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拍板定稿以後, 葉千盈很快就收到了來自《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郵件。


    【親愛的ye:


    感謝您對《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投稿支持。我們有幸通知您,您的論文已通過終審,即將於《inventiones mathematicae》10月刊刊登。


    我們衷心歡迎您的下次投稿。


    愛你的, christian】


    短短一封郵件, 其中透露的信息卻是滿滿。


    以《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期刊一貫的審核與排稿速度, 葉千盈早在當初投稿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至少要排一段時間的隊, 才能見到自己的新論文刊登的準備。


    ——一部分時間留給編輯部審稿,剩下的時間留給編輯部排稿。這是論文刊登的正常時間。


    沒想到,現在僅僅過去三個月, 她的論文審核就有了完美的結果。不僅如此,刊登時間居然被安排在了下個月。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 葉千盈的論文絕對是臨時插了十月份的隊。


    這種事在學術界也不稀奇。因為論文的刊登雖然有著先來後到的順序, 但如果一篇論文的梯度完全超越別人的論文一個等級,那就怪不了更好的論文捷足先登。


    說到底,頂級期刊對於投稿的錄用, 其實便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競爭。


    研究者們雖然不能以火.藥和手榴.彈相互投擲, 然而每個落在論文裏的墨字和符號,都無聲地較著暗勁;而每一個論文標題和研究對象,就更是一種無聲的廝殺。


    現在已經是九月中旬,十月刊恐怕已經準備開始印刷。實體雜誌不像是電子版, 一撤一放不過是電腦那頭動動手指的事。一本期刊的發行,需要經過審核、排版、校對……等數個步驟,所以更改原本定好的名單,當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


    假如印廠還沒有開機,那情況還能好點,隻是要辛苦編輯部的人多加兩三個晚上的班。但倘若印廠開了機, 主編的這個決定便意味著,之前已經印好的內容,現在有許多都要就此作廢。


    換而言之,葉千盈的稿子能夠擠掉原本都被安排好的論文,硬生生地挺入了十月刊,便已經足以說明她這篇論文不同凡響的優秀。


    倘若不是如此,哪個主編會嫌自己事太少,吃飽了撐的做出這種決定?


    他會執意用葉千盈的論文替換下原本已經定好的稿子,必然是因為覺得這篇關於冰雹猜想的論文更加值得、更加不容埋沒,也與《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期刊更加相配。


    研究者與期刊的關係,永遠都是互相成就的。沒有《inventiones mathematicae》這種頂級期刊,研究者無法在其上“證道”,而倘若沒有出眾的學者,《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也絕不可能有今天成為四大天王之一的、不可動搖的名聲。


    對著眼前的這封郵件,葉千盈微微地勾起了唇角。


    係統在腦海裏戳了一下自己的宿主。


    “您看起來好像在思考什麽。”


    “是的,我現在有種非常舒暢的預感。”葉千盈語氣輕快,眉目彎彎,“你要知道,當初在證明回文數猜想之前,我的心裏似乎也浮現過這樣的感覺。”


    ……


    按理來說,作為論文的作者,葉千盈會收到雜誌社發來的樣刊。


    不過,要是每個外國作者都等著那本寄過來的紙質樣刊,那就真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說不定d國本土的所有數學讀者都看過了期刊,作者本人卻還沒能把刊物拿到手。


    所以葉千盈每次投稿刊登以後,都是直接去網上看電子版。


    能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雜誌的文章通常都是學術界的頂級研究,因此論文篇幅全都都相當的長。


    葉千盈的這篇論文,關於3x+1猜想進的一步證明過程寫了一共126頁,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有些作者的論文隻寫8、90頁,放在其他期刊裏很有可能是“大部頭”,但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中則是比較短的那種。


    每期期刊一般會收錄十多篇文章,即使以每篇文章八十頁計算,《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厚度也差不多有四百多頁了。把這本月刊拿在手裏顛一顛,不知情的人沒準還會以為那是一本什麽教科書。


    在葉千盈的書房裏,為了收錄每一期的四大期刊,她特意單獨辟出了一個書架,其中《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因為發行最勤,每月一期,作為唯一的月刊,在書架上顯得相當能打。


    葉爸爸曾經在葉千盈的書房裏轉悠過一圈,他最終給予這些專業刊物的評價是——要是不仔細分辨,光從厚度和本數來看,他還以為那是一大套係列連載武俠小說,讓葉德強夢回自己年輕的時候,分分鍾聯想起梁羽生和溫瑞安。


