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斯塔夫充分了解甘國陽的威力。


    對陣老鷹的81分就是他火力全開的一次表演。


    以及在首輪對陣勇士時的48分,讓他放開了打結果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開拓者近乎於賴皮的四麵拉開單打,在沒有規則限製的情況下,讓很多教練犯了難。


    四個人站在三分線外,你不能守區域防守,不能離對位人太遠,導致防守方的陣型支離破碎。


    甚至可以說,沒有陣型可言,比賽完全變成了騎士單挑,變成了拚低位中鋒的單防能力。


    而聯盟麵對球隊的抗議和意見不聞不問,畢竟nba的目的是為了讓比賽吸引更多觀眾,而不是為了讓教練覺得滿意。


    隨著賽季的深入,各隊都在找尋辦法去應對,比如采用車輪戰,換不同的低位球員去防守甘國陽。


    有些球隊囤積了好多肌肉內線,以圖在低位遏製一下甘國陽,比如活塞、湖人。


    還有就是繞前防守,甘國陽在賽季中期麵對了大量的繞前,但多被湯普森和德雷克斯勒的傳球破解。


    到賽季末和季後賽,已經沒有什麽球隊再用繞前對付甘國陽了。


    各隊慢慢琢磨出來的辦法依舊是包夾,但不再是過去那種死板、緩慢的夾擊。


    那種夾擊有時候完全不起作用,甚至給開拓者其他人創造大量機會,得不償失。


    教練們都開動腦筋,想更為複雜的策略和辦法來應對甘國陽和喬丹這種超級得分手。


    其中,西雅圖超音速的助理教練鮑勃-克洛彭堡提出了一整套防守體係,來應對正在變化中的nba攻防環境。


    克洛彭堡在大學和高中擔任過多年的教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雖然他沒有在ncaa上建功立業,但他的球隊多次參加naia全國聯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克洛彭堡精通防守,有一套獨特的防守理念。


    他將這套防守理念命名為“sospressurdefensesyetem”,sos壓力防守係統。


    這套防守體係的核心理念是“offenseoffdefense”,就是所謂進攻式防守。


    籃球作為一項得分遊戲,進攻方始終占據著主動,防守方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很多時候,防守方被進攻方牽著鼻子走,球去哪兒,防守方跟著去哪兒,進攻方怎麽跑,防守方跟著去堵。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是籃球遊戲的基本規律,畢竟規則是鼓勵進攻的,不然球迷看什麽,比賽比什麽呢?


    但克洛彭堡另辟蹊徑,他認為好的防守要像進攻一樣,不能被進攻方牽著鼻子走,要反過來逼迫進攻方做選擇。


    防守人要主動出擊,不斷給進攻方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做出最糟糕最不利的選擇,導致進攻失敗。


    在這一核心思路的基礎上,克洛彭堡設定了12條防守的基本原則,像攻擊性人盯人防守,將持球方向邊線壓迫,拒絕所有一傳等等,這類原則搭配防守戰術,形成了一套嚴密、高壓、讓每個進攻球員都感到不適的防守大網。


    然後再搭配上多鋒線的防守反擊進攻體係,克洛彭堡的這套體係一旦成型,威力相當大。


    這些理念,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深刻影響籃球場上的進攻和防守。


    當然,這套體係要成型,對球員的要求也非常高。


    他需要球員身體素質出色,尺寸足夠,防守端全能,防守智商高。


    同時球員之間的防守默契要足夠好,訓練中要記憶大量配合套路。


    這些高要求導致超音速在漫長的常規賽中,有時候很難打出教練想要的效果。


    比如12條原則中“拒絕一傳”這一條,他要求後場防守者全力破壞進攻組織者的每一次首個傳球。


    因為進攻方的首個傳球一定是戰術發起的起手,是很重要的一傳,一旦將其破壞,對手不得不啟用b計劃,或者開始瞎打。


    這樣,對手的進攻就無法按照計劃順暢進行,進攻方將處於非常不適的狀態,你要不停做計劃外的事,也就是處在高壓中。


    這個想法很好,可是對後場球員的要求太高,為了實現這一策略,控衛要百分百精力投入,貼防,幹擾,體力消耗很大。


    在大學時,遇到一些身體素質一般,水平不高的控球後衛,這招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可是在nba,到處都是怪物,像魔術師約翰遜,你想破壞他的一傳幾乎不可能。


