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氏卻被明彩蘭的話嚇得臉色大變,忙拉她坐下,狠狠道:"就不能堵上自己的嘴,你一個姑娘家怎麽就說出這些不計後果的話來?"
"表嫂別怪罪妹妹,表妹夫確實混賬的不像話,敏惠才來上京時,我和範媽媽還趕去他們住的地方瞧了瞧,敏惠和晴兒母女住的屋子,連遮風避雨都不頂用。"
範媽媽抹了抹臉上的淚跡,"那日奴婢去瞧著,也心酸的緊,何況表姑爺還有吃酒賭錢的惡習,喝醉了還打人。"
眾人都將目光移到呂氏身上,童若瑤和範媽媽都讚成明彩蘭的主意,最重要還是兩位長輩的點了頭才好說。隻是,呂氏神色動了動,卻隻吐出一句話來,"果真和離了,可叫敏惠和晴兒怎麽過活?"
"這有什麽?莫非咱們身為女人,沒有男人就活不成?"明彩蘭任舊是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樣。
卻深得童若瑤的心,大老爺、三老爺他們已經離世多年,呂氏和郝氏不也帶著兒女走過來了?
方氏瞪了明彩蘭一眼,"怎麽能一樣,她已身為人婦,倘或和離,往後一輩子就守著晴兒過日子麽?晴兒是女孩兒,年紀大了要嫁人,可想過晴兒嫁人後,她怎麽辦?"
童若瑤忽然想起早些年讀過的《女戒》,裏麵有言:男有再娶之意,女無再適之文。即便和離,作為女人要嚴守婦道也不適宜再嫁,就因為這一句話,不是禍害了多少女人。可現在的問題是想要敏惠和離,並沒有說要她再嫁,可是和離後敏惠就隻能守著晴兒過日子,這到底是好還是壞?童若瑤心裏卻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難道就由著邱家人那樣對待敏惠麽?"童若瑤嗓音哽咽,眼眶泛起水光,"我隻瞧見敏惠手臂上觸目驚心的於痕,卻不知她身上是否也同樣如此。"
方氏不說話,其他人也紛紛垂下頭,隻有明彩蘭任舊氣鼓鼓地翹著嘴巴,實在覺得方氏她們想得太多。可這些問題也由不得人不去想,敏惠和離她和晴兒生計就麵臨問題,雖然沒有和離也麵臨問題,可至少邱家算是她和敏惠正正經經的家,至少是她們名正言順安身的地方。
敏惠的娘家也不能指望了,這些年對敏惠不聞不問,怕是早就忘了敏惠的存在,或者當敏惠已經死了。呂氏是敏惠的姨媽,以前也有養育之恩,要接敏惠和晴兒來家裏住著,自然不缺她們這點兒開支。問題是顧家還有二房、三房,二房、三房對此未必不會存在意見。就如童若瑤想的那樣,用自己屋裏剩餘的銀錢也足夠她們生活開支,問題是住在這裏,即便沒有用官中的銀錢,可別人未必會這樣認為。
敏惠也是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才會認命,才忍受下來的吧?不管童若瑤如何規勸,她也隻是小住幾日,就急巴巴的要回去。這裏,終究不是她的家,不是她已經出嫁後能夠回來長久住的地方。
方氏和呂氏考慮的,是她和離後就要守寡。如今有晴兒陪伴,等晴兒嫁了,誰來陪伴她?她又沒有兒子能侍奉她終老...
心沉甸甸的似是壓了一塊石頭,身為這個時代的女人,怎是一個悲字可描述?那些所謂的婦德不知殘害了多少人。而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經將她們深深地逼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敢反抗的境地。
屋裏一時靜悄悄無人說話,眾人皆垂著頭,神情悲戚。唯有窗欞子外一道暖陽,穿透進來給沉悶的屋裏添了一絲活躍。任由不知世人愁苦的鳥兒,嘰嘰喳喳停在枝頭梳理羽毛。
忽地,那枝頭幾隻鳥兒似是受了驚嚇,"撲騰"幾聲展翅飛走,隻見一名婆子驚慌失措地跑進來,一邊見禮一邊道:"大夫人、二奶奶,不好了外麵來了好些官爺!"
