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天天一封家書,先期還是正常的。
至於後麵,就差給秦風寫日記了。
搞得他跟檢查太子作業似的。
比如秦風收到的第八封太子家書。
‘吾弟安好
兄今早吃鹽水鴨,味美滋鮮,特派人送你一份,可還有什麽想吃的?盡管跟熊為兄說,都給你送去。
雄英說想吃熊掌,讓叔父寄來嚐嚐。
六弟你字得練,附贈字帖兩幅,臨摹完同信寄回,為兄檢查。
兄
秦標。’
秦風看到這信,還有冷封的鹽水鴨以及字帖,整個人都不好了。
快馬從京都跑到這來,至少也得三天時間。
就算用冰裹著鹽水鴨,就算能吃,味道也終究差了。
但這終究算是太子秦標的心意。
至於順手寄回點熊掌啥的,這倒沒啥,遼地的熊足夠吃。
況且大侄子要,能不給嗎?
多送回去幾條。
就是……
“一直催著本王練字什麽鬼。”
秦風有種被人盯著催促學業的感覺。
想了想,秦風最終還是選擇擺爛,字那東西誰愛練誰練,大不了下次讓紅鸞寫。
嗯。
“紅鸞,學著本王的字,將字帖臨摹了,回頭寄回京都。”
“奴這就做。”
有紅鸞代寫,秦風日子依舊逍遙快活。
至於太子每日一封家書,秦風就隨手看看,偶爾回一封。
倒是負責送書的東宮侍衛們,貌似都瘦了不少。
誰家好人總跑三千裏路啊!
是不是京都那邊人太多,太子殿下在這創造就業機會呢?
秦風當真無語。
就連寧王秦棣得知後,也是一陣無語。
“皇兄啥時候成這樣了。”
“你問我我問誰?”
秦風直翻白眼。
鬼能想到這便宜兄長隔著三千裏的距離,還要給他布置課業……
他是藩王。
不是小孩子。
不過除了課業之外,其他都挺好的,這太子皇兄還是挺好的。
“皇兄的信都送了這麽多了,為何父皇還沒回信?”
寧王秦棣有些難安。
他已經在廣寧城待了快半個月了,怎麽還沒回信?
“是不是路上出了什麽意外?”
秦棣不由如此猜測著。
秦風摸了摸下巴。
“應該不至於。”
這封信由王公公親自送去,一路上連半點驚險都沒有,壓根就沒有意外。
隻是慶皇在收到這封信後,遲疑了多日,甚至派人去探查,故而一直沒回信。
至於探查的結果……
“寧地青壯變多,寧王兵馬數量應已至十三萬。”
聽著這消息,慶皇又不由拿出秦風寫的書信。
“老六說十三萬是謊稱,實際隻有九萬。”
“老三這麽多年,沒給朕來信,確實過於不正常,是朕疏忽了。”
“可老三究竟是怎麽想的?”
慶皇看著桌子上擺著的一份份調查。
上麵所有一切都指向了一點。
寧王想割土自立。
慶皇也是信這一點的。
因為他曾經布置在寧地的眼線,在很多年前一個個全部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雖說死法很正常。
可眼線全沒了,這就很不正常。
慶皇都感慨寧王秦棣真是大了,能力都這麽強了,連他眼線都能查明拔掉了。
他也多次下詔申飭,可全都杳無音訊。
以至於慶皇幾度懷疑寧王是否出了事兒,可寧地總會有寧王跟北胡人戰績傳回來。
後來因為朝廷天災有點多,慶皇抽不手來教訓寧王秦棣,便放任自流了好多年。
原本他來範陽,是準備帶兵去寧地看看的。
可陰差陽錯的,他來了晉地這。
在相互矛盾的文書上,慶皇糾結了多日,最後狠狠地將文書拍在桌子上。
“老六是不會騙朕。”
“應是真的有問題。”
“沐勝。”
“臣在。”
“派禦林親衛全力調查,是否有人在暗中阻擾朕與寧王通信。”
“是。”
“王得水。”
“老奴在。”
“代朕親走寧地一遭,問問寧王他到底怎麽想的。”
“老奴遵命。”
