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輝,文華,回來了,”又一個人跟他們兄弟倆打招呼。
不等他們倆回答,他們老爸,正在往三輪車上放竹竿和籮筐的馮華富搶著說,“是的,昨晚剛到,專門回來過中秋,”
文華看著對方的裝扮,“你這也是去打板栗?”
到了中秋前,早晚都會有些涼意的時候,也就到了打板栗的時候。
而板栗,對馮家衝來說,又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說,馮家衝慢慢的富起來,就是從馮一平爸媽到省城賣糖炒板栗開始。
現在,早就沒人還做這個生意,就連省城客運中心旁邊老家味道麵館旗艦店樓下的那個攤子,也都撤了,但現在馮家衝的板栗樹,比馮一平他們小時候比,還要多上不少。
這兩年,不少早些年大家在山上開荒開出來種小麥和花生的地,因為本來就不太肥沃,好多都沒種莊稼,栽上了板栗。
大家這麽積極,自然也是因為板栗不愁銷路,飲料公司和省裏大學研發的板栗汁,這些年在有佳,以及其它賣場,一直銷售得很好。
所以和馮一平他們小時候比,現在有些事又反了過來,以前這個時候,是板栗販子朝他們這裏跑,現在是他們這裏四裏八鄉的不少人,這個時候朝外跑。
以飲料公司的產能來說,馮家衝或者說五裏坳的出產,哪能滿足?
不過,和種在田裏的莊稼不同,打板栗,隻能靠人力,所以現在馮家衝,或者說在附近很多地方,打板栗的時候,反倒成了真正的農忙時分,也是馮家衝的山上,最熱鬧的時候,就像以前種麥子割麥子、插秧收稻子的時候一樣,是難得的全家一起出動幹農活的時候。
不但說在村裏鎮裏上班的人,下班後要幫忙,就是在省城上班的,回到家裏過中秋,也不僅僅是過中秋,總得為這事出份力。
“是,華富,你說你怎麽這麽有福氣,生了這麽好兩個兒子?”
“嗬嗬,”馮華富嘴笨,隻知道傻笑,“要是要幫忙,你說一聲,”
“不用不用,他們中午下班回來,會一起打,現在多方便,打好了直接用車裝回來,又不用挑,”
“一平呢,沒跟你們一起回來?他這些天,不是在國內嗎?”這個問題,也是看到他們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
誰讓文輝,是整個馮家衝,唯一工作在馮一平身邊的人呢?
“小叔中秋節前趕回來,”文輝說。
而這個時候,另一撥人也在說這個事。
馮一平他們家的一棵大板栗樹下,他堂哥馮東正,也是養豬場的大股東之一,昨天也從縣裏的養豬場特意趕回來,他此時丟掉嘴裏的煙頭,把堅持要上樹的馮振昌一把抱起來放到一邊,“三爺,其它事不說,這麽大的樹,你萬一要是有什麽閃失,等過幾天一平回來,我們怎麽跟他交代?”
“總不好說我們兄弟幾個,連這點事也不幫忙,還要你親自做這些吧,”
“你要打,打那些矮樹上的就行,”
“三爺,”“三爹,”路上的不少人也勸,“你就歇著吧,這些事,哪還用你動手?”
雖然田地越種越少,現在隻種了一塊夠他們倆吃的口糧田,外加一個菜園子,但山上的這些板栗,馮振昌和梅秋萍,始終舍棄不掉。
對他們來說,這板栗的意義,同樣非同一般。
當然,這兩年,這樣稍重點的體力活,都不用人說,全村的人都想幫忙,但是卻都沒機會,馮一平的幾個堂哥,正是正當年的時候,連堂侄都大了,這些事,也被他們包圓了。
“大樹其實才好打,”馮振昌說。
梅秋萍把他拉了回來,“你啊,就是越拉著不讓你做,你就越想做,就是像個愛打擂台的孩子一樣,”
“我年紀又不大,再說,農民哪有不幹活的?”馮振昌兀自說著,但見梅秋萍語氣不善,並沒有再堅持,老老實實的拿著鉗子,準備撿打下來的板栗。
“別說,今年這板栗,長得還真不錯,”馮文正他們在樹下拉開組合梯子,看著樹上那些都裂開了的板栗說,“你看,個大不說,顏色還好,”
“這放到年底,肯定好吃,”
“是,一平也喜歡,”馮振昌說。
現在不比從前,板栗再也不是誰家都不舍得吃,除了賣到飲料公司,家家戶戶都會留下上百斤剝掉刺殼的板栗來,一般都放在樓上通風陰涼的地方放著,有點類似葡萄幹的處理方法。
等到了過年的時候,剝掉外麵的硬殼,裏麵的板栗變小了,變軟了,吃起來,不但甘甜,還依然帶著一股清香,這確實也是包括馮一平在內,大家都喜歡吃家鄉特產。
而且是正宗純天然絕對有機的特產。
當然,這樣的事,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行為。
梅秋萍一邊撿一邊說,“這個好,這個留下來,”
馮振昌又忍不住說起她來,“你就是個死腦筋,到時讓食品廠挑那些最好的留下來不行嗎?”