如同一顆炸彈,轟然在腦袋裏炸開,童若瑤扭頭看去,隻見那婆子麵色誠惶誠恐煞白一片,看起來是嚇的不輕。呂氏頓了頓,隨即站起來問道:"怎麽會突然來了官差老爺?二老爺他們可回來沒?"
婆子喘了幾口氣,搖搖頭急得額頭直冒大汗,道:"二老爺才出門不久,二爺和九爺一早就出了門,都沒有回來,奴婢也不知所謂何事,隻聽他們說要搜查府裏,奴婢就..."
昨兒顧廷煊分明說鹽一事矛頭並沒有指向顧家,如何會突然冒出官差老爺們?隻是眼下也來不及多想,忙過去扶住呂氏,盡量保持十分之鎮定,道:"還是先叫丫頭婆子們把女人們用的衣裳等物都收起來要緊。"
方氏等人早唬得沒了神,範媽媽和小玉聽得童若瑤這話,雙雙下去張羅。一時之間,本來寧靜的百壽堂,出現暫時的混亂。幸而範媽媽在外頭料理一二,那些丫頭婆子對她多少有些忌憚,很快就聽範媽媽的安排將晾在外麵,或擺放在外的衣裳等物收起來。
青鬆院那邊小玉回去料理,童若瑤自是不必擔心,隻是呂氏的臉色煞白的有些嚇人,一個勁兒地問童若瑤到底出了什麽事兒。其他人也皆看著童若瑤,緊張的氣氛讓童若瑤也出了一背心的冷汗,語氣淡定,"不會有什麽事兒,母親先別在這裏著急,範媽媽留下照應,咱們先去老夫人的千禧堂吧。"
方氏回過神,忙不迭地點頭道:"是啊,先去老夫人哪裏,請老夫人拿主意才好。"說完由不得一歎,暗自有些懊悔,該早些離開才好。顧家如今成了皇商,做起天子家的買賣,雖是風光無限,豈知讀書人嘴裏常有句伴君如伴虎的說法。當年顧家,那也是飛來橫禍,大廈瞬間傾倒不過朝夕之間...(未完待續)
"表嫂別怪罪妹妹,表妹夫確實混賬的不像話,敏惠才來上京時,我和範媽媽還趕去他們住的地方瞧了瞧,敏惠和晴兒母女住的屋子,連遮風避雨都不頂用。"
範媽媽抹了抹臉上的淚跡,"那日奴婢去瞧著,也心酸的緊,何況表姑爺還有吃酒賭錢的惡習,喝醉了還打人。"
眾人都將目光移到呂氏身上,童若瑤和範媽媽都讚成明彩蘭的主意,最重要還是兩位長輩的點了頭才好說。隻是,呂氏神色動了動,卻隻吐出一句話來,"果真和離了,可叫敏惠和晴兒怎麽過活?"
"這有什麽?莫非咱們身為女人,沒有男人就活不成?"明彩蘭任舊是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樣。
卻深得童若瑤的心,大老爺、三老爺他們已經離世多年,呂氏和郝氏不也帶著兒女走過來了?
方氏瞪了明彩蘭一眼,"怎麽能一樣,她已身為人婦,倘或和離,往後一輩子就守著晴兒過日子麽?晴兒是女孩兒,年紀大了要嫁人,可想過晴兒嫁人後,她怎麽辦?"
