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的家境並不是太好,三進的舊宅子裏,住了盧太太三個兒媳婦,五個孫子孫女,加上盧太太老兩口,和一個嫁不出去的女兒,還有七八個下人,把這宅子塞的滿滿當當的。
盧家的三個兒子都已娶妻生子,老大從武,跟在褚景琪的手底下討生活,做了一名六品小副將,老二老三也參了兵,一個是千戶,一個是百戶,手底下都管著一群小士兵。
要說,一家人有三個當兵的,且都有了出息,家裏條件也算不錯,不過,盧家的家底子不厚,莊子鋪子沒幾個,收益不多,一年算下來,也就夠一大家子的人溫飽。
因為盧姑娘難嫁,盧家三兄弟這幾年牟足了勁,才給盧姑娘湊夠了一筆三千兩銀子的嫁妝,像他們這樣的小門小戶,三千兩嫁妝已經很豐厚了,可即使這樣,盧姑娘還是嫁不出去。
這次,因盧副將去了江南,跟在褚景琪身邊立了一個大功,皇上賞了他五百兩銀子,還有兩匹上好的綢緞,幾件金銀首飾,一些茶葉等零零落落的一大箱東西。
這些東西,全都被盧副將給了盧姑娘,豐厚了她的嫁妝,那五百兩銀子,也一文不剩給了她做壓箱底銀子。
這樣湊一湊,也就有了近四千兩銀子的陪嫁,在京城,一個四品五品的官兒嫁嫡女,也就這麽多陪嫁。
盧家能為盧姑娘準備這麽多陪嫁,已經是盡力了。
可是,盧姑娘都快十九歲了,盧家托媒婆子四處打聽,也沒能夠找到一個願意娶盧姑娘的人家。
盧家的人沒辦法,這才把目光往鄉下的村夫身上瞄去。
不過,如今有了夏家提親,村夫自是比不得夏家大少爺,雖然夏家大少爺是個不成器的,又不得夏世明歡心,但也比一個粗鄙不堪,大字也不識一個的村夫強。
而盧家的人之所以會這麽快答應這門親事,除了夏家大少爺的身份比一個村夫強外,還因為夏家答應,盧姑娘進門後就會被分去另外過,這樣,他們也就不用整日裏擔心女兒性子不好,怕被婆母磋磨,怕被婆母嫌棄。
至於夏家大少爺,不成器就不成器吧,以後有她厲害的女兒管著,就算不成器,也敗不了家。
隻要不敗家,就算夏大少爺掙不來銀子,有夏家分到的家產和她女兒的陪嫁,也夠養活他們一家子的。
等她女兒生了孩子,好好教導兒子,有了兒子養老,這以後的日子,也就那樣了。
不過,盧家怕就怕盧姑娘原型暴露後,夏家大少爺會受不了休妻,到時候,他們的女兒豈不是就要葬送一輩子?
所以,盧太太就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準休妻。”
“好,我可以答應你。”夏梓晗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夏梓江想休妻,除非他不想活了,想光|著身子從夏家滾蛋,不然,這一輩子,他都別想休妻。
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下了。
當即,兩家人就交換了二人的庚貼,派了身邊的丫鬟嬤嬤,跟隨李媒婆去了大街上,給二人合了八字。
合了一個好字,盧太太十分高興,還賞了李媒婆一個大紅包,李媒婆也不客氣,接了紅包就揣懷裏,然後一群人就坐下商量文定之日。
夏家還在守喪,不能大婚,但納吉過大禮還是行的,至於大婚,就要等到夏家大少爺喪滿期間,也就是一年半後。
對於這事,盧家人已經不介意了,隻要女兒能嫁出去,早嫁一年,晚嫁一年,都無所謂。
再說了,夏家大少爺年紀還小,就是等到後年,也才十七歲,正是好時候,至於盧家姑娘,盧太太正想趁這段時間教女兒一些大家閨秀的禮儀。
夏家是書香門第,夏二太太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夏家的人最看重禮儀,而她女兒一點兒也不懂禮儀,這要是進了夏家的門,還不得鬧出笑話來。
