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兩座封禪台,難道出錯了
直播鑒寶:寶友你很不對勁啊 作者:夜二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00章兩座封禪台,難道出錯了
看著看著來了這麽一句,寶友們也插上話。
“這泰山又不是純土山,有這麽多植物,上麵有土層,下麵有石頭肯定也正常嘛。”
“不對,這個石頭比起周圍來說,太少了些!”
唐奇勝出麵解釋。
“石頭山上麵雖然也有土層,可是能夠種植植物的,一般都比較厚實,很少出現這樣薄的土層。”
“說句不恰當的,剛剛能種靈芝的那個寶友屋頂的土層都比這裏厚。”
“我建議挖開看看。”
事實上不用唐奇勝建議,王多魚已經將土層全部挖開,露出了下麵的東西。
青色的長條石頭就這麽突兀地展示出來。和旁邊修建台階的石板一樣長約兩米,切麵四方。
不同的是上麵還有許多的紋路和雕刻痕跡。
“這是封禪台的石頭?”
寶友們倒吸一口冷氣,覺得自己仿佛見證了曆史一樣。
這種東西他們可沒有想過。
平時的生活中,除了天壇和地壇,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祭祀場所。
眼前一亮,激動起來。
“寧大師,這是真的宋真宗封禪台麽?”
“不是。”
寧帆看一眼地麵,直接搖頭。
“這個算是角落的一部分,真正的封禪台應該已經在泰山台階上麵了。”
“這……”
寶友們眉頭跳動,一時間愣住了。
“拿封禪台鋪路?誰能幹出來這樣的事情!”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唐奇勝聽到這裏,痛心疾首大叫著。
對他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曆史文物,保護都來不及,現在聽到有人用這些東西鋪路,整個人都蒼老了幾分。
“看樣子,是上世紀的事情了,要說做過事情的人,可能還真有一個人做的出來。”
寧帆看著信息,沒有直接說出人名來,給寶友們說了提示。
“詩人、軍閥,寫過泰山。”
“誰?”
寶友們很想知道這人是誰。
可懂的寶友已經麵色古怪起來。
“他能幹出這事情?”
“要是別人可能不一定幹的出來,可要是他的話,還真有可能。”
唐奇勝經過最初的錯愕,現在也回過神來。
緩緩發出寧帆說的那首詩。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
寶友們看到這幾句話都愣住了。
就這?
這也算詩?
還詩人?這狗血程度,怕是打油詩都算不上吧?
“事實上,這位還真的是打油詩詩人。”
“你們覺得這首詩不好的話,可以看看他的其它詩就知道了。”
王多魚蔫壞的聲音從直播間傳來。
寶友們知道他不可能直說,自己去查看資料。
沒幾分鍾,吐出血來。
還真的是這樣,比起其它詩來說,這首泰山算是不錯的。
唐奇勝的聲音也接著響起。
“張宗昌,當年主政魯省的時候毫無功績,隻有一堆諢號,什麽三不知將軍、狗肉將軍、混世魔王……要說他能幹出拆了封禪台的事情,也不算離譜。”
“隻是……原因呢?”
饒是唐奇勝也想不通張宗昌做這件事情的原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他可不相信張宗昌能夠幹出這種好事來。
“祭孔。”
寧帆淡淡開口。
直播間內,知道這段曆史的寶友微微皺眉。
當年時局動亂,各種妖人橫行,拿槍杆,抽煙土,搶銀元,偏偏還要塑造一個正麵形象的人太多了。
張宗昌的確是其中一個。
本來大字不識兩個,還非要附庸風雅,在魯省以祭祀孔子為名搞了一場活動。
名義上是祭祀孔聖先師,實則是斂財無數。
給孔家留了一成算是合作費,其它九成全部拿在手裏。
見寶友們知道前提,寧帆也不解釋太多。
“祭孔隻是他斂財的一個手段,而做出來的麵子工程就是拆封禪台。”
“不過當時乾隆祭祀的那個,有清朝皇室在,他還不敢大動幹戈,可宋真宗的就沒有什麽忌諱,直接鏟平鋪路。”
“要是你們有當時的報紙,可以看看當年的新聞標題。”
“《拆封禪台破封建餘孽,張大將軍再寫名句》,找到了,是這個!”
