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童若瑤和蔣蓉華來了,跪在左邊的周氏招手叫蔣蓉華和童若瑤過去,少不得哭一回,因蔣蓉華有身孕,不敢久跪,不多時就被婆子扶著起來去隔壁屋裏歇著。童若瑤是已嫁出去的女兒,與童若涵、童若晨等不同,也不用一直守在靈堂中。
巳時左右,童若遠匆匆趕回來,去靈堂哭一回才出來見蔣蓉華。
中午簡單地吃過午飯,因為第一天,左鄰右舍或親友還沒有全部通知,所以除了童家人,和童家嫁出去的童若瑤和童若秋回來了,其他人倒是沒有。饒是如此,童家上上下下任舊忙得不可開交,各自布置預備工作,包括請道士做法等事兒。童老爹要忙著家裏的事兒,外頭這些跑腿的事兒,也多虧了顧廷煊。
下午,童二叔情緒略微穩妥,設賬房找了親友主持一應開支,專管喪禮中的各種開支,並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挽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
這一天倒是把一切都料理清楚,明日開始便有親友前來吊唁,三日後入殮。童二叔悲痛欲絕,原是說停放七七四十九日,隻因日子太長,如今氣候雖不太熱,到底停放久了也不妥。何況,停放日子越久,開銷也就越大,自老太太病後,童二叔家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如今童老爹回家丁憂,也是拿不出多少餘錢來。
那管賬的人勸了一番,童二叔也隻得應了,停放三七二十一日,又因童老太爺靈柩是運回祖籍蜀地安葬的,老太太的靈柩勢必也要運回去。如此路途上又要耽擱一些時日,差不多也是五七三十五日方能入土為安。
童若瑤和顧廷煊傍晚才回到家,去千禧堂拜見老夫人,黃氏、郝氏、呂氏以及親戚們都在,老夫人問了童家老太太停靈一事,遂朝呂氏和黃氏道:"明兒你們也去送送。"
黃氏和呂氏站起來應下,黃氏又安慰童若瑤幾句,童若綰感激一笑。老夫人見她麵露倦意,忙叫錢媽媽搬了椅子叫她坐下,禁不住歎道:"人死不能複生,她也算是有福氣的,兒子們、孫子們都能給她守孝。"
這話讓人不由得想起顧家大老爺、三老爺來,老夫人這把年紀,確實白發人送黑發人就送了兩回,其個中滋味也隻有她自己心裏最明白。
黃氏大嫂忙笑道:"老夫人也是有福氣的,兒孫滿堂,比我們不知強了多少呢!"
老夫人無力蒼白一笑,黃氏忙說起別的話題,朝童若瑤道:"今兒我們都勸不住,敏惠帶著晴兒跟著邱家人回去了。"
童若瑤並不覺得驚訝,敏惠,她的心思其實比童若瑤都細,想法顧忌也多。而今兒童若瑤又不在家。可即便童若瑤在家,估計也勸不住她吧。邱年生說顧家扣留他妻小,敏惠又不想繼續留在顧家給顧家添亂。隻是,晴兒指不定哭得多麽傷心,還有對回去那個家的各種恐懼。
這話題任舊有些沉重,郝氏笑著說起顧廷禮在鋪子裏的事兒,老夫人的心思被轉移,黃氏嘴角不由得掛起一抹嘲諷。
顧廷禮雖靦腆的像個姑娘,倒是做什麽都肯用心,這段日子下來,也有些長進,其實大夥也都沒有刻意去注意他,隻知道現在他看見眾人,終於不再把腦袋低低地垂下。就此一點,老夫人心裏也格外歡喜。
"早知如此,倒是該叫他早些去外麵見見世麵才好呢!"老夫人樂嗬嗬的笑道。
黃氏立刻道:"也是弟妹和我們都心疼侄兒,怕侄兒在外麵吃了苦頭。"
郝氏皮笑肉不笑,道:"他身為男兒,總不能一直在家裏閑著。"
黃氏臉色一頓,郝氏這話可不是說顧廷之天天兒都在家裏?冷笑道:"弟妹說的在理,廷之就比不得廷禮,整天就知道讀書,論起來咱們這樣人家的身份,又不能去考狀元,也不知他讀書做什麽。我還說不得一句,說一句他就質問不讀書如何看得懂賬本。"
顧廷禮書讀的不好,也不知是不是天賦的緣故,反正是請了先生的,不過這些年下來他也就略識得幾個字。絕對不是謙虛,而是事實如此,這方麵尚且不及顧廷雅。加上顧廷禮之前的性子太過靦腆怯懦,總之,看起來確實不知道他能做什麽好,顧廷之比他年長,老夫人又喜歡愛讀書的人,故而對顧廷之也算是寄予厚望,前幾年就叫他打理鋪子和莊子上的事兒。這麽幾年下來,名義上他任舊在打理鋪子和莊子上一些瑣事,實則都是黃氏一手操辦,眾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老夫人對這樣的口水之戰向來不喜,表情淡淡的端起茶杯,問錢媽媽,"可是今年新進的茶葉?"