    包括開拓者這邊,德雷克斯勒、波特都是身強體壯的球員,出球快,加速能力強。


    你貼身防守,一個加速把你過個幹幹淨淨,什麽原則都不管用。


    所以在常規賽中,超音速的發揮很不穩定,在麵對一些實力較弱的球隊時,克洛彭堡的防守策略無法發揮作用。


    球員們很累,很疲倦,這個球隊又剛剛組建,互相之間不夠默契,稍微鬆懈,那些原則就丟的幹幹淨淨,愛怎麽防怎麽防吧。


    可是到了季後賽情況不一樣,球隊士氣高漲,每一場都進行針對性布置,一個係列賽麵對同一個對手,會越防越好。


    在首輪麵對達拉斯小牛的係列賽中,小牛的頭號得分手馬克-阿奎爾就遭到了超音速無情的包夾和壓迫。


    常規賽場均25.7分的阿奎爾被防到場均隻有21分,尤其是在西雅圖的兩場,一場16分,一場13分,命中率是可憐的41%和30%,可以說被完全鎖死。


    超音速在對阿奎爾的防守中,采用了一種叫“死亡三角”的防守策略。


    他們先將馬克-阿奎爾往底線夾擊、壓迫,然後在三秒區附近形成一個三角區域防守。


    外線雖然空出來,可是被壓迫在底邊的阿奎爾出球困難,往外傳也傳不出好球,速度太慢。


    這就導致阿奎爾自己打不中,也沒辦法助攻隊友,屢屢陷入死球陷阱中,怎麽可能有好的發揮。


    這樣的防守明顯在擦邊區域防守,但如今聯盟大趨勢就是各隊都在擦邊非法防守,你不這麽做,就落伍了。


    包括開拓者,在鮑比-貝爾曼的設計下,一樣會擦邊區域防守,在內線設置防守陷阱。


    但是和克洛彭堡不同,貝爾曼沒有設計過於複雜的防守策略,而是盡量讓球員們一對一單防。


    一是單防有利於激發球員鬥誌,二是簡單的防守策略更加持久、堅韌,三就是開拓者有這樣的單防資源。


    本場比賽,超音速要采用類似的策略對付甘國陽,他們在第一節先采用普通的包夾。


    隻要甘國陽深要位,麥克斯韋爾一定著力包夾,然後有人過來堵住中路,不給德雷克斯勒或者波特突破空間。


    接著,超音速開始防外線的一傳,甘國陽要位深,給他傳球會變得困難,迫使主攻轉移到德雷克斯勒或者範德維奇手上。


    賽前比克斯塔夫和克洛彭堡反複研究過開拓者的錄像,知道甘國陽一旦遭到包夾較多無法出手,他就會從深要位改成淺要位。


    從肋部轉移到45度外側,甚至靠近三分線的地方,這樣遠離籃筐,接球更加簡單,且不容易遭到包夾。


    此時,超音速就會開始施展他們的死亡三角,利用麥克丹尼爾強大的移動能力,旺盛的精力,聯手克雷蒙-約翰遜、莫裏斯-盧卡斯把甘國陽夾死在底邊。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第一節超音速的包夾、輪轉、防一傳做的很不錯,球員移動速度快,外線防守壓迫力強。


    甘國陽的得分都是罰球、二次進攻,沒有單打入賬。


    開拓者從一開始的領先,到進攻逐漸變得低效。


    沒有甘國陽的單打支撐,球隊上分變得越來越慢。


    這時候果然如超音速教練所料,甘國陽開始拉出來接球。


    克雷蒙-約翰遜將底邊讓出來,讓甘國陽往底邊走,接著麥克丹尼爾從上線過來包夾。


    三秒區湯姆-錢伯斯做好協防的準備,三秒區的三角已經形成,波特、德雷克斯勒被放空。


    甘國陽被逼入了一個死角,再突破可以,但會出界,傳球也可以,但長傳難度大,容易失誤,且難以形成有效進攻。


    這時,甘國陽沒有磨蹭和猶豫,他很快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直接投。


    底邊中距離強投出手,帶一點後仰,球準確命中,拿下兩分。


    克洛彭堡有些傻眼,就這麽投進了?


    一通鋪墊操作下來,被一個中投解決問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籃球之黃金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