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正式搬來了,前些天趕了輛驢車,把東西都搬了過來。”


    “東旭哥她家老太太和媳婦不是在鄉下過得挺好的嗎,怎麽進城來了?”小衛繼續問著。


    “這我倒是聽大清說了,賈家解放時分了4畝地,都是臨近水源的好地,他們整個賈家營分到的地其實都不錯,冬小麥平均一畝地能產230來斤。夏耕的時候再種點玉米、大豆、紅薯、棉花之類的,家裏養了雞鴨,日子過得富裕。”


    “那他們怎麽還搬來呢?”


    “你別急,聽我慢慢說。農村種糧要交稅的,按一季產量的兩成交公糧,還要兩成的統購糧,之前交了這些留下麥種賈家一年還能剩4、500斤麥子,再算上粗糧,每年都吃不完。”


    老太太抿了抿嘴繼續說“後來成立了互助組,農忙時互換人工畜力,他們幾戶還合夥買了頭牛。前年成立了初級社,他們賈家營把土地、耕牛、農具統一經營使用,集體勞動,每年的糧食6成按並入的土地、農具、耕牛分紅,4成按工分領取,賈家留夠吃的還換了180來塊。”


    “這不是挺好的嗎。”小衛看老太太歇了口氣,趁機問道。


    “是的,之前是不錯。主要是他們賈家營分的地產量都高。但是今年賈家營和其他2個村合並成了高級社,土地全部上交了,沒有了私人土地。每年的糧食也全按工分分配。他們賈家營的土地好、產量高,但是其餘的兩個村的產量就沒那麽高了,一個村畝產隻有160斤左右,另外一個村更慘,都是山地。不光地差,人均可耕用的土地也少,耕作起來也麻煩。再加上現在土地不屬於自己了,幾個村之前也有間隙,很多人出工不出力。聽賈家說今年社裏的平均畝產也就140斤,交了公糧和統購糧,再留下來年的麥種,就不剩下啥了。到時候兩人領的工分全換成錢的話一年賺的也不到100塊,所以就進城了。打算讓賈張氏留在家裏照顧孩子,秦淮茹生了之後找份臨時工,比在鄉下的收入還能高點。”老太太一口氣把知道的都說了。


    小衛去給老太太倒了杯水,繼續問道“賈家不是隻有東旭哥一個人有糧食關係嗎,那他們打算咋吃飯?”


    “不是有自由市場嗎?粗糧的話也貴不哪去。”老太太不在意的說著。


    好吧,小衛家不缺吃的,也沒去關注過私糧,看樣子現在的日子都還過得去。


    小衛滿足了吃瓜的欲望,特有興致的跟老太太繼續聊著,直到何大清回來。


    “明子來了啊。”何大清推門走了進來。


    “這不放假了嗎,就到譚奶奶這邊看看。”小衛答到。


    “那正好,中午一起吃飯,嚐嚐你何叔的手藝。”


    “那真是有口福了,一直就想何叔你這一手。”小衛說的是實話,何大清擅長偏清淡的菜,小衛還真不怎麽會做。


    “那就勤來,叔還能缺你口吃的。師娘,咱中午吃片湯,我回來路上買了黑魚,撒白的湯。”何大清對老太太笑著說。


    “行!行!這個好!”老太太也笑了。


    “那行,明子你先陪著師娘,我這馬上就好。”說著便往外走去。


    沒多一會何大清就端著一鍋麵湯進來,味道就真好,一點土腥味就沒,奶白奶白的。


    “剛才跟你譚奶奶聊啥呢?”何大清又給小衛添了一碗。


    “說賈家呢,一開始說柱子哥媳婦的事,結果說著說著聊到賈家身上了。”小衛把碗接了過來。


    “這是好日子過慣了,農村這日子可比解放前強多了,總不能啥好事都攤你身上吧。我前段時間去鄉下買菜的時候,好多人都坐在田邊啥都不幹,唉~~”


    何大清歎了口氣繼續道“而且老賈家進城晚了,現在城裏的日子也不好過。最近我去自由市場,賣糧的,不管粗糧細糧,價格都越來越貴,而且賣的人也比以前少了。賈家每個月就隻有賈東旭42斤的定量,算上秦淮茹肚子裏麵的那個,五張嘴的壓力就全壓在賈東旭身上了。”


    “不提他們賈家的事了,再說也不是沒人幫襯著。大清,上次柱子又把相親對象氣跑了,我看呐,還是得給柱子尋摸個長得俊的,至於其他,隻要人別太作就行了。”老太太把話題拉回傻柱身上。


