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十三次相親120
他說道:說起償債,我想起來,似乎經濟危機裏有一種,就是和外債有關的?
她道:你是說債務危機吧?
他道:對啊。
她道:債務危機其實是出口萎縮引發的,伴隨著的還有舉債環境的惡劣。有時候,還有舉債國缺乏外債管理經驗有關。
他道:我知道的經濟危機,大致上也就是“借短放長”。流動性不足,還不上短期負債。以及資不抵債。
她道:高負債經營,或者準備金製度都會帶來金融風險。倒也不是僅限於流動性不足。
他道:還有哪種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呢?
她道:比如:貨幣固定或釘住匯率。最麻煩的還不是這些,要是引發結構性危機,就很嚴重了。像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個人債務還不上,導致銀行係統流動性不足,引發整個金融體係的信用危機。
這就很危險了。
他表示同感道:的確。畢竟咱們手裏的鈔票,歸根結底是就銀行信用的物化物,是信用的載體。
各國央行用信用發行貨幣,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製定和監督金融管理政策,目的不就是穩定貨幣幣值,維持這些信用嗎?
她道:央行的職能可不止這幾項。
他道:我還知道發行貨幣、代理國庫、代理國庫券、存儲外匯、存儲黃金儲備、對國家信貸。
她道:央行還充當再貼現的最後貸款人;集中存款準備金;組織全國銀行間的清算工作。
他道:這樣一看,央行又有對貨幣的工作;又有對銀行的工作;又有麵向政府的工作。多麵手啊?還是商業銀行工作簡單一些,大致上就是存款、放貸、中間業務,還有就是可以做投資了。也就是可以做信用擴張工作。
她道:其實都不簡單。銀行裏吸收來的存款都是負債,包括從央行裏再貼現來的錢,還有自有資金、各種借款。要想辦法貼現、貸款、投資出去,不然不就是高負債經營了?銀保監會該介入了。
他笑道:好像美國沒有銀保監會,是由央行來執行這個職能的。英國是個一籃子的機構來執行,沒有分行業。
她道:你這不是挺懂的嗎?
他道:我也就是略通皮毛。我好像記得有個什麽巴塞爾報告,在第一期的時候就規定總資本,也就自有資本的充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而核心資本不得少於百分之四。
她道:第四期就變了。成了總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百分之十點五,一級資本不少於百分之八點五,普通股不低於百分之七。
否則這機構就是會帶來金融風險的。
話聊到這裏,似乎可以告一段落。
可他還想多聊會,就深挖話題,說道:說了半天金融危機。什麽是金融市場呢?
其實,他心裏明白,所謂金融市場,就是由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組成的。
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時間。
通常資本市場上,都是長期債務、股票、投資基金這種回籠資金一般一年以上的金融物品。
而貨幣市場上則是短期債務、票據、同行拆解這些金融物品。
她的答複大體如此類似。
他像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孩子一樣,繼續問道:同行拆解有什麽標準沒?
她答道:大概是按照很多年前英國倫敦金融機構間定下的拆借率。
他說道: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第二個世界帝國。
她道:第一個是誰?
他道:西班牙呀。西班牙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算是彎道超車吧。
她道:其實我挺喜歡看英劇的。特別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感覺那裏的空氣裏都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
他心道:恐怕是彌散著金錢和霧霾的味道吧?那年代倫敦的霧能直接殺人。
他嘴上說得是:對阿。我對英國紳士們周末可以帶著淑女們去野外獵狐狸、打野鴨子的愜意生活,也很是向往的。
這句話一出口,他忽然酸從心中起,悲自肝上升。
愜意的生活。
他最愜意的生活是童年,那時他的生命裏沒有“討好他人”這四個字。
那是他人生中活得最真實的時期,也是最無憂無慮的時代,是最美好的時代,不是最糟糕的時代。
是那時的人們對孩子有更多寬容嗎?
其實不是的。
任何時候,成人對他人孩子的容忍度,都是由對方父母的高大程度決定的。
就好比,歐洲的紳士們去打獵,遇到小狐狸,一定會窮追不舍。
而碰到小熊,就得掂量一下手中槍杆子的火力夠不夠了。
並非小熊猛於小狐,態度差別全在熊與狐的父母。
總會有不通道理的孩子埋怨終生生活在父母偉岸的身影下,不能被他人認知到自己有多優秀。實際上,能被父母身影覆蓋的人,絕對不會比其父母更優秀。
就像我們介紹一對夫婦。假設丈夫姓梁,夫人姓林。當別人介紹說,這位是林女士,那位是她的先生。那麽,誰都能明白,女方一定比男方優秀。就算男方自己不承認,在旁人眼中也是如此的。
m君倒是覺得,被父母羽翼的日子是幸福的。那個時候世界很小,父母就是擎天的柱子。後來,世界變大了,需要自己撐起天來,才發現天太高了,沒有上天的梯子根本夠不著。
渺小。
這是他對自己的終極評價。
太渺小了。
世界如是一汪無盡大海。
他就不過是海裏的蚌貝之屬,雖然不至於像浮遊生物一樣完全隨波逐流,但也沒有過多的自主選擇權。
有殼仍是軟體動物,能遊能走卻都不精通,大多數時候隻能像海裏的石頭一樣,跟隨潮汐或在海灘上仰望星空,或在水底裏羨慕天上的流雲飛鳥。
他每想到這些,就悲從中來,止不住肆意奔流的淚水。
誰不想上山成虎,下海化龍呢?可是,世上哪有那麽多人中龍虎呢?
人中翹楚少不是可憐事。
可憐的是自己不能出人頭地。
他又問道:
實在沒想到,對方說起金融理論都是一套一套的,打趣道:我記得
(本章完)
他說道:說起償債,我想起來,似乎經濟危機裏有一種,就是和外債有關的?
