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作為大宋皇城正殿,乃舉行登基大典之類重大慶典的地方。
一般的接待外國使臣在平日大朝會的紫宸殿即可,而此次趙匡胤接見南唐使者的活動卻破規格的放在了大慶殿舉行。無論是規模,還是氣派,這所從後周崇元殿改名而來的大慶殿都是整個皇宮內最高的存在,遠非紫宸殿可比。由此可見,趙匡胤此次算是給足了南唐麵子。
殿內文武大臣分別在趙普和趙光義的帶領下站列齊整。韓旭依舊位列趙光義下首,隻不過他的後麵不再是潘美,而是一直在淮南巡視剛剛回來的宣徽南院使曹彬。因南唐使者沿運河水路進京,是以恰好在淮南巡視的曹彬被趙匡胤下令護送,跟著南唐船隊一起回到了京城。
曹彬還是作為監軍時的老樣子,在見到韓旭時,認真嚴肅的行禮,不卑不亢。沒有因為韓旭如今的地位而溜須拍馬,也沒有因為和韓旭並肩戰鬥過而拉老關係。
對此,韓旭也不在意。曹彬就是這麽一個人,個性謹慎,治軍嚴謹,沒有公事基本不出門,從來不參加官員之間的交際。趙匡胤看中的正是曹彬這點從而委以重任。大宋第一良將的美名不是空穴來風,倘若曹彬一見麵就像潘美那樣老於世故,韓旭反而倒奇怪了。
“宣南唐使者進殿……”
“宣南唐使者進殿……”
……
隨著太監們接力般的話語傳遞,以齊王李從善為首的南唐使者,個個身穿隆重,緩緩步入殿內,朝著趙匡胤行臣子之禮,高呼萬歲。
趙匡胤一改往日對南唐進奏使那嚴厲的口吻,滿臉笑意的接受著李從善等人的朝拜。
和幾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從善放下了對那皇位的覬覦,整個人如同煥然一新,更顯成熟和自信。端得是風流倜儻,瀟灑不凡,就連韓旭看了都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然而,與李從善的灑脫成鮮明對比的是韓熙載的肅穆。
本該更加放蕩不羈的韓熙載,此刻卻一直眉頭深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金五萬兩,銀十萬兩……”
“絹五千匹……生絲兩千斤……茶三千斤……”
“糧二千石,牛羊百頭……”
“夜明珠百顆……”
“景德瓷器,宣州紙筆,歙州墨硯,池州釀……”
……
韓熙載手捧進貢清單,緩緩宣讀。從金銀到牛羊糧食,從南唐各地著名物產到奢侈品,從天然產出到精美的手工雕琢……
在殿內滿朝文武的瞠目結舌中,韓熙載竟然整整宣讀了盞茶時間。直到他宣讀完畢,所有人處在震驚之中,目瞪口呆的樣子,如遭受雷擊。
南唐不是沒有進貢過,但和此次相比,先前的那些大手筆反而成了小家子氣。大江以南幾十年無戰事,南唐累積的財富將大宋的群臣嚇傻了眼,就連趙匡胤這位大宋的皇帝都呆若木雞的癡在龍椅上。
片刻後,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堂堂大宋朝的官員此刻倒像是成了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
與殿內一片興奮之色不同,韓熙載宣讀的時候,韓旭分明聽出來他語氣中的一絲顫抖,顯然他的內心極不平靜。這份進貢清單,即便是以南唐的富有也是難以承受之痛。倒是韓熙載身邊的李從善,再次讓韓旭不得不從新認識一番。因為從始至終,李從善都保持著笑意盈盈的麵容,淡然至極,仿佛韓熙載念的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似的。至於兩人身後的幾名隨從使者,表現倒是正常,一個個麵色通紅,低頭不語。
“咳咳……”
趙匡胤輕咳兩聲清了清嗓子,又似乎在提醒自己的手下們別太丟人現眼。待得殿內恢複安靜,這才笑嗬嗬的說道:“你們國主實在是客氣,朕……嗬嗬……倒有點受之有愧呐!”
