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範統親自抽出來了一些士兵來幫助石韜為其父完成出殯大禮,並且從自己準備獻給朝廷的一些玉器中拿出來一部分作為殉葬,石韜父親的葬禮被他這麽一幫襯,搞的極其風光,眾人一忙活就是三天,石韜也很快處理好了自家的田產,然後將一大把地契啥的都硬塞到了範統的手裏。
“這次多得範公幫扶,老父才走得如此風光,這些都是石家村附近的田產地契,韜就要前往荊州居住了,這些東西對韜已是無用,還請範公收下”
石韜恭敬的說著,範統卻搖了搖頭,然後把旁邊一位石家村裏的老人叫了過來問道:
“老丈,廣元家這些田產價值幾何?”
原來範統並不想給收下石韜的田產,他之所以幫助石韜,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徐庶那裏也,問到了這些田產的價值,他便吩咐陳到取了比田產價值少一些的錢財和金子來,準備交到石韜手裏。
“範公這是為何?”
不僅石韜感到奇怪,就連在場的徐庶和村中的裏長也愣了起來,範縣令既然不要石韜的田產,完全可以直接將地契塞回來,可是事實上卻打算去拿比地價少一點的金子交給石韜,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隻有一邊的徐庶很快反應了過來,頓時對範統又高看了幾分。
範統覺察到了眾人詫異的目光,於是裝作有些生氣地皺眉說了起來:
“某幫廣元全憑義氣,怎是為了圖廣元這些田產,如果就這麽收下,沒得讓人恥笑!而不收卻又有挾恩圖報之嫌,故隻好出此下策,用稍便宜的價格將田產買下來”
“公帥真是細致入微,仗義之至,元直敬服了”
聽到範統這麽說,徐庶上前表示了一下自己此時的心情,說實話他以前對於範統的印象幾乎是沒有多少的,隻知道這位少年好友重義氣,知禮儀,然後就是非常能喝酒,可是經過這幾日的接觸,卻感覺現在的範統是如此的讓人敬重,形象漸漸變得高大,在他腦海裏的印象也愈加深刻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的石韜相比徐庶更加的激動,隻見這位大孝子麵色堅定地推開了陳到遞來的一袋五銖錢和一錠金子,然後上前來對著範統深深的一揖到地說道:
“範公與韜萍水相逢卻仗義相助,公雖不圖韜之回報,韜卻不能忘公之大恩,如今韜孤身一人無以為報,隻願為公門下一小吏!為公排憂解愁,去公案牘之煩擾亦慰平生!”
“什麽?!”
看到石韜竟然願意主動投入範統門下,不僅徐庶等人也愣了,範統自己也傻了一下,說實話,自己先前還真沒有延攬石韜的意思,隻是對徐庶很感興趣,畢竟在《三國演義》裏麵,徐庶可謂是位大放異彩的人物,而石韜石廣元雖然也是“諸葛四友”之一,說實話跟徐庶比起來就差的太遠了,而且他已經通過赤霄劍觀察過,這位石韜此時顯現的幾項能力還沒有孟建高,而且看起來年歲也不小,已經三十多了。
“廣元兄,難道你不打算跟我去荊州了麽?”
徐庶這個時候第一個反應過來,石韜與他兩年前就一起在荊州的水鏡先生處折節向學,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現在石韜打算出仕了,而且還出仕於一位小縣令那裏,雖然這位縣令看起來為人還不錯,可是這卻違背了徐庶和石韜他們平生的遠大誌向,讓他一時間有些迷茫。
“元直,吾意已決,範公有恩於我,某雖然才疏學淺,卻還算能言善辯,粗懂政略,在範公門下做個文吏還是可以的,元直到了荊州可與眾友與先生分說則個,廣元就此謝過了”
沒等範統點頭同意,石韜這位三十多歲的小胖子就大聲的給自己安排好了以後的工作,徐庶頓時有點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的這位好友確實是個能人,可是有時候卻容易感情用事率性而為,這位範公雖然自己算的上他的一位故人,可是那都是多年之前的事了,雖然此時從表麵上看還不錯,但是人心隔肚皮,出仕這種大事最好還是謹慎再謹慎。
不能直接把勸阻的話說出來,徐庶急忙的給石韜行著眼色,此時的範統已經反應了過來,石韜這可是向他來了個毛遂自薦,他如果還拿喬就有些過分。
“石韜石廣元雖然不如徐庶出名,相比起來差了不止一點兒,可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成為“諸葛四友”之一,說明他必然不會是學識淺鄙的庸人一個,就算隻看這智能超過八十,對於現在缺少文臣的我,也不能放過!”