她道:你是說債務危機吧?
他道:對啊。
她道:債務危機其實是出口萎縮引發的,伴隨著的還有舉債環境的惡劣。有時候,還有舉債國缺乏外債管理經驗有關。
他道:我知道的經濟危機,大致上也就是“借短放長”。流動性不足,還不上短期負債。以及資不抵債。
她道:高負債經營,或者準備金製度都會帶來金融風險。倒也不是僅限於流動性不足。
他道:還有哪種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呢?
她道:比如:貨幣固定或釘住匯率。最麻煩的還不是這些,要是引發結構性危機,就很嚴重了。像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個人債務還不上,導致銀行係統流動性不足,引發整個金融體係的信用危機。
這就很危險了。
他表示同感道:的確。畢竟咱們手裏的鈔票,歸根結底是就銀行信用的物化物,是信用的載體。
各國央行用信用發行貨幣,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製定和監督金融管理政策,目的不就是穩定貨幣幣值,維持這些信用嗎?
她道:央行的職能可不止這幾項。
他道:我還知道發行貨幣、代理國庫、代理國庫券、存儲外匯、存儲黃金儲備、對國家信貸。
她道:央行還充當再貼現的最後貸款人;集中存款準備金;組織全國銀行間的清算工作。
他道:這樣一看,央行又有對貨幣的工作;又有對銀行的工作;又有麵向政府的工作。多麵手啊?還是商業銀行工作簡單一些,大致上就是存款、放貸、中間業務,還有就是可以做投資了。也就是可以做信用擴張工作。
她道:其實都不簡單。銀行裏吸收來的存款都是負債,包括從央行裏再貼現來的錢,還有自有資金、各種借款。要想辦法貼現、貸款、投資出去,不然不就是高負債經營了?銀保監會該介入了。
他笑道:好像美國沒有銀保監會,是由央行來執行這個職能的。英國是個一籃子的機構來執行,沒有分行業。
她道:你這不是挺懂的嗎?
他道:我也就是略通皮毛。我好像記得有個什麽巴塞爾報告,在第一期的時候就規定總資本,也就自有資本的充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而核心資本不得少於百分之四。
她道:第四期就變了。成了總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百分之十點五,一級資本不少於百分之八點五,普通股不低於百分之七。
否則這機構就是會帶來金融風險的。
話聊到這裏,似乎可以告一段落。
可他還想多聊會,就深挖話題,說道:說了半天金融危機。什麽是金融市場呢?
其實,他心裏明白,所謂金融市場,就是由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組成的。
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時間。
通常資本市場上,都是長期債務、股票、投資基金這種回籠資金一般一年以上的金融物品。
而貨幣市場上則是短期債務、票據、同行拆解這些金融物品。
她的答複大體如此類似。
他像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孩子一樣,繼續問道:同行拆解有什麽標準沒?
她答道:大概是按照很多年前英國倫敦金融機構間定下的拆借率。
他說道: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第二個世界帝國。
她道:第一個是誰?
他道:西班牙呀。西班牙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算是彎道超車吧。
她道:其實我挺喜歡看英劇的。特別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感覺那裏的空氣裏都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
他心道:恐怕是彌散著金錢和霧霾的味道吧?那年代倫敦的霧能直接殺人。
他嘴上說得是:對阿。我對英國紳士們周末可以帶著淑女們去野外獵狐狸、打野鴨子的愜意生活,也很是向往的。
這句話一出口,他忽然酸從心中起,悲自肝上升。
愜意的生活。
他最愜意的生活是童年,那時他的生命裏沒有“討好他人”這四個字。
那是他人生中活得最真實的時期,也是最無憂無慮的時代,是最美好的時代,不是最糟糕的時代。
是那時的人們對孩子有更多寬容嗎?
其實不是的。
任何時候,成人對他人孩子的容忍度,都是由對方父母的高大程度決定的。
就好比,歐洲的紳士們去打獵,遇到小狐狸,一定會窮追不舍。
而碰到小熊,就得掂量一下手中槍杆子的火力夠不夠了。
並非小熊猛於小狐,態度差別全在熊與狐的父母。
總會有不通道理的孩子埋怨終生生活在父母偉岸的身影下,不能被他人認知到自己有多優秀。實際上,能被父母身影覆蓋的人,絕對不會比其父母更優秀。
就像我們介紹一對夫婦。假設丈夫姓梁,夫人姓林。當別人介紹說,這位是林女士,那位是她的先生。那麽,誰都能明白,女方一定比男方優秀。就算男方自己不承認,在旁人眼中也是如此的。
m君倒是覺得,被父母羽翼的日子是幸福的。那個時候世界很小,父母就是擎天的柱子。後來,世界變大了,需要自己撐起天來,才發現天太高了,沒有上天的梯子根本夠不著。
渺小。
這是他對自己的終極評價。
太渺小了。
世界如是一汪無盡大海。
他就不過是海裏的蚌貝之屬,雖然不至於像浮遊生物一樣完全隨波逐流,但也沒有過多的自主選擇權。
有殼仍是軟體動物,能遊能走卻都不精通,大多數時候隻能像海裏的石頭一樣,跟隨潮汐或在海灘上仰望星空,或在水底裏羨慕天上的流雲飛鳥。
他每想到這些,就悲從中來,止不住肆意奔流的淚水。
誰不想上山成虎,下海化龍呢?可是,世上哪有那麽多人中龍虎呢?
人中翹楚少不是可憐事。
可憐的是自己不能出人頭地。
他又問道:
實在沒想到,對方說起金融理論都是一套一套的,打趣道:我記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