雖說夏家同意,她女兒進門就分家,可是一家人也得在一起過幾日吧,還有這過年過節的,都要在一起聚一聚吧。
總之,盧太太擔心女兒去了夏家後,會因為不懂禮而出洋相,導致被公公婆婆嫌棄。
所以,盧太太並沒有因為婚事安排在一年半後而心生不滿,反而心裏還鬆了一口氣。
等夏梓晗和李媒婆一走,盧太太就把女兒叫到跟前來,耳提麵命,好好教導了一番。
次日,又托人請了一個懂大戶人家規矩的老嬤嬤回來,教導女兒一些規矩。
當然,這些事,夏梓晗都不知道。
夏梓晗出了盧家後,就和李媒婆一起去了夏家,把換來的盧家姑娘的庚貼,交給了夏二太太收起來。
夏二太太看著庚貼,臉上都有了一層錚亮的光澤,她忙吩咐身邊丫鬟,塞了一個大紅包給李媒婆,“李媒婆,今兒個幸苦你了。”
“不幸苦,這可是我們應該做的。”
然後,就說起了文定之日,讓夏二太太提前準備。
等李媒婆走了後,夏二太太又跟夏梓晗道謝,夏梓晗笑道,“能為父親母親分憂解愁,是身為子女的我該做的,母親就不必客氣。”
話雖這麽說,但夏二太太還是很感激夏梓晗。
等夏二太太放好了盧姑娘的庚貼後,夏梓晗就跟夏二太太坐在熱炕上,說起了給夏梓江分家的事。
“這分家,以後他們住哪兒,父親母親可想好了?還有,夏梓江是家裏的嫡長子,按理來說,家裏的產業,他要分走一大半,可你們本身家底子就薄,要被他分走一大半,這樣一來,你們就得拮據了。”
雖說能把夏梓江那個敗家子分走後,夏二太太也十分願意,可一提到分家,夏二太太也犯愁。
夏世明被淨身出戶,手裏頭一點兒產業也沒有,夏家現在的一些家產,也就是她的陪嫁和夏梓晗給的一些產業。
她的陪嫁,那是她娘家陪送過來的,是要留給她兒女成親時用的,不可能分給夏梓江,而夏梓晗給的三個鋪子,那是為了減輕夏世明的負擔,特意送給夏家養家的產業,可就這些東西,至今都還瞞著夏世明呢。
本書來自
盧家的三個兒子都已娶妻生子,老大從武,跟在褚景琪的手底下討生活,做了一名六品小副將,老二老三也參了兵,一個是千戶,一個是百戶,手底下都管著一群小士兵。
要說,一家人有三個當兵的,且都有了出息,家裏條件也算不錯,不過,盧家的家底子不厚,莊子鋪子沒幾個,收益不多,一年算下來,也就夠一大家子的人溫飽。
因為盧姑娘難嫁,盧家三兄弟這幾年牟足了勁,才給盧姑娘湊夠了一筆三千兩銀子的嫁妝,像他們這樣的小門小戶,三千兩嫁妝已經很豐厚了,可即使這樣,盧姑娘還是嫁不出去。
這次,因盧副將去了江南,跟在褚景琪身邊立了一個大功,皇上賞了他五百兩銀子,還有兩匹上好的綢緞,幾件金銀首飾,一些茶葉等零零落落的一大箱東西。
這些東西,全都被盧副將給了盧姑娘,豐厚了她的嫁妝,那五百兩銀子,也一文不剩給了她做壓箱底銀子。
這樣湊一湊,也就有了近四千兩銀子的陪嫁,在京城,一個四品五品的官兒嫁嫡女,也就這麽多陪嫁。
盧家能為盧姑娘準備這麽多陪嫁,已經是盡力了。
可是,盧姑娘都快十九歲了,盧家托媒婆子四處打聽,也沒能夠找到一個願意娶盧姑娘的人家。
盧家的人沒辦法,這才把目光往鄉下的村夫身上瞄去。
不過,如今有了夏家提親,村夫自是比不得夏家大少爺,雖然夏家大少爺是個不成器的,又不得夏世明歡心,但也比一個粗鄙不堪,大字也不識一個的村夫強。
而盧家的人之所以會這麽快答應這門親事,除了夏家大少爺的身份比一個村夫強外,還因為夏家答應,盧姑娘進門後就會被分去另外過,這樣,他們也就不用整日裏擔心女兒性子不好,怕被婆母磋磨,怕被婆母嫌棄。
至於夏家大少爺,不成器就不成器吧,以後有她厲害的女兒管著,就算不成器,也敗不了家。
隻要不敗家,就算夏大少爺掙不來銀子,有夏家分到的家產和她女兒的陪嫁,也夠養活他們一家子的。
等她女兒生了孩子,好好教導兒子,有了兒子養老,這以後的日子,也就那樣了。
不過,盧家怕就怕盧姑娘原型暴露後,夏家大少爺會受不了休妻,到時候,他們的女兒豈不是就要葬送一輩子?