韓旭微微抬頭,瞧趙匡胤那美滋滋的那樣子,心下不禁暗自誹謗:“哪有半點的受愧之色?這趙大老板就是訛人訛習慣了!以前是欺負自己,現在看樣子是嫌棄自己沒啥好訛詐的了,改頭去訛詐李煜去了!”
“外臣惶恐,這是做臣子應該做的!”李從善拱手道。
一番客客氣氣的交流,趙匡胤大概的問了下南唐的近況,李從善言辭清楚,對答如流。對他不卑不亢的表現,趙匡胤似乎很是滿意,不時的微笑點頭。
偶爾間,趙匡胤還不忘賣弄他年輕時候的遊俠經曆,回憶他當年遊曆南唐的所見所聞、風土人情,為滿朝的文武展現一個開國之君的風采。當然,這自然少不了百官們對他“見聞識廣”的一頓馬屁。或許趙匡胤真的是受之有愧,言語中未提及一句李煜違抗聖旨之事。是以到目前為止,整個見麵的過程也算得上其樂融融。
言歸正傳,韓熙載拿出“國書”,並上進貢清單,遞交到常歡手裏。事實上,這也不能算是一份“國書”,隻能算是稍微正式點的書信。作為大宋的屬國,給李煜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以“國書”的形式和趙匡胤來個平起平坐!
趙匡胤從常歡手中接過進貢清單和“國書”。清單已被韓熙載念過,簡單的翻看兩眼後就放到了一旁,隨即笑嗬嗬的展開“國書”看了起來。
李煜不愧為才子人物,一手字寫得瀟灑飄逸,看得趙匡胤眼前一亮,令他羨慕不已。
然而,隨著趙匡胤看下去,眾人發現趙匡胤臉上的笑容不見了,麵色漸漸變得嚴肅,眉頭也越皺越緊。
趙光義扭頭看了看韓旭,嘿嘿笑道:“韓王爺,你猜李煜給皇上的書信寫了什麽?”
以目前兩人的關係,雖然還沒密切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地步,但也沒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至少趙光義想和韓旭交好的想法一直未變。
韓旭沒想到趙光義突然會在朝堂上問自己,微微一愣道:“或許他們想要回淮南十四州吧!”
“韓王爺真會開玩笑!”趙光義莞爾笑道。
他可不認為李煜真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淮南十四州無論是對南唐還是大宋都意義重大。後周時代好不容拿下淮南十四州,趙匡胤絕不會將它再送出去,無論是趙匡胤還是李煜都深知這一點。趙光義當然知道韓旭隻是說笑,他開口問韓旭,隻是想和韓旭交流交流而已。
不久後,趙匡胤合上手中的“國書”,麵無表情的看了眼李從善,問道:“這是你們國主的意思?”
“回稟皇上,正是國主親筆所書。”李從善認真的說道。
趙匡胤眉頭再次皺起,盯著李從善一字一頓道:“這裏麵的內容你都知曉?”
李從善點頭道:“國主所書之前,均已問過韓老大人和微臣的想法。”
趙匡胤追問道:“這麽說對裏麵所述之事,你是讚同的?”
聞聽此話,李從善第一次遲疑了,眼神流露出一絲茫然,但這隻是瞬間之事。轉眼間,李從善恢複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微笑道:“身為臣子,一切謹遵國主的吩咐;身為兄弟,長兄為父。”
兩人一問一答,卻未有絲毫的透露“國書”中的內容。
滿朝的文武頓時來了興趣,李煜在“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麽?
