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勸不得,隻得默默垂首從屋裏出來,呂氏見童若秋在,便讓童若瑤陪陪童若秋。童若瑤也猜童若秋這會子來找自己,必然是為了她自身的病。
明氏和童若秋,都是想要孩子而沒有的,而晴兒卻...
到了青鬆院,童若秋捧著茶杯,麵無表情地發了半天怔,忽地淒涼一笑道:"我又何苦巴巴地還想要孩子?孫博文雖比那邱年生略好些,焉知倘或我生了個女兒,我女兒豈不是要步上晴兒姑娘的後塵?沒有父親疼愛,連奶奶也不喜歡的孩子,隻我一人疼愛可見也是讓孩子跟著吃苦罷了。"
童若瑤見她如此說,心也不由得生涼,"可孩子終究是個依靠。"
孫文博再不好,萬萬不會做得如邱年生這般混賬,"不是還有孫夫人麽?"
童若秋涼涼地笑道:"婆婆?四妹如今也嫁了人,婆婆再好,豈能如自己的親娘?何況,自從我害了這個毛病,久治不愈,她抱孫子心切。我雖然愚笨不夠聰慧,她也沒說什麽,可我何嚐不知她的心頭的想法?"
這一次單獨讓他們夫妻來上京,也已經可見一二了。孫博文對童若秋本來就不好,童若秋嫁給他算是高嫁了,童若秋根本就約束不了他,他來了上京要怎麽樣,童若秋不能說個"不"字。可若是孫夫人趙氏在身邊,無論如何總要顧著與張氏的交情和臉麵,來約束孫博文一二。
趙氏不是不了解自己的兒子,現在這樣為之,可見也是隱晦地逼童若秋主動給孫博文納妾。
"可你總要為自己著想,即便生的是女兒,也是正正經經的嫡出官家姑娘,何況,又不一定是生女兒。"
呂俊找了張大夫瞧過,問題果然是出在呂俊身上,且是胎裏帶來的病症,張大夫也無法子醫治、明氏想生子,已經斷乎沒有可能。這兩天,明氏也是萎靡不振,隻是不知方氏可否知道,但就在前天,方氏已經說過,等銘姐兒滿月酒過了,便要動身回去。呂氏也已經叫範媽媽打點起,她們回去要帶走的回禮。
童若秋死灰一般的眸子動了動,視線慢慢落到童若瑤的小腹上,澀澀笑道:"終究你是最好命的一個,四妹夫對你極好,婆家眾人也都喜歡你。當初,咱們三姊妹年紀相當,也是一個接一個地出閣,那時候,隻有我嫁的最好。可現在我才明白,這些外在的名聲地位何其可笑,早知如此,我還不如..."
那時候,張氏給童若秋說定孫家這門親,童若秋和張氏是何等風光。可從一開始,其實就出現了問題的,張氏和童若秋看上的是孫家的門第,孫博文以後的仕途,卻沒有去看孫博文的人品。隻是那時候,即便是看清了孫博文的人品,為了他的前途,孫夫人趙氏自會約束他。
再不濟,他們夫妻不求多麽恩愛,到底也能做到相敬如賓。
可誰知...
"到底是如何起的頭?二姐先別說這些泄氣話..."
童若瑤還沒說完,童若秋忽地打斷她的話道:"是啊,我總該有個依靠,丈夫不能夠,孩子是自己親生的,總是能依靠的吧?"