“那哪有自家樹上打下來,我們自己剝出來的放心,”梅秋萍說。
類似的事情,在馮家衝,在附近的很多田間地頭發生著,打板栗的人,這會總想著給孩子們留下最好的那些。
終於,在這些地方,很多人看到板栗,隻覺得它是板栗,而不是像幾年前,或者是十年前一樣,看著板栗,看到的不是板栗,而是錢。
…………
雖然大家這些年,對這些板栗樹,既沒有施肥,也沒有打藥,隻是有養蜂人到這裏養蜜蜂,說起來板栗的收成,還是看天吃飯,但今年這收成確實不錯。
一個上午,馮一平家的幾棵大樹,打下的板栗足有過千斤,是近幾年難得的好收成了。
而這個時候,路上也熱鬧起來,那些從工廠裏下班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或者開著三輪車和麵包車,從一棵棵樹下,把父母已經撿好的板栗拉回家。
也在馮一平家這幫忙的文華兩兄弟看到,這邊路上,後來竟然堵車了。
不過,和城裏堵車時的急躁不同,這裏堵車的時候,大家都是高高興興的,說著自家的收成,說著最近的工作,當然,也免不了說到有關馮一平的新聞。
這兩年,大家對報紙上、電視上出現有關馮一平的新聞,其實都已經有些審美疲勞,連愛剪報的馮振昌,也覺得剪報好像有些沒什麽意義——因為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最近和馮一平有關的新聞,他們又都格外關注。
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和馮振昌他們一樣,同樣不了解馮一平為什麽那麽重視互聯網,但馮一平組織的那個引發廣泛報道的大會,他們都帶著驕傲的看了。
他們同時也知道了那個消息,馮一平在美國最重要的一個公司,將要進入國內發展,雖然他們同樣不知道,youtube進入內地,有什麽意義,但那其實無所謂,反正隻要馮一平高興,那他們就高興。
“聽說,那個網站上,以後能看到叔他國內和美國公司拍的電影和電視劇,”
馮一平這個時候,確實在為這事努力著。
回首都的這些天,他幾乎是一直呆在youtube中國公司裏,親自協調著國內和矽穀的協作。
他正準備回家吃飯,接到黃靜萍電話,“忙得怎麽樣?”
“各項準備工作都非常好,我們爭取在國慶之前上線,”馮一平說,“你呢,現在回家了吧,”
“到家了,阿曼達都已經睡了,”
“今天她居然睡這麽早?”
“一平,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今年,讓張彥和金姐,也到矽穀來過中秋好不好?”
不等他們倆回答,他們老爸,正在往三輪車上放竹竿和籮筐的馮華富搶著說,“是的,昨晚剛到,專門回來過中秋,”
文華看著對方的裝扮,“你這也是去打板栗?”
到了中秋前,早晚都會有些涼意的時候,也就到了打板栗的時候。
而板栗,對馮家衝來說,又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說,馮家衝慢慢的富起來,就是從馮一平爸媽到省城賣糖炒板栗開始。
現在,早就沒人還做這個生意,就連省城客運中心旁邊老家味道麵館旗艦店樓下的那個攤子,也都撤了,但現在馮家衝的板栗樹,比馮一平他們小時候比,還要多上不少。
這兩年,不少早些年大家在山上開荒開出來種小麥和花生的地,因為本來就不太肥沃,好多都沒種莊稼,栽上了板栗。
大家這麽積極,自然也是因為板栗不愁銷路,飲料公司和省裏大學研發的板栗汁,這些年在有佳,以及其它賣場,一直銷售得很好。
所以和馮一平他們小時候比,現在有些事又反了過來,以前這個時候,是板栗販子朝他們這裏跑,現在是他們這裏四裏八鄉的不少人,這個時候朝外跑。
以飲料公司的產能來說,馮家衝或者說五裏坳的出產,哪能滿足?
不過,和種在田裏的莊稼不同,打板栗,隻能靠人力,所以現在馮家衝,或者說在附近很多地方,打板栗的時候,反倒成了真正的農忙時分,也是馮家衝的山上,最熱鬧的時候,就像以前種麥子割麥子、插秧收稻子的時候一樣,是難得的全家一起出動幹農活的時候。
不但說在村裏鎮裏上班的人,下班後要幫忙,就是在省城上班的,回到家裏過中秋,也不僅僅是過中秋,總得為這事出份力。
“是,華富,你說你怎麽這麽有福氣,生了這麽好兩個兒子?”
“嗬嗬,”馮華富嘴笨,隻知道傻笑,“要是要幫忙,你說一聲,”
“不用不用,他們中午下班回來,會一起打,現在多方便,打好了直接用車裝回來,又不用挑,”
“一平呢,沒跟你們一起回來?他這些天,不是在國內嗎?”這個問題,也是看到他們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
誰讓文輝,是整個馮家衝,唯一工作在馮一平身邊的人呢?