趙匡胤不說話,眼神卻朝著韓旭看來,難道“國書”中的內容涉及到平西王?眾人不禁紛紛揣測,韓旭更是滿頭霧水。
大慶殿內,一時陷入了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集中在趙匡胤身上,而趙匡胤的目光卻在兩人身上停留,一會看看李從善,一會看看韓旭……
良久後,趙匡胤放下“國書”,想了想說道:“你們國主提及的兩件事,朕還需仔細思量一番,改日朕會給你答複。”
“這個自然!”李從善彎腰一禮:“多謝皇上。”
“退朝……”
……
韓旭如今是更摸不著頭腦了,因為趙匡胤臨走之時再次回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複雜的一眼。
他心裏總覺得那封“國書”對自己有點不妥,至少裏麵一定是涉及到了他,不然趙匡胤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他,而且似乎有舉棋不定的意味。
來不及細想,身為大宋接待使,韓旭領著李從善和韓熙載回到了平西王府。
趙匡胤這次對韓旭大方了一回,不僅從宮內拍出了禦廚,就連給南唐使者的食材都有宮裏備齊送到平西王府。
吃著宮裏禦廚的美食,喝著宮裏的禦酒,韓旭舉著酒杯笑道:“來,來,來,兄弟我借花獻佛,給兩位哥哥進一杯。”
李從善和韓熙載早就看出韓旭非一般人,隻是他們怎麽也想不到如今的韓旭已經貴為大宋朝的平西郡王。兩人均是感慨萬千,雖然韓旭雙腿殘疾,可論地位韓旭已經可算是在他們之上。時過境遷,一杯水酒下肚,仿佛一口喝下數年的時光。
韓熙載嗬嗬笑道:“韓王爺如今可以說是誌得意滿哦,老哥我真是羨慕得緊。滿府美豔俏娘,就連楊大家都跟你來到了汴京,真是……”
說道楊月蟬,隻見李從善麵色微微一變,低頭歎息不已。當年在金陵城,楊月蟬可以說是李從善的紅顏知己,而他也一直對楊月蟬抱有心思。在楊月蟬消失之後,他甚至派人找遍了大江南北,直到來到汴京平西王府,這才知道楊月蟬已成了韓旭的人。雖然心有遺憾,但要怪也隻能怪造物弄人。
在楊月蟬剛剛出來見兩位故人的時候,韓旭就從李從善的眼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下對楊月蟬更是情動。當年楊月蟬偏偏看不上身為南唐齊王的李從善,而心甘情願的跟了自己,這怎能不讓韓旭感恩呢。
此刻,見李從善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於是岔開話題道:“不知兩位哥哥今個給皇上上的那道信函說的是啥事?”
韓熙載和李從善相視一眼,放下筷子,認真的說道:“這事也不是什麽秘密,以韓王爺如今的地位,皇上想必也定然會宣韓王爺商量一番。”說著,整理了下思緒道:“韓王爺也知道咱南唐缺鹽鐵,這第一件事就是國主請求皇上能夠放寬對江南的鹽鐵供應,也算是為南唐的百姓請求吧。”
說到這正事,李從善終於開口了:“這點還請韓王爺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幾句。韓王爺作為兄弟我的老友,此次來京兄弟當然忘不了韓兄弟的。”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隻要韓旭能替他們說話,一份重禮是少不了的。
韓旭佯作生氣道:“這個自然。當年老弟我在南唐還不是兩位哥哥照顧的?”然而,他卻心裏樂開了花,憑李從善和韓熙載出手,重禮那定然是不簡單嘍。
韓熙載暗鬆口氣,有了韓旭這位郡王的話,或許能夠不虛此行,於是笑道:“至於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老弟我也答應了……”韓旭拍著胸口保證道,連聽都沒聽韓熙載要說的是什麽就直接給答應了。
韓熙載看了看一旁苦笑連連的李從善,隨即笑道:“韓王爺,其實第二件事倒不需要老弟幫忙,這全憑皇上的意思。”
“哦?”
“韓王爺也知道,齊王殿下至今未娶妻,國主的意思是替齊王殿下向皇上求親。一來長兄為父,國主也替齊王殿下著急嘛,嗬嗬;二來,若是結成秦晉之好,咱大宋和南唐就是永結同心。”
韓旭聽得連連點點頭,大讚李煜好主意,沒想到這李大才子還能想出這樣的絕妙主意。南唐此次果然不僅僅是進貢賠罪,而是懷揣著兩個目的來的。尤其是第二個,一旦李從善娶了大宋的公主,那麽李煜就再也不用擔心來京城朝賀,趙匡胤總不會抓他的親家吧。
大宋的公主?大宋的公主有幾個呢?
“轟……”
一想到此,韓旭麵色瞬間大變,趙匡胤的姐妹早已成家,而趙匡胤的女兒除了趙芸,其她都未成年。
李從善竟然是向趙芸求親?