心中想著,範統麵色欣喜,語氣很是高興的說道:
“廣元既然有意仕途,那就先在某手下屈就個行軍主薄吧!”
“石韜拜見主公,從此死心塌地,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對著範統再行一禮,石韜知道自己剛一出仕就能成為行軍主簿顯然狠得主公看重,要知道範公也隻是縣令而已。範統自己正發愁去許都沒有一位能言善辯,懂得政略的文士相隨,這次有了石韜的毛遂自薦,確實方便多了,就是不知能不能一股作氣地將徐庶也拿下,那可是軍師級的牛人哇!
範統得隴望蜀,卻不知一邊的徐庶不是那麽容易搞定,此時徐庶有些幽怨的看了兩人幾眼,然後走過來,先向好友石韜表示祝賀,然後就有點失落的提出自己要離開這裏返回荊州。看到徐庶要走,範統也不再客套,幹脆厚著臉皮說了出來:
“既然廣元不去荊州了,來到某處助力,元直何不一起,範某雖隻為縣令,然卻有滌蕩豫州黃巾餘孽之誓,此次去許都,就是想讓朝廷許我可以四處剿匪還百姓以清平,元直兄若有意,某願拜元直兄為軍師!”
滿懷期待地看著徐庶,範統心中不停地大喊著:“來啊來啊,我的軍師,答應我吧!快答應我吧!”
就算範統知道徐庶素有大誌,不一定願意在自己這位縣令手下出仕,他也要試上一試,而這時石韜也把期待的目光投放到了好友徐庶身上,顯然有所期待,可是徐庶卻最終搖了搖頭…
“哎,還是不行麽?”
範統心中有點失望的感慨了一番,看來自己這個拳頭果然還是太小了點,一個個小小的縣令招攬不來真正的大賢。一邊的石韜卻好像知道這個結果,自己的好友徐庶精於軍策智力超絕,素有助一英雄開天辟地之大誌,隻在範公的手下做個小小的縣吏確實有些屈才了。
“庶才疏學淺,還得去荊州求學,且家中尚有老母需要照顧,恕難從公帥兄之願”
看到範統寫滿失望的灰敗麵容,徐庶有點歉然的說著,自己現在還真的不想加入這位公帥兄的麾下,雖然這位縣令有清滌豫州黃巾匪患之大誌,可是在徐庶看來他還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嗬嗬,無妨無妨”
範統驅走了心中的失望,知道剛才自己有些失態了,自己雖然招攬不到真正的大賢,卻也不能被大賢看輕,於是不再糾纏隻求先結個善緣,日後相信總有手他入帳下的一天,微笑著說道:
“元直至孝之士,此事是某有些癡妄了,明日某就將與廣元一起上路趕往許都,不知元直作何打算”
“水鏡先生冬季在襄陽書院開講,庶將立返荊州一心向學”
徐庶說著,覺得自己還是盡快走人的好,至於石韜則人各有誌不得強求,他願意出仕就出仕吧,也許亂世中做一小吏未嚐不是長久之道,於是這位漢末大賢退後一步,向範統和石廣元恭敬地施了一禮:
“既如此,庶告辭了,望公帥與廣元兄保重”
“元直保重!”
