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唱一和(上)
洪荒之大哥成盒後認親伏羲女媧 作者:笑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是天地給予的獎勵,與我人族何幹?”
這大臣竟然絲毫沒有退縮的一絲,冷笑一聲,“禹如此功績不假,但都是對於人族之外,是對天地的功績,若是入,我認為禹入天庭朝堂更為妥當。”
這大臣望著滿堂的文武,竟是顯得霸氣十足,“天庭才是天地正統勢力,至於人族朝堂,未建寸功者不得進!”
這話顯得冠冕堂皇,一時間便是讓得整個人皇宮鴉雀無聲。
有人認為這是在摳字眼,但自持身份,不予辯駁,至少大禹在他們的眼中,還沒有到達要讓他們力保的程度。
有人真的是啞口無言,隻能閉上嘴巴。
一時間,這位大臣睥睨所有人,不可一世。
大禹在心中暗暗著急,他倒是不在乎入朝參政這種榮譽,他在乎的時候,若是如此的話,他的治水大業也要就此夭折了。
他想了想,咬牙就要開口,便是看到一直沉默,似乎冷眼旁觀的帝舜人皇突然動了。
“你等都是這個意思?”
他的話讓大殿內外都是安靜下來,得意洋洋的大臣也是縮頭,一臉正色。
帝舜隱藏在帝冠後的麵龐看不真切,朦朧異常。
“都不說話?看來這是都同意這樣的說法了。”
帝舜的聲音擲地有聲,仿佛雷鳴一般,在大殿之上轟隆隆作響。
“可朕這裏倒是有一份禹寫下的奏折,你等看看吧。”
一個侍衛躬身走上高台,將一份奏折拿了下去,令得文武傳閱。
一時間,整個大殿之內,隻有書簡的翻動聲。
大禹心中疑惑,他回來到今天為止,也不過第二日,昨日還在處理家事,哪有什麽時間去些什麽奏章。
等到那奏折傳到他這裏的時候,他也是看了一眼,哦……原來是請求治理人族水脈的奏折。
大禹恍然大悟,下一瞬便是懊惱,這是人族的規矩,他自然也懂得。
當有大事需要放在大朝會上來說,就必須有書麵的陳奏,一方麵是為了人皇了解一下,而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存檔,即使不通過,也要後來人可以查閱。
但是大禹第一次參與這等朝會,竟是忘記了這一茬,沒想到,陛下竟是自己準備了。
“諸位以為如何?”
見到大部分文武大臣都是看完了,高位上的帝舜便是再度開口。
“這……”
一時間,大殿之內的文武便是麵麵相覷,紛紛開始議論起來,治水這種事情首先肯定是好事。
以前還沒有覺得,這一次天地傾覆讓受到十大神器和九鼎的保護的人族許多人都是震撼了,在他們眼中,風調雨順的天地傾覆之下,萬靈皆是化為虛無。
那等偉力,讓得許多人族都心有餘悸,現在治理一下江河水脈,也算是一種好事。
隻是……
值得嗎?
有人在問,在猶疑。
畢竟連天地傾覆,洪水滔天之下,都沒有撼動人族氣運鎮壓、護佑之下的江河水脈,還需要特地去治理嗎?
又是堤壩,又是開辟新的江河,顯然點頭就能在短時間完成的。
“臣以為不妥!”
還是那個大臣,在其他人還沒有開口,他便是直接開口了。
“哦?”
帝舜仿佛很是驚訝,“你不是說禹不曾為了人族建功嗎?他這份奏折可就是要去建功,朕還以為你會讚同呢?”
這話語之中的某種意味深長,朝會之上都是聰明人,自然能聽得出來,這位陛下在壓製怒氣。
但這個家夥顯得十分頭鐵,微微一頓之後,便是接著開口。
“陛下,此言差矣,若是禹去為人族建功,臣必然不敢阻攔,但是他竟是要用大量的資源,來為他自己建功立業,此事臣以為不妥!”
“臣聽聞,曾有一族,賞罰分明,有一將軍為了自己的功勳,不斷挑動自己的種族和周圍的種族開戰。”
“最終,這一族因為窮兵黷武而消亡了。”
這大臣就像是早有準備一般,開口就是一大段的引經據典。
“陛下,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人在我人族誕生了。”
“你的意思是禹是這樣的人?”