    “師娘,不滿您,我也這麽想。這不我上次去農村,有人給介紹了一個。聽說原來是城裏的人,內在時期京都亂,就跟人跑去了農村。上過師範長得也俊,就是離得有點遠,都到河北了,人也不勤快。雖說當時給評的貧民,不過按媒婆的說法不像是窮人。我想著帶柱子去見見,如果柱子能看的上,人品也不算太差的話就把這事兒給定了。工作可以頂我的,糧食關係倒是個事兒,但我在京都待這麽些年也有些情麵,現在還能辦,再晚就不好說了。”


    “行,就先去看看,柱子年紀也到了,總這麽拖著也不算個事。咱們這也沒那麽多活要幹,隻要人不壞,不是太懶就行。”老太太把事情定了下來。


    “那行,我下午就去把火車票買了,確定好時間我和柱子好請假。”何大清看老太太也同意了也挺高興。


    小衛一看又有瓜吃了,這能錯過?傻柱相親那是除了全院大會之外最好吃的瓜了,連忙也說“何叔,我能跟去看看嗎,這些年我都沒出過城,我也想看看現在的農村是什麽樣。”


    “明子,你叔能同意嗎,這可不近,小200裏路呢。”何大清有些猶豫。


    “沒事,我跟家裏說一下就行,到時候找個大人跟著一起去,順便買些肉食山貨,這不快過年了嗎。”小衛趕緊道。


    何大清看小衛鐵了心的要去,也就沒再拒絕“那行,兩個人是吧,那我把車票一起買了。”


    “那麻煩何叔了,我把錢給您。”說著便把拿出一把鈔票。


    “明子,譚奶奶知道你人小鬼大,到時候幫著看一下,回來跟奶奶說一下那邊的情況。”老太太倒是樂意小衛跟著,如果不是年紀大了,估計也想去看看。


    跟老太太和何大清有扯了一會,何大清要去買車票,小衛也跟著一起走了。到了中院,喲,看見賈張氏和秦淮茹了。賈張氏長得還挺胖,要知道就是小衛一家都不胖。


    至於秦淮茹,身材也挺圓潤的,長相是桃花眼、眼睛略長、眼尾略彎、嘴唇上薄下厚,顯得很柔弱,也不知道這娘倆這幾年在農村咋過的,比前兩年還圓潤點,倒是皮膚還是比較幹紅。


    今天有太陽,兩人都坐在門口,一人在納鞋底,一人在縫補東西。


    閻老師小衛也見了,巷子口給人書信呢,額~收錢的。


    在大門口和何大清分開,小衛去找蔡全無去了,準備讓蔡全無陪自己走一趟,也不知道傻柱爺倆見到蔡全無有啥表情,真的挺神似的。


    到了小酒館門口就看見範金友一臉得瑟,斜著眼的對著主任大娘說“我就想問你,到底我是上級還是你是上級呀。”


    “您是上級,可李主任說了“如果範金友不聽你的話,我立馬把他人社關係調到你居委會來,讓你管的了他成嗎?””主任大娘倒是挺淡定。


    範金友當場就懵逼了,又被主任大娘教育了一番,自身態度也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剛才還八麵威風,現在彎著腰跟主任求情狡辯,結果又被訓了一頓,自己跑了。


    小衛算是看出來了,範金友和劉海忠有點像,都是個官迷。說是為老百姓做事,其實就是想往上爬,而且能力還都不咋滴。


    跟徐慧珍打了招呼,等蔡全無來了跟他約好時間就繼續溜達去了。一路上買了不少糕點,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糖卷果還有火燒,要說這空間的絕度靜止讓小衛不能進行很多的加工處理,但是保存食物絕對方便。


    回到家,看到屋裏沒人,想了想,弄出來一些蘋果、犁、橘子之類的常見水果,又弄了些芒果、火龍果之類的這時候不常見的用糖水泡上,就說是罐頭,回到屋裏沉浸空間裏麵去了。


    說實在的這個市場挺大,裏麵很多東西小衛都沒仔細看過。現在就是到裏麵看書,空間裏麵有一些其他人攜帶的物品,其中就有些書,還有賓館、學校的實踐學院也有小型的閱讀室,小衛最近都整理在了一起,看有啥有用的沒。


    晚上跟周叔、嬸子說了一聲,二人聽說蔡全無跟著也就同意了,他們二位年輕的時候也不是老實的主兒,觀念挺開放的。還有就是這幾年小衛天天到處亂跑,他們也習慣了。而且說遠也不是太遠,現在世道太平,京都附近的安全還是不成問題的。


    周叔還告訴他明天會把柴油機拉去,這次直接拉倒北站的修理廠就行了,那邊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3月份基本就能投入使用,配套的機修廠已經有工人入駐。