    葉千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者們為了爭奪刊登資格,而在論文裏對證明過程的修容和完善,其實也無聲地映出了當前數學界頂尖水平之間的刀光劍影。


    所以,葉德強的評價在偏離之中,居然還微妙地有其道理。


    隻能說,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叭。


    ……


    葉千盈在網站上瀏覽著10月份的同期論文,殊不知已經發行的月刊,早已在數學界掀起了一陣水花。


    七大世界性難題雖然不是當前數學界最為火熱的研究方向,但至少絕不冷門。連不懂數學的外行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聽過“費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之類的名字。


    數學界真正的冷門是像abc猜想那種:隻有一個r國數學家默默研究了二十多年,單是論文就寫了七百多頁,為此甚至單獨創建了一個數學體係。


    然後全世界的數學家都紛紛表示我們看不懂,建議作者和當前數學界發展速度比命長,努力再活五十年。


    而七大難題則不一樣。


    幾乎每個剛剛跨進數學界的天才,都要滿誌躊躇地對那七個世界性難題挑戰一番——等挑戰之後發現自己真不是那塊料子,那就是另外的事兒了。


    但也正因為大家年輕時都犯過類似的傻,所以大家都會對這方麵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了解。


    出於這個緣由,本月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剛一發行,有好習慣的數學研究者們順才往目錄上一掃,葉千盈的論文標題頓時就醒目地映入了眼簾。


    ——這是,對冰雹猜想的進一步證明嗎?


    ——作為公認的世界七大難題之一,3x+1問題竟然又有了新的進展?


    可以被《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刊登的論文,絕不是什麽常常見諸於各大小報首頁的減智民科證明。能夠得到這位老牌天王的認可,本身就意味著論文內容通過了專業性的檢驗。


    不少人在看到這個標題的第一時間,等不及從第一篇論文開始閱讀,就直接翻開了關於冰雹猜想的進一步證明過程。


    除了這個引人注目的標題之外,作者的名字也相當吸睛。葉千盈這幾年人雖然沒有參與太多次學術會議,但是幾本著名的數學期刊上,始終隔三差五便會浮現出她的身影。


    來自華國的葉千盈,當年的回文數女孩,也是如今數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


    海曼·理查森,斯坦福大學數學係的終身教授,也是上一次在斯坦福大學學術會議時,和《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主編聊天,提及到葉千盈的那位數學家。


    除了教授的身份之外,他同時還兼具a國數學學會會士、s國皇家科學院海外院士、以及菲爾斯獎得主的多重身份。海曼的名字在a國數學界如雷貫耳,放到整個世界裏,他也絕對是排名前三十的數學家。


    此時此刻,他手上便翻開著一本新發行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海曼率先注意到的不是冰雹猜想的相關標題,而是那個醒目的作者名——qianying ye


    作為代數方向上不可繞過的大牛,海曼·理查森早在葉千盈證明了回文數猜想時,就對這個年紀輕輕的華國女生抱有興趣。


    以海曼在數學界的地位,每一年的招生季,他郵箱裏收到的套磁信都數不勝數,幾乎所有研究相關方向的年輕學子,都夢想著能夠叫他一聲導師。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他幾乎不再招收弟子,除非有某個人的條件格外令他青睞。


    而當初的葉千盈,便是有幸得到海曼關注的一個。


    海曼自己的學生裏就有華國人,每年向他投遞套磁信的學生中,華國國籍的學生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在海曼的概念裏,優秀的華國學生對於出國留學一事,都非常的熱衷。


    當初聽其他人提及了葉千盈提前畢業的消息後,海曼還回去檢查過自己的郵箱,想看看這個靈氣四溢的女孩是否給自己發送過自我推薦的郵件。


    當然,那個下午,海曼一無所獲。


    他略略地有點失望,卻也不至於過分失落。


    畢竟,以葉千盈的條件,如果她的夢中情校是哈佛或者普林斯頓,沒有教授會拒絕這樣的學生,她也並無必要給斯坦福的教授發來郵件。


    數學界本來就這麽大,有什麽風吹草動不可能隱瞞過對手和朋友。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海曼還遲遲沒有聽聞哪個實驗室裏多出了一名“回文數女孩”,心裏不由很是奇怪。