王得水相當激動。
雖說此行可能相當凶險,但終究是慶皇給他的重任。
有重任,就說明慶皇已經信任了他。
隻要好好幹,說不準能以太監之身,成就功名。
曆史上擁有聲名的好太監可不少。
比如指鹿為馬的。
比如亂政的十常侍。
比如……
王得水很想狠狠抽自己一大嘴巴子。
不能再想了。
他所知道的太監,都不是啥好人呐。
還是本本分分的做事吧。
到時候希望廣寧城的醫術提升了,好讓他恢複男兒雄風。
那個時候,再想著建功立業的事兒。
領了詔書後,王得水本要離去,卻又被慶皇叫住了。
“等下。”
“陛下盡管吩咐。”
“朕給老六回封信,你先給老六送過去,再從廣寧城去寧地,這樣危險更低。”
王得水瞬間感激涕零,差點就哭了。
“陛下如此厚待老奴,老奴定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慶皇並沒有理會王得水,隻是自顧的寫著書信。
甚至為了這封信該怎麽寫,慶皇斟酌了許久。
“寫奏疏都沒這麽難過。”
“這個寫廢了。”
慶皇一把將信紙團成一團,隨手扔了出去,隨後又扯過來一張新的。
可寫了寫,慶皇又扔了出去。
“這個寫的太像詔書,不行。”
“這個寫的有點肉麻,咱自己讀著都起雞皮疙瘩,不行。”
慶皇寫寫扔扔,最後直接將筆摔在桌子上,沉默了許久。
“咱什麽時候開始不會寫家書的?”
慶皇想了許久,最終想到是六年前,遼地陷落,許達出兵關外大敗,而後他忙於救治整個大慶北方。
大慶的發展,是極度不均衡的。
北方,特別中原地區長期戰亂,人口凋零的厲害。
而南方則因安穩發展,社會依舊保持著無比繁榮的狀態。
特別江南地區,隨著北方流民廉價的人工匯聚,當地人的生活簡直更上一層樓,繁榮的讓慶皇都有些害怕。
這種南北極度差距,顯然是不正常的。
他也相繼出了許多政策,卻都無效。
“罷了,不寫家書就不寫吧。”
“王得水,你替朕傳個口諭給老六。”
……
至於後麵,就差給秦風寫日記了。
搞得他跟檢查太子作業似的。
比如秦風收到的第八封太子家書。
‘吾弟安好
兄今早吃鹽水鴨,味美滋鮮,特派人送你一份,可還有什麽想吃的?盡管跟熊為兄說,都給你送去。
雄英說想吃熊掌,讓叔父寄來嚐嚐。
六弟你字得練,附贈字帖兩幅,臨摹完同信寄回,為兄檢查。
兄
秦標。’
秦風看到這信,還有冷封的鹽水鴨以及字帖,整個人都不好了。
快馬從京都跑到這來,至少也得三天時間。
就算用冰裹著鹽水鴨,就算能吃,味道也終究差了。
但這終究算是太子秦標的心意。
至於順手寄回點熊掌啥的,這倒沒啥,遼地的熊足夠吃。
況且大侄子要,能不給嗎?
多送回去幾條。
就是……
“一直催著本王練字什麽鬼。”
秦風有種被人盯著催促學業的感覺。
想了想,秦風最終還是選擇擺爛,字那東西誰愛練誰練,大不了下次讓紅鸞寫。
嗯。
“紅鸞,學著本王的字,將字帖臨摹了,回頭寄回京都。”
“奴這就做。”
有紅鸞代寫,秦風日子依舊逍遙快活。
至於太子每日一封家書,秦風就隨手看看,偶爾回一封。
倒是負責送書的東宮侍衛們,貌似都瘦了不少。
誰家好人總跑三千裏路啊!
是不是京都那邊人太多,太子殿下在這創造就業機會呢?
秦風當真無語。
就連寧王秦棣得知後,也是一陣無語。
“皇兄啥時候成這樣了。”
“你問我我問誰?”
秦風直翻白眼。
鬼能想到這便宜兄長隔著三千裏的距離,還要給他布置課業……
他是藩王。
不是小孩子。
不過除了課業之外,其他都挺好的,這太子皇兄還是挺好的。
“皇兄的信都送了這麽多了,為何父皇還沒回信?”
