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陽的話緩解了拉姆齊的焦慮,讓他腦子清晰了很多。
拉姆齊當然知道,任何戰術都不可能是把球給某個人就能解決的。
單打多並不意味著戰術要求低,很多時候怎麽把球交給那個能單打的人,也是戰術環節的一部分。
阿甘是中鋒,不是後衛,他很難像喬丹那樣從後場就開始拿球自己幹(阿甘:也不是不可以),一個戰術素養低的球隊,是沒辦法很好給中鋒喂球的。
或者反過來說,任何一個球隊,如果想圍繞內線建隊,打造進攻體係,戰術素養絕對不能低。
隻有馬刺、掘金那種以後衛、鋒線為主導的進攻,才能玩自由式,這是球員特點決定的。
上個賽季,甘國陽和拉姆齊一直在努力讓單打和團隊戰術有機結合起來。
為了調動全隊的戰術積極性,甘國陽單打有三三製原則,接球後處理球時間不超過三秒鍾,運球最好不超過三下,一場比賽在低位的進攻手段不超過三種。
還有他的助攻,分配球能力,都來到了新秀賽季以來的最佳,都是為了更好的給團隊進攻做貢獻。
雖然阿甘總是一副“把球給老子你們什麽都不用幹”的樣子,但那是為了給大家信心,他是那種地球快爆炸,還能擠出一個小笑話來撫慰你,告訴你沒事的那種人。
背後他練的比誰都苦,想的比誰都多,每個賽季他都有改變,都有進步。
新秀賽季他在內線打的像摩西-馬龍,到第三個賽季打完,他幾乎沒有摩西的影子了,他成為了他自己。
拉姆齊注意到,甘國陽比之前更重,更強壯了。
夏天他一定在瘋狂的訓練,新賽季他肯定會有更加出色,更加驚人的表現。
想到這些,拉姆齊讓自己振作起來,他拉著貝爾曼加班加點的看錄像,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不斷結合過去的曆史經驗,試圖為球隊新賽季定下基調。
這個過程對拉姆齊來說很痛苦。
他的體能不存在問題,精力也沒問題。
問題出在他的觀念上,問題出在他曾經固守的思想上。
看著貝爾曼給出的數據統計,看著上個賽季的比賽錄像,還有貝爾曼剪輯出來的更早的錄像,兩人經過反複討論、訓練實驗,得出一個結論:他們要推翻不少過去奉為圭臬的戰術原則。
在經過一周時間的加班加點,痛苦思考、辯論、爭吵,以及淩晨三點多打電話給康寧漢姆,給皮特-紐維爾之後,拉姆齊做出了決定。
在訓練營上,他和迷茫了一周時間的開拓者球員提出了新賽季的戰術要求,簡單總結為三點:
“減少快攻,減少傳球,增加三分。”
兩減一增。
大夥兒聽到拉姆齊的話都有些蒙圈,這還是傑克博士嗎?
