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殿試
會試成績考試後半個月出來了,大梁上千學子中隻取兩百個進士。青丞名次不高不低,第四名,如果殿試不出意外就是二甲第一名。青丞心中有遺憾,可一想他也算是全國第四了,心中稍稍自我安慰了一番。
殿試就成績出來後不到半個月後,青丞知道了成績就安安穩穩家準備殿試了。畢竟要是殿試發揮失常話,這個成績也不算數。
殿試那天,青丞跟著一眾學子太和殿偏殿中考試。殿試是由皇帝指派重臣監考,運氣好話,趕上皇帝心情不錯,也會來主持考試。
皇帝這次是積極主持,畢竟他心中還是有些好奇蕭天遙喜歡青丞是個什麽樣子。蕭天遙養宮中,要說看人應該都是人間龍鳳,天之驕子。可就是這樣情況下,青丞卻脫穎而出,不得不引了皇帝心中好奇。
所以,青丞一進殿就被皇帝仔仔細細看了一圈,雖然青丞低著頭,可皇帝還是看很仔細。等學子們請完安,各自按照座位號落座,青丞發現有道視線一直盯著自己,而且還帶著打量。
青丞不知道這是個什麽人,但他還是忽視這道視線,專心致誌開始答題。
而皇帝也心中嘀咕,這個羅青丞看著除了長好些,氣質溫潤些,帶點香味,也沒什麽特別嗎?天遙眼光有待考慮,明明他二皇子、三皇子就明顯比青丞好很多,小女孩心思真難懂啊。
這樣一想,皇帝對著自己兒子被青丞比下去心中心中釋懷了,也有心思想著怎麽提高青丞名次來配蕭天遙。他這次特地看了青丞文章,說實話,文章文采出眾,不說字字珠璣,可也言之有物,得個第四名主要是因為青丞寫太過激進,能坐上高位大臣大多都是穩重謹慎,青丞文章鋒芒太露了。
皇帝想著要是他再年輕二十歲,一定能和青丞君臣相得,可現,自從蕭風去世,好像也帶走了他雄心壯誌,隻把精力留了朝堂平衡,消弱世家上麵。
青丞低頭聚精會神構思著文章答題,寫完後殿中沙漏還留下三分之一,其他學子也大多寫好了,一個個仔細檢查文章細節。青丞也不敢鬆懈,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平常青丞寫文章都喜歡一氣嗬成,不改不查。考試時候會檢查一下,現這樣可謂是第一次了。
<a href="http:///"></a>
皇帝也仔細觀察著青丞,他總覺青丞還是太年少輕狂,不穩重。當了天遙夫婿,就是掌握了蕭家遺留勢力,不管是蕭家軍中影響力還是蕭家舊部勢力。青丞看著就是個有些才能,有些清高,還有些善心少年。
這樣少年比起那些以家族勢力為重世家少年,恐怕不能掌握平衡,要是這樣人驟然崛起,朝堂上實不知道是好是壞。這樣一思量,皇帝對著考完試頒布成績之後就賜婚心思淡了許多。
時間到了,青丞和眾學子一起交了卷,小太監引領下出了太和殿,然後井然有序出宮去了。
考完試,青丞就鬆了一直緊繃著腦神經,不管結果如何,反正已成定局,他也不去擔心煩惱了。而是有些擔心嚴卜源了,距離上次嚴卜源信已經有段時間沒有消息了,青丞心中很是不安。
而這個時候,青丞卻接到了老家來信。
羅寶根中寫到他們準備來京城和青丞相聚,收到這樣信,青丞露出了開心笑容。這段日子和家人分開是他和家人分開長一段日子,他嘴上不說,心中卻是很思念家裏人。特別是嚴卜源走了之後,身邊空蕩蕩,就加思念家中人了。
青丞本來是打算考完科舉之後再回老家一趟和家人團聚,畢竟自己爺爺奶奶歲數都大了,青丞不想讓他們來回奔波。不過,現羅家人自己前來,青丞能提前見到家中讓人怎麽能不開心。
而好心情隻維持到錢氏信,青丞才知道羅家人後決定上京來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是關於他兩個姐姐,二妞和三妞。