她如此想就好,童若瑤也不細問其他,"隻要二姐有空,隨時都可以請張大夫。"
孫家在上京也有宅子,他們回來自然是住在自家的宅子裏,也正因為如此,童若秋才能親眼目睹孫博文是怎樣的人,才會突然有了那麽絕望的想法。何況,童若秋的情況到底比敏惠好許多,童若秋有娘家人,孫夫人趙氏也不是邱婆子那樣不明事理的人,隻要童若秋生了孩子,趙氏自然依舊會約束孫博文。
不會為了孫子,眼睜睜看著孫博文荒唐作為而自毀前程。
讓小玉備了筆墨紙硯,寫了一張帖子,交到童若秋手裏,才說起別的話。
送老太太靈柩回蜀地的日子越來越臨近,童家必然忙碌,而與老太太晚一天自縊身亡的童若綰,童若瑤也從童若秋嘴裏得到消息。
童若秋恨極了她,巴不得將她拉出來遊街,即便她已死,這份恨意也沒有隨著消去,咬牙切齒道:"暴屍荒野,魂魄不寧,哪怕永世不得超生,也無法贖她一身罪孽。"
話雖如此說,柳姨娘還是抱病去亂墳崗上尋到了童若綰的屍身,親手將她埋了,隻是那墓碑上卻沒有名字。
就是她死了,童二叔也不願再認這個女兒,之前鄭家也已經休掉了她。她活著大概根本就沒有想到,她死了之後連個名字也沒有。
童若瑤深吸一口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童若綰死時,不知她有沒有想到這句話。
"大嫂怎麽樣了,我記得大嫂的產期臨近了吧?"
童若秋臉色略好些,"前兒回去瞧著,她還是老樣子。"
不知這次送老太太靈柩回蜀地,童若遠和童若晨會不會跟著去,倘或去了,童家上上下下就沒有一個男人在家裏,裏裏外外都是女眷。
說了一會兒話,童若秋去瞧過銘姐兒一回,便告辭離開。
傍晚十分,邱年生居然找上門,說要狀告顧廷煊和顧炎傷人之罪,在門口大聲嚷嚷,敏惠得知後,忽地從床上下來,鞋子也不穿,一股風地衝到門口,直接甩了邱年生一個耳光。
似是已經使出全力,邱年生隻覺臉頰火辣辣,耳膜嗡嗡作響,竟然被敏惠血紅的眸子和憤恨的模樣以及那一耳光嚇得懵了。
其他人也沒想到敏惠突然這般不顧形象地跑出來,何況那耳光清脆響亮,皆愣住不可置信地盯著敏惠。(未完待續)
明氏和童若秋,都是想要孩子而沒有的,而晴兒卻...
到了青鬆院,童若秋捧著茶杯,麵無表情地發了半天怔,忽地淒涼一笑道:"我又何苦巴巴地還想要孩子?孫博文雖比那邱年生略好些,焉知倘或我生了個女兒,我女兒豈不是要步上晴兒姑娘的後塵?沒有父親疼愛,連奶奶也不喜歡的孩子,隻我一人疼愛可見也是讓孩子跟著吃苦罷了。"
童若瑤見她如此說,心也不由得生涼,"可孩子終究是個依靠。"
孫文博再不好,萬萬不會做得如邱年生這般混賬,"不是還有孫夫人麽?"
童若秋涼涼地笑道:"婆婆?四妹如今也嫁了人,婆婆再好,豈能如自己的親娘?何況,自從我害了這個毛病,久治不愈,她抱孫子心切。我雖然愚笨不夠聰慧,她也沒說什麽,可我何嚐不知她的心頭的想法?"
這一次單獨讓他們夫妻來上京,也已經可見一二了。孫博文對童若秋本來就不好,童若秋嫁給他算是高嫁了,童若秋根本就約束不了他,他來了上京要怎麽樣,童若秋不能說個"不"字。可若是孫夫人趙氏在身邊,無論如何總要顧著與張氏的交情和臉麵,來約束孫博文一二。
趙氏不是不了解自己的兒子,現在這樣為之,可見也是隱晦地逼童若秋主動給孫博文納妾。
"可你總要為自己著想,即便生的是女兒,也是正正經經的嫡出官家姑娘,何況,又不一定是生女兒。"
呂俊找了張大夫瞧過,問題果然是出在呂俊身上,且是胎裏帶來的病症,張大夫也無法子醫治、明氏想生子,已經斷乎沒有可能。這兩天,明氏也是萎靡不振,隻是不知方氏可否知道,但就在前天,方氏已經說過,等銘姐兒滿月酒過了,便要動身回去。呂氏也已經叫範媽媽打點起,她們回去要帶走的回禮。
童若秋死灰一般的眸子動了動,視線慢慢落到童若瑤的小腹上,澀澀笑道:"終究你是最好命的一個,四妹夫對你極好,婆家眾人也都喜歡你。當初,咱們三姊妹年紀相當,也是一個接一個地出閣,那時候,隻有我嫁的最好。可現在我才明白,這些外在的名聲地位何其可笑,早知如此,我還不如..."
