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十三年。
七月二十五日。
隨著聖旨頒布下去,大夏王朝頓時引來巨大的歡呼之聲。
天災已定。
這是朝廷頒布的消息。
聖旨十分簡單,基本上都是圍繞顧錦年的功績去說,以致於顧錦年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更高了一些。
不過災情定下來了,不代表甚麽事情都沒了。
對於大夏王朝而言,接下來的事情會更多。
災情的穩定還有善後,這些工作都讓人深感頭疼。
實話實說,如若不是天地賜福,出現五大綠洲,而且國運昌盛,再加上顧錦年將功德散於大夏百姓,使得百姓內心是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否則的話,隻怕麻煩更多。
畢竟現在看到了希望,大家心態都很好。
可朝堂上,卻已經開始爭議不休了。
大殿當中。
永盛大帝端坐在龍椅上,各方勢力也在激烈爭議。
“隴西郡地動,目前雖已經控製局勢,但所需要的物質人力,應當是第一,東林郡火災已經被滅,功德金雨也使得東林郡災情穩定控製,至於南越郡,洪災已經沒了,應當竭盡全力處理隴西郡之事。”
吏部尚書胡庸開口,他在朝堂上直接開口,絲毫不管其他人的想法。
這善後救災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僅僅是穩定百姓民心,更主要的還是政績,現在隴西郡是太子的政績,東林郡是秦王的政績,南越郡是魏王的政績。
江中郡那還好一點,畢竟江中郡是顧錦年負責的,就算江中郡一點災情都沒了,也不會影響什麽。
大夏王朝即將要昌盛,那麽帝位之爭就更加激烈了,尤其是永盛大帝這次也得到了賜福。
壽元悠長,雖然沒有幾百年的皇帝,可以當下情況來說,再坐個三五十年問題不大。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永盛大帝這兩年就駕崩了,那他們還真不怕,太子隻需要老老實實坐在家裏,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幹,每天吃吃喝喝都行。
長幼尊卑擺在那裏。
除非大夏天災,秦王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但這可能嗎?
可現在永盛大帝明顯要在位幾十年。
這幾十年內,會發生多少事情?這對於秦王來說簡直是一件大好事。
而對於太子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太子勢力已經開始準備了,也不是說去針對誰,而是圍繞著太子利益,進行爭奪。
四大災區,都需要善後,可能江中郡要好一些。
但人力物力包括錢財銀兩就隻有這些,事情隻能先辦好一件,自然而然,胡庸要為太子效力了。
他本身就是太子的黨羽,麵對這件事情,他們自然而然要理力據爭。
畢竟如若隴西郡災情安穩解決,這樣一來的話,天下人就說不了太子什麽問題,反倒是秦王和魏王辦事效率差。
對於朝堂官員而言,大家是知道為什麽。
可百姓不知道,一看隴西郡這情況,都已經妥善解決了。
再看看你東林郡,還在慢吞吞重建家園,百姓自然有民怨,但這個民怨不針對朝廷,而是針對辦事之人。
那個時候,必然會形成,太子不愧是太子,果然手段強,一下子解決這些麻煩。
然後秦王果然沒用,會打仗而已,治理國家一點作為都沒有。
隻要營造出這樣的輿論和話題,對而他們而言就夠了。
此消彼長之下,太子的位置是越來越穩固,秦王就更別想上位了。
而且這些事情,是太子黨羽私下商量好的,並沒有告知太子,倒不是說撇開太子,而是有些事情,必須要由他們來做,通知太子,無論太子是什麽意思,都不好。
答應,顯得太子不仁義,自己親兄弟也動手。
不答應,太子甘願秦王上位嗎?
這就是黨羽的可怕和強大,有些事情不是你做不做主,而是大家願不願意,而且再說一點,太子就當真不願意嗎?
可是胡庸的話一說完,立刻便有人站出來了。
“臣不同意。”
“陛下,如今四大災區,也隻有江中郡還算可以,其餘三大災區,都需大量人手物資解決,臣認為,應當分三批人前去救援,這樣一來,其一可定民心,其二也可看看諸位王爺的手段如何,其三也算是提前知曉問題所在。”
“如若單方麵去救援隴西郡,先不說其他,百姓如何看待?”
“再者,隴西郡想要重建,至少半年時間需要,如果這半年之後,解決掉了還好說,大軍前往東林郡,發現東林郡有諸多問題,該怎麽辦?”
“拖延一分一秒,都對我大夏王朝而言不利。”
“故而,請陛下三思而行。”
此時此刻,顧冷的聲音響起,他是刑部左侍郎,不過在這個時候,為秦王說話,自然代表著一些不同的信號。
世人都知道,秦王與顧家關係不錯,而今顧家出了一個麒麟子,自然而然顧家人說的話,要比尋常重一些。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說之前的顧家,可以左右太子之位,而今的顧家已經不是左右那麽簡單了,直接欽點都沒大問題。
隻要顧錦年到永盛大帝麵前說一句話都行。
我覺得太子不行,秦王殿下還可以。
那基本上秦王殿下就能上位了。
隻不過所有人也清楚的明白,顧家不會這麽做,畢竟到了這個體量,太子也好,秦王也罷,都不會找顧家麻煩,就算他們任何一人登基了,顧家永遠是顧家。
以後的皇帝難道就不需要靠顧家嗎?
可若是參與進來了,萬一萬一萬一,太子就是能登基怎麽辦?那這個仇大不大?
別說皇帝寬宏大度,換做是誰都大度不了啊。
所以不參與是最好的,當然聲援兩句合情合理,比如說顧冷現在就是這樣,他並非是聲援秦王,而是緩解秦王的壓力,但同樣也沒有去得罪太子。
這種做法才是最好的。
麵對顧冷開口,楊開的聲音不由響起。
“顧侍郎,老夫不認可,倘若兵分三路,雖然可同時營救,但這過程有多慢?”
“如今五大綠洲還需要百姓遷徙,王朝內有諸多事情,把絕大部分力量分成三批人,至少需要兩至三年才能徹底解決三郡之難。”
“如若集中力量解決隴西郡,再將東林郡和南越郡的事情慢慢解決,實在不行讓他們遷徙,這何嚐不是一件好事?”
楊開出聲,他這話也是支持太子,一來他的確是太子之人,二來他認可胡庸的計劃。
倒不完全是因為這種爭鬥。
“陛下,臣也同意胡大人之言。”
“臣,也同意。”
下一刻,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也跟著同意,戶部尚書同意很正常,集中力量去解決,對戶部的財政來說也稍稍有些緩和。
而工部尚書答應的原因就讓不少人驚訝,畢竟工部與太子關係一般般吧。
眼下這件事情,不說站隊,但也大差不差,這樣做有些不太好。
不過,這段時間他們也發現了,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兩個人時不時就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做什麽,很有可能工部尚書已經被太子詔安了。
“臣,不認可。”
刑部尚書搖了搖頭,還是出來拒絕。
“臣等也不認可。”
一些儒臣也跟著上前,伴隨著一些武將一起出聲。
場麵一度很尷尬。
龍椅上,永盛大帝聽著眾人爭議,有些頭疼。
是。
大夏天災已經結束了,這是一件好事,而且還開辟出五大綠洲,可正是因為這五大綠洲,搞的現在有些難辦。
一來天災需要善後,那麽善後就需要人力,物力,還有財力支持。
救災需要銀子。
開辟綠洲也需要銀子。
上上下下都需要銀子,大家夥都明白,大夏王朝未來可期,可問題是眼下的東西解決不了,那就麻煩了。
說來說去還是東西給的太多太好了,有時候太好也不行。
就好比一個乞丐,在城外破廟內,快要餓死了,可就在這個時候,擺在他麵前是一桌子佳肴和一萬兩黃金,隻能二選一。
選擇佳肴,肯定是餓不死,但這一萬兩黃金就別想拿。
選擇黃金,那很好,你不能確定你接下來能買到吃的,萬一周圍百裏沒有任何人呢?