三妞今年都已經十八歲了,因為青丞中舉羅家地位提高,錢氏就一直給三妞找夫家。後還是二妞回來做要做媒給杜太太娘家侄子,也就是這件事情引發了後麵一切。
杜太太娘家姓周,周家祖上出過三品大官,隻不過子弟不出色,到了杜太太哥哥當家作主也隻剩個香門第名頭了。就是這樣,杜太太看重就是自己娘家出身,可出身不能當飯吃,杜太太娘家現隻是個空架子了。
杜家娶了二妞,帶了大批嫁妝,讓杜太太娘家子李氏看眼睛都熱了,不過還自持身份,認為自己家祖上曾是大官,羅家隻不過是個農戶,當不得門當戶對。
但隨著青丞中舉,李氏就改變了態度,待二妞熱情許多,時常去杜太太那兒說話。話裏話外都是打探羅家待嫁女孩。杜太太心知肚明,對著子眼光心中不屑,畢竟她看來,自己家娶了二妞是虧了,憑著自己兒子人才品貌娶個官家小姐那是穩穩。
要不是看她有個舉人兄弟份上,就是憑著二妞那個潑婦似得娘親,杜太太都要休了二妞。杜太太看來,二妞不知羞恥,勾搭她兒子不聽她話,這樣不孝順兒媳婦她是一萬個看不上。
就算二妞主動給杜登科納了妾,杜太太還認為二妞納晚了納少了,她自己不讓丈夫納妾可她不希望她兒子受委屈。二妞沒生下兒子時候,杜太太是理直氣壯很。
李氏暗示,杜太太也給二妞說了,二妞想著要是自己促成了這件事情,自己婆婆高興了對自己要好些。杜登科自從納了妾,對著她就不比以前了,她怕那個妾有了身孕,生了長子,她位置就不穩了。
所以,對著婆婆拜托她事情,二妞是上心很,回娘家就給錢氏說了。二妞嘴裏周家大兒子肯定是好,周家也算中產家庭,也不算辱沒了三妞。
可錢氏被二妞傷了心,對著杜太太那是一萬個看不上眼,也不想再把女兒嫁給和杜太太有關係人家。看著杜太太做派,刻薄自己兒媳,逼著兒媳納妾,這樣婦人娘家肯定也是如此。
一個女兒已經不慎落到了杜太太手上,對著三妞,錢氏是打算睜大眼睛好好給三妞找個好夫婿。二妞說人選,錢氏也不能不給二妞一些麵子,答應二妞會考慮考慮。
二妞回去之後,杜太太問了結果,二妞說自己家答應考慮考慮,杜太太自視甚高,覺得以她周家門楣給羅家提親那是給了天大麵子,所以就以為羅家一定答應周家提親。
等到了李氏來杜家問消息,杜太太滿口說羅家答應了,李氏想著要趁早把羅家親事釘牢,第二天就帶著媒人去羅家提親。
而羅寶根聽了錢氏說了二妞回家提親說周家小子,心中有些異動。周家以前也算是個大戶人家,現來羅家提親,這說明什麽,說明羅家社會地位提高了。高興是高興,可還是謹記青丞話,要好好給三妞找女婿。
他也不耽擱,三妞已經十八歲了要不是先前忙著青丞事情,回來之後羅家身價提高,錢氏挑挑揀揀也不會現也沒定個人家。所以,羅寶根想著自己二女兒應該不會害自己妹妹,就打算打探打探之後,要是不壞就答應了。把三妞嫁身邊,以後也有個照顧。
羅寶根是興衝衝去,卻是氣急敗壞回來。錢氏知道羅寶根是去打探周家去,看著羅寶根這個樣子可不是滿意模樣啊?可不對啊,二妞介紹再怎麽樣也不會不好。
羅寶根回來就把二妞送來一套茶壺摔了,這套茶壺當時二妞送時候,羅寶根嘴上不說什麽,可每每有人來時候,他都要拿出來待,誇誇自己女兒孝順,長長麵子。
可現一聲不吭就把東西給摔了,可想而知羅寶根是氣狠了。這麽大動靜,羅老太太也被引出來了,錢氏看著氣氛不對,也不敢隱瞞對著羅老太太仔仔細細說了,又把羅寶根異常表示了一下。
羅老太太心疼兒子,怕兒子心中不痛,鬱結於心,氣壞了身子,趕緊上去讓羅寶根消消氣。羅寶根氣是氣,可對著自己老娘那還是很孝順,羅老太太一問,也就一五一十說了。
周家以前還好,可現是一年不如一年,這還不讓他生氣地方,畢竟富不過三代,就是周家家勢稍稍差些,人好就是了。女子嫁人不就圖個對著她疼惜良人,可氣人是,周家兩個兒子小小年紀卻都是青樓妓館常。