寧帆說完沒多久,就有人從檔案館找到了當年的報紙標題。
這下沒有見識過寧帆實力的人全部佩服起來。
“這都記得?”
“妖孽一樣的記憶力!”
“好羨慕!”
彈幕上一遍遍訴說著內心的檸檬酸,可對寧帆來說這隻是常態。
係統加身,這些資料性的東西確實方便了不少。
當然他也越加佩服那些沒有係統的老學究們,尤其是唐奇勝、莫冉、袁鹿這樣的學者。
他們能夠憑借人力記住所有的事情,為夏國的考古、曆史的發展發光發熱。
他們才是最厲害的人。
念頭一閃而過,寧帆也不是矯情的人。
係統在自己身上,自己隻要對得起自己就好。
別的都是虛名,先拿到戊土之寶才是正經事情。
“繼續挖掘。”
寧帆看過表層的石頭就判斷出這些條石已經是送去鋪路,想要的東西還在土層之下。
王多魚欲哭無淚。
原本聽到張宗昌用封禪台石頭鋪路,他在想自己不用挖了。
沒想到還是逃不離挖土的命運。
“很快了。”
寧帆拍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封禪台的中間,隱隱覺得還有些不太對勁。
《史記正義》說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現在這裏用的是青石條。
古代的記載,土和石的指代完全不一樣。
這裏用青石對不上。
寧帆覺得下麵應該有一些別的東西。
目光眺望邊上,意識到什麽,自己走過去開始挖掘起來。
鐵鏟落下,出來的都是鬆軟的泥土,摻雜著樹葉和草根混合而成的腐殖質,看起來很是正常。
寶友們都在疑惑寧帆這是在挖什麽,可下一秒,出來的土層發生變化,開始有整塊的土疙瘩,還有燒製粘結在一起的土磚。
“也是封禪台的物品?”
怎麽會有兩座封禪台?
寧帆略一思忖,想明白了其中緣故。
史書沒有記載錯誤。
這裏的條石的確是修建封禪台的東西,隻是封禪台的形狀和他想的不一樣。
(本章完)
看著看著來了這麽一句,寶友們也插上話。
“這泰山又不是純土山,有這麽多植物,上麵有土層,下麵有石頭肯定也正常嘛。”
“不對,這個石頭比起周圍來說,太少了些!”
唐奇勝出麵解釋。
“石頭山上麵雖然也有土層,可是能夠種植植物的,一般都比較厚實,很少出現這樣薄的土層。”
“說句不恰當的,剛剛能種靈芝的那個寶友屋頂的土層都比這裏厚。”
“我建議挖開看看。”
事實上不用唐奇勝建議,王多魚已經將土層全部挖開,露出了下麵的東西。
青色的長條石頭就這麽突兀地展示出來。和旁邊修建台階的石板一樣長約兩米,切麵四方。
不同的是上麵還有許多的紋路和雕刻痕跡。
“這是封禪台的石頭?”
寶友們倒吸一口冷氣,覺得自己仿佛見證了曆史一樣。
這種東西他們可沒有想過。
平時的生活中,除了天壇和地壇,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祭祀場所。
眼前一亮,激動起來。
“寧大師,這是真的宋真宗封禪台麽?”
“不是。”
寧帆看一眼地麵,直接搖頭。
“這個算是角落的一部分,真正的封禪台應該已經在泰山台階上麵了。”
“這……”
寶友們眉頭跳動,一時間愣住了。
“拿封禪台鋪路?誰能幹出來這樣的事情!”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唐奇勝聽到這裏,痛心疾首大叫著。
對他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曆史文物,保護都來不及,現在聽到有人用這些東西鋪路,整個人都蒼老了幾分。
“看樣子,是上世紀的事情了,要說做過事情的人,可能還真有一個人做的出來。”
寧帆看著信息,沒有直接說出人名來,給寶友們說了提示。
“詩人、軍閥,寫過泰山。”
“誰?”
寶友們很想知道這人是誰。
可懂的寶友已經麵色古怪起來。
“他能幹出這事情?”