“小叔中秋節前趕回來,”文輝說。
而這個時候,另一撥人也在說這個事。
馮一平他們家的一棵大板栗樹下,他堂哥馮東正,也是養豬場的大股東之一,昨天也從縣裏的養豬場特意趕回來,他此時丟掉嘴裏的煙頭,把堅持要上樹的馮振昌一把抱起來放到一邊,“三爺,其它事不說,這麽大的樹,你萬一要是有什麽閃失,等過幾天一平回來,我們怎麽跟他交代?”
“總不好說我們兄弟幾個,連這點事也不幫忙,還要你親自做這些吧,”
“你要打,打那些矮樹上的就行,”
“三爺,”“三爹,”路上的不少人也勸,“你就歇著吧,這些事,哪還用你動手?”
雖然田地越種越少,現在隻種了一塊夠他們倆吃的口糧田,外加一個菜園子,但山上的這些板栗,馮振昌和梅秋萍,始終舍棄不掉。
對他們來說,這板栗的意義,同樣非同一般。
當然,這兩年,這樣稍重點的體力活,都不用人說,全村的人都想幫忙,但是卻都沒機會,馮一平的幾個堂哥,正是正當年的時候,連堂侄都大了,這些事,也被他們包圓了。
“大樹其實才好打,”馮振昌說。
梅秋萍把他拉了回來,“你啊,就是越拉著不讓你做,你就越想做,就是像個愛打擂台的孩子一樣,”
“我年紀又不大,再說,農民哪有不幹活的?”馮振昌兀自說著,但見梅秋萍語氣不善,並沒有再堅持,老老實實的拿著鉗子,準備撿打下來的板栗。
“別說,今年這板栗,長得還真不錯,”馮文正他們在樹下拉開組合梯子,看著樹上那些都裂開了的板栗說,“你看,個大不說,顏色還好,”
“這放到年底,肯定好吃,”
“是,一平也喜歡,”馮振昌說。
現在不比從前,板栗再也不是誰家都不舍得吃,除了賣到飲料公司,家家戶戶都會留下上百斤剝掉刺殼的板栗來,一般都放在樓上通風陰涼的地方放著,有點類似葡萄幹的處理方法。
等到了過年的時候,剝掉外麵的硬殼,裏麵的板栗變小了,變軟了,吃起來,不但甘甜,還依然帶著一股清香,這確實也是包括馮一平在內,大家都喜歡吃家鄉特產。
而且是正宗純天然絕對有機的特產。
當然,這樣的事,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行為。
梅秋萍一邊撿一邊說,“這個好,這個留下來,”
馮振昌又忍不住說起她來,“你就是個死腦筋,到時讓食品廠挑那些最好的留下來不行嗎?”
“那哪有自家樹上打下來,我們自己剝出來的放心,”梅秋萍說。
類似的事情,在馮家衝,在附近的很多田間地頭發生著,打板栗的人,這會總想著給孩子們留下最好的那些。
終於,在這些地方,很多人看到板栗,隻覺得它是板栗,而不是像幾年前,或者是十年前一樣,看著板栗,看到的不是板栗,而是錢。
…………
雖然大家這些年,對這些板栗樹,既沒有施肥,也沒有打藥,隻是有養蜂人到這裏養蜜蜂,說起來板栗的收成,還是看天吃飯,但今年這收成確實不錯。
一個上午,馮一平家的幾棵大樹,打下的板栗足有過千斤,是近幾年難得的好收成了。
而這個時候,路上也熱鬧起來,那些從工廠裏下班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或者開著三輪車和麵包車,從一棵棵樹下,把父母已經撿好的板栗拉回家。
也在馮一平家這幫忙的文華兩兄弟看到,這邊路上,後來竟然堵車了。
不過,和城裏堵車時的急躁不同,這裏堵車的時候,大家都是高高興興的,說著自家的收成,說著最近的工作,當然,也免不了說到有關馮一平的新聞。
這兩年,大家對報紙上、電視上出現有關馮一平的新聞,其實都已經有些審美疲勞,連愛剪報的馮振昌,也覺得剪報好像有些沒什麽意義——因為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最近和馮一平有關的新聞,他們又都格外關注。
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和馮振昌他們一樣,同樣不了解馮一平為什麽那麽重視互聯網,但馮一平組織的那個引發廣泛報道的大會,他們都帶著驕傲的看了。
他們同時也知道了那個消息,馮一平在美國最重要的一個公司,將要進入國內發展,雖然他們同樣不知道,youtube進入內地,有什麽意義,但那其實無所謂,反正隻要馮一平高興,那他們就高興。
“聽說,那個網站上,以後能看到叔他國內和美國公司拍的電影和電視劇,”
馮一平這個時候,確實在為這事努力著。
回首都的這些天,他幾乎是一直呆在youtube中國公司裏,親自協調著國內和矽穀的協作。
他正準備回家吃飯,接到黃靜萍電話,“忙得怎麽樣?”
“各項準備工作都非常好,我們爭取在國慶之前上線,”馮一平說,“你呢,現在回家了吧,”
“到家了,阿曼達都已經睡了,”
“今天她居然睡這麽早?”
“一平,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今年,讓張彥和金姐,也到矽穀來過中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