有這麽多黃金有什麽用?反而拖垮自己。
現在綠洲擺在麵前,遷徙是大事,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但災情也擺在麵前。
頭疼的很。
“諸位愛卿。”
“不如這樣,號召百姓,自發前往災區,由大夏將士帶領,雖無法直接解決災情善後,但至少可以減少恐慌,如何?”
永盛大帝開口,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百姓自發去做。
隻是此話一說,滿朝文武都微微搖頭。
“陛下。”
“倒不是百姓們不願,而是百姓都要生存,若是白白去幹活,對他們而言不公,再者自發前去,所需要的糧食,自然也要又朝廷解決,這依舊是開支。”
“包括居住之地,包括人員管理等等事務,反而會搞的一團糟。”
何言開口,滿是無奈。
想法是好,但不現實啊,老百姓又不傻,捐點銀子差不多了,不可能千裏迢迢跑去賑災啊。
“朕明白。”
“朕的意思是說,許諾金銀,等到朝廷稅收回來,再給予補發。”
永盛大帝又不傻,讓百姓白幹活肯定沒人願意啊,但銀子大夏王朝現在是沒有,可以後不見地沒有啊。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何言不由微微沉思一番。
“陛下,這個方法倒不是不行,隻是即便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敢問陛下,何時能補發?”
何言出聲,詢問永盛大帝。
“一年吧。”
永盛大帝道出一個時間期限,但此話一說,何言又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年實在是有些太漫長,隻怕百姓們不會答應,而且容易引來恐慌,萬一兌現不了,不是一件好事。”
“請陛下三思。”
何言開口,一年的時間太長了,這不太好處理,相當於拖人一年俸祿,誰願意啊?
即便是朝廷答應,那又如何?銀子這玩意,到手才是王道,其他都沒有任何意義。
“一年都等不了嗎?”
這回永盛大帝有點惱怒了。
“陛下,一年時間的確有些久遠,主要是夜長夢多,百姓們也提心吊膽,萬一有人在此期間散播謠言,對朝廷不利。”
胡庸出聲,給予解答。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微微沉默。
大殿內也安靜下來了。
“陛下。”
“臣,有建議。”
此時此刻,一道聲音響起,是李善的聲音。
不知道為何,自從李善前往江中郡回來後,就比較寡言,以往這種事情,應當是李善出麵的,可現在他基本上不說什麽。
而且很多事情,永盛大帝也沒有與李善說什麽了。
隨著李善開口。
永盛大帝隻是簡簡單單看了李善一眼,也隻是看了一眼,使得大殿更加安靜。
正常來說,永盛大帝應當讓李善說說計劃,可這特意看了一眼,還不給予回答,就讓人感覺有些古怪了。
隻不過李善並沒有尷尬,也沒有顯得手無舉措,而是靜靜立在大殿之下,等待著永盛大帝開口。
“說吧。”
過了一會,永盛大帝這才開口,讓對方說出計劃。
“回陛下。”
“臣認為,絕大部分人力還是主攻隴西郡,胡庸大人所言無錯,解決隴西郡意義很大,快一點的話,半年之內若能妥善處理,也可振奮軍民一心。”
“而東林郡與南越郡之事,的確可以讓百姓前去,但一年一結有些漫長,三月一結,臣認為妥當。”
李善開口,給予方案。
“三月一結,可賦稅下個月開始,按照預計計劃,不會太多,支撐一次是沒太大問題,往後該怎麽辦?”
何言皺眉,他不太同意這個事情。
隴西郡,南越郡,東林郡,江中郡,稅收是交不上來的。
之前的江寧郡也是如此,目前還是免稅期間,能征到手的又有多少?
三個月一結,聽起來不錯,可最多隻能結一個月,其他的銀子隻能拖著,不可能把人騙過去,然後耍流氓吧?
要是非常時期,那也就算了。
現在大夏王朝蒸蒸日上,你這樣一搞,誰答應啊?
“可以向商人借銀,暫時渡過難關,綠洲之事,這些商人自然也知曉大夏王朝未來之發展會是如此,若能在此時給予援手,朝廷也不會虧待他們。”
李善開口,如此說道。
而聽到向商人借銀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卻略微沉默,因為顧錦年也說過這樣的話。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但提到商人,刑部尚書的聲音不由響起。
“陛下,此次天災,臣聽聞大夏境內有諸多商會並沒有捐贈銀兩,陛下可知江南一帶,無數富商總共捐銀多少嗎?”
刑部尚書開口,望著永盛大帝。
不提商人還好,一提商人刑部尚書就忍不住開口了。
“捐銀多少?”
永盛大帝微微皺眉,同時將目光看向對方。
“那就要問何言何大人了。”
對方望著何言。
這回永盛大帝將目光看向何言,略微做好了一些心理準備。
感受到永盛大帝的目光,何言也隻能低著頭,稍稍開口。
“共計,十三萬兩白銀。”
何言出聲。
十三萬兩白銀,這不算少。
但對於一個江南所有商會來說,這十三萬兩白銀,還真是打臉啊。
狠狠的給大夏王朝一個巴掌啊。
江南一帶,有多少商會可能沒人知道,但沒有一萬也有七千,整個江南一帶,人口數量就接近三萬萬人,畢竟江南是六個郡加起來的統稱。
最繁華的自然是江南郡了。
碩大一個江南郡,居然隻給了十三萬兩白銀,就按照五千商會來說,差不多一家給二十六兩銀子。
“嗬。”
“聽聞江南一帶的富商,吃頓飯至少要有七十二道菜,不比朕差,一個商會出二十六兩銀子,比得過一頓飯錢嗎?”
“厲害,當真是厲害啊。”
永盛大帝的目光有些冰冷了。
這還真是厲害。
很顯然,不是這些商人蠢,而是這些商人太聰明了,大夏天災發生,隻怕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麵對內亂。
他們認為大夏王朝必然要亡國,所以銀子攥在手中,從而一點臉麵都不給。
不然的話,正常而言,也不會犯這等錯事。
“那就下一道旨。”
“何愛卿,讓大夏商會募捐也好,朝廷借銀也罷,總而言之,這件事情必須要解決。”
“遷徙綠洲之事,由禮部,吏部,還有兵部,刑部一同處理,五洲內必須遷徙千萬人,於明年內完成。”
永盛大帝開口,下達了旨意。
同意他們說的方案,先主攻隴西郡,讓百姓去東林郡和南越郡幫忙,不說正兒八經解決事情,緩一緩災情都好。
其他的事情,其他再說。
“臣等領旨。”
眾臣紛紛開口,永盛大帝都確定了,他們也就沒什麽好說的。
不過,就在此時,胡庸的聲音繼續響起。
“陛下。”
“臣還有一事啟奏,此事與文景先生有關。”
胡庸開口,望著永盛大帝道。
“何事?”
