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66721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皇宮外苑侍客齋,一位老僧眉須花白,神色祥和,盤膝端坐在長椅之上。此人乃是普曜大師,從萬裏之遙的天竺之國來到中土,普及佛法,傳誦佛音。


    黃裳進入侍客齋,看那普曜大師,額骨高聳,眼眶低陷,全然不似中土之人,而在眉目之間,自然流露一種超然氣質。黃裳俯首道:“弟子黃裳參見大師!”


    普曜大師從椅子上站起,雙手合十道:“貧僧久聞施主大名,今日貴朝皇帝讓施主接見貧僧,也是貧僧的佛緣。”


    黃裳道:“大師言重了,在下對佛法素來崇敬,能與大師相會,卻是在下的緣分。”


    普曜大師道:“貧僧不解,中土自來崇尚佛法,為何貴朝皇帝卻對佛法如此淡漠?”


    黃裳道:“我朝皇帝信奉道教,所以排斥佛法。”


    普曜大師道:“善哉,善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黃裳道:“佛法深奧,還望大師釋解。”


    普曜大師道:“萬物平等,與我並生。阿育王遵照佛祖遺教,刻誥文於岩石上曰:尊崇自己的教義,亦應尊崇他人教義,如此而為,不但能幫助本教成長,而且也對他教盡了責任。對於他教,佛門弟子皆應諦聽,而且要心甘情願地諦聽,中土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理相通也。”


    黃裳道:“佛法慈悲為懷,然佛法是否有‘除惡即為行善’之說?”


    普曜大師道:“對於惡人,我佛仍是普其佛理,度其心智,然有些凡夫心魔太重,我佛可將其超度,墜入輪回,使其感受三惡道之無邊苦厄,迫其心悟,轉而修行善業。”


    黃裳道:“弟子奉旨除惡,殺人甚重,心中時有不安。”


    普曜大師道:“昔日阿育王為爭奪孔雀王朝王位,殺死了九十九個兄弟。阿育王繼位之初,挑選最凶惡的酷吏去殘害百姓,他發動戰爭,造成了十萬人被殺,十五萬人被擄走。這時,阿育王被伏屍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麵所震撼,深感痛悔,喚醒了他內心的佛性,之後,阿育王皈依佛門。阿育王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盡量減少傷亡。他頒布詔令,弘揚佛法,修建佛塔,親到各地去朝禮聖跡,訪問有名的大德高僧,又在全國許多大山崖上,刻上佛的教導,使得眾生都能看到佛的教誨。阿育王還向周邊邦國派遣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普渡眾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育王皈依佛門,力行善道,終於成為‘護法名王’。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黃裳道:“佛法慈悲,弟子知矣。中土道教亦是度人向善,但有些道教弟子卻以旁門之術迷惑聖聽,殘害百姓。”


    普曜大師道:“各教皆有敗家之人,世人有十惑: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惑造成了世人的種種不善業,從而招受種種苦果。有些人行凶作惡、敗門敗家皆因為不惑,不惑是因為無知,是我佛沒能啟發眾生,修行悟道,脫離苦海。世人作惡,亦是我佛之罪過!”


    黃裳道:“我的一位好友崇尚佛法,他有位義子罪孽深重,他一直認為是自己責任,聽大師此言,我知之矣。”


    普曜大師道:“施主好友大慈大悲,善哉,善哉!”


    黃裳道:“我的這位好友一生正直,心念萬民,最後卻被人逼迫,憂憤而死,死後又遭人毒打,佛說‘善惡報應’,為何我這位好友卻如此悲慘!”


    普曜大師道:“施主不必在意,今生失去的不過是一具臭皮囊而已。施主好友今生修得善業,來世必入天道,安享極樂。我佛雖廣度眾人,但凡夫愚昧,屢造惡業,自尋煩惱,然則善惡皆有報應,所謂‘善惡不報,時候未到,今生未報,來世必報’。”


    黃裳道:“但願如大師所言。佛教注重來世,道教卻注重今生,佛教以為人之軀體是一皮囊,所以修行佛理,得證涅槃,以解脫今生疾苦,求得來世極樂;道教注重今生,所以修行悟道,以求得道成仙,永享極樂,或長生人間,飽享人世幸福。佛教、道教皆是度人脫離苦海,享受安樂。”


    普曜大師道:“我來中土之後,看到各地遍及道觀,眾生也大都崇信道教。道教若此,必有其大智慧之所在,貧僧聞施主數年時間編撰道經,施主可否向貧僧講解講解道教之理?”


    黃裳道:“大師客氣了。道教之理以自然天道為根本,道家弟子追求身心的解脫和心境的安寧。道家崇尚天道,以自然變化為法,順乎自然,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而不悖天地之理,才能達到天人合一,身心永恒。道家教義為‘見素抱樸,返樸歸真’,破除一切妄為刻求,排除一切外來誘惑,到達‘無為’‘無已’、‘絕對逍遙’,此亦是人天合一的的根本途徑。


    度人向善乃是所有正教之根本,《道德經》雲:‘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道家又言:‘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猶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道教度人向善,先要求本教弟子時時戒省,持之以恒,堅定道心,持戒不懈;並要時時自省,告誡自己,見善即行,見惡遠避,有過即改。其次要求弟子須少私寡欲,修德行善,‘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行。故知之足,常足矣’,人之所以欲望無窮就是因為不知足,不知足乃是一切災禍的根本原因。中土道教對本教弟子要求甚嚴,頒布了許多戒律來規範本教弟子,譬如‘老君二十七戒’、‘老君三十六戒’、‘老君百八十戒’、‘十三禁戒’、‘十二可從戒’、‘太玄都中宮女青律戒’、‘七百二十門要戒’等。


    道家經典浩如煙海,有千萬卷之多,而以《道德經》為首。那《道德經》乃聖人老子所著,老子道成脫世,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化為太上老君,乃是道家之始祖。老子道成身化,蟬蛻渡世,拯救萬民脫離凡世苦海。


    道教教義博大精深,我隻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661,661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陰真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庸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庸木並收藏九陰真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