錢媽媽點頭說是,黃氏和郝氏聞得這話,雙雙住嘴。老夫人淺唱一口,朝黃氏大嫂笑道:"你們才是行家,我喝了一輩子的茶,以前還品得出味兒來,如今總覺得都是一個味兒。"
顧家的茶基本都是黃氏從娘家大哥他們哪兒買來的,這話多少說得有些過了些,童若瑤捧著茶杯,鼻息下的茶香味兒淡卻綿長,口齒留香是極好的茶。不禁揣度,隻怕今兒家裏又發生了什麽她還不知道的事兒,所以老夫人現在才說出這一番話來。
在老夫人的千禧堂吃過晚上,回到青鬆院顧廷煊先去淨房沐浴,童若瑤隻覺渾身不舒坦,半坐半靠倚在榻上。
小玉服侍老太太一場,今兒回娘家帶了她回去,在老太太的靈堂哭一回,此刻也是滿臉疲倦,瞧見香雪進來服侍,童若瑤便打發她先下去歇著,"明兒要回去,還是你陪著我,別推辭什麽,歇著吧。"(未完待續)
巳時左右,童若遠匆匆趕回來,去靈堂哭一回才出來見蔣蓉華。
中午簡單地吃過午飯,因為第一天,左鄰右舍或親友還沒有全部通知,所以除了童家人,和童家嫁出去的童若瑤和童若秋回來了,其他人倒是沒有。饒是如此,童家上上下下任舊忙得不可開交,各自布置預備工作,包括請道士做法等事兒。童老爹要忙著家裏的事兒,外頭這些跑腿的事兒,也多虧了顧廷煊。
下午,童二叔情緒略微穩妥,設賬房找了親友主持一應開支,專管喪禮中的各種開支,並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挽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
這一天倒是把一切都料理清楚,明日開始便有親友前來吊唁,三日後入殮。童二叔悲痛欲絕,原是說停放七七四十九日,隻因日子太長,如今氣候雖不太熱,到底停放久了也不妥。何況,停放日子越久,開銷也就越大,自老太太病後,童二叔家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如今童老爹回家丁憂,也是拿不出多少餘錢來。
那管賬的人勸了一番,童二叔也隻得應了,停放三七二十一日,又因童老太爺靈柩是運回祖籍蜀地安葬的,老太太的靈柩勢必也要運回去。如此路途上又要耽擱一些時日,差不多也是五七三十五日方能入土為安。
童若瑤和顧廷煊傍晚才回到家,去千禧堂拜見老夫人,黃氏、郝氏、呂氏以及親戚們都在,老夫人問了童家老太太停靈一事,遂朝呂氏和黃氏道:"明兒你們也去送送。"
黃氏和呂氏站起來應下,黃氏又安慰童若瑤幾句,童若綰感激一笑。老夫人見她麵露倦意,忙叫錢媽媽搬了椅子叫她坐下,禁不住歎道:"人死不能複生,她也算是有福氣的,兒子們、孫子們都能給她守孝。"
這話讓人不由得想起顧家大老爺、三老爺來,老夫人這把年紀,確實白發人送黑發人就送了兩回,其個中滋味也隻有她自己心裏最明白。
黃氏大嫂忙笑道:"老夫人也是有福氣的,兒孫滿堂,比我們不知強了多少呢!"