範統與石韜向徐庶回了一禮,然後依依不舍的將他送到了村口,徐庶與來的時候一樣,還是披發背劍,像足了一位瀟灑的俠客,騎著馬行走在夕陽之與大地之間,打馬轉身向村口的兩位朋友抱拳告別,徐庶不禁感慨萬千,石廣元已經投效了自己心目中的明主,而他的明主又在何處?
“這次多得範公幫扶,老父才走得如此風光,這些都是石家村附近的田產地契,韜就要前往荊州居住了,這些東西對韜已是無用,還請範公收下”
石韜恭敬的說著,範統卻搖了搖頭,然後把旁邊一位石家村裏的老人叫了過來問道:
“老丈,廣元家這些田產價值幾何?”
原來範統並不想給收下石韜的田產,他之所以幫助石韜,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徐庶那裏也,問到了這些田產的價值,他便吩咐陳到取了比田產價值少一些的錢財和金子來,準備交到石韜手裏。
“範公這是為何?”
不僅石韜感到奇怪,就連在場的徐庶和村中的裏長也愣了起來,範縣令既然不要石韜的田產,完全可以直接將地契塞回來,可是事實上卻打算去拿比地價少一點的金子交給石韜,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隻有一邊的徐庶很快反應了過來,頓時對範統又高看了幾分。
範統覺察到了眾人詫異的目光,於是裝作有些生氣地皺眉說了起來:
“某幫廣元全憑義氣,怎是為了圖廣元這些田產,如果就這麽收下,沒得讓人恥笑!而不收卻又有挾恩圖報之嫌,故隻好出此下策,用稍便宜的價格將田產買下來”
“公帥真是細致入微,仗義之至,元直敬服了”
聽到範統這麽說,徐庶上前表示了一下自己此時的心情,說實話他以前對於範統的印象幾乎是沒有多少的,隻知道這位少年好友重義氣,知禮儀,然後就是非常能喝酒,可是經過這幾日的接觸,卻感覺現在的範統是如此的讓人敬重,形象漸漸變得高大,在他腦海裏的印象也愈加深刻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的石韜相比徐庶更加的激動,隻見這位大孝子麵色堅定地推開了陳到遞來的一袋五銖錢和一錠金子,然後上前來對著範統深深的一揖到地說道:
“範公與韜萍水相逢卻仗義相助,公雖不圖韜之回報,韜卻不能忘公之大恩,如今韜孤身一人無以為報,隻願為公門下一小吏!為公排憂解愁,去公案牘之煩擾亦慰平生!”
“什麽?!”
看到石韜竟然願意主動投入範統門下,不僅徐庶等人也愣了,範統自己也傻了一下,說實話,自己先前還真沒有延攬石韜的意思,隻是對徐庶很感興趣,畢竟在《三國演義》裏麵,徐庶可謂是位大放異彩的人物,而石韜石廣元雖然也是“諸葛四友”之一,說實話跟徐庶比起來就差的太遠了,而且他已經通過赤霄劍觀察過,這位石韜此時顯現的幾項能力還沒有孟建高,而且看起來年歲也不小,已經三十多了。
“廣元兄,難道你不打算跟我去荊州了麽?”
徐庶這個時候第一個反應過來,石韜與他兩年前就一起在荊州的水鏡先生處折節向學,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現在石韜打算出仕了,而且還出仕於一位小縣令那裏,雖然這位縣令看起來為人還不錯,可是這卻違背了徐庶和石韜他們平生的遠大誌向,讓他一時間有些迷茫。
“元直,吾意已決,範公有恩於我,某雖然才疏學淺,卻還算能言善辯,粗懂政略,在範公門下做個文吏還是可以的,元直到了荊州可與眾友與先生分說則個,廣元就此謝過了”
沒等範統點頭同意,石韜這位三十多歲的小胖子就大聲的給自己安排好了以後的工作,徐庶頓時有點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的這位好友確實是個能人,可是有時候卻容易感情用事率性而為,這位範公雖然自己算的上他的一位故人,可是那都是多年之前的事了,雖然此時從表麵上看還不錯,但是人心隔肚皮,出仕這種大事最好還是謹慎再謹慎。
不能直接把勸阻的話說出來,徐庶急忙的給石韜行著眼色,此時的範統已經反應了過來,石韜這可是向他來了個毛遂自薦,他如果還拿喬就有些過分。
“石韜石廣元雖然不如徐庶出名,相比起來差了不止一點兒,可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成為“諸葛四友”之一,說明他必然不會是學識淺鄙的庸人一個,就算隻看這智能超過八十,對於現在缺少文臣的我,也不能放過!”