“要是別人可能不一定幹的出來,可要是他的話,還真有可能。”
唐奇勝經過最初的錯愕,現在也回過神來。
緩緩發出寧帆說的那首詩。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
寶友們看到這幾句話都愣住了。
就這?
這也算詩?
還詩人?這狗血程度,怕是打油詩都算不上吧?
“事實上,這位還真的是打油詩詩人。”
“你們覺得這首詩不好的話,可以看看他的其它詩就知道了。”
王多魚蔫壞的聲音從直播間傳來。
寶友們知道他不可能直說,自己去查看資料。
沒幾分鍾,吐出血來。
還真的是這樣,比起其它詩來說,這首泰山算是不錯的。
唐奇勝的聲音也接著響起。
“張宗昌,當年主政魯省的時候毫無功績,隻有一堆諢號,什麽三不知將軍、狗肉將軍、混世魔王……要說他能幹出拆了封禪台的事情,也不算離譜。”
“隻是……原因呢?”
饒是唐奇勝也想不通張宗昌做這件事情的原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他可不相信張宗昌能夠幹出這種好事來。
“祭孔。”
寧帆淡淡開口。
直播間內,知道這段曆史的寶友微微皺眉。
當年時局動亂,各種妖人橫行,拿槍杆,抽煙土,搶銀元,偏偏還要塑造一個正麵形象的人太多了。
張宗昌的確是其中一個。
本來大字不識兩個,還非要附庸風雅,在魯省以祭祀孔子為名搞了一場活動。
名義上是祭祀孔聖先師,實則是斂財無數。
給孔家留了一成算是合作費,其它九成全部拿在手裏。
見寶友們知道前提,寧帆也不解釋太多。
“祭孔隻是他斂財的一個手段,而做出來的麵子工程就是拆封禪台。”
“不過當時乾隆祭祀的那個,有清朝皇室在,他還不敢大動幹戈,可宋真宗的就沒有什麽忌諱,直接鏟平鋪路。”
“要是你們有當時的報紙,可以看看當年的新聞標題。”
“《拆封禪台破封建餘孽,張大將軍再寫名句》,找到了,是這個!”
寧帆說完沒多久,就有人從檔案館找到了當年的報紙標題。
這下沒有見識過寧帆實力的人全部佩服起來。
“這都記得?”
“妖孽一樣的記憶力!”
“好羨慕!”
彈幕上一遍遍訴說著內心的檸檬酸,可對寧帆來說這隻是常態。
係統加身,這些資料性的東西確實方便了不少。
當然他也越加佩服那些沒有係統的老學究們,尤其是唐奇勝、莫冉、袁鹿這樣的學者。
他們能夠憑借人力記住所有的事情,為夏國的考古、曆史的發展發光發熱。
他們才是最厲害的人。
念頭一閃而過,寧帆也不是矯情的人。
係統在自己身上,自己隻要對得起自己就好。
別的都是虛名,先拿到戊土之寶才是正經事情。
“繼續挖掘。”
寧帆看過表層的石頭就判斷出這些條石已經是送去鋪路,想要的東西還在土層之下。
王多魚欲哭無淚。
原本聽到張宗昌用封禪台石頭鋪路,他在想自己不用挖了。
沒想到還是逃不離挖土的命運。
“很快了。”
寧帆拍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封禪台的中間,隱隱覺得還有些不太對勁。
《史記正義》說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現在這裏用的是青石條。
古代的記載,土和石的指代完全不一樣。
這裏用青石對不上。
寧帆覺得下麵應該有一些別的東西。
目光眺望邊上,意識到什麽,自己走過去開始挖掘起來。
鐵鏟落下,出來的都是鬆軟的泥土,摻雜著樹葉和草根混合而成的腐殖質,看起來很是正常。
寶友們都在疑惑寧帆這是在挖什麽,可下一秒,出來的土層發生變化,開始有整塊的土疙瘩,還有燒製粘結在一起的土磚。
“也是封禪台的物品?”
怎麽會有兩座封禪台?
寧帆略一思忖,想明白了其中緣故。
史書沒有記載錯誤。
這裏的條石的確是修建封禪台的東西,隻是封禪台的形狀和他想的不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