所以,盧太太就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準休妻。”
“好,我可以答應你。”夏梓晗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夏梓江想休妻,除非他不想活了,想光|著身子從夏家滾蛋,不然,這一輩子,他都別想休妻。
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下了。
當即,兩家人就交換了二人的庚貼,派了身邊的丫鬟嬤嬤,跟隨李媒婆去了大街上,給二人合了八字。
合了一個好字,盧太太十分高興,還賞了李媒婆一個大紅包,李媒婆也不客氣,接了紅包就揣懷裏,然後一群人就坐下商量文定之日。
夏家還在守喪,不能大婚,但納吉過大禮還是行的,至於大婚,就要等到夏家大少爺喪滿期間,也就是一年半後。
對於這事,盧家人已經不介意了,隻要女兒能嫁出去,早嫁一年,晚嫁一年,都無所謂。
再說了,夏家大少爺年紀還小,就是等到後年,也才十七歲,正是好時候,至於盧家姑娘,盧太太正想趁這段時間教女兒一些大家閨秀的禮儀。
夏家是書香門第,夏二太太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夏家的人最看重禮儀,而她女兒一點兒也不懂禮儀,這要是進了夏家的門,還不得鬧出笑話來。
雖說夏家同意,她女兒進門就分家,可是一家人也得在一起過幾日吧,還有這過年過節的,都要在一起聚一聚吧。
總之,盧太太擔心女兒去了夏家後,會因為不懂禮而出洋相,導致被公公婆婆嫌棄。
所以,盧太太並沒有因為婚事安排在一年半後而心生不滿,反而心裏還鬆了一口氣。
等夏梓晗和李媒婆一走,盧太太就把女兒叫到跟前來,耳提麵命,好好教導了一番。
次日,又托人請了一個懂大戶人家規矩的老嬤嬤回來,教導女兒一些規矩。
當然,這些事,夏梓晗都不知道。
夏梓晗出了盧家後,就和李媒婆一起去了夏家,把換來的盧家姑娘的庚貼,交給了夏二太太收起來。
夏二太太看著庚貼,臉上都有了一層錚亮的光澤,她忙吩咐身邊丫鬟,塞了一個大紅包給李媒婆,“李媒婆,今兒個幸苦你了。”
“不幸苦,這可是我們應該做的。”
然後,就說起了文定之日,讓夏二太太提前準備。
等李媒婆走了後,夏二太太又跟夏梓晗道謝,夏梓晗笑道,“能為父親母親分憂解愁,是身為子女的我該做的,母親就不必客氣。”
話雖這麽說,但夏二太太還是很感激夏梓晗。
等夏二太太放好了盧姑娘的庚貼後,夏梓晗就跟夏二太太坐在熱炕上,說起了給夏梓江分家的事。
“這分家,以後他們住哪兒,父親母親可想好了?還有,夏梓江是家裏的嫡長子,按理來說,家裏的產業,他要分走一大半,可你們本身家底子就薄,要被他分走一大半,這樣一來,你們就得拮據了。”
雖說能把夏梓江那個敗家子分走後,夏二太太也十分願意,可一提到分家,夏二太太也犯愁。
夏世明被淨身出戶,手裏頭一點兒產業也沒有,夏家現在的一些家產,也就是她的陪嫁和夏梓晗給的一些產業。
她的陪嫁,那是她娘家陪送過來的,是要留給她兒女成親時用的,不可能分給夏梓江,而夏梓晗給的三個鋪子,那是為了減輕夏世明的負擔,特意送給夏家養家的產業,可就這些東西,至今都還瞞著夏世明呢。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