永盛大帝詢問。
“陛下,大夏天災之時,有兩位大夏俊傑,取出族內聖人經文,挽救大夏蒼生,雖作用不大,但心意極誠,這二人吏部已經調查清楚,是大夏人士,土生土長,自幼跟隨大儒潛心讀書,如今二人請纓,想要入朝為官,但因身無功名,故而請示陛下。”
胡庸開口,道出這件事情來。
提到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大致想起這二人了。
“是李若渝和陸成言二人對吧?”
永盛大帝問道。
“回聖上,是。”
胡庸點了點頭。
提到這二人,永盛大帝倒是有些滿意。
“他們二人倒是不錯,大夏天災之時,雖最終是錦年挽救大夏蒼生,但他們二人也有赤子之心,更是取出兩卷聖書,這很不錯,值得表彰。”
“胡愛卿何意?”
永盛大帝表讚了二人,因為的確沒得說,關鍵時刻,他們二人出手,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兩卷聖人經文,再加上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這一點就很不錯。
所以賜官不是什麽大事,但具體是什麽職位,還是要商議一下。
“陛下。”
“臣認為,二人皆是大儒,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當真極好,再者也有忠君報國之心,又為大夏王朝出過力,應當表率,官職的話,恰好戶部缺兩個員外郎,倒不如讓他去戶部任職?”
胡庸開口,讓二人前往戶部。
聽到這話,何言稍稍皺眉,但想了想又沉默了,因為戶部現在的確是多事之秋,來兩個大儒讀書人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並不拒絕,無非就是覺得員外郎這個品級有點大。
“員外郎嗎?”
“準。”
“再加封子爵,任職太常寺少卿,表率天下人。”
永盛大帝倒是舍得,員外郎是五品官,他直接再給二人加封子爵和太常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可是正兒八經的四品官,子爵雖然是最小的爵位,可無論如何完成了階級反轉,至少是權貴了,而不是臣子那麽簡單。
之所以這樣做,表率天下人是第一,但最重要的還是讓天下人知道,他永盛大帝不會一昧的隻給顧錦年好處,也算是緩解一下議論。
不然這場大災結束後,好處都讓顧錦年一個人拿了,試問一下誰不嫉妒?
再者,這二人年紀輕輕便已經是大儒,有大本事,願意入朝為官,無論帶著任何心思,都無所謂了。
擁有天子印記,永盛大帝還真不怕對方心懷不軌,想要殘害大夏王朝。
“陛下英明。”
胡庸立刻一拜,而群臣也跟著一拜。
“既無事,就退朝吧。”
“李善,朕有事與你相談。”
解決完這件事情後,永盛大帝將目光看向李善,同時也讓眾臣離開。
聽到這話,不少人都不由心頭一震,單獨留下宰相,這當中意味著什麽,他不清楚,但一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如此,百官離開。
大殿當中,就隻剩下永盛大帝與李善二人了。
殿下。
李善平靜無比。
而殿上。
永盛大帝,端坐龍椅。
他的目光平靜無比,他的氣息,也很平靜,整個大殿異樣的安靜,但這種安靜,卻讓人壓抑,也讓人感到害怕。
“你有沒有什麽話,要與朕說?”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打破沉默。
大殿之下。
李善麵無表情。
“臣,沒有。”
李善開口,這是他的回答。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不免站起身來,看著李善道。
“李善。”
“你知道為何你能成為當今宰相嗎?”
永盛大帝出聲,望著李善。
“因陛下識人。”
李善開口,鎮定自若的回答。
“嗬。”
“你說的沒錯,朕識人,朕的確識人,當你出現的時候,朕就知道,你是誰的人。”
“可朕沒有半點憤怒,朕讓你留在朝堂當中,朕認可你的才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隻要有功,朕都會給你加官進爵,都會給建德不會給你的賞賜。”
“一直到今日,朕本以為能改變你心中的成見,改變你心中的想法,卻沒想到的是,你還是你,你的心中,沒有朕,隻有建德。”
永盛大帝開口,他直接說出自己內心的話。
李善是建德皇帝的眼線,這一點他知道,甚至很早的時候他就知道。
可那又如何?他不怕,他反而要讓李善上位,因為明麵上的敵人,永遠比暗中的敵人威脅小。
殺了一個李善又能如何?明天來個王善,後天來個周善,架得住嗎?
與其讓對方培養一堆棋子,倒不如讓一個人上位,然後給予針對。
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永盛大帝發現自己最在乎的不是這個,而是證明,證明自己比建德好。
“陛下莫要聽信讒言,臣,從來都是為朝廷效力。”
後者淡淡回答,但沒有半點恐慌的樣子。
“朕知道,如若你不是為朝廷效力,你早就死了千百次了。”
看著對方的表情態度,永盛大帝緩緩出聲,隨後望著對方,直接開口。
“朕隻想問你一句,若讓建德來統禦這大夏江山,能有今日之輝煌嗎?”
永盛大帝開口。
他知道,讓李善去抹黑建德幾乎不可能,但他還是想要一個回答。
“回陛下,曆史沒有重來,也不存在假設。”
對方開口,如此回答道。
得到這個回答,永盛大帝沉默了。
大殿內,也無比的安靜。
“來人。”
“大夏宰相李善,因救災期間,貪贓枉法,草菅人命,販賣軍機情報於敵國。”
“夷九族。”
永盛大帝淡淡開口,他眼神當中閃過一絲冷意與殺機。
自己已經給李善這麽多次機會了,結果對方到現在還是這樣,這讓他如何不怒?
“臣,多謝陛下。”
李善開口,並沒有什麽驚慌失措。
株連九族他都不怕。
這讓永盛大帝徹底不知該說什麽了。
很快,有將士走進大殿,直接將李善拖了下去。
而後。
不到半個時辰內,聖旨頒布之後,整個大夏京都徹底沸騰。
堂堂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居然被抓入獄,而且株連九族?
六部震動。
胡庸聽聞這個消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瞪大著眼睛,一語不發。
而吏部當中。
李若渝和陸成言的聲音,在這一刻響起。
“恭賀胡大人。”
兩人開口,使得胡庸一愣。
“這有何恭賀的?”
胡庸望著二人,絕對有些疑惑。
“胡大人,李相被廢,這宰相之位,不就是您的了?”
“是啊,胡大人任勞任怨,為大夏王朝付出多少,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曆曆在目,一個大夏王朝,怎可能一直空缺宰相之位,這滿朝文武,能晉升宰相之位置的,也隻有胡大人了。”
兩人開口,他們笑著出聲。
恭賀著胡庸。
聽到這話,胡庸有些沉默,說實話能往上走一步,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可聽到李善被抄家,而且株連九族,的的確確還是有些震驚,他需要時間去消化這件事情,所以即便是二人阿諛奉承,胡庸也沒有太開心。
少許。
等回過神後,胡庸繼續開口。
“相位的事情,先不去提,等往後再說吧。”
“你們二人說,有秦王鐵證,這是何意?”
胡庸開口,相位雖然是他一直期待的東西,可現在他知道的是,要冷靜下來,以不變應萬變,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表現的特別開心,反而得不到好處。
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妥善處理朝廷安排的任務,然後再圍繞太子,去鏟除異己。
這才是王道。
即便退一步說,大夏宰相之位沒有給自己,那至少自己把太子的事情處理好了,往後太子登基,這相位早晚不是自己的?