甘國陽小聲問道:“戰術要求不是把球給阿甘嗎?你在說什麽,傑克。”
拉姆齊給了甘國陽一個白眼,接著他和鮑比-貝爾曼一起解釋了兩減一增的用意。
減少快攻,意思是除非有絕對把握的快攻反擊機會,否則就不發動快速反擊,而是轉為陣地戰。
80年代一場比賽,快速反擊的次數可能在15到20次左右,有些對手實力差,或者麵對掘金,快速反擊能到20次以上。
傑克-拉姆齊曾經判斷,如果一場比賽你能順利的打30次以上快攻,這場贏球的概率會非常大。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快攻在nba比賽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得分效率的保證。
拉姆齊一直是快攻的堅定支持者,以在場邊大喊“跑跑跑”而著稱。
但在80年代末期,隨著防守一步步加強,身體對抗越來越出色,快攻的成功率在下滑。
反倒是陣地戰,當你有阿甘這樣的單打高手時,效率不會比快攻差多少,而且殺傷力還強。
所以他要求將一場比賽的快攻次數,降到10次左右。
第二條,減少傳球。
除非隊友有非常好的機會,或者戰術安排了某人持球攻擊,持球人要減少無意義的、防禦性的傳球,要自己持球發動攻擊。
曾經籃球場上,進攻中傳球、倒手非常多,而且傳球越多,越能體現一個球隊的團隊性。
但隨著球員身體素質增強,高大強壯的nba球員讓球場空間越來越狹小。
傳球越多,意味著失誤的幾率越大。
一個失誤造成的傷害,甚至高過一個進球的收益。
拉姆齊曾經非常鼓勵球員傳球,開拓者一直有著聯盟最好的陣地戰傳球體係,出色的高位中鋒策應體係。
但是鮑比-貝爾曼的數據統計顯示,並不是傳球越多越好。
因為nba不統計傳球次數,所以他收集了很多比賽錄像進行抽樣統計。
他和小斯波(他留在波特蘭讀大學)一道,用肉眼統計比賽回合中的傳球次數,並將這些傳球進行分類。
哪些是進攻性傳球,能威脅到對手的防守,哪些是防禦性傳球,為了防止失誤,或者自己打不動了給隊友,哪些是無意義的倒手。
這條要求就是減少防禦性傳球,杜絕無意義的倒手。
球員們在場上要更有創造力,更加敢於發揮自己的進攻天賦,做到每個點都有威脅——開拓者的球員有這樣的才華。
至於第三點增加三分,屬於聯盟的大勢所趨。
三分不僅得分效率比兩分高,更重要的是可以拉開空間,給每個球員更多的發揮餘地。
這三條,可以說每一條都和拉姆齊過去堅持的籃球原則相違背,也難怪他內心很痛苦。
一個人,否定過去的自己,塑造新的自己,是非常困難的。
這樣的否定、重生,一個人一輩子能經曆一次,就是蛻變和升華,如果要經曆兩次,反而會承受不住崩潰。
在60-70年代,拉姆齊已經經曆過一次對自己的否定。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籃球場上的戰術體係又是另外一副麵貌。
大量的進攻從陣地的三角陣型發起,中鋒在內線背筐接球,然後自己背身攻擊,或者分球給外線,這樣反反複複。
1972年,美國教育部頒發了一項重要法令,叫第九條法令修正案,該法令保護人們在接受聯邦財政援助的教育計劃或活動中免受性別歧視。
這條旨在維護男女平等的法令,卻深刻改變了高中、大學的籃球戰術體係,進而改變了nba,也影響了拉姆齊。
因為性別平等的原則,所以公立高中和大學的籃球隊訓練時間不得不減半,因為你要空出一半時間給女孩,甭管她們是打籃球還是參與其它活動。
這意味著籃球訓練時間減少,過去陣地戰的三角陣型進攻需要大量時間訓練、配合,尤其是內線,要懂很多戰術套路。
訓練時間一少,這些套路沒時間練,球隊的進攻水平大幅下降。
就在這時,鮑勃-奈特發明了“motionoffense”(移動進攻),這是一種所有球員都到外圍進行掩護,為空切球員創造投籃和上籃機會的體係。
70年代這套體係席卷全美,不僅因為它高效、靈活,還因為它簡單易學,大量高中教練湧入鮑勃-奈特的訓練營,學習這套革命性的進攻方式。
這套進攻進而影響了nba,然後70年代的這批高中生到了80年代進入聯盟,很多在這套體係下學習、打球,80年代的球風就越來越快,快攻多,傳球多。
傑克-拉姆齊在70年代也受到了影響,1967年進入聯盟的他,1977年在波特蘭開拓者完成了蛻變,達到了人生巔峰。
但他沒想到,又一個10年過去,1987年,籃球世界又要改變了。
他們似乎要回到那個打三角型戰術,以陣地進攻為主的60年代。
這世界果然是個巨大的輪回機嗎?