    在某次學術峰會上,他和一個認識的b大教授提起了這件事。


    一聽葉千盈的名字,那個b大教授隻差沒有滿臉都寫著認識。對方高高興興地告訴海曼,qianyingye的近況很好,她決定留在自己的祖國和母校,完成接下來的博士學業。


    得知這個消息,海曼感到十分詫異,同時也十分惋惜。


    作為在生長在數學界強國、任職在數學界名校、同時還身為數學大師的海曼,一直對自己的國家和學校抱有一種天然的驕傲感。


    正因如此,在聽了b大教授的敘述以後,海曼心裏隻升起了一股不可思議之感——


    那個年輕的女孩,她竟然選擇繼續留在華國。


    這太可惜了,他們耽誤了一個天才。


    倘若她選擇了a國進修,那女孩的黃金時期,本來能來得更早兩年。


    也就是這份心聲沒有讓葉千盈聽到,不然她就會直接告訴海曼:大師您還是拉倒吧。


    有句話說得好,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


    葉千盈不止是身負大國重器係統的數學物理雙料天才,同時還是華國知名企業家的女兒,她要是主動去a國留學,聯邦調查局的負責人隻怕做夢都能笑醒。


    海曼未必不知道這一點,隻是他和他的同胞們一樣,有著被長期養成的、近乎根深蒂固,連他自己都無法察覺的傲慢。


    他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的國家哪裏都比華國強。


    海曼甚至以為,葉千盈會像劃破天際的流星一樣,隻能短暫地亮上一瞬。


    ……然後,據當初已經三年過去,海曼覺得自己有點臉疼。


    幸好他當初沒跟別人打過賭,不然現在豈不是要輸得賠褲子。


    對於葉千盈魔藤一般的成長速度,海曼的態度也一變再變。


    他從最開始得知葉千盈留在華國的“惋惜”,到後來看著她一篇篇發論文的“不信邪”,直到如今,讀完這片冰雹猜想的開拓性論文,海曼終於肯徹頭徹尾地對著現實認輸了。


    他必須要承認,葉千盈帶著她的數篇新論文,雖然無意彰顯,但卻也存在感十足地活躍在數學界裏。


    她的才華並未因為留在華國而被削減或是磨滅,反而像是一顆明珠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因此在短時間內便發出了璨璨的光輝來。


    過去的看法被反轉帶來的尷尬之感,並不能打消海曼對葉千盈的欣賞和喜歡。正相反,因為這些年裏陸陸續續地關注著葉千盈的最新論文,海曼反而對葉千盈具有了更多的正麵好感。


    這些積累的好感,就像是一堆一堆摞起來的高高的柴火,隻要等到了一顆火星、一個契機,他便能將其徹底引燃。


    這一次,這篇冰雹猜想的論文,便是那個一直等候的契機。


    忘記說了,除了菲爾茨獎這個數學界最高獎項,一向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得主之外,海曼同時還是科學突破獎的評委組成員。


    在科學突破獎內,一共設有六種獎項,它們分別是: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突破獎、數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物理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


    這其中,三個新視野獎是專門為了表彰年輕研究者而設立的獎項。


    每一年的科學突破獎獎金不定,但絕不是一筆小數目,在最高的時候,它曾達到每人三百萬美金,簡直能讓任何一個科學研究者心馳神往。


    新視野獎的獎金要稍微低一些,但最少的一次,也每人發了十萬美金的獎金,對於研究者來說,依舊稱得上是一筆橫財。


    顧不上閱讀《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月刊裏的其他論文,海曼將葉千盈這篇關於冰雹猜想的論文反反複複地讀上了三遍,對其精妙的代數證明思路拍案叫絕。


    他的層次又不是《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主編所能比擬的。葉千盈論文裏的一些妙處,期刊主編能注意到,卻體會得不是那麽深刻。而海曼卻是既能注意到,又對此有著相當深刻的體會。


    假如將葉千盈比作一匹千裏馬,那此時此刻,海曼就是最為賞識她的伯樂。


    而這位伯樂的手裏,現在正有一副金馬鞍。


    ……


    不久以後,在商議當年的科學突破獎名單時,海曼·理查森毫不猶豫地,把華國葉千盈的名字填寫在了上麵。


    在推薦理由上,海曼不吝自己的讚美之詞。他雖然無法跳脫出先天的國度和種族帶來的傲慢,但每一個和他合作過的朋友或者下屬,都要承認理查森先生是一個和善的大好人。


    他對葉千盈的評價是這樣的:“二十年後,我們將會看到,代數的發展會分為‘有葉千盈的代數’和‘沒有葉千盈的代數’。我認為,一個數學新視野的獎項,qianying ye完全值得。”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葉千盈的數學新視野獎項還正走著提名流程的時候,另一件事的流程卻已經悄然地進行到了尾聲。