寧王秦棣有些難安。
他已經在廣寧城待了快半個月了,怎麽還沒回信?
“是不是路上出了什麽意外?”
秦棣不由如此猜測著。
秦風摸了摸下巴。
“應該不至於。”
這封信由王公公親自送去,一路上連半點驚險都沒有,壓根就沒有意外。
隻是慶皇在收到這封信後,遲疑了多日,甚至派人去探查,故而一直沒回信。
至於探查的結果……
“寧地青壯變多,寧王兵馬數量應已至十三萬。”
聽著這消息,慶皇又不由拿出秦風寫的書信。
“老六說十三萬是謊稱,實際隻有九萬。”
“老三這麽多年,沒給朕來信,確實過於不正常,是朕疏忽了。”
“可老三究竟是怎麽想的?”
慶皇看著桌子上擺著的一份份調查。
上麵所有一切都指向了一點。
寧王想割土自立。
慶皇也是信這一點的。
因為他曾經布置在寧地的眼線,在很多年前一個個全部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雖說死法很正常。
可眼線全沒了,這就很不正常。
慶皇都感慨寧王秦棣真是大了,能力都這麽強了,連他眼線都能查明拔掉了。
他也多次下詔申飭,可全都杳無音訊。
以至於慶皇幾度懷疑寧王是否出了事兒,可寧地總會有寧王跟北胡人戰績傳回來。
後來因為朝廷天災有點多,慶皇抽不手來教訓寧王秦棣,便放任自流了好多年。
原本他來範陽,是準備帶兵去寧地看看的。
可陰差陽錯的,他來了晉地這。
在相互矛盾的文書上,慶皇糾結了多日,最後狠狠地將文書拍在桌子上。
“老六是不會騙朕。”
“應是真的有問題。”
“沐勝。”
“臣在。”
“派禦林親衛全力調查,是否有人在暗中阻擾朕與寧王通信。”
“是。”
“王得水。”
“老奴在。”
“代朕親走寧地一遭,問問寧王他到底怎麽想的。”
“老奴遵命。”
王得水相當激動。
雖說此行可能相當凶險,但終究是慶皇給他的重任。
有重任,就說明慶皇已經信任了他。
隻要好好幹,說不準能以太監之身,成就功名。
曆史上擁有聲名的好太監可不少。
比如指鹿為馬的。
比如亂政的十常侍。
比如……
王得水很想狠狠抽自己一大嘴巴子。
不能再想了。
他所知道的太監,都不是啥好人呐。
還是本本分分的做事吧。
到時候希望廣寧城的醫術提升了,好讓他恢複男兒雄風。
那個時候,再想著建功立業的事兒。
領了詔書後,王得水本要離去,卻又被慶皇叫住了。
“等下。”
“陛下盡管吩咐。”
“朕給老六回封信,你先給老六送過去,再從廣寧城去寧地,這樣危險更低。”
王得水瞬間感激涕零,差點就哭了。
“陛下如此厚待老奴,老奴定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慶皇並沒有理會王得水,隻是自顧的寫著書信。
甚至為了這封信該怎麽寫,慶皇斟酌了許久。
“寫奏疏都沒這麽難過。”
“這個寫廢了。”
慶皇一把將信紙團成一團,隨手扔了出去,隨後又扯過來一張新的。
可寫了寫,慶皇又扔了出去。
“這個寫的太像詔書,不行。”
“這個寫的有點肉麻,咱自己讀著都起雞皮疙瘩,不行。”
慶皇寫寫扔扔,最後直接將筆摔在桌子上,沉默了許久。
“咱什麽時候開始不會寫家書的?”
慶皇想了許久,最終想到是六年前,遼地陷落,許達出兵關外大敗,而後他忙於救治整個大慶北方。
大慶的發展,是極度不均衡的。
北方,特別中原地區長期戰亂,人口凋零的厲害。
而南方則因安穩發展,社會依舊保持著無比繁榮的狀態。
特別江南地區,隨著北方流民廉價的人工匯聚,當地人的生活簡直更上一層樓,繁榮的讓慶皇都有些害怕。
這種南北極度差距,顯然是不正常的。
他也相繼出了許多政策,卻都無效。
“罷了,不寫家書就不寫吧。”
“王得水,你替朕傳個口諭給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