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哭不哭,不是胤礽關心重點,他隻管事情效果,至於是不是罵聲一片,他老人家已經想好了禍水東引法子。【xiaienxe]他現要操心一件事情:重審視官員尤其是各地督撫,以及朝中有潛力成為“循吏”人,為推行政作準備。


    要過年了,胤礽乾清宮裏拿出當年讀書時抄一百二十遍勁頭兒劃拉著“福”字。清宮規矩,過年時候皇帝要寫很多福字,頒賜各處。這是法定作業,你跑不了,而且估計要寫上不止一百二十遍。


    字兒是寫得熟了,不太用費腦子。胤礽手上機械地寫著字,腦子裏還想著事兒。


    拋開什麽農村剩餘勞動力再就業問題不談,你要攤丁入畝,總得有人執行不是?


    推行政,重執行。王安石變法,不能說出發點不好,王莽變法,不能說想法不對。難就難執行上了。能力與思維不相匹配結果隻能是個悲劇。


    你說科進士?他們是後備力量,未來棟梁,眼下卻還不能拱上那麽高地位。清查虧空可以用這些清流造製輿論,如果有合適缺也可以讓他們補上,但是督撫這樣重要位置,還是不能讓這些官場手來幹。


    親,你見過公務員招考從應屆大學生裏招省長麽?開神馬玩笑啊?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同樣,合格官僚也不是一天煉成。不但要有處理政務能力,還要有交際能力,還得明白一些彎彎道道才好。好政策推行要是起來有那麽容易,胤礽自己也就不用這麽累了。


    要說人選也不是沒有,張伯行是一個,為人還算不錯,官場上許多毛病他都沒有,要說他是完人也不至於,至少是個能用人。胤礽還記得一個楊名時,是李光地學生,康熙西巡時候他出了一點小紕漏,但是總來說人還是不錯,不過現守製家。


    鄂海倒是循吏,也可用……胤礽陸續想了幾個人,覺得如果是先試點話,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剩下來人就讓他頭疼了。眼下官員們,不論中央地方,都有一個特點:人無完人。有時候,大家形容人會用“白璧微瑕”來說,說實話,這樣人已經很不錯了。大家都是正常人,誰不會犯一點小錯?誰能一直十全十美?


    胤礽現麵臨問題是,如果一個是一塊白璧,那麽他手上很多官員已經不是“微瑕”而是碎了一半兒了,偏偏留下來那一半兒還水潤光澤……


    真是恨死人了!手隨心動,寫壞了一張紙,揭起來扔到一邊,定一定神,繼續劃拉。


    先留著你們,有合適人手再換了!也不用太久,頂多十年,必有能人出。胤礽恨恨地想,明年春闈一定要好好挑一批人出來,而主考官,聖心默定依舊是趙申喬。


    當然,胤礽不會現就揭曉答案。


    舒一口氣,今天已經寫了不少了,放下筆,洗洗手。喝著茶,靜靜地出神:稅製是一定要改,但是具體步驟還是需要仔細商量,試點省份也要仔細挑選。各衙門將封印了,開春之後首先要討論就是這件事情。【xiaienxe]


    馬齊進來時候,就看到胤礽一副高深莫測表情,心裏還是有一點兒不以為然。老臣子難免會把君與先帝作一比較,康熙這座山委實大了一點兒,胤礽政治上還算不得特別成熟。


    好歹也算是可造之材,馬齊心裏嘀咕了一聲,然後上報:“奴才等請旨。歲暮當祫祭太廟。又有,當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景陵、仁孝皇後、孝昭皇後、孝懿皇後陵。”


    祫祭太廟當然是胤礽自己去,下麵幾個陵卻是要派人去,馬齊也列好了備選名單,胤礽拿來一看,也都還恰當:“就照這個辦。”


    馬齊又道:“外藩蒙古之科爾沁、鄂爾多斯……翁牛特、喀爾喀、巴林、敖漢、阿霸垓、喀喇沁、土默特諸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已抵京。”這是要賜宴,還有,過年也是要發他們紅包。


    胤礽額角跳了一下:“知道了。說起暫奉安殿。孝莊文皇後萬年福地已擇好了,叫內務府與禮部、工部營建吧。”