    那就是航空母艦上,電磁彈射器的全麵更換。


    在有條不紊的執行計劃,以及負責此事的負責人全程監督下,華國首艘國產航母,同時也是駐紮在h省的001a號上,所有的舊式蒸汽彈射器,如今已經盡數置換電磁彈射器。


    這艘航母作為剛剛出廠不久的成品,無疑匯聚了過去近十年裏,華國科技發展的核心所在。除了巨大的排水量與常規動力以外,新配置的電磁彈射器無疑成為這艘航母身上畫龍點睛的閃亮一筆。


    作為電磁彈射器的發明人,楊院士受邀前來參加001a號的剪彩。


    在這個意義重大的時刻,老院士顯然也沒忘記之前對葉千盈的承諾。


    然後,像是他之前詢問過葉千盈的那樣,這一次,他將攜葉千盈一起前往h省的港口,讓電磁發射器的另一大功臣,在藍天之下共同享受此刻的激動和榮光。


    在最近的一封通訊郵件裏,楊院士讓葉千盈提前做好準備,去接她的人已經安排好了行程,三日後便會抵達基地,帶著她直接前往h省。


    ……


    短短的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這一次,前來基地接人的,還是老熟人潘大校。


    葉千盈和潘大校兩三年沒見了,但對彼此都還印象深刻。


    葉千盈自不必說,她和潘大校是老朋友了。她簽過的第一份保密協議是潘大校帶來的,軍訓的時候還吃過他的冰棍兒,喝過他請的綠豆水。


    而潘大校在相關單位裏工作這麽多年,像是葉千盈這樣天資橫溢、家世出眾、人也生得極為美貌,最關鍵的是還有著無可匹敵的年輕的研究者,他這輩子也隻見過葉千盈這麽一個。


    至於其他人,並不是他們不優秀。但有才華的或許就出身寒門、有背景的可能天分便差了那麽一絲、年輕的往往過於浮躁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等終於有了資曆和成果,人卻已經邁過了四十歲的大關……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像是木板長度長長短短的木桶,自身的容量總是受到短板製約。然而葉千盈卻幾近於毫無缺陷,這麽一個百年難遇的“完人”,要讓潘大校怎麽才能記不住啊。


    葉千盈一見潘大校,便忍不住露出了一個笑容:“大校比以前更精神了。”


    潘大校慨然而歎道:“你也比以前更出名了,我在孔老那裏工作,時不時地都能聽說你的消息。”


    “哪裏哪裏。”


    兩個人寒暄幾句,葉千盈就登上了此行調用的直升機。在發動機響起的轟鳴聲中,潘大校玩笑般看了葉千盈一眼。


    “你要是想要研究的話,這一趟兩個多小時呢,隻要不妨礙駕駛員開飛機,想看什麽都可以。”


    葉千盈飛快地眨了眨眼睛,一開始還沒理解,自己為什麽要研究直升機。


    一秒鍾以後,她反應過來了。


    ——想必是之前兩人相處的時候,她提供的一個又一個的軍用研究,給了潘大校一些錯覺,讓他錯以為自己就是看到什麽都喜歡研究一下子。


    其實不是的。


    何況這直升機也不是軍用的,不具備特別的可研究價值。


    葉千盈沒有猜錯,當初在部隊裏軍訓的時候,葉千盈那副“左掏一個圖紙,右掏一個發明”的舉動,當真給潘大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覺得葉千盈可能有個r國名字,就叫哆啦a盈。


    這次出行,抱著看到羊毛就隨手薅一把的心理,潘大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建議葉千盈研究直升機試試。


    很快,他就聽到了葉千盈謙遜又客氣的回答。


    “這個,還是不用了吧。”葉千盈溫和地微笑道:“類似型號的直升機,我家裏已經買過兩台了。我想研究的時候就回家做好了。”


    潘大校:“……”


    哦,差點忘了,你他娘的是個狗大戶來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學習就要繼承億萬家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寒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寒公子並收藏不學習就要繼承億萬家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