    第二天也沒讓周叔找車,問清了地方喊著蔡全無找了輛馬車就去了。一路上也沒趕時間,花了1個多小時。到了門口,托人把周叔喊出來帶人,等進了編組站,發現裏麵還有一些地方正在鋪設鐵軌。


    這時期修建鐵路的可不是什麽工人,都是鐵道兵。這些軍人是真能幹活,2.6米長,都快趕上腰粗的枕木一個人扛著就走。鐵道兩邊運輸枕木的軍人密密麻麻的,等枕木鋪設好,鐵軌也是軍人往上麵抬。一左一右岔開站著,人挨著人就把鐵軌抬到枕木上放了下去。


    後麵跟著人拿大錘敲砸鐵路道釘,拿手臂粗的扳手加固擰緊。


    往裏麵走了有好一會才到機修廠,鐵軌盡頭分布著6座廠房,有的是2門洞,有的是4門洞,每個大門對應著一道鐵軌,高度有6米左右。


    進了一座兩門小廠房,裏麵倒是很敞亮,吊裝了很多燈,每側還有有5扇2米5寬、3米高的玻璃鐵窗,不過都被分隔成了小塊。


    因為這時的玻璃製造技術還不完善,有的是將玻璃先吹成圓柱體,切開擀平做成平板玻璃。


    還有就是趁玻璃溫度高,柔軟的時候,粘在鐵棍的一頭,快速旋轉利用離心力甩出一個平麵,再有就是用滾筒碾壓成的。這些做法做成的玻璃尺寸都不是很大,產量也低,再加上大尺寸的玻璃運輸也麻煩,所以這時很難弄到大塊玻璃。


    直到70年代國內有了浮法玻璃生產技術,到時候玻璃的產量大增,才會有大塊的玻璃進入家庭。就像是80年代辦公桌上麵都會放一塊大玻璃,下麵壓著照片、糧票之類的,這時期就看不到。而且因為產量原因,玻璃的價格也不低,一箱子玻璃大約26塊,所以很多家庭還是紙糊的窗戶。


    廠房裏麵靠近牆的兩側各放著一排桌子,工人們翻圖紙、畫圖、加工零件做啥的都有,中間停著一輛蒸汽機車,是2+8+2的結構,應該就是解放型機車。


    這種機車國內大約有1400輛,絕大部分都是繳獲小日本的。是老美設計於20年代,主要用於滿鐵。抗戰時期又由日本的川崎、日立、日本車輛、滿鐵等廠製造,52年的時候國內改進生產出來了解放,所以解放機車分為日偽解放和國產解放。


    日偽解放的生產地包括老美、日本、捷克、大嚶還有之前的滿洲。國產解放又有四方、大聯、齊齊哈耳、沈洋這些機車廠。由於設計的早,生產的廠家眾多,車型一大堆,煤水車總重從100噸到200噸的都有。


    國內跟老毛也沒學好,沒有統一的設計標準,導致配件不通用。如果零件壞了都要翻很多圖紙,再手工打造零件。所以修理車間裏麵從加熱到淬火,再到各種小型加工機床,都配置了一些。


    這台解放就不知道哪地生產的,幾個廠家的圖紙都不配套,裏麵正吵著呢。最後由一個師傅重新測量的,然後把圖紙改了下,多車了3mm這才把螺絲按上。


    周叔看他們商量結束,帶著小衛去了剛才被人圍著的一個師傅,指了指小衛說道“丁師傅,這就是我兒子,給你看的那些圖紙就是他平時畫的。”


    接著又轉過頭對小衛說“這是丁翰丁師傅,你喊丁叔就行,沈機的7級大師傅。北邊打仗的時候在前線負責車輛維修,現在陸續撤兵了,被派到這邊支援建設。之前就是丁師傅看了你的設計圖覺得很有意思,不相信是一個10歲的孩子弄出來的,所以我才讓你把東西拉過來的。”


    小衛打量著丁師傅,大約1米73的個頭,穿著藍色的中山裝,帶著一副塑料框的眼鏡,手裏拿了個記事本,上麵還別了支筆。和小衛平時見到的工人不大一樣,挺帥,氣質比較文雅,像老師多過像工人“丁叔,您好。”