    孝莊到現還沒入土為安呢,康熙那會可能是舍不得把祖母就這麽埋了。到了胤礽這裏,不埋不行了。


    孝莊沒有遷回盛京與皇太極合葬,倒不像是野史裏說那樣有故事。這事兒孝莊有遺命,接下來開會討論也通過了。從葬法上說,卑不動尊。夫為尊,皇太極死了幾十年了,為了孝莊回葬,再把他墳扒一扒,塞一個人進去?也不合適。孝莊也想看著兒孫。


    如果硬要說孝莊真有什麽“兒女私情上原因”,大概是因為皇太極旁邊兒還躲著一個海蘭珠。[1]


    這是必須要做事情,省錢也不能這上頭省,馬齊領旨。


    ————————————————————————————————————————


    與一腦門子官司、算計前朝不同,後宮還是很河蟹。


    其實旗人守喪上注重排場,而有些禮儀上就顯得比漢人輕得多,後宮如皇太後處宮女已經換上了顏色鮮豔衣服了。大家張羅著貼福字,掛門神,掛著長得像挽聯一樣對聯兒……倒也熱鬧。


    淑嘉手上捏著一份單子,是胤礽給。拜這張單子所賜,她“本朝重臣與世家生代家主資料庫”得到了。胤礽本意是給她作挑選兒媳婦參考之用,眾所周知原因,秀女們爹不可避免地上了名單。


    <a href="http:///"></a>


    淑嘉現要考慮就是正月裏接見命婦時候,如何安排一下讓她們把女兒帶過來。現這件事情上頭,她已經能拿四分主意了,另六分裏有五分歸胤礽作主,其他人努力共同占一分。


    難過,非常難過!


    兒子必須通過完婚來證明他成熟,但是……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決定帝國未來女主人。準婆婆小心眼兒擾得淑嘉不得安寧。太皇太後現形同架空,淑嘉知道自己沒壞心,且太皇太後不爭。萬一弄一個把自己扔到一邊兒兒媳婦兒來……


    掃一眼單子,佟佳氏是徹底不見了,鈕祜祿氏裏倒還有一個,還有幾個瓜爾佳氏,此外董鄂氏等“著姓大族”也赫然列。淑嘉還名單裏看到了漢軍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年遐齡之女。


    上一回大挑,指婚比較倉促,十三歲小姑娘都讓先回家了,留著這一回再挑,年遐齡之女年氏正其列。


    淑嘉對著名單出了一會兒神,不至於吧?年氏怎麽看也不像能夠入選太子妃啊?


    晚飯後就問胤礽:“這個年氏,有什麽特別地方麽?要給弘旦?”她算是比較關注年氏,上一回看時候,隻是覺得她是個水靈靈小姑娘,相貌不壞,然而看起來像是有些柔弱,不是標準兒媳婦相貌。


    胤礽道:“你看著要是可意,可留給弘旦作側室,”弘旦明年就十七了,先指側室也沒什麽不妥,“若有不如意處,也不要太冷著了,我另指給旁人就是了。年氏一門倒有幾個可用之材。”嫁妝應該也很豐厚,算是比較不錯獎品。[2]


    淑嘉:“……”放心,我一定不會把她留下來。


    年轉眼即至,淑嘉是經過一回,慢慢適應了這樣大場合慶典。今年比去年規模略減,也容易應付。


    因為自己不是後拍板人,淑嘉召見命婦與她們女兒時候並沒有表現得對誰特別關注,心裏卻已取中了幾個人。大學士馬齊宗族裏有一個比較不錯女孩子,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之女瓜爾佳氏也很不錯,三福晉侄女裏也有好孩子。


    與“挑兒媳婦”相比,傳說中年貴妃就不值一提了。


    年氏出身決定了她不可能當太子妃,這裏不光是漢軍旗問題,漢軍旗本身不是問題,主要是年家旗人裏還不算世家。不是兒媳婦人選,理你作甚?