拉姆齊已經不止一次發出這樣的疑問。
不管怎麽樣,他已經決定這個賽季打完就不幹了。
他可沒那個體力和精力再撐個15年20年,等下一波輪回到來。
(本章完)
拉姆齊當然知道,任何戰術都不可能是把球給某個人就能解決的。
單打多並不意味著戰術要求低,很多時候怎麽把球交給那個能單打的人,也是戰術環節的一部分。
阿甘是中鋒,不是後衛,他很難像喬丹那樣從後場就開始拿球自己幹(阿甘:也不是不可以),一個戰術素養低的球隊,是沒辦法很好給中鋒喂球的。
或者反過來說,任何一個球隊,如果想圍繞內線建隊,打造進攻體係,戰術素養絕對不能低。
隻有馬刺、掘金那種以後衛、鋒線為主導的進攻,才能玩自由式,這是球員特點決定的。
上個賽季,甘國陽和拉姆齊一直在努力讓單打和團隊戰術有機結合起來。
為了調動全隊的戰術積極性,甘國陽單打有三三製原則,接球後處理球時間不超過三秒鍾,運球最好不超過三下,一場比賽在低位的進攻手段不超過三種。
還有他的助攻,分配球能力,都來到了新秀賽季以來的最佳,都是為了更好的給團隊進攻做貢獻。
雖然阿甘總是一副“把球給老子你們什麽都不用幹”的樣子,但那是為了給大家信心,他是那種地球快爆炸,還能擠出一個小笑話來撫慰你,告訴你沒事的那種人。
背後他練的比誰都苦,想的比誰都多,每個賽季他都有改變,都有進步。
新秀賽季他在內線打的像摩西-馬龍,到第三個賽季打完,他幾乎沒有摩西的影子了,他成為了他自己。
拉姆齊注意到,甘國陽比之前更重,更強壯了。
夏天他一定在瘋狂的訓練,新賽季他肯定會有更加出色,更加驚人的表現。
想到這些,拉姆齊讓自己振作起來,他拉著貝爾曼加班加點的看錄像,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不斷結合過去的曆史經驗,試圖為球隊新賽季定下基調。
這個過程對拉姆齊來說很痛苦。
他的體能不存在問題,精力也沒問題。
問題出在他的觀念上,問題出在他曾經固守的思想上。
看著貝爾曼給出的數據統計,看著上個賽季的比賽錄像,還有貝爾曼剪輯出來的更早的錄像,兩人經過反複討論、訓練實驗,得出一個結論:他們要推翻不少過去奉為圭臬的戰術原則。
在經過一周時間的加班加點,痛苦思考、辯論、爭吵,以及淩晨三點多打電話給康寧漢姆,給皮特-紐維爾之後,拉姆齊做出了決定。
在訓練營上,他和迷茫了一周時間的開拓者球員提出了新賽季的戰術要求,簡單總結為三點:
“減少快攻,減少傳球,增加三分。”
兩減一增。
大夥兒聽到拉姆齊的話都有些蒙圈,這還是傑克博士嗎?