    “之前周主任拿圖紙找我看的時候說這是他兒子畫的,我不信!現在倒是信了點,我還沒見過哪個10歲的孩子像你這麽沉穩。”丁翰也打量著小衛。


    “丁叔過獎了。”小衛裝著挺不好意思的。


    “說說吧,你怎麽想的弄出這個東西。”丁翰倒是挺好奇的。


    “其實這東西在國外叫做園圃拖拉機,50年前就有了,用於果園、菜圃這些小塊農田的耕作。隻是歐美主要發展大、中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應用不很廣,所以我們國家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也是從捷克過來的一個留學生那邊了解到有一種叫pf6的小型的拖拉機,根據他的描述畫出來最初的圖紙。”


    小衛看丁翰聽得挺認真的就繼續往下說“我知道我們國家從老大哥那邊引進了德特54拖拉機,但是太大了。據我了解德特起碼得5噸以上,西伯利亞平原一馬平川,使用這種中型拖拉機沒有問題,我們國家的東北、華北平原也沒問題。但是關鍵我們國家人多,還有很多農田在丘陵地區,而且人均耕地也比較少,還都是零散的分布,都使用這種大中型的拖拉機並不現實,還有就是德特54的產量估計也是個問題,所以我覺得農民有小型拖拉機的需求。在聽說歐洲有這麽一種小型拖拉機的時候就有了想法,結構簡單,使用維修的成本都不高。而且我算了下,生產要求也比較低,以我們國家目前的工業水平是沒問題的。”


    “沒想到你想的這麽多,不過你說的倒是沒錯,從你的設計圖來看生產要求確實不高。”丁師傅聽小衛說這麽多還挺驚訝。


    小衛想著又多說了些“其實還是內燃機比較落後,在我的設想中這種小型手扶拖拉機的整備質量應該在400-600kg,結果現在光一個柴油機就超了,不過也應該具有了實用性。不過我相信以後我們國家的柴油機的比功率會有很大的進步。”


    “你小子倒是有理想,我也比較看好這種小型拖拉機,有空的時候我會把零件做出來的。”丁師傅聽小衛這話很是高興。


    這時候周叔也說到“你應該好好謝謝丁師傅,要不是丁師傅的支持,站長也不會同意給提供材料給你做實驗。”


    小衛真沒想過還有這個原因,誠心的謝道“謝謝丁叔!”


    “哪裏話,我也想看看做出來的東西真實效率怎麽樣,再說這事對國家對人民都有好處”丁師傅擺了擺手。


    周叔和丁師傅又聊了幾句,然後叫人把柴油機拉到裏麵的庫房,小衛就和周叔還有丁師傅告別了,他們還得工作。臨走時丁師傅告訴他最近會把圖紙審計一遍,如果有問題再需要小衛過來。


    小衛坐著蔡全無的板車回到市區,這次沒直接回家,先去四合院拿火車票,看時間是後天一早7點的,然後跟老太太約好時間在正陽門集合。


    跟著去的是中戲後麵的一個四合院,這是小衛前兩年讓蔡全無買下來的一個一進四合院,一間正房、兩間廂房、兩間倒座房,院子很小但是比較隱蔽。這是小衛的一個倉庫,平時小衛會把東西放在這裏,蔡全無從這邊拉貨。這次過來準備多弄點水果回去,自己體格太小,之前每次也不好多拿。


    可能後世的人會覺得現在的物價便宜,但要看以什麽為基準。如果以黃金為基準的話,現在私下金價5塊左右,豬肉7毛8。一克黃金能賣買7斤豬肉或者25斤應季的當地水果。至於反季或者進口水果,反正小衛4、5塊一斤都賣過,現在的最便宜的橘子罐頭都5毛。


    回到大院,塞給楊叔一些蘋果犁,說是給侄子的,結果被楊叔追著要打,你們說還在肚子裏麵的小娃娃,自己喊聲侄子咋了╭???╮


    等把水果都搬回家,都是有蓋子的籃子,隻是給別人講買的年貨,沒說具體是啥。等蔡全無走的時候也給他帶了一包,蔡全無也沒多說,道了聲謝就走了。蔡全無是老實,幹了有2年了,據自己觀察沒貪過。從自己這的提成是2%,也有1w塊了,都存了起來,平時吃的穿的也不講究,之前幹的活還是繼續幹,說是要娶老婆。


    (ps:一個月2萬多塊的流水應該不算多,這才剛剛大規模合營,之前還是有不少私企老板。這些老板、滿族的遺老遺少挺有錢的。別的不說,這年頭有名有姓的作家還有唱戲的角一個月都是500起步,其中牛逼的一個月都大幾千塊。而且因為半島戰爭,歐美就對大陸禁運了,其實整個海域都被封鎖了,隻能從鐵路或者飛機運點東西過來。港島倒是有走私的,但是都黑的很,有兩個不黑的,主要也是運一些藥品和生產物資,這生意算是壟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qyFqWh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qyFqWh並收藏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