    年氏今年十五歲,是她父親老來女。論理是該嬌生慣養,偏又教育得不壞。一張瓜子臉,精致眉眼,小小年紀已顯出些婀娜之態來。答起話來也是輕聲慢語,聽著很是舒服。


    淑嘉還是把年氏給淘汰了,對胤礽說:“看著她有些嬌弱,說不上哪裏不對,就是不對眼。”胤礽點點頭:“知道了。”年家女兒還是比較不愁嫁,不合適自家兒子那就隨便找一家唄。


    不意她心裏淘汰了年氏,有人卻看中了她,想要來當兒媳婦兒。


    “你要把她給你們家?”淑嘉驚訝地看著寧蕙。


    寧蕙點頭:“丫頭比長一歲,我連日陪著主子娘娘冷眼看著,她是個不狂言不詐語,禮數也周全。出身也不壞。”要不是跟淑嘉比較熟,寧蕙是萬不會開這個口,皇帝家還沒挑完,你搶什麽先呢?


    現占著這個“人和”條件,加上年氏做不了太子妃,簡王又是鐵帽子王,麵子還是有,兒女婚姻上發言權也是有。寧蕙心說,非正式地提一提也好。


    淑嘉道:“那你可要想好了。”


    寧蕙疑道:“難道她有什麽不妥?”照寧蕙看來,年氏長相好、脾氣好、家裏父兄也爭氣、年家也算是“多子”,再沒什麽好挑剔了。


    淑嘉有意把年氏給淘汰了,這卻不是因為什麽“曆史”,純粹是因為現實。一個三額駙就把弘晰弄得原地打轉兒,年氏哥哥年羹堯可不是什麽安份主兒。弘晰嶽父好歹還有“蒙古”這道護身符免其不死,年羹堯脾性給點兒陽光他就能把自己給點著了。


    康熙世時候就已經命年羹堯做了四川巡撫。年某人是個能人,四川巡撫任上頗有政績,前陣子還檢出成都府隱瞞許多田地。但是,一件事情就很能表現出他性格來:康熙讓他與四川提督剿匪,他老人家覺得提督一個人就能搞定,拍拍屁股回來了,回來了還不跟老板打聲招呼,報告裏提都沒提。


    讀過書,有點子傲氣,大家能夠理解。但是傲到不把老板放到眼裏,這就是個大罪過了。


    年羹堯有本事、有脾氣,即使不知道曆史,你有點警覺都能下斷言:給他個立功機會,他一定會來個驚天大逆轉,借著立功跟老板不禮貌,後被忍無可忍老板給幹掉。


    別看你是旗人,漢軍旗跟滿洲旗差別還是很大,漢軍旗砍頭概率可比滿洲旗大多了。


    這不是功高震主問題,是性格決定命運問題。


    淑嘉組織了一下語言:“她哥哥年羹堯不像是個安份人,別拖累了你們家。”


    寧蕙權當笑話聽了:“這怎麽至於?年羹堯我也知道,讀書人,納蘭容若女婿,人能壞到哪裏去?”


    淑嘉想了想,雍正不上台,年羹堯就不是皇帝偽·大舅子,鬧騰概率會小很多。也是因為別人兒子沒有自己兒子重要,淑嘉便未多加勸阻。對自己兒子,有一點危險都要想辦法掐滅,別人兒子,就交給別人父母操心去吧。


    “我先跟皇上透個口風兒,就說你看著年氏好,先別叫簡王出麵兒。”


    “我省得。”寧蕙滿意地笑了。


    ————————————————————————————————————————


    與此同時,對於婚姻大事有決策權那一位,正痛苦。


    “打水來,朕要淋浴。”板正僵硬聲音。


    一陣悉蘇之聲。


    “萬歲爺,水到了。”


    “誰叫你們抬熱水來?!!要冷水!”


    “萬歲爺,還沒出正月,用冷水會傷著龍體……”


    “滾!哪來那麽多廢話,”胤礽脾氣陡然上來,“去打冷水來!”


    正當壯年男人,一年多沒xx,不是x無能就是……他守孝。


    作者有話要說:


    [1]這是我猜。


    [2]年mm是正經八旗,是要選秀,得皇帝指婚;她不是包衣,王爺說納就納了。年羹堯原不是老四門下,年某人四川巡撫是康熙給,那時候他妹妹也沒嫁雍正,不存為利用年家而娶年氏這個偽命題。年羹堯是後來所整個佐領被康熙賜給當時雍王之後,才成為所謂“門人”。


    如果非要說陰謀算計,那也是康熙首肯了。


    ps:年mm為四爺生了很多孩子,可惜都沒活下來。對於子嗣稀少四爺來說……大家懂,他不可能拿後嗣來開玩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主流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吃肉並收藏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