帝舜問道。
“難道不是嗎?”
這大臣絲毫不讓,讓得大殿之中的諸多大臣驚愕,這家夥果然是瘋了。
“如今我人族穩若泰山,就算是當年天柱傾覆,天崩地裂,我族依然昌盛依舊,區區水患而已,當年洪水滔天,我族依然安然無恙……”
“現在卻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治水?這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功業而耗費種族的底蘊嗎?”
一番話下來,無數的大臣在側目,這家夥他們也認識,為人低調,沒有多少人注意,可今日之後,恐怕不少人會注意。
而很多的大臣則是幸災樂禍,當今可不是帝堯陛下,當年上位,那些外族在指指點點,說人族,當時便是有些臣工以這些種族的話,依舊要讓帝舜進一步懲處鯀。
那一日,帝舜殺了一個人頭滾滾,殺出來一個人皇大殿朝堂上一片清澈。
此人……怕是要完!
帝舜不置可否,那大臣似乎想到了什麽,或是畏懼了,便是道:“在其位謀其政,一個寸功未建的人,就像是要指揮如此資源!”
“陛下,若是此例一開,日後誰都能動用吾族底蘊了嗎?”
“照你這麽說,禹需要建立大功,才能治水?”
“不是治水,而是動用底蘊。”那大臣糾正道。
大臣和帝舜之間的對話,讓得有些大臣詫異,這似乎不是太對勁了。
對話很是平常,一個反對,一個壓製怒氣,僅此而已,後來這個大臣似乎察覺到了人皇陛下的怒氣,於是乎退了一步。
但是這一連串的說法卻讓大臣有了一種太過順利的感覺,兩人就像是照本宣科一般,一步一步將事情推向現在的模樣,一點兒機會都沒有留給在場其他大臣。
就算是似乎是爭論焦點的大禹,都沒有機會說話。
“你們呢?也是如此意見嗎?”
帝舜終於問他們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問他們已經有什麽用呢?
讚同人皇陛下,這自然是好,可大臣的顧慮也是他們的顧慮。
這大臣竟然絲毫沒有退縮的一絲,冷笑一聲,“禹如此功績不假,但都是對於人族之外,是對天地的功績,若是入,我認為禹入天庭朝堂更為妥當。”
這大臣望著滿堂的文武,竟是顯得霸氣十足,“天庭才是天地正統勢力,至於人族朝堂,未建寸功者不得進!”
這話顯得冠冕堂皇,一時間便是讓得整個人皇宮鴉雀無聲。
有人認為這是在摳字眼,但自持身份,不予辯駁,至少大禹在他們的眼中,還沒有到達要讓他們力保的程度。
有人真的是啞口無言,隻能閉上嘴巴。
一時間,這位大臣睥睨所有人,不可一世。
大禹在心中暗暗著急,他倒是不在乎入朝參政這種榮譽,他在乎的時候,若是如此的話,他的治水大業也要就此夭折了。
他想了想,咬牙就要開口,便是看到一直沉默,似乎冷眼旁觀的帝舜人皇突然動了。
“你等都是這個意思?”
他的話讓大殿內外都是安靜下來,得意洋洋的大臣也是縮頭,一臉正色。
帝舜隱藏在帝冠後的麵龐看不真切,朦朧異常。
“都不說話?看來這是都同意這樣的說法了。”
帝舜的聲音擲地有聲,仿佛雷鳴一般,在大殿之上轟隆隆作響。
“可朕這裏倒是有一份禹寫下的奏折,你等看看吧。”
一個侍衛躬身走上高台,將一份奏折拿了下去,令得文武傳閱。
一時間,整個大殿之內,隻有書簡的翻動聲。
大禹心中疑惑,他回來到今天為止,也不過第二日,昨日還在處理家事,哪有什麽時間去些什麽奏章。
等到那奏折傳到他這裏的時候,他也是看了一眼,哦……原來是請求治理人族水脈的奏折。
大禹恍然大悟,下一瞬便是懊惱,這是人族的規矩,他自然也懂得。
當有大事需要放在大朝會上來說,就必須有書麵的陳奏,一方麵是為了人皇了解一下,而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存檔,即使不通過,也要後來人可以查閱。
但是大禹第一次參與這等朝會,竟是忘記了這一茬,沒想到,陛下竟是自己準備了。
“諸位以為如何?”