“砰……”
一聲巨響,酒桌頓時四分五裂,杯盞紛飛。……
一般的接待外國使臣在平日大朝會的紫宸殿即可,而此次趙匡胤接見南唐使者的活動卻破規格的放在了大慶殿舉行。無論是規模,還是氣派,這所從後周崇元殿改名而來的大慶殿都是整個皇宮內最高的存在,遠非紫宸殿可比。由此可見,趙匡胤此次算是給足了南唐麵子。
殿內文武大臣分別在趙普和趙光義的帶領下站列齊整。韓旭依舊位列趙光義下首,隻不過他的後麵不再是潘美,而是一直在淮南巡視剛剛回來的宣徽南院使曹彬。因南唐使者沿運河水路進京,是以恰好在淮南巡視的曹彬被趙匡胤下令護送,跟著南唐船隊一起回到了京城。
曹彬還是作為監軍時的老樣子,在見到韓旭時,認真嚴肅的行禮,不卑不亢。沒有因為韓旭如今的地位而溜須拍馬,也沒有因為和韓旭並肩戰鬥過而拉老關係。
對此,韓旭也不在意。曹彬就是這麽一個人,個性謹慎,治軍嚴謹,沒有公事基本不出門,從來不參加官員之間的交際。趙匡胤看中的正是曹彬這點從而委以重任。大宋第一良將的美名不是空穴來風,倘若曹彬一見麵就像潘美那樣老於世故,韓旭反而倒奇怪了。
“宣南唐使者進殿……”
“宣南唐使者進殿……”
……
隨著太監們接力般的話語傳遞,以齊王李從善為首的南唐使者,個個身穿隆重,緩緩步入殿內,朝著趙匡胤行臣子之禮,高呼萬歲。
趙匡胤一改往日對南唐進奏使那嚴厲的口吻,滿臉笑意的接受著李從善等人的朝拜。
和幾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從善放下了對那皇位的覬覦,整個人如同煥然一新,更顯成熟和自信。端得是風流倜儻,瀟灑不凡,就連韓旭看了都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然而,與李從善的灑脫成鮮明對比的是韓熙載的肅穆。
本該更加放蕩不羈的韓熙載,此刻卻一直眉頭深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金五萬兩,銀十萬兩……”
“絹五千匹……生絲兩千斤……茶三千斤……”
“糧二千石,牛羊百頭……”
“夜明珠百顆……”
“景德瓷器,宣州紙筆,歙州墨硯,池州釀……”
……
韓熙載手捧進貢清單,緩緩宣讀。從金銀到牛羊糧食,從南唐各地著名物產到奢侈品,從天然產出到精美的手工雕琢……
在殿內滿朝文武的瞠目結舌中,韓熙載竟然整整宣讀了盞茶時間。直到他宣讀完畢,所有人處在震驚之中,目瞪口呆的樣子,如遭受雷擊。
南唐不是沒有進貢過,但和此次相比,先前的那些大手筆反而成了小家子氣。大江以南幾十年無戰事,南唐累積的財富將大宋的群臣嚇傻了眼,就連趙匡胤這位大宋的皇帝都呆若木雞的癡在龍椅上。
片刻後,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堂堂大宋朝的官員此刻倒像是成了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
與殿內一片興奮之色不同,韓熙載宣讀的時候,韓旭分明聽出來他語氣中的一絲顫抖,顯然他的內心極不平靜。這份進貢清單,即便是以南唐的富有也是難以承受之痛。倒是韓熙載身邊的李從善,再次讓韓旭不得不從新認識一番。因為從始至終,李從善都保持著笑意盈盈的麵容,淡然至極,仿佛韓熙載念的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似的。至於兩人身後的幾名隨從使者,表現倒是正常,一個個麵色通紅,低頭不語。
“咳咳……”
趙匡胤輕咳兩聲清了清嗓子,又似乎在提醒自己的手下們別太丟人現眼。待得殿內恢複安靜,這才笑嗬嗬的說道:“你們國主實在是客氣,朕……嗬嗬……倒有點受之有愧呐!”