那時候,張氏給童若秋說定孫家這門親,童若秋和張氏是何等風光。可從一開始,其實就出現了問題的,張氏和童若秋看上的是孫家的門第,孫博文以後的仕途,卻沒有去看孫博文的人品。隻是那時候,即便是看清了孫博文的人品,為了他的前途,孫夫人趙氏自會約束他。
再不濟,他們夫妻不求多麽恩愛,到底也能做到相敬如賓。
可誰知...
"到底是如何起的頭?二姐先別說這些泄氣話..."
童若瑤還沒說完,童若秋忽地打斷她的話道:"是啊,我總該有個依靠,丈夫不能夠,孩子是自己親生的,總是能依靠的吧?"
她如此想就好,童若瑤也不細問其他,"隻要二姐有空,隨時都可以請張大夫。"
孫家在上京也有宅子,他們回來自然是住在自家的宅子裏,也正因為如此,童若秋才能親眼目睹孫博文是怎樣的人,才會突然有了那麽絕望的想法。何況,童若秋的情況到底比敏惠好許多,童若秋有娘家人,孫夫人趙氏也不是邱婆子那樣不明事理的人,隻要童若秋生了孩子,趙氏自然依舊會約束孫博文。
不會為了孫子,眼睜睜看著孫博文荒唐作為而自毀前程。
讓小玉備了筆墨紙硯,寫了一張帖子,交到童若秋手裏,才說起別的話。
送老太太靈柩回蜀地的日子越來越臨近,童家必然忙碌,而與老太太晚一天自縊身亡的童若綰,童若瑤也從童若秋嘴裏得到消息。
童若秋恨極了她,巴不得將她拉出來遊街,即便她已死,這份恨意也沒有隨著消去,咬牙切齒道:"暴屍荒野,魂魄不寧,哪怕永世不得超生,也無法贖她一身罪孽。"
話雖如此說,柳姨娘還是抱病去亂墳崗上尋到了童若綰的屍身,親手將她埋了,隻是那墓碑上卻沒有名字。
就是她死了,童二叔也不願再認這個女兒,之前鄭家也已經休掉了她。她活著大概根本就沒有想到,她死了之後連個名字也沒有。
童若瑤深吸一口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童若綰死時,不知她有沒有想到這句話。
"大嫂怎麽樣了,我記得大嫂的產期臨近了吧?"
童若秋臉色略好些,"前兒回去瞧著,她還是老樣子。"
不知這次送老太太靈柩回蜀地,童若遠和童若晨會不會跟著去,倘或去了,童家上上下下就沒有一個男人在家裏,裏裏外外都是女眷。
說了一會兒話,童若秋去瞧過銘姐兒一回,便告辭離開。
傍晚十分,邱年生居然找上門,說要狀告顧廷煊和顧炎傷人之罪,在門口大聲嚷嚷,敏惠得知後,忽地從床上下來,鞋子也不穿,一股風地衝到門口,直接甩了邱年生一個耳光。
似是已經使出全力,邱年生隻覺臉頰火辣辣,耳膜嗡嗡作響,竟然被敏惠血紅的眸子和憤恨的模樣以及那一耳光嚇得懵了。
其他人也沒想到敏惠突然這般不顧形象地跑出來,何況那耳光清脆響亮,皆愣住不可置信地盯著敏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