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第十三次相親150


    陷阱無處不在。


    類似的陷阱對m君而言並不是新鮮事物。


    生活在人類群落裏的哺乳動物與那些活躍在森林裏的遠親不同,隻有其中的弱者才會麵臨危險的陷阱。


    人是不敢對強者暗下黑手的,不論這強者是異類還是同類。


    當人麵對絕對的強者時,通常會匍匐在地上,奉對方為王,甚至拜對方為祖宗,千秋萬世都恭敬崇拜。


    這大概就是北宋老趙家打勝仗還要伏小做低的心理根源。


    他們君臣打心底裏承認遼比宋強,於是乎就算戰勝對方,也不敢與之對等交往,非得矮上一頭,才覺得心安理得。


    這種心理不光老趙家有,滿清愛新覺羅家也有,且不隻是心理問題,還帶著先天不足的發育不良病症。


    宋遼之戰中,宋真宗的戰場勝利,事實上算不得大捷,隻是挫了挫對方的銳氣,頂多等價於威尼斯共和國在海戰中第一次打敗奧斯曼帝國海軍的那種勝利。


    雖然是貨真價實的勝利,但根本沒有傷到敵人的筋骨,對方隨時可卷土重來,像從來沒敗過一樣,再大戰一場。


    而北宋君臣實在沒長著與敵血戰到底的硬骨頭,於是乎見好就收,簽訂一個比徹底敗亡稍好的恥辱條約,就成了可考慮的選項。


    清法之戰中,清軍所得勝仗是真正打出國威,並引發法國內閣倒台的,名副其實的大勝,可謂是一掃幾十年頹勢,令人刮目相看。


    可清軍好不容易打出的威風,被清廷顯貴們像扔用過的廁紙一樣,幾乎是在得勝的同時,就急不可待地扔進垃圾桶裏,就好像根本沒贏過,實際上就是個大敗仗一樣。


    m君每次讀到這段曆史,都會很好奇,既然不論輸贏都要割地賠款,何必打這一仗呢?


    他不太相信滿清統治階層都是閉目塞聽的酒囊飯袋。


    如果他們真的都是飯桶,也不可能統治偌大的帝國兩百多年。


    事實上,滿清統治階層對外部世界絕非一無所知,對世界地理以及歐洲的先進武器早就有一定了解,雖談不上是了若指掌,也應已達到洞若觀火的程度。


    早在康熙活著的時候,滿清權貴們就接觸過不少來自歐洲的傳教士,甚至還任命其中一些人擔任滿清官職。比較有名的有:利瑪竇、郎世寧等人。


    這些人不光帶來西方的先進技術,還帶來大量的西方書籍以及地圖。


    而且,早在明代皇家圖書收藏裏就有比較完整的世界地圖。滿清接管並享有大明帝國的一切領土與財富,當然也包括前代的典籍圖冊。


    再者,康熙死後,滿清權貴們多次在蒙古草原上親身感受過瑞典武器製造大師督造的最先進火器的威力。就算他們不知道這些武器是瑞典人協助敵方製造的,也絕對知道這些兵器來自遙遠的歐洲列國。


    其實,滿清權貴們在漫長的所謂康乾盛世時期,不止一次在戰場上見識到滿清與歐洲列強在軍事上的巨大差距。


    為滿清擁護者們津津樂道的兩次廓爾喀之戰,更是把這種差距展示的淋漓盡致。


    所謂廓爾喀的領土範圍大致上就是現代的尼泊爾全境。


    可就是這樣一個領土不到滿清帝國百分之一的國家,竟然在第一次廓爾喀戰爭中,讓堂堂天朝上國對其歲貢1500兩白銀換取偷安。


    第二次廓爾喀戰爭,也就是清軍曆史中記載大勝的一次。但是仔細看這段記錄就會發現,這次所謂的大勝,沒能打下對方一寸土地。


    客觀來說,福康安等清軍將領的軍事舉措是得當且正確的,清軍士兵也是勇猛無畏的。


    那為什麽戰場表現差強人意呢?


    原因出在廓爾喀軍隊的武器上。那是遠比清軍武器裝備先進的英帝國火新式槍,幾乎領先清軍的鳥槍一個時代。


    先進的武器加上熾熱燃燒的野心,令廓爾喀軍隊在整體國力遠遜於滿清的態勢下,在甲爾古拉山與滿清名將們率領的最精銳清軍實現戰場僵持,並一直堅持到廓爾喀使團與滿清皇帝達成協議。


    必須承認,清軍確實贏了。


    但贏得毫無榮譽可言。這種根本算不上地區強權的國家,在曆史上的任何時期,麵對中原大一統王朝都是望風披靡的三腳貓角色。


    有資格對曆代中央王朝造成困擾的國家,無不是足可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國家,在滿清乾隆皇帝當政前,還從沒出現過這種尷尬至極的囧事。


    那感覺就像一隻貓被耗子胖揍一頓一樣令人驚詫莫名。


    滿清迷總會吹捧滿清軍隊這次繞了大半個東亞的突襲,是一次偉大的,可比肩漢武帝滅大宛的揚威之戰。


    可漢武帝是真真正正頂著匈奴的巨大軍事壓力,就在強大的匈奴軍隊眼皮子底下把萬裏之外的大宛從地圖上抹除掉了。


    而乾隆皇帝派出的傳奇將領福康安、海蘭察等人,卻根本沒能打下廓爾喀一寸土地,隻是勉強維持戰前自明朝確立的東亞地區國際關係。


    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重大勝利?


    如果這也算大勝,曆代皇帝就不會因為宋真宗封禪,就以與宋真宗比肩為恥,再無帝王去封禪。


    再看,第四次清緬戰爭,傅恒率領三萬滿清精銳征討侵略雲南的緬甸。結果,打來打去,三萬人死了一萬多,也沒能奈何使用燧發槍的驕橫緬甸軍。


    最後,是泰國地區有人討伐緬甸,緬甸國王怕打不過泰國人,為避免兩線作戰才與滿清議和。


    這可是發生在滿清國力達鼎盛的乾隆皇帝時期,簡直就不可思議,堪稱咄咄怪事,奇恥大辱。


    不用和漢、唐帝國相比,就算明朝處於末世時,明萬曆皇帝還能輕易打敗日本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軍事統帥豐臣秀吉,並把後者活活逼死。


    哪怕是南明已經衰亡,一個地方將領帶領一支偏師,都能打敗盛極一時的世界級帝國荷蘭帝國。


    再看滿清將領們在對外戰爭中的戰場表現,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竊取勝利的便宜仗,不是憑借對方內部統治出現問題;就是對方過於強勢遭到多方討伐;又或者幹脆用高官厚祿買通對方將領。


    明白了這些,再看乾隆的十全武功簡直就是充滿黑色幽默的自我嘲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M君的相親小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甲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甲天下並收藏M君的相親小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