周家把他們送去院,結果他們和那些紈絝子弟混一起,整天混跡花街柳巷,還自命風流。周家周圍人都知道,周家大兒子前些日子還死活接了一個青樓姐兒進了周家,好笑是周家還同意了。
而且前些日子還發了帖子請了親朋好友,大張旗鼓抬了二房。鎮上人家都知道,大戶人家是聞了周家兒子就搖頭,小戶人家周家是看不上,是以周家大兒子已經十九了,還沒成家立業。
羅家算是剛剛才起來人家,這些消息一點不知道,要是今天他沒有去打探,相信了二妞,答應了周家,那不是毀了三妞一生。本來羅寶根還認為二妞受了她婆婆和周家騙,可據他所知,李家事親朋好友間也不是什麽秘密,二妞不應該一點也沒聽聞。
就算二妞一點也不知道,可周家納妾時可是請過杜家,二妞能不知道?未婚先抬了二房,這樣人家哪是什麽好人家,羅寶根心中對著二妞卻是失望了。
三妞是她親妹妹啊,就算為著討好婆家也不用把親妹妹一生都賠上吧。這樣人家,三妞要是真嫁進去,那真是掉進火坑了。二妞身為女子會不知道?
錢氏也旁聽著,聽完就傻了,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女兒竟然是這樣。就算先前為著杜登科納妾,二妞違逆了她,她還為二妞辯解,畢竟嫁給了杜家,討好夫家委屈自己,錢氏嘴上生氣,恨不得不認她,可心中還是心疼她。
可現二妞是準備把三妞一生給毀了,他們是她親人,杜太太讓她回來提親,她不能不聽,可也不能幫著外人瞞著這些消息,要是她當真了,那三妞是不是就配給了李家那樣人家了。
錢氏這一次不能再欺騙自己,二妞是真沒把她們當親人,她真是嫁出去女兒潑出去,現討杜太太歡心,為著杜家利益才是她關心。
錢氏瞬間被抽走了精神,好像老了好幾歲似得。
會試成績考試後半個月出來了,大梁上千學子中隻取兩百個進士。青丞名次不高不低,第四名,如果殿試不出意外就是二甲第一名。青丞心中有遺憾,可一想他也算是全國第四了,心中稍稍自我安慰了一番。
殿試就成績出來後不到半個月後,青丞知道了成績就安安穩穩家準備殿試了。畢竟要是殿試發揮失常話,這個成績也不算數。
殿試那天,青丞跟著一眾學子太和殿偏殿中考試。殿試是由皇帝指派重臣監考,運氣好話,趕上皇帝心情不錯,也會來主持考試。
皇帝這次是積極主持,畢竟他心中還是有些好奇蕭天遙喜歡青丞是個什麽樣子。蕭天遙養宮中,要說看人應該都是人間龍鳳,天之驕子。可就是這樣情況下,青丞卻脫穎而出,不得不引了皇帝心中好奇。
所以,青丞一進殿就被皇帝仔仔細細看了一圈,雖然青丞低著頭,可皇帝還是看很仔細。等學子們請完安,各自按照座位號落座,青丞發現有道視線一直盯著自己,而且還帶著打量。
青丞不知道這是個什麽人,但他還是忽視這道視線,專心致誌開始答題。
而皇帝也心中嘀咕,這個羅青丞看著除了長好些,氣質溫潤些,帶點香味,也沒什麽特別嗎?天遙眼光有待考慮,明明他二皇子、三皇子就明顯比青丞好很多,小女孩心思真難懂啊。
這樣一想,皇帝對著自己兒子被青丞比下去心中心中釋懷了,也有心思想著怎麽提高青丞名次來配蕭天遙。他這次特地看了青丞文章,說實話,文章文采出眾,不說字字珠璣,可也言之有物,得個第四名主要是因為青丞寫太過激進,能坐上高位大臣大多都是穩重謹慎,青丞文章鋒芒太露了。
皇帝想著要是他再年輕二十歲,一定能和青丞君臣相得,可現,自從蕭風去世,好像也帶走了他雄心壯誌,隻把精力留了朝堂平衡,消弱世家上麵。