甘國陽小聲問道:“戰術要求不是把球給阿甘嗎?你在說什麽,傑克。”
拉姆齊給了甘國陽一個白眼,接著他和鮑比-貝爾曼一起解釋了兩減一增的用意。
減少快攻,意思是除非有絕對把握的快攻反擊機會,否則就不發動快速反擊,而是轉為陣地戰。
80年代一場比賽,快速反擊的次數可能在15到20次左右,有些對手實力差,或者麵對掘金,快速反擊能到20次以上。
傑克-拉姆齊曾經判斷,如果一場比賽你能順利的打30次以上快攻,這場贏球的概率會非常大。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快攻在nba比賽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得分效率的保證。
拉姆齊一直是快攻的堅定支持者,以在場邊大喊“跑跑跑”而著稱。
但在80年代末期,隨著防守一步步加強,身體對抗越來越出色,快攻的成功率在下滑。
反倒是陣地戰,當你有阿甘這樣的單打高手時,效率不會比快攻差多少,而且殺傷力還強。
所以他要求將一場比賽的快攻次數,降到10次左右。
第二條,減少傳球。
除非隊友有非常好的機會,或者戰術安排了某人持球攻擊,持球人要減少無意義的、防禦性的傳球,要自己持球發動攻擊。
曾經籃球場上,進攻中傳球、倒手非常多,而且傳球越多,越能體現一個球隊的團隊性。
但隨著球員身體素質增強,高大強壯的nba球員讓球場空間越來越狹小。
傳球越多,意味著失誤的幾率越大。
一個失誤造成的傷害,甚至高過一個進球的收益。
拉姆齊曾經非常鼓勵球員傳球,開拓者一直有著聯盟最好的陣地戰傳球體係,出色的高位中鋒策應體係。
但是鮑比-貝爾曼的數據統計顯示,並不是傳球越多越好。
因為nba不統計傳球次數,所以他收集了很多比賽錄像進行抽樣統計。
他和小斯波(他留在波特蘭讀大學)一道,用肉眼統計比賽回合中的傳球次數,並將這些傳球進行分類。
哪些是進攻性傳球,能威脅到對手的防守,哪些是防禦性傳球,為了防止失誤,或者自己打不動了給隊友,哪些是無意義的倒手。
這條要求就是減少防禦性傳球,杜絕無意義的倒手。
球員們在場上要更有創造力,更加敢於發揮自己的進攻天賦,做到每個點都有威脅——開拓者的球員有這樣的才華。
至於第三點增加三分,屬於聯盟的大勢所趨。
三分不僅得分效率比兩分高,更重要的是可以拉開空間,給每個球員更多的發揮餘地。
這三條,可以說每一條都和拉姆齊過去堅持的籃球原則相違背,也難怪他內心很痛苦。
一個人,否定過去的自己,塑造新的自己,是非常困難的。
這樣的否定、重生,一個人一輩子能經曆一次,就是蛻變和升華,如果要經曆兩次,反而會承受不住崩潰。
在60-70年代,拉姆齊已經經曆過一次對自己的否定。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籃球場上的戰術體係又是另外一副麵貌。
大量的進攻從陣地的三角陣型發起,中鋒在內線背筐接球,然後自己背身攻擊,或者分球給外線,這樣反反複複。
1972年,美國教育部頒發了一項重要法令,叫第九條法令修正案,該法令保護人們在接受聯邦財政援助的教育計劃或活動中免受性別歧視。
這條旨在維護男女平等的法令,卻深刻改變了高中、大學的籃球戰術體係,進而改變了nba,也影響了拉姆齊。
因為性別平等的原則,所以公立高中和大學的籃球隊訓練時間不得不減半,因為你要空出一半時間給女孩,甭管她們是打籃球還是參與其它活動。
這意味著籃球訓練時間減少,過去陣地戰的三角陣型進攻需要大量時間訓練、配合,尤其是內線,要懂很多戰術套路。
訓練時間一少,這些套路沒時間練,球隊的進攻水平大幅下降。
就在這時,鮑勃-奈特發明了“motionoffense”(移動進攻),這是一種所有球員都到外圍進行掩護,為空切球員創造投籃和上籃機會的體係。
70年代這套體係席卷全美,不僅因為它高效、靈活,還因為它簡單易學,大量高中教練湧入鮑勃-奈特的訓練營,學習這套革命性的進攻方式。
這套進攻進而影響了nba,然後70年代的這批高中生到了80年代進入聯盟,很多在這套體係下學習、打球,80年代的球風就越來越快,快攻多,傳球多。
傑克-拉姆齊在70年代也受到了影響,1967年進入聯盟的他,1977年在波特蘭開拓者完成了蛻變,達到了人生巔峰。
但他沒想到,又一個10年過去,1987年,籃球世界又要改變了。
他們似乎要回到那個打三角型戰術,以陣地進攻為主的60年代。
這世界果然是個巨大的輪回機嗎?
拉姆齊已經不止一次發出這樣的疑問。
不管怎麽樣,他已經決定這個賽季打完就不幹了。
他可沒那個體力和精力再撐個15年20年,等下一波輪回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