而且還不張揚,一舉雙得。
至於這個鏟除異己,就是秦王了。
太子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秦王,尤其是秦王與顧家關係是越來越好。
這對太子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雖說李基跟著顧錦年,但太孫終究是太孫,顧家到底是什麽態度,誰也不知道。
顧錦年也沒有公然表態過,要支持太孫,當初在京都孔府是說過這樣的話,但那時候多半是氣話,意氣之爭,並沒有完全表態。
自然而然,他們這些太子黨羽,要打壓秦王了。
“胡大人,東林郡山火之災,秦王殿下為求政績,讓將士們衝入火災之中,一百四十名將士,死於山火,為的就是救出一名百姓。”
“這種事情發生了不止一起,而且我等知曉,此次東林郡傷亡,達到四萬四千人左右,其中一萬兩千名將士死於非命。”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秦王想要功績,才惹來的麻煩。”
李若渝出聲,說話之間,他拿出一些證據,而這些所謂的證據,則是軍中情報,傷員之事。
包括一些存活下來將士的口供。
看到這些罪證,胡庸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如若此事當真,足彈劾秦王,無論如何,逼迫秦王就藩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胡庸接過這些罪狀,眼神當中顯得無比激動,甚至說是興高采烈也不足為過啊。
的確。
三大災區,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東林郡,雖然山火無情,但死傷的人數的確要比其他兩地多出很多。
往小了說,山火沒辦法,誰也不知道會有這麽多傷亡。
往大了說,你為了功績,犧牲將士的生命,這可不是小事啊,一來不仁義,二來也是罪證,這要換作其他官員,誅滅九族可能誇張了一點,但全家抄斬是必然的。
換成了秦王,就可以逼迫秦王去就藩了,一但就藩,這個天大的危險,也就沒了。
所以,胡庸很開心,是極其的開心。
“待老夫徹查一番,倘若屬實,二位立下大功,等太子回來,老夫會向太子殿下,稟報此事,待到太子登基,二位也算是從龍之臣了。”
胡庸出聲,望著兩人。
“胡大人客氣,我們兄弟二人,並非是索取功勞,單純隻是看不慣秦王所作所為。”
“當然,若是能為太子效力,也是學生二人的榮幸,不過無論未來如何,學生都銘記大人之恩德。”
李若渝出聲,他長相俊俏,而且說話談吐溫和,外加上乃是大儒,而今如此卑微,對自己畢恭畢敬,實話實說,這讓胡庸極其享受。
他手下不缺能說會道之人,也不缺阿諛奉承之人。
但大儒的阿諛奉承,他可是從來沒有享受到,再加上這二人也算是有一定威望,自然而然,胡庸更加享受。
“兩位客氣了。”
“兩位如此之年輕,就已經成為了大儒,這一點老夫也敬佩,再者老夫終究有年老之時,過不了幾十年,就要退位了,未來的天下,還是屬於你們年輕人。”
“勤勉之。”
胡庸開口,如此說道,拉進二人關係。
“大人教誨,學生明白。”
二人起身,朝著胡庸一拜,而胡庸也順勢開口,提到自己家中還有幾個女兒,其意思倒也簡單,看他們如此俊傑,是個人才,想要聯姻捆綁。
李若渝二人倒也沒有拒絕,順著胡庸的意思往下說。
就如此。
幾個時辰過後。
江南地區。
望江南。
乃是江南郡第一酒樓,占地麵積足足有數千畝地,有九層之高,能入這酒樓當中的人,都是達官顯貴,而越往上,代表著地位越高。
此時此刻。
望江南最高層,接近百人聚集其中,一共有十一桌,一桌十人。
餐桌上,擺放著美味佳肴,可在場眾人,沒有一個動筷,倒不是不敢,而是沒有胃口。
一點胃口都沒有。
這些人,都是江南郡有頭有臉的商會代表,基本上可以代表整個江南郡商會。
能讓這些人湊在一起,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是吳家。
江南吳家。
最大的世家,當初跟隨太祖皇帝起家的存在,而後又在永盛皇帝造反之時,跟隨了永盛大帝。
算是押寶押中了兩次。
自然而然,江南郡這一帶,吳家的地位,極其之高。
說句難聽點的話,朝廷的聖旨,在江南郡都不如吳家的一句話。
想要在江南郡辦事,就得得到吳家的允許,否則的話,誰來了也沒用。
哪怕是京都大官也不行。
先不說吳家祖上的功勞,就說目前,大夏五大軍營當中,有兩大軍營,就有吳家的勢力,而皇宮內,吏部尚書胡庸,戶部尚書何言,就與吳家有極大的關係。
而且吳家有兩女入宮,現在都是貴妃。
再者,這江南郡大大小小,所有官員,誰不跟吳家有關係?
沒關係的已經混不下去了。
有關係的,在這裏如魚得水,過的神仙日子,這就是吳家的恐怖之地。
朝堂上有人。
皇宮內也有人。
軍事上也有人。
甚至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他們都有人。
近代孔家,其實就是跟吳家學的,說來說去還是那招。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吳家早就做到了這一點,這出了什麽大事,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可不會袖手旁觀。
“怎麽還不來呢?”
“好端端讓我們過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啊?”
“應該是接下來朝廷的事情,大夏天災已經結束了,咱們前段時間加起來捐的銀子,才那麽一點點,朝廷肯定要生氣,想來吳家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才把咱們聚集在一起。”
“應該是這件事情了。”
“是啊,這件事情該怎麽辦啊,我頭都是大的,早知道這樣,當初捐個幾萬兩就算了,現在不知道該怎麽辦,頭疼啊。”
“你別說了,誰不是啊,不過好在我捐了一百兩銀子,至少不是最少的,你知道老張嗎?他捐了十兩銀子,到時候一定會出事。”
“十兩?我還知道李掌櫃也就捐了五兩銀子,這就是在打朝廷的臉啊。”
他們議論紛紛,你一句我一句的說。
而就在此時。
幾道人影,從大門走了進來。
隨著人影出現,眾人瞬間安靜下來了。
為首是一名中年男子,相貌還算是英俊,極有氣質,穿著華貴,氣質不凡。
這是吳家大少,吳章義。
如今吳家大大小小的生意,基本上都是由吳章義來處理,吳老爺子也的確有意,將這麽大的生意,全部交給這位大少。
畢竟無論是做生意這塊,還是其他方麵,吳章義實打實做的很好。
比起那幾個沒用的少爺,吃喝嫖賭也就算了,到處惹是生非,要不是家底強盛,早就被打死了。
所以麵對吳章義,眾人不由紛紛起身。
“見過吳少。”
眾商會代表站起身來,朝著吳章義一拜。
而吳章義沒有說話,而是對著一旁的人極為恭敬道。
“先生。”
“這些便是江南郡各大商會代表,任何事情交給他們,都可層層傳遞下去。”
吳章義開口,他對身旁人無比客氣。
而眾人這才開始注意到吳章義身旁之人。
相貌英俊無比。
氣質超凡。
這一眼望去,讓人不得不心中驚歎一聲。
而此人。
正是長雲天。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長雲天沒有半點異樣。
但也沒有說什麽,隻是與吳章義點了點頭。
當下。
後者來到主桌上,讓眾人坐下,緊接著神色嚴肅道。
“諸位。”
“一場滅頂之災,可能要來了。”
隨著他聲音落下。
一時之間,一片喧嘩。
</a></a></p>
七月二十五日。
隨著聖旨頒布下去,大夏王朝頓時引來巨大的歡呼之聲。
天災已定。
這是朝廷頒布的消息。
聖旨十分簡單,基本上都是圍繞顧錦年的功績去說,以致於顧錦年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更高了一些。
不過災情定下來了,不代表甚麽事情都沒了。
對於大夏王朝而言,接下來的事情會更多。
災情的穩定還有善後,這些工作都讓人深感頭疼。
實話實說,如若不是天地賜福,出現五大綠洲,而且國運昌盛,再加上顧錦年將功德散於大夏百姓,使得百姓內心是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否則的話,隻怕麻煩更多。
畢竟現在看到了希望,大家心態都很好。
可朝堂上,卻已經開始爭議不休了。
大殿當中。
永盛大帝端坐在龍椅上,各方勢力也在激烈爭議。
“隴西郡地動,目前雖已經控製局勢,但所需要的物質人力,應當是第一,東林郡火災已經被滅,功德金雨也使得東林郡災情穩定控製,至於南越郡,洪災已經沒了,應當竭盡全力處理隴西郡之事。”
吏部尚書胡庸開口,他在朝堂上直接開口,絲毫不管其他人的想法。
這善後救災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僅僅是穩定百姓民心,更主要的還是政績,現在隴西郡是太子的政績,東林郡是秦王的政績,南越郡是魏王的政績。
江中郡那還好一點,畢竟江中郡是顧錦年負責的,就算江中郡一點災情都沒了,也不會影響什麽。
大夏王朝即將要昌盛,那麽帝位之爭就更加激烈了,尤其是永盛大帝這次也得到了賜福。
壽元悠長,雖然沒有幾百年的皇帝,可以當下情況來說,再坐個三五十年問題不大。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永盛大帝這兩年就駕崩了,那他們還真不怕,太子隻需要老老實實坐在家裏,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幹,每天吃吃喝喝都行。
長幼尊卑擺在那裏。
除非大夏天災,秦王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但這可能嗎?