老夫人無力蒼白一笑,黃氏忙說起別的話題,朝童若瑤道:"今兒我們都勸不住,敏惠帶著晴兒跟著邱家人回去了。"
童若瑤並不覺得驚訝,敏惠,她的心思其實比童若瑤都細,想法顧忌也多。而今兒童若瑤又不在家。可即便童若瑤在家,估計也勸不住她吧。邱年生說顧家扣留他妻小,敏惠又不想繼續留在顧家給顧家添亂。隻是,晴兒指不定哭得多麽傷心,還有對回去那個家的各種恐懼。
這話題任舊有些沉重,郝氏笑著說起顧廷禮在鋪子裏的事兒,老夫人的心思被轉移,黃氏嘴角不由得掛起一抹嘲諷。
顧廷禮雖靦腆的像個姑娘,倒是做什麽都肯用心,這段日子下來,也有些長進,其實大夥也都沒有刻意去注意他,隻知道現在他看見眾人,終於不再把腦袋低低地垂下。就此一點,老夫人心裏也格外歡喜。
"早知如此,倒是該叫他早些去外麵見見世麵才好呢!"老夫人樂嗬嗬的笑道。
黃氏立刻道:"也是弟妹和我們都心疼侄兒,怕侄兒在外麵吃了苦頭。"
郝氏皮笑肉不笑,道:"他身為男兒,總不能一直在家裏閑著。"
黃氏臉色一頓,郝氏這話可不是說顧廷之天天兒都在家裏?冷笑道:"弟妹說的在理,廷之就比不得廷禮,整天就知道讀書,論起來咱們這樣人家的身份,又不能去考狀元,也不知他讀書做什麽。我還說不得一句,說一句他就質問不讀書如何看得懂賬本。"
顧廷禮書讀的不好,也不知是不是天賦的緣故,反正是請了先生的,不過這些年下來他也就略識得幾個字。絕對不是謙虛,而是事實如此,這方麵尚且不及顧廷雅。加上顧廷禮之前的性子太過靦腆怯懦,總之,看起來確實不知道他能做什麽好,顧廷之比他年長,老夫人又喜歡愛讀書的人,故而對顧廷之也算是寄予厚望,前幾年就叫他打理鋪子和莊子上的事兒。這麽幾年下來,名義上他任舊在打理鋪子和莊子上一些瑣事,實則都是黃氏一手操辦,眾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老夫人對這樣的口水之戰向來不喜,表情淡淡的端起茶杯,問錢媽媽,"可是今年新進的茶葉?"
錢媽媽點頭說是,黃氏和郝氏聞得這話,雙雙住嘴。老夫人淺唱一口,朝黃氏大嫂笑道:"你們才是行家,我喝了一輩子的茶,以前還品得出味兒來,如今總覺得都是一個味兒。"
顧家的茶基本都是黃氏從娘家大哥他們哪兒買來的,這話多少說得有些過了些,童若瑤捧著茶杯,鼻息下的茶香味兒淡卻綿長,口齒留香是極好的茶。不禁揣度,隻怕今兒家裏又發生了什麽她還不知道的事兒,所以老夫人現在才說出這一番話來。
在老夫人的千禧堂吃過晚上,回到青鬆院顧廷煊先去淨房沐浴,童若瑤隻覺渾身不舒坦,半坐半靠倚在榻上。
小玉服侍老太太一場,今兒回娘家帶了她回去,在老太太的靈堂哭一回,此刻也是滿臉疲倦,瞧見香雪進來服侍,童若瑤便打發她先下去歇著,"明兒要回去,還是你陪著我,別推辭什麽,歇著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