見到大部分文武大臣都是看完了,高位上的帝舜便是再度開口。
“這……”
一時間,大殿之內的文武便是麵麵相覷,紛紛開始議論起來,治水這種事情首先肯定是好事。
以前還沒有覺得,這一次天地傾覆讓受到十大神器和九鼎的保護的人族許多人都是震撼了,在他們眼中,風調雨順的天地傾覆之下,萬靈皆是化為虛無。
那等偉力,讓得許多人族都心有餘悸,現在治理一下江河水脈,也算是一種好事。
隻是……
值得嗎?
有人在問,在猶疑。
畢竟連天地傾覆,洪水滔天之下,都沒有撼動人族氣運鎮壓、護佑之下的江河水脈,還需要特地去治理嗎?
又是堤壩,又是開辟新的江河,顯然點頭就能在短時間完成的。
“臣以為不妥!”
還是那個大臣,在其他人還沒有開口,他便是直接開口了。
“哦?”
帝舜仿佛很是驚訝,“你不是說禹不曾為了人族建功嗎?他這份奏折可就是要去建功,朕還以為你會讚同呢?”
這話語之中的某種意味深長,朝會之上都是聰明人,自然能聽得出來,這位陛下在壓製怒氣。
但這個家夥顯得十分頭鐵,微微一頓之後,便是接著開口。
“陛下,此言差矣,若是禹去為人族建功,臣必然不敢阻攔,但是他竟是要用大量的資源,來為他自己建功立業,此事臣以為不妥!”
“臣聽聞,曾有一族,賞罰分明,有一將軍為了自己的功勳,不斷挑動自己的種族和周圍的種族開戰。”
“最終,這一族因為窮兵黷武而消亡了。”
這大臣就像是早有準備一般,開口就是一大段的引經據典。
“陛下,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人在我人族誕生了。”
“你的意思是禹是這樣的人?”
帝舜問道。
“難道不是嗎?”
這大臣絲毫不讓,讓得大殿之中的諸多大臣驚愕,這家夥果然是瘋了。
“如今我人族穩若泰山,就算是當年天柱傾覆,天崩地裂,我族依然昌盛依舊,區區水患而已,當年洪水滔天,我族依然安然無恙……”
“現在卻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治水?這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功業而耗費種族的底蘊嗎?”
一番話下來,無數的大臣在側目,這家夥他們也認識,為人低調,沒有多少人注意,可今日之後,恐怕不少人會注意。
而很多的大臣則是幸災樂禍,當今可不是帝堯陛下,當年上位,那些外族在指指點點,說人族,當時便是有些臣工以這些種族的話,依舊要讓帝舜進一步懲處鯀。
那一日,帝舜殺了一個人頭滾滾,殺出來一個人皇大殿朝堂上一片清澈。
此人……怕是要完!
帝舜不置可否,那大臣似乎想到了什麽,或是畏懼了,便是道:“在其位謀其政,一個寸功未建的人,就像是要指揮如此資源!”
“陛下,若是此例一開,日後誰都能動用吾族底蘊了嗎?”
“照你這麽說,禹需要建立大功,才能治水?”
“不是治水,而是動用底蘊。”那大臣糾正道。
大臣和帝舜之間的對話,讓得有些大臣詫異,這似乎不是太對勁了。
對話很是平常,一個反對,一個壓製怒氣,僅此而已,後來這個大臣似乎察覺到了人皇陛下的怒氣,於是乎退了一步。
但是這一連串的說法卻讓大臣有了一種太過順利的感覺,兩人就像是照本宣科一般,一步一步將事情推向現在的模樣,一點兒機會都沒有留給在場其他大臣。
就算是似乎是爭論焦點的大禹,都沒有機會說話。
“你們呢?也是如此意見嗎?”
帝舜終於問他們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問他們已經有什麽用呢?
讚同人皇陛下,這自然是好,可大臣的顧慮也是他們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