可現在永盛大帝明顯要在位幾十年。
這幾十年內,會發生多少事情?這對於秦王來說簡直是一件大好事。
而對於太子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太子勢力已經開始準備了,也不是說去針對誰,而是圍繞著太子利益,進行爭奪。
四大災區,都需要善後,可能江中郡要好一些。
但人力物力包括錢財銀兩就隻有這些,事情隻能先辦好一件,自然而然,胡庸要為太子效力了。
他本身就是太子的黨羽,麵對這件事情,他們自然而然要理力據爭。
畢竟如若隴西郡災情安穩解決,這樣一來的話,天下人就說不了太子什麽問題,反倒是秦王和魏王辦事效率差。
對於朝堂官員而言,大家是知道為什麽。
可百姓不知道,一看隴西郡這情況,都已經妥善解決了。
再看看你東林郡,還在慢吞吞重建家園,百姓自然有民怨,但這個民怨不針對朝廷,而是針對辦事之人。
那個時候,必然會形成,太子不愧是太子,果然手段強,一下子解決這些麻煩。
然後秦王果然沒用,會打仗而已,治理國家一點作為都沒有。
隻要營造出這樣的輿論和話題,對而他們而言就夠了。
此消彼長之下,太子的位置是越來越穩固,秦王就更別想上位了。
而且這些事情,是太子黨羽私下商量好的,並沒有告知太子,倒不是說撇開太子,而是有些事情,必須要由他們來做,通知太子,無論太子是什麽意思,都不好。
答應,顯得太子不仁義,自己親兄弟也動手。
不答應,太子甘願秦王上位嗎?
這就是黨羽的可怕和強大,有些事情不是你做不做主,而是大家願不願意,而且再說一點,太子就當真不願意嗎?
可是胡庸的話一說完,立刻便有人站出來了。
“臣不同意。”
“陛下,如今四大災區,也隻有江中郡還算可以,其餘三大災區,都需大量人手物資解決,臣認為,應當分三批人前去救援,這樣一來,其一可定民心,其二也可看看諸位王爺的手段如何,其三也算是提前知曉問題所在。”
“如若單方麵去救援隴西郡,先不說其他,百姓如何看待?”
“再者,隴西郡想要重建,至少半年時間需要,如果這半年之後,解決掉了還好說,大軍前往東林郡,發現東林郡有諸多問題,該怎麽辦?”
“拖延一分一秒,都對我大夏王朝而言不利。”
“故而,請陛下三思而行。”
此時此刻,顧冷的聲音響起,他是刑部左侍郎,不過在這個時候,為秦王說話,自然代表著一些不同的信號。
世人都知道,秦王與顧家關係不錯,而今顧家出了一個麒麟子,自然而然顧家人說的話,要比尋常重一些。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說之前的顧家,可以左右太子之位,而今的顧家已經不是左右那麽簡單了,直接欽點都沒大問題。
隻要顧錦年到永盛大帝麵前說一句話都行。
我覺得太子不行,秦王殿下還可以。
那基本上秦王殿下就能上位了。
隻不過所有人也清楚的明白,顧家不會這麽做,畢竟到了這個體量,太子也好,秦王也罷,都不會找顧家麻煩,就算他們任何一人登基了,顧家永遠是顧家。
以後的皇帝難道就不需要靠顧家嗎?
可若是參與進來了,萬一萬一萬一,太子就是能登基怎麽辦?那這個仇大不大?
別說皇帝寬宏大度,換做是誰都大度不了啊。
所以不參與是最好的,當然聲援兩句合情合理,比如說顧冷現在就是這樣,他並非是聲援秦王,而是緩解秦王的壓力,但同樣也沒有去得罪太子。
這種做法才是最好的。
麵對顧冷開口,楊開的聲音不由響起。
“顧侍郎,老夫不認可,倘若兵分三路,雖然可同時營救,但這過程有多慢?”
“如今五大綠洲還需要百姓遷徙,王朝內有諸多事情,把絕大部分力量分成三批人,至少需要兩至三年才能徹底解決三郡之難。”
“如若集中力量解決隴西郡,再將東林郡和南越郡的事情慢慢解決,實在不行讓他們遷徙,這何嚐不是一件好事?”
楊開出聲,他這話也是支持太子,一來他的確是太子之人,二來他認可胡庸的計劃。
倒不完全是因為這種爭鬥。
“陛下,臣也同意胡大人之言。”
“臣,也同意。”
下一刻,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也跟著同意,戶部尚書同意很正常,集中力量去解決,對戶部的財政來說也稍稍有些緩和。
而工部尚書答應的原因就讓不少人驚訝,畢竟工部與太子關係一般般吧。
眼下這件事情,不說站隊,但也大差不差,這樣做有些不太好。
不過,這段時間他們也發現了,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兩個人時不時就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做什麽,很有可能工部尚書已經被太子詔安了。
“臣,不認可。”
刑部尚書搖了搖頭,還是出來拒絕。
“臣等也不認可。”
一些儒臣也跟著上前,伴隨著一些武將一起出聲。
場麵一度很尷尬。
龍椅上,永盛大帝聽著眾人爭議,有些頭疼。
是。
大夏天災已經結束了,這是一件好事,而且還開辟出五大綠洲,可正是因為這五大綠洲,搞的現在有些難辦。
一來天災需要善後,那麽善後就需要人力,物力,還有財力支持。
救災需要銀子。
開辟綠洲也需要銀子。
上上下下都需要銀子,大家夥都明白,大夏王朝未來可期,可問題是眼下的東西解決不了,那就麻煩了。
說來說去還是東西給的太多太好了,有時候太好也不行。
就好比一個乞丐,在城外破廟內,快要餓死了,可就在這個時候,擺在他麵前是一桌子佳肴和一萬兩黃金,隻能二選一。
選擇佳肴,肯定是餓不死,但這一萬兩黃金就別想拿。
選擇黃金,那很好,你不能確定你接下來能買到吃的,萬一周圍百裏沒有任何人呢?