青丞低頭聚精會神構思著文章答題,寫完後殿中沙漏還留下三分之一,其他學子也大多寫好了,一個個仔細檢查文章細節。青丞也不敢鬆懈,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平常青丞寫文章都喜歡一氣嗬成,不改不查。考試時候會檢查一下,現這樣可謂是第一次了。
<a href="http:///"></a>
皇帝也仔細觀察著青丞,他總覺青丞還是太年少輕狂,不穩重。當了天遙夫婿,就是掌握了蕭家遺留勢力,不管是蕭家軍中影響力還是蕭家舊部勢力。青丞看著就是個有些才能,有些清高,還有些善心少年。
這樣少年比起那些以家族勢力為重世家少年,恐怕不能掌握平衡,要是這樣人驟然崛起,朝堂上實不知道是好是壞。這樣一思量,皇帝對著考完試頒布成績之後就賜婚心思淡了許多。
時間到了,青丞和眾學子一起交了卷,小太監引領下出了太和殿,然後井然有序出宮去了。
考完試,青丞就鬆了一直緊繃著腦神經,不管結果如何,反正已成定局,他也不去擔心煩惱了。而是有些擔心嚴卜源了,距離上次嚴卜源信已經有段時間沒有消息了,青丞心中很是不安。
而這個時候,青丞卻接到了老家來信。
羅寶根中寫到他們準備來京城和青丞相聚,收到這樣信,青丞露出了開心笑容。這段日子和家人分開是他和家人分開長一段日子,他嘴上不說,心中卻是很思念家裏人。特別是嚴卜源走了之後,身邊空蕩蕩,就加思念家中人了。
青丞本來是打算考完科舉之後再回老家一趟和家人團聚,畢竟自己爺爺奶奶歲數都大了,青丞不想讓他們來回奔波。不過,現羅家人自己前來,青丞能提前見到家中讓人怎麽能不開心。
而好心情隻維持到錢氏信,青丞才知道羅家人後決定上京來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是關於他兩個姐姐,二妞和三妞。
三妞今年都已經十八歲了,因為青丞中舉羅家地位提高,錢氏就一直給三妞找夫家。後還是二妞回來做要做媒給杜太太娘家侄子,也就是這件事情引發了後麵一切。
杜太太娘家姓周,周家祖上出過三品大官,隻不過子弟不出色,到了杜太太哥哥當家作主也隻剩個香門第名頭了。就是這樣,杜太太看重就是自己娘家出身,可出身不能當飯吃,杜太太娘家現隻是個空架子了。
杜家娶了二妞,帶了大批嫁妝,讓杜太太娘家子李氏看眼睛都熱了,不過還自持身份,認為自己家祖上曾是大官,羅家隻不過是個農戶,當不得門當戶對。
但隨著青丞中舉,李氏就改變了態度,待二妞熱情許多,時常去杜太太那兒說話。話裏話外都是打探羅家待嫁女孩。杜太太心知肚明,對著子眼光心中不屑,畢竟她看來,自己家娶了二妞是虧了,憑著自己兒子人才品貌娶個官家小姐那是穩穩。
要不是看她有個舉人兄弟份上,就是憑著二妞那個潑婦似得娘親,杜太太都要休了二妞。杜太太看來,二妞不知羞恥,勾搭她兒子不聽她話,這樣不孝順兒媳婦她是一萬個看不上。
就算二妞主動給杜登科納了妾,杜太太還認為二妞納晚了納少了,她自己不讓丈夫納妾可她不希望她兒子受委屈。二妞沒生下兒子時候,杜太太是理直氣壯很。
李氏暗示,杜太太也給二妞說了,二妞想著要是自己促成了這件事情,自己婆婆高興了對自己要好些。杜登科自從納了妾,對著她就不比以前了,她怕那個妾有了身孕,生了長子,她位置就不穩了。
所以,對著婆婆拜托她事情,二妞是上心很,回娘家就給錢氏說了。二妞嘴裏周家大兒子肯定是好,周家也算中產家庭,也不算辱沒了三妞。
可錢氏被二妞傷了心,對著杜太太那是一萬個看不上眼,也不想再把女兒嫁給和杜太太有關係人家。看著杜太太做派,刻薄自己兒媳,逼著兒媳納妾,這樣婦人娘家肯定也是如此。
一個女兒已經不慎落到了杜太太手上,對著三妞,錢氏是打算睜大眼睛好好給三妞找個好夫婿。二妞說人選,錢氏也不能不給二妞一些麵子,答應二妞會考慮考慮。