韓旭微微抬頭,瞧趙匡胤那美滋滋的那樣子,心下不禁暗自誹謗:“哪有半點的受愧之色?這趙大老板就是訛人訛習慣了!以前是欺負自己,現在看樣子是嫌棄自己沒啥好訛詐的了,改頭去訛詐李煜去了!”
“外臣惶恐,這是做臣子應該做的!”李從善拱手道。
一番客客氣氣的交流,趙匡胤大概的問了下南唐的近況,李從善言辭清楚,對答如流。對他不卑不亢的表現,趙匡胤似乎很是滿意,不時的微笑點頭。
偶爾間,趙匡胤還不忘賣弄他年輕時候的遊俠經曆,回憶他當年遊曆南唐的所見所聞、風土人情,為滿朝的文武展現一個開國之君的風采。當然,這自然少不了百官們對他“見聞識廣”的一頓馬屁。或許趙匡胤真的是受之有愧,言語中未提及一句李煜違抗聖旨之事。是以到目前為止,整個見麵的過程也算得上其樂融融。
言歸正傳,韓熙載拿出“國書”,並上進貢清單,遞交到常歡手裏。事實上,這也不能算是一份“國書”,隻能算是稍微正式點的書信。作為大宋的屬國,給李煜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以“國書”的形式和趙匡胤來個平起平坐!
趙匡胤從常歡手中接過進貢清單和“國書”。清單已被韓熙載念過,簡單的翻看兩眼後就放到了一旁,隨即笑嗬嗬的展開“國書”看了起來。
李煜不愧為才子人物,一手字寫得瀟灑飄逸,看得趙匡胤眼前一亮,令他羨慕不已。
然而,隨著趙匡胤看下去,眾人發現趙匡胤臉上的笑容不見了,麵色漸漸變得嚴肅,眉頭也越皺越緊。
趙光義扭頭看了看韓旭,嘿嘿笑道:“韓王爺,你猜李煜給皇上的書信寫了什麽?”
以目前兩人的關係,雖然還沒密切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地步,但也沒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至少趙光義想和韓旭交好的想法一直未變。
韓旭沒想到趙光義突然會在朝堂上問自己,微微一愣道:“或許他們想要回淮南十四州吧!”
“韓王爺真會開玩笑!”趙光義莞爾笑道。
他可不認為李煜真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淮南十四州無論是對南唐還是大宋都意義重大。後周時代好不容拿下淮南十四州,趙匡胤絕不會將它再送出去,無論是趙匡胤還是李煜都深知這一點。趙光義當然知道韓旭隻是說笑,他開口問韓旭,隻是想和韓旭交流交流而已。
不久後,趙匡胤合上手中的“國書”,麵無表情的看了眼李從善,問道:“這是你們國主的意思?”
“回稟皇上,正是國主親筆所書。”李從善認真的說道。
趙匡胤眉頭再次皺起,盯著李從善一字一頓道:“這裏麵的內容你都知曉?”
李從善點頭道:“國主所書之前,均已問過韓老大人和微臣的想法。”
趙匡胤追問道:“這麽說對裏麵所述之事,你是讚同的?”
聞聽此話,李從善第一次遲疑了,眼神流露出一絲茫然,但這隻是瞬間之事。轉眼間,李從善恢複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微笑道:“身為臣子,一切謹遵國主的吩咐;身為兄弟,長兄為父。”
兩人一問一答,卻未有絲毫的透露“國書”中的內容。
滿朝的文武頓時來了興趣,李煜在“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麽?
