原因二王薨逝想的也是趙王,然這等手段,不能不叫他們心寒。一個個往宮中尋官家:“怕是趙王做的罷?”這等老油條,聞著風兒便知上風頭站的是龍是鳳,如何猜度不出內情來?先時不知內情便罷,眼下知道了,哪怕唯餘趙王一個,這樣的人也不好叫他做太子了。


    官家不是,也不不是,那樣兒,已叫人猜著八分了。卻也不敢即,若問罪趙王,官家便無子了。不問?如何能放心叫這樣一個人來做太子?不是趙王,又要如何善後?真個愁煞人!以蘇正的見識,趙王所為真個是失德,出手滅兩門,性情暴戾,實不堪為君。然趙王一脈又是官家僅餘骨血,蘇正便要出“遠躥邊州”,也要先在肚裏苦惱一回。躥了趙王,官家隻好過繼,則趙王一脈,還能活命否?


    慈壽殿裏皇太後卻有主意:“眼下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兒了,事關合族存亡,那等陰毒之人,要他活著,我們俱沒了活路。他既害我兩孫性命,我便要他死上一死!”


    淑妃道:“趙王尚有兩子,亦是官家血脈。”


    皇後冷道:“他害我孫兒時,卻不曾這般想過!”


    三人便想,必要趙王合家償命來。哪料不等他們動手,趙王長子因受驚發燒,竟沒挺過去,吃了幾天藥,竟死了。慈壽殿稱快,皇太後又有計較,宣了原侯來,要他悄悄兒看一回,看京中宗室近枝,有何等親近好男兒,合適過繼。且要原侯看那:“不可太幼,恐不得看到他成長,我便要去了,屆時皇後占著長輩名份,你們抗她不過。要個年長些兒的,又不曾娶妻的,將三姐許與他,我便助他入繼。”


    原來這陳二姐早有人家了,今年科考後不久便定了親,這三姐少她兩歲,豆蔻年紀,較乃姐更沉穩有度。皇太後雖覺她有些兒拘謹無趣,卻覺要做大事,三姐總強過二姐,是以有此一。


    又議定要謀趙王性命。


    豈料趙王無所畏懼,那頭官家似是頭回發覺還有這麽個兒子要回護一般,配禁軍護衛且不提,空前強硬起來,且命捉那真一歸案,他誹謗皇子、妖言惑眾。也不知怎地,便在真一的房兒內起出許多法器符紙,又有上書諸皇子名諱的符咒來。此事非同可,前去鎖拿的禁軍慌忙上稟。


    欽天監也來湊趣兒道:“夜觀星象,果有不利有皇子者。”又,他們不是道士,於符咒不甚懂,偏又薦了個丹鼎的清靜來看符,道是符篆派的恐與真一有牽連,不如叫這個丹鼎的來看看,總歸都是道家人。


    這清靜原還恐真一不是自家弄下去的,是發案死的,要受誅連,便將真一得十分不好:“他這是學藝不精,是要禱齊王得登大位,不想符兒畫錯了,將人咒死了。從來學道之人不敢違天道,天命不在齊王,禱亦無用!我等正道之人,是不幹這個的。”


    官家愈怒,梁宿趁機請誅真一,又將真一一脈逐出宮廷。隻要不須直麵皇太後,官家又有宰相撐腰,下旨也下得痛快。那頭大相國寺裏也開場講經,那因果報應,孝湣之逝,天下哀之,二王並薨,死狀相類,以此法,真個叫人信了“惡有惡報”。


    卻將趙王脫了罪來,不他俠肝義膽,卻少有人罵他殘害手足了,雖知他做這個事未免太絕,卻也不能不是有情可原。既不好評論,便隻好丟往一邊。那京中的茶樓酒肆,又開始猜測起為何真一必要禱齊王得登大寶?如此,孝湣之薨真個是有內情了?是否便是齊王害的?


    似這等人心向背之事,實非上位者權勢所能及,隻得由他去了。皇太後更加緊要治趙王,又指使翻出許多脈案等來,然趙王不認,誰個又敢去審他?趙王府上下正欲借這從龍之功,誰個又肯平白誣自家主人?


    ————————————————————————————————


    豈料趙王卻為諸人解了疑難,他仰藥自盡了!臨終寫下遺書,還傳得街知巷聞,其言殷殷,稱不能代太子死,是終身憾事,今大仇得報,再無牽掛,遺書請將次子過繼於孝湣做兒子,也好不絕了太子血脈。


    又嘲笑,他哥哥死了,往百姓人家放,也要過繼個兒子來好供一碗飯,到了天家,人死了,兄弟隻顧爭奪儲位,巴不得太子無子,竟無人關懷太子後嗣。他蒙太子照拂,無以為報,自家本是畸零之人,也不求甚後嗣,隻求太子後繼有人。且言,太子與二王乃兄弟,若二王有嗣子,太子亦須得有!若太子無嗣,二王便地下忍饑挨餓去罷!


    事已至此,真個峰回路轉。


    洪謙歎一回:“趙王,真人傑也!”也不能做得便對,該悄沒聲兒地叫這兩個死了,餘下事豈不隨你擺布?卻也讚他待先太子一片赤心可昭日月。


    蘇先生卻將寫好的表章收起,他這表章上寫著,雖餘趙王一人,然趙王其心不正,不可為君,請躥之遠州。趙王此舉,卻是洗了自己,卻又顯得做事不周。蘇先生歎一回罵一回,燒了表章,於廷議上力陳二王謀害太子無憑無據,趙王謀害二王,也是無憑無據,兩下扯平。與趙王爭了個“隱”字為諡,另二王之諡,卻是一哀一懷,曰齊哀王,曰魯懷王。


    官家欲撫趙王之子,非特皇太後等不樂,連同蘇先生、梁宿等亦言不可了,一則是趙王行悖亂事不敢擁立其子,再則又恐此子一入禁宮便不得生還,官家便真個沒了血脈了。


    兩頭都不答應,官家也強硬不起來。隻得將趙王三歲之子封為安王,付與太子妃王氏撫育。


    至此,官家膝下便空,中外震驚。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吃肉並收藏女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