童若瑤忽然想起早些年讀過的《女戒》,裏麵有言:男有再娶之意,女無再適之文。即便和離,作為女人要嚴守婦道也不適宜再嫁,就因為這一句話,不是禍害了多少女人。可現在的問題是想要敏惠和離,並沒有說要她再嫁,可是和離後敏惠就隻能守著晴兒過日子,這到底是好還是壞?童若瑤心裏卻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難道就由著邱家人那樣對待敏惠麽?"童若瑤嗓音哽咽,眼眶泛起水光,"我隻瞧見敏惠手臂上觸目驚心的於痕,卻不知她身上是否也同樣如此。"
方氏不說話,其他人也紛紛垂下頭,隻有明彩蘭任舊氣鼓鼓地翹著嘴巴,實在覺得方氏她們想得太多。可這些問題也由不得人不去想,敏惠和離她和晴兒生計就麵臨問題,雖然沒有和離也麵臨問題,可至少邱家算是她和敏惠正正經經的家,至少是她們名正言順安身的地方。
敏惠的娘家也不能指望了,這些年對敏惠不聞不問,怕是早就忘了敏惠的存在,或者當敏惠已經死了。呂氏是敏惠的姨媽,以前也有養育之恩,要接敏惠和晴兒來家裏住著,自然不缺她們這點兒開支。問題是顧家還有二房、三房,二房、三房對此未必不會存在意見。就如童若瑤想的那樣,用自己屋裏剩餘的銀錢也足夠她們生活開支,問題是住在這裏,即便沒有用官中的銀錢,可別人未必會這樣認為。
敏惠也是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才會認命,才忍受下來的吧?不管童若瑤如何規勸,她也隻是小住幾日,就急巴巴的要回去。這裏,終究不是她的家,不是她已經出嫁後能夠回來長久住的地方。
方氏和呂氏考慮的,是她和離後就要守寡。如今有晴兒陪伴,等晴兒嫁了,誰來陪伴她?她又沒有兒子能侍奉她終老...
心沉甸甸的似是壓了一塊石頭,身為這個時代的女人,怎是一個悲字可描述?那些所謂的婦德不知殘害了多少人。而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經將她們深深地逼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敢反抗的境地。
屋裏一時靜悄悄無人說話,眾人皆垂著頭,神情悲戚。唯有窗欞子外一道暖陽,穿透進來給沉悶的屋裏添了一絲活躍。任由不知世人愁苦的鳥兒,嘰嘰喳喳停在枝頭梳理羽毛。
忽地,那枝頭幾隻鳥兒似是受了驚嚇,"撲騰"幾聲展翅飛走,隻見一名婆子驚慌失措地跑進來,一邊見禮一邊道:"大夫人、二奶奶,不好了外麵來了好些官爺!"
如同一顆炸彈,轟然在腦袋裏炸開,童若瑤扭頭看去,隻見那婆子麵色誠惶誠恐煞白一片,看起來是嚇的不輕。呂氏頓了頓,隨即站起來問道:"怎麽會突然來了官差老爺?二老爺他們可回來沒?"
婆子喘了幾口氣,搖搖頭急得額頭直冒大汗,道:"二老爺才出門不久,二爺和九爺一早就出了門,都沒有回來,奴婢也不知所謂何事,隻聽他們說要搜查府裏,奴婢就..."
昨兒顧廷煊分明說鹽一事矛頭並沒有指向顧家,如何會突然冒出官差老爺們?隻是眼下也來不及多想,忙過去扶住呂氏,盡量保持十分之鎮定,道:"還是先叫丫頭婆子們把女人們用的衣裳等物都收起來要緊。"
方氏等人早唬得沒了神,範媽媽和小玉聽得童若瑤這話,雙雙下去張羅。一時之間,本來寧靜的百壽堂,出現暫時的混亂。幸而範媽媽在外頭料理一二,那些丫頭婆子對她多少有些忌憚,很快就聽範媽媽的安排將晾在外麵,或擺放在外的衣裳等物收起來。
青鬆院那邊小玉回去料理,童若瑤自是不必擔心,隻是呂氏的臉色煞白的有些嚇人,一個勁兒地問童若瑤到底出了什麽事兒。其他人也皆看著童若瑤,緊張的氣氛讓童若瑤也出了一背心的冷汗,語氣淡定,"不會有什麽事兒,母親先別在這裏著急,範媽媽留下照應,咱們先去老夫人的千禧堂吧。"
方氏回過神,忙不迭地點頭道:"是啊,先去老夫人哪裏,請老夫人拿主意才好。"說完由不得一歎,暗自有些懊悔,該早些離開才好。顧家如今成了皇商,做起天子家的買賣,雖是風光無限,豈知讀書人嘴裏常有句伴君如伴虎的說法。當年顧家,那也是飛來橫禍,大廈瞬間傾倒不過朝夕之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