有這麽多黃金有什麽用?反而拖垮自己。
現在綠洲擺在麵前,遷徙是大事,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但災情也擺在麵前。
頭疼的很。
“諸位愛卿。”
“不如這樣,號召百姓,自發前往災區,由大夏將士帶領,雖無法直接解決災情善後,但至少可以減少恐慌,如何?”
永盛大帝開口,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百姓自發去做。
隻是此話一說,滿朝文武都微微搖頭。
“陛下。”
“倒不是百姓們不願,而是百姓都要生存,若是白白去幹活,對他們而言不公,再者自發前去,所需要的糧食,自然也要又朝廷解決,這依舊是開支。”
“包括居住之地,包括人員管理等等事務,反而會搞的一團糟。”
何言開口,滿是無奈。
想法是好,但不現實啊,老百姓又不傻,捐點銀子差不多了,不可能千裏迢迢跑去賑災啊。
“朕明白。”
“朕的意思是說,許諾金銀,等到朝廷稅收回來,再給予補發。”
永盛大帝又不傻,讓百姓白幹活肯定沒人願意啊,但銀子大夏王朝現在是沒有,可以後不見地沒有啊。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何言不由微微沉思一番。
“陛下,這個方法倒不是不行,隻是即便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敢問陛下,何時能補發?”
何言出聲,詢問永盛大帝。
“一年吧。”
永盛大帝道出一個時間期限,但此話一說,何言又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年實在是有些太漫長,隻怕百姓們不會答應,而且容易引來恐慌,萬一兌現不了,不是一件好事。”
“請陛下三思。”
何言開口,一年的時間太長了,這不太好處理,相當於拖人一年俸祿,誰願意啊?
即便是朝廷答應,那又如何?銀子這玩意,到手才是王道,其他都沒有任何意義。
“一年都等不了嗎?”
這回永盛大帝有點惱怒了。
“陛下,一年時間的確有些久遠,主要是夜長夢多,百姓們也提心吊膽,萬一有人在此期間散播謠言,對朝廷不利。”
胡庸出聲,給予解答。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微微沉默。
大殿內也安靜下來了。
“陛下。”
“臣,有建議。”
此時此刻,一道聲音響起,是李善的聲音。
不知道為何,自從李善前往江中郡回來後,就比較寡言,以往這種事情,應當是李善出麵的,可現在他基本上不說什麽。
而且很多事情,永盛大帝也沒有與李善說什麽了。
隨著李善開口。
永盛大帝隻是簡簡單單看了李善一眼,也隻是看了一眼,使得大殿更加安靜。
正常來說,永盛大帝應當讓李善說說計劃,可這特意看了一眼,還不給予回答,就讓人感覺有些古怪了。
隻不過李善並沒有尷尬,也沒有顯得手無舉措,而是靜靜立在大殿之下,等待著永盛大帝開口。
“說吧。”
過了一會,永盛大帝這才開口,讓對方說出計劃。
“回陛下。”
“臣認為,絕大部分人力還是主攻隴西郡,胡庸大人所言無錯,解決隴西郡意義很大,快一點的話,半年之內若能妥善處理,也可振奮軍民一心。”
“而東林郡與南越郡之事,的確可以讓百姓前去,但一年一結有些漫長,三月一結,臣認為妥當。”
李善開口,給予方案。
“三月一結,可賦稅下個月開始,按照預計計劃,不會太多,支撐一次是沒太大問題,往後該怎麽辦?”
何言皺眉,他不太同意這個事情。
隴西郡,南越郡,東林郡,江中郡,稅收是交不上來的。
之前的江寧郡也是如此,目前還是免稅期間,能征到手的又有多少?
三個月一結,聽起來不錯,可最多隻能結一個月,其他的銀子隻能拖著,不可能把人騙過去,然後耍流氓吧?
要是非常時期,那也就算了。
現在大夏王朝蒸蒸日上,你這樣一搞,誰答應啊?
“可以向商人借銀,暫時渡過難關,綠洲之事,這些商人自然也知曉大夏王朝未來之發展會是如此,若能在此時給予援手,朝廷也不會虧待他們。”
李善開口,如此說道。
而聽到向商人借銀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卻略微沉默,因為顧錦年也說過這樣的話。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但提到商人,刑部尚書的聲音不由響起。
“陛下,此次天災,臣聽聞大夏境內有諸多商會並沒有捐贈銀兩,陛下可知江南一帶,無數富商總共捐銀多少嗎?”
刑部尚書開口,望著永盛大帝。
不提商人還好,一提商人刑部尚書就忍不住開口了。
“捐銀多少?”
永盛大帝微微皺眉,同時將目光看向對方。
“那就要問何言何大人了。”
對方望著何言。
這回永盛大帝將目光看向何言,略微做好了一些心理準備。
感受到永盛大帝的目光,何言也隻能低著頭,稍稍開口。
“共計,十三萬兩白銀。”
何言出聲。
十三萬兩白銀,這不算少。
但對於一個江南所有商會來說,這十三萬兩白銀,還真是打臉啊。
狠狠的給大夏王朝一個巴掌啊。
江南一帶,有多少商會可能沒人知道,但沒有一萬也有七千,整個江南一帶,人口數量就接近三萬萬人,畢竟江南是六個郡加起來的統稱。
最繁華的自然是江南郡了。
碩大一個江南郡,居然隻給了十三萬兩白銀,就按照五千商會來說,差不多一家給二十六兩銀子。
“嗬。”
“聽聞江南一帶的富商,吃頓飯至少要有七十二道菜,不比朕差,一個商會出二十六兩銀子,比得過一頓飯錢嗎?”
“厲害,當真是厲害啊。”
永盛大帝的目光有些冰冷了。
這還真是厲害。
很顯然,不是這些商人蠢,而是這些商人太聰明了,大夏天災發生,隻怕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麵對內亂。
他們認為大夏王朝必然要亡國,所以銀子攥在手中,從而一點臉麵都不給。
不然的話,正常而言,也不會犯這等錯事。
“那就下一道旨。”
“何愛卿,讓大夏商會募捐也好,朝廷借銀也罷,總而言之,這件事情必須要解決。”
“遷徙綠洲之事,由禮部,吏部,還有兵部,刑部一同處理,五洲內必須遷徙千萬人,於明年內完成。”
永盛大帝開口,下達了旨意。
同意他們說的方案,先主攻隴西郡,讓百姓去東林郡和南越郡幫忙,不說正兒八經解決事情,緩一緩災情都好。
其他的事情,其他再說。
“臣等領旨。”
眾臣紛紛開口,永盛大帝都確定了,他們也就沒什麽好說的。
不過,就在此時,胡庸的聲音繼續響起。
“陛下。”
“臣還有一事啟奏,此事與文景先生有關。”
胡庸開口,望著永盛大帝道。
“何事?”