二妞回去之後,杜太太問了結果,二妞說自己家答應考慮考慮,杜太太自視甚高,覺得以她周家門楣給羅家提親那是給了天大麵子,所以就以為羅家一定答應周家提親。
等到了李氏來杜家問消息,杜太太滿口說羅家答應了,李氏想著要趁早把羅家親事釘牢,第二天就帶著媒人去羅家提親。
而羅寶根聽了錢氏說了二妞回家提親說周家小子,心中有些異動。周家以前也算是個大戶人家,現來羅家提親,這說明什麽,說明羅家社會地位提高了。高興是高興,可還是謹記青丞話,要好好給三妞找女婿。
他也不耽擱,三妞已經十八歲了要不是先前忙著青丞事情,回來之後羅家身價提高,錢氏挑挑揀揀也不會現也沒定個人家。所以,羅寶根想著自己二女兒應該不會害自己妹妹,就打算打探打探之後,要是不壞就答應了。把三妞嫁身邊,以後也有個照顧。
羅寶根是興衝衝去,卻是氣急敗壞回來。錢氏知道羅寶根是去打探周家去,看著羅寶根這個樣子可不是滿意模樣啊?可不對啊,二妞介紹再怎麽樣也不會不好。
羅寶根回來就把二妞送來一套茶壺摔了,這套茶壺當時二妞送時候,羅寶根嘴上不說什麽,可每每有人來時候,他都要拿出來待,誇誇自己女兒孝順,長長麵子。
可現一聲不吭就把東西給摔了,可想而知羅寶根是氣狠了。這麽大動靜,羅老太太也被引出來了,錢氏看著氣氛不對,也不敢隱瞞對著羅老太太仔仔細細說了,又把羅寶根異常表示了一下。
羅老太太心疼兒子,怕兒子心中不痛,鬱結於心,氣壞了身子,趕緊上去讓羅寶根消消氣。羅寶根氣是氣,可對著自己老娘那還是很孝順,羅老太太一問,也就一五一十說了。
周家以前還好,可現是一年不如一年,這還不讓他生氣地方,畢竟富不過三代,就是周家家勢稍稍差些,人好就是了。女子嫁人不就圖個對著她疼惜良人,可氣人是,周家兩個兒子小小年紀卻都是青樓妓館常。
周家把他們送去院,結果他們和那些紈絝子弟混一起,整天混跡花街柳巷,還自命風流。周家周圍人都知道,周家大兒子前些日子還死活接了一個青樓姐兒進了周家,好笑是周家還同意了。
而且前些日子還發了帖子請了親朋好友,大張旗鼓抬了二房。鎮上人家都知道,大戶人家是聞了周家兒子就搖頭,小戶人家周家是看不上,是以周家大兒子已經十九了,還沒成家立業。
羅家算是剛剛才起來人家,這些消息一點不知道,要是今天他沒有去打探,相信了二妞,答應了周家,那不是毀了三妞一生。本來羅寶根還認為二妞受了她婆婆和周家騙,可據他所知,李家事親朋好友間也不是什麽秘密,二妞不應該一點也沒聽聞。
就算二妞一點也不知道,可周家納妾時可是請過杜家,二妞能不知道?未婚先抬了二房,這樣人家哪是什麽好人家,羅寶根心中對著二妞卻是失望了。
三妞是她親妹妹啊,就算為著討好婆家也不用把親妹妹一生都賠上吧。這樣人家,三妞要是真嫁進去,那真是掉進火坑了。二妞身為女子會不知道?
錢氏也旁聽著,聽完就傻了,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女兒竟然是這樣。就算先前為著杜登科納妾,二妞違逆了她,她還為二妞辯解,畢竟嫁給了杜家,討好夫家委屈自己,錢氏嘴上生氣,恨不得不認她,可心中還是心疼她。
可現二妞是準備把三妞一生給毀了,他們是她親人,杜太太讓她回來提親,她不能不聽,可也不能幫著外人瞞著這些消息,要是她當真了,那三妞是不是就配給了李家那樣人家了。
錢氏這一次不能再欺騙自己,二妞是真沒把她們當親人,她真是嫁出去女兒潑出去,現討杜太太歡心,為著杜家利益才是她關心。
錢氏瞬間被抽走了精神,好像老了好幾歲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