趙匡胤不說話,眼神卻朝著韓旭看來,難道“國書”中的內容涉及到平西王?眾人不禁紛紛揣測,韓旭更是滿頭霧水。
大慶殿內,一時陷入了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集中在趙匡胤身上,而趙匡胤的目光卻在兩人身上停留,一會看看李從善,一會看看韓旭……
良久後,趙匡胤放下“國書”,想了想說道:“你們國主提及的兩件事,朕還需仔細思量一番,改日朕會給你答複。”
“這個自然!”李從善彎腰一禮:“多謝皇上。”
“退朝……”
……
韓旭如今是更摸不著頭腦了,因為趙匡胤臨走之時再次回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複雜的一眼。
他心裏總覺得那封“國書”對自己有點不妥,至少裏麵一定是涉及到了他,不然趙匡胤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他,而且似乎有舉棋不定的意味。
來不及細想,身為大宋接待使,韓旭領著李從善和韓熙載回到了平西王府。
趙匡胤這次對韓旭大方了一回,不僅從宮內拍出了禦廚,就連給南唐使者的食材都有宮裏備齊送到平西王府。
吃著宮裏禦廚的美食,喝著宮裏的禦酒,韓旭舉著酒杯笑道:“來,來,來,兄弟我借花獻佛,給兩位哥哥進一杯。”
李從善和韓熙載早就看出韓旭非一般人,隻是他們怎麽也想不到如今的韓旭已經貴為大宋朝的平西郡王。兩人均是感慨萬千,雖然韓旭雙腿殘疾,可論地位韓旭已經可算是在他們之上。時過境遷,一杯水酒下肚,仿佛一口喝下數年的時光。
韓熙載嗬嗬笑道:“韓王爺如今可以說是誌得意滿哦,老哥我真是羨慕得緊。滿府美豔俏娘,就連楊大家都跟你來到了汴京,真是……”
說道楊月蟬,隻見李從善麵色微微一變,低頭歎息不已。當年在金陵城,楊月蟬可以說是李從善的紅顏知己,而他也一直對楊月蟬抱有心思。在楊月蟬消失之後,他甚至派人找遍了大江南北,直到來到汴京平西王府,這才知道楊月蟬已成了韓旭的人。雖然心有遺憾,但要怪也隻能怪造物弄人。
在楊月蟬剛剛出來見兩位故人的時候,韓旭就從李從善的眼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下對楊月蟬更是情動。當年楊月蟬偏偏看不上身為南唐齊王的李從善,而心甘情願的跟了自己,這怎能不讓韓旭感恩呢。
此刻,見李從善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於是岔開話題道:“不知兩位哥哥今個給皇上上的那道信函說的是啥事?”
韓熙載和李從善相視一眼,放下筷子,認真的說道:“這事也不是什麽秘密,以韓王爺如今的地位,皇上想必也定然會宣韓王爺商量一番。”說著,整理了下思緒道:“韓王爺也知道咱南唐缺鹽鐵,這第一件事就是國主請求皇上能夠放寬對江南的鹽鐵供應,也算是為南唐的百姓請求吧。”
說到這正事,李從善終於開口了:“這點還請韓王爺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幾句。韓王爺作為兄弟我的老友,此次來京兄弟當然忘不了韓兄弟的。”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隻要韓旭能替他們說話,一份重禮是少不了的。
韓旭佯作生氣道:“這個自然。當年老弟我在南唐還不是兩位哥哥照顧的?”然而,他卻心裏樂開了花,憑李從善和韓熙載出手,重禮那定然是不簡單嘍。
韓熙載暗鬆口氣,有了韓旭這位郡王的話,或許能夠不虛此行,於是笑道:“至於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老弟我也答應了……”韓旭拍著胸口保證道,連聽都沒聽韓熙載要說的是什麽就直接給答應了。
韓熙載看了看一旁苦笑連連的李從善,隨即笑道:“韓王爺,其實第二件事倒不需要老弟幫忙,這全憑皇上的意思。”
“哦?”
“韓王爺也知道,齊王殿下至今未娶妻,國主的意思是替齊王殿下向皇上求親。一來長兄為父,國主也替齊王殿下著急嘛,嗬嗬;二來,若是結成秦晉之好,咱大宋和南唐就是永結同心。”
韓旭聽得連連點點頭,大讚李煜好主意,沒想到這李大才子還能想出這樣的絕妙主意。南唐此次果然不僅僅是進貢賠罪,而是懷揣著兩個目的來的。尤其是第二個,一旦李從善娶了大宋的公主,那麽李煜就再也不用擔心來京城朝賀,趙匡胤總不會抓他的親家吧。
大宋的公主?大宋的公主有幾個呢?
“轟……”
一想到此,韓旭麵色瞬間大變,趙匡胤的姐妹早已成家,而趙匡胤的女兒除了趙芸,其她都未成年。
李從善竟然是向趙芸求親?
“砰……”
一聲巨響,酒桌頓時四分五裂,杯盞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