永盛大帝詢問。
“陛下,大夏天災之時,有兩位大夏俊傑,取出族內聖人經文,挽救大夏蒼生,雖作用不大,但心意極誠,這二人吏部已經調查清楚,是大夏人士,土生土長,自幼跟隨大儒潛心讀書,如今二人請纓,想要入朝為官,但因身無功名,故而請示陛下。”
胡庸開口,道出這件事情來。
提到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大致想起這二人了。
“是李若渝和陸成言二人對吧?”
永盛大帝問道。
“回聖上,是。”
胡庸點了點頭。
提到這二人,永盛大帝倒是有些滿意。
“他們二人倒是不錯,大夏天災之時,雖最終是錦年挽救大夏蒼生,但他們二人也有赤子之心,更是取出兩卷聖書,這很不錯,值得表彰。”
“胡愛卿何意?”
永盛大帝表讚了二人,因為的確沒得說,關鍵時刻,他們二人出手,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兩卷聖人經文,再加上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這一點就很不錯。
所以賜官不是什麽大事,但具體是什麽職位,還是要商議一下。
“陛下。”
“臣認為,二人皆是大儒,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當真極好,再者也有忠君報國之心,又為大夏王朝出過力,應當表率,官職的話,恰好戶部缺兩個員外郎,倒不如讓他去戶部任職?”
胡庸開口,讓二人前往戶部。
聽到這話,何言稍稍皺眉,但想了想又沉默了,因為戶部現在的確是多事之秋,來兩個大儒讀書人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並不拒絕,無非就是覺得員外郎這個品級有點大。
“員外郎嗎?”
“準。”
“再加封子爵,任職太常寺少卿,表率天下人。”
永盛大帝倒是舍得,員外郎是五品官,他直接再給二人加封子爵和太常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可是正兒八經的四品官,子爵雖然是最小的爵位,可無論如何完成了階級反轉,至少是權貴了,而不是臣子那麽簡單。
之所以這樣做,表率天下人是第一,但最重要的還是讓天下人知道,他永盛大帝不會一昧的隻給顧錦年好處,也算是緩解一下議論。
不然這場大災結束後,好處都讓顧錦年一個人拿了,試問一下誰不嫉妒?
再者,這二人年紀輕輕便已經是大儒,有大本事,願意入朝為官,無論帶著任何心思,都無所謂了。
擁有天子印記,永盛大帝還真不怕對方心懷不軌,想要殘害大夏王朝。
“陛下英明。”
胡庸立刻一拜,而群臣也跟著一拜。
“既無事,就退朝吧。”
“李善,朕有事與你相談。”
解決完這件事情後,永盛大帝將目光看向李善,同時也讓眾臣離開。
聽到這話,不少人都不由心頭一震,單獨留下宰相,這當中意味著什麽,他不清楚,但一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如此,百官離開。
大殿當中,就隻剩下永盛大帝與李善二人了。
殿下。
李善平靜無比。
而殿上。
永盛大帝,端坐龍椅。
他的目光平靜無比,他的氣息,也很平靜,整個大殿異樣的安靜,但這種安靜,卻讓人壓抑,也讓人感到害怕。
“你有沒有什麽話,要與朕說?”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打破沉默。
大殿之下。
李善麵無表情。
“臣,沒有。”
李善開口,這是他的回答。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不免站起身來,看著李善道。
“李善。”
“你知道為何你能成為當今宰相嗎?”
永盛大帝出聲,望著李善。
“因陛下識人。”
李善開口,鎮定自若的回答。
“嗬。”
“你說的沒錯,朕識人,朕的確識人,當你出現的時候,朕就知道,你是誰的人。”
“可朕沒有半點憤怒,朕讓你留在朝堂當中,朕認可你的才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隻要有功,朕都會給你加官進爵,都會給建德不會給你的賞賜。”
“一直到今日,朕本以為能改變你心中的成見,改變你心中的想法,卻沒想到的是,你還是你,你的心中,沒有朕,隻有建德。”
永盛大帝開口,他直接說出自己內心的話。
李善是建德皇帝的眼線,這一點他知道,甚至很早的時候他就知道。
可那又如何?他不怕,他反而要讓李善上位,因為明麵上的敵人,永遠比暗中的敵人威脅小。
殺了一個李善又能如何?明天來個王善,後天來個周善,架得住嗎?
與其讓對方培養一堆棋子,倒不如讓一個人上位,然後給予針對。
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永盛大帝發現自己最在乎的不是這個,而是證明,證明自己比建德好。
“陛下莫要聽信讒言,臣,從來都是為朝廷效力。”
後者淡淡回答,但沒有半點恐慌的樣子。
“朕知道,如若你不是為朝廷效力,你早就死了千百次了。”
看著對方的表情態度,永盛大帝緩緩出聲,隨後望著對方,直接開口。
“朕隻想問你一句,若讓建德來統禦這大夏江山,能有今日之輝煌嗎?”
永盛大帝開口。
他知道,讓李善去抹黑建德幾乎不可能,但他還是想要一個回答。
“回陛下,曆史沒有重來,也不存在假設。”
對方開口,如此回答道。
得到這個回答,永盛大帝沉默了。
大殿內,也無比的安靜。
“來人。”
“大夏宰相李善,因救災期間,貪贓枉法,草菅人命,販賣軍機情報於敵國。”
“夷九族。”
永盛大帝淡淡開口,他眼神當中閃過一絲冷意與殺機。
自己已經給李善這麽多次機會了,結果對方到現在還是這樣,這讓他如何不怒?
“臣,多謝陛下。”
李善開口,並沒有什麽驚慌失措。
株連九族他都不怕。
這讓永盛大帝徹底不知該說什麽了。
很快,有將士走進大殿,直接將李善拖了下去。
而後。
不到半個時辰內,聖旨頒布之後,整個大夏京都徹底沸騰。
堂堂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居然被抓入獄,而且株連九族?
六部震動。
胡庸聽聞這個消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瞪大著眼睛,一語不發。
而吏部當中。
李若渝和陸成言的聲音,在這一刻響起。
“恭賀胡大人。”
兩人開口,使得胡庸一愣。
“這有何恭賀的?”
胡庸望著二人,絕對有些疑惑。
“胡大人,李相被廢,這宰相之位,不就是您的了?”
“是啊,胡大人任勞任怨,為大夏王朝付出多少,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曆曆在目,一個大夏王朝,怎可能一直空缺宰相之位,這滿朝文武,能晉升宰相之位置的,也隻有胡大人了。”
兩人開口,他們笑著出聲。
恭賀著胡庸。
聽到這話,胡庸有些沉默,說實話能往上走一步,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可聽到李善被抄家,而且株連九族,的的確確還是有些震驚,他需要時間去消化這件事情,所以即便是二人阿諛奉承,胡庸也沒有太開心。
少許。
等回過神後,胡庸繼續開口。
“相位的事情,先不去提,等往後再說吧。”
“你們二人說,有秦王鐵證,這是何意?”
胡庸開口,相位雖然是他一直期待的東西,可現在他知道的是,要冷靜下來,以不變應萬變,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表現的特別開心,反而得不到好處。
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妥善處理朝廷安排的任務,然後再圍繞太子,去鏟除異己。
這才是王道。
即便退一步說,大夏宰相之位沒有給自己,那至少自己把太子的事情處理好了,往後太子登基,這相位早晚不是自己的?