心中想著,範統麵色欣喜,語氣很是高興的說道:
“廣元既然有意仕途,那就先在某手下屈就個行軍主薄吧!”
“石韜拜見主公,從此死心塌地,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對著範統再行一禮,石韜知道自己剛一出仕就能成為行軍主簿顯然狠得主公看重,要知道範公也隻是縣令而已。範統自己正發愁去許都沒有一位能言善辯,懂得政略的文士相隨,這次有了石韜的毛遂自薦,確實方便多了,就是不知能不能一股作氣地將徐庶也拿下,那可是軍師級的牛人哇!
範統得隴望蜀,卻不知一邊的徐庶不是那麽容易搞定,此時徐庶有些幽怨的看了兩人幾眼,然後走過來,先向好友石韜表示祝賀,然後就有點失落的提出自己要離開這裏返回荊州。看到徐庶要走,範統也不再客套,幹脆厚著臉皮說了出來:
“既然廣元不去荊州了,來到某處助力,元直何不一起,範某雖隻為縣令,然卻有滌蕩豫州黃巾餘孽之誓,此次去許都,就是想讓朝廷許我可以四處剿匪還百姓以清平,元直兄若有意,某願拜元直兄為軍師!”
滿懷期待地看著徐庶,範統心中不停地大喊著:“來啊來啊,我的軍師,答應我吧!快答應我吧!”
就算範統知道徐庶素有大誌,不一定願意在自己這位縣令手下出仕,他也要試上一試,而這時石韜也把期待的目光投放到了好友徐庶身上,顯然有所期待,可是徐庶卻最終搖了搖頭…
“哎,還是不行麽?”
範統心中有點失望的感慨了一番,看來自己這個拳頭果然還是太小了點,一個個小小的縣令招攬不來真正的大賢。一邊的石韜卻好像知道這個結果,自己的好友徐庶精於軍策智力超絕,素有助一英雄開天辟地之大誌,隻在範公的手下做個小小的縣吏確實有些屈才了。
“庶才疏學淺,還得去荊州求學,且家中尚有老母需要照顧,恕難從公帥兄之願”
看到範統寫滿失望的灰敗麵容,徐庶有點歉然的說著,自己現在還真的不想加入這位公帥兄的麾下,雖然這位縣令有清滌豫州黃巾匪患之大誌,可是在徐庶看來他還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嗬嗬,無妨無妨”
範統驅走了心中的失望,知道剛才自己有些失態了,自己雖然招攬不到真正的大賢,卻也不能被大賢看輕,於是不再糾纏隻求先結個善緣,日後相信總有手他入帳下的一天,微笑著說道:
“元直至孝之士,此事是某有些癡妄了,明日某就將與廣元一起上路趕往許都,不知元直作何打算”
“水鏡先生冬季在襄陽書院開講,庶將立返荊州一心向學”
徐庶說著,覺得自己還是盡快走人的好,至於石韜則人各有誌不得強求,他願意出仕就出仕吧,也許亂世中做一小吏未嚐不是長久之道,於是這位漢末大賢退後一步,向範統和石廣元恭敬地施了一禮:
“既如此,庶告辭了,望公帥與廣元兄保重”
“元直保重!”
範統與石韜向徐庶回了一禮,然後依依不舍的將他送到了村口,徐庶與來的時候一樣,還是披發背劍,像足了一位瀟灑的俠客,騎著馬行走在夕陽之與大地之間,打馬轉身向村口的兩位朋友抱拳告別,徐庶不禁感慨萬千,石廣元已經投效了自己心目中的明主,而他的明主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