而且還不張揚,一舉雙得。
至於這個鏟除異己,就是秦王了。
太子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秦王,尤其是秦王與顧家關係是越來越好。
這對太子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雖說李基跟著顧錦年,但太孫終究是太孫,顧家到底是什麽態度,誰也不知道。
顧錦年也沒有公然表態過,要支持太孫,當初在京都孔府是說過這樣的話,但那時候多半是氣話,意氣之爭,並沒有完全表態。
自然而然,他們這些太子黨羽,要打壓秦王了。
“胡大人,東林郡山火之災,秦王殿下為求政績,讓將士們衝入火災之中,一百四十名將士,死於山火,為的就是救出一名百姓。”
“這種事情發生了不止一起,而且我等知曉,此次東林郡傷亡,達到四萬四千人左右,其中一萬兩千名將士死於非命。”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秦王想要功績,才惹來的麻煩。”
李若渝出聲,說話之間,他拿出一些證據,而這些所謂的證據,則是軍中情報,傷員之事。
包括一些存活下來將士的口供。
看到這些罪證,胡庸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如若此事當真,足彈劾秦王,無論如何,逼迫秦王就藩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胡庸接過這些罪狀,眼神當中顯得無比激動,甚至說是興高采烈也不足為過啊。
的確。
三大災區,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東林郡,雖然山火無情,但死傷的人數的確要比其他兩地多出很多。
往小了說,山火沒辦法,誰也不知道會有這麽多傷亡。
往大了說,你為了功績,犧牲將士的生命,這可不是小事啊,一來不仁義,二來也是罪證,這要換作其他官員,誅滅九族可能誇張了一點,但全家抄斬是必然的。
換成了秦王,就可以逼迫秦王去就藩了,一但就藩,這個天大的危險,也就沒了。
所以,胡庸很開心,是極其的開心。
“待老夫徹查一番,倘若屬實,二位立下大功,等太子回來,老夫會向太子殿下,稟報此事,待到太子登基,二位也算是從龍之臣了。”
胡庸出聲,望著兩人。
“胡大人客氣,我們兄弟二人,並非是索取功勞,單純隻是看不慣秦王所作所為。”
“當然,若是能為太子效力,也是學生二人的榮幸,不過無論未來如何,學生都銘記大人之恩德。”
李若渝出聲,他長相俊俏,而且說話談吐溫和,外加上乃是大儒,而今如此卑微,對自己畢恭畢敬,實話實說,這讓胡庸極其享受。
他手下不缺能說會道之人,也不缺阿諛奉承之人。
但大儒的阿諛奉承,他可是從來沒有享受到,再加上這二人也算是有一定威望,自然而然,胡庸更加享受。
“兩位客氣了。”
“兩位如此之年輕,就已經成為了大儒,這一點老夫也敬佩,再者老夫終究有年老之時,過不了幾十年,就要退位了,未來的天下,還是屬於你們年輕人。”
“勤勉之。”
胡庸開口,如此說道,拉進二人關係。
“大人教誨,學生明白。”
二人起身,朝著胡庸一拜,而胡庸也順勢開口,提到自己家中還有幾個女兒,其意思倒也簡單,看他們如此俊傑,是個人才,想要聯姻捆綁。
李若渝二人倒也沒有拒絕,順著胡庸的意思往下說。
就如此。
幾個時辰過後。
江南地區。
望江南。
乃是江南郡第一酒樓,占地麵積足足有數千畝地,有九層之高,能入這酒樓當中的人,都是達官顯貴,而越往上,代表著地位越高。
此時此刻。
望江南最高層,接近百人聚集其中,一共有十一桌,一桌十人。
餐桌上,擺放著美味佳肴,可在場眾人,沒有一個動筷,倒不是不敢,而是沒有胃口。
一點胃口都沒有。
這些人,都是江南郡有頭有臉的商會代表,基本上可以代表整個江南郡商會。
能讓這些人湊在一起,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是吳家。
江南吳家。
最大的世家,當初跟隨太祖皇帝起家的存在,而後又在永盛皇帝造反之時,跟隨了永盛大帝。
算是押寶押中了兩次。
自然而然,江南郡這一帶,吳家的地位,極其之高。
說句難聽點的話,朝廷的聖旨,在江南郡都不如吳家的一句話。
想要在江南郡辦事,就得得到吳家的允許,否則的話,誰來了也沒用。
哪怕是京都大官也不行。
先不說吳家祖上的功勞,就說目前,大夏五大軍營當中,有兩大軍營,就有吳家的勢力,而皇宮內,吏部尚書胡庸,戶部尚書何言,就與吳家有極大的關係。
而且吳家有兩女入宮,現在都是貴妃。
再者,這江南郡大大小小,所有官員,誰不跟吳家有關係?
沒關係的已經混不下去了。
有關係的,在這裏如魚得水,過的神仙日子,這就是吳家的恐怖之地。
朝堂上有人。
皇宮內也有人。
軍事上也有人。
甚至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他們都有人。
近代孔家,其實就是跟吳家學的,說來說去還是那招。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吳家早就做到了這一點,這出了什麽大事,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可不會袖手旁觀。
“怎麽還不來呢?”
“好端端讓我們過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啊?”
“應該是接下來朝廷的事情,大夏天災已經結束了,咱們前段時間加起來捐的銀子,才那麽一點點,朝廷肯定要生氣,想來吳家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才把咱們聚集在一起。”
“應該是這件事情了。”
“是啊,這件事情該怎麽辦啊,我頭都是大的,早知道這樣,當初捐個幾萬兩就算了,現在不知道該怎麽辦,頭疼啊。”
“你別說了,誰不是啊,不過好在我捐了一百兩銀子,至少不是最少的,你知道老張嗎?他捐了十兩銀子,到時候一定會出事。”
“十兩?我還知道李掌櫃也就捐了五兩銀子,這就是在打朝廷的臉啊。”
他們議論紛紛,你一句我一句的說。
而就在此時。
幾道人影,從大門走了進來。
隨著人影出現,眾人瞬間安靜下來了。
為首是一名中年男子,相貌還算是英俊,極有氣質,穿著華貴,氣質不凡。
這是吳家大少,吳章義。
如今吳家大大小小的生意,基本上都是由吳章義來處理,吳老爺子也的確有意,將這麽大的生意,全部交給這位大少。
畢竟無論是做生意這塊,還是其他方麵,吳章義實打實做的很好。
比起那幾個沒用的少爺,吃喝嫖賭也就算了,到處惹是生非,要不是家底強盛,早就被打死了。
所以麵對吳章義,眾人不由紛紛起身。
“見過吳少。”
眾商會代表站起身來,朝著吳章義一拜。
而吳章義沒有說話,而是對著一旁的人極為恭敬道。
“先生。”
“這些便是江南郡各大商會代表,任何事情交給他們,都可層層傳遞下去。”
吳章義開口,他對身旁人無比客氣。
而眾人這才開始注意到吳章義身旁之人。
相貌英俊無比。
氣質超凡。
這一眼望去,讓人不得不心中驚歎一聲。
而此人。
正是長雲天。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長雲天沒有半點異樣。
但也沒有說什麽,隻是與吳章義點了點頭。
當下。
後者來到主桌上,讓眾人坐下,緊接著神色嚴肅道。
“諸位。”
“一場滅頂之災,可能要來了。”
隨著他聲音落下。
一時之間,一片喧嘩。
</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