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裏是真的忘了,分明是故意忘了的。
呂氏忙揮手阻止,笑道:"不必這麽麻煩,這裏也送了好些,給她兩個也是沾了喜氣。"
黃氏也不客氣,道:"大嫂如此說,那弟妹就叫她們別去忙了。"
呂氏道:"弟妹身上事多,這些小事兒不值一提。"
老夫人壽辰在即,又有崔氏誕下銘姐兒,雖然崔氏的情況不太好,須得張大夫每日來針灸一次。不過,有張大夫在所以大夥對崔氏的病情也沒太過擔憂,女人生產後都是需要調養的,況且張大夫並沒有說崔氏的情況嚴重到不能醫治。所以,闔府上下皆是一片喜氣。
到了初三這天,黃氏就開始忙著張羅各處張燈結彩等事兒,順便也拉上了童若瑤,說是讓她跟著瞧瞧,若有不妥當的地方,也可提提意見什麽的。童若瑤倒沒想到黃氏能邁開這一步,說是提提意見,其實每到一處黃氏都會詳細地講解一遍,比如如何布置既簡潔大方,又不缺新穎華貴等等,實則卻是讓童若瑤學學如何操辦這樣的大事。
連小玉也改變了對黃氏看法,笑道:"沒想到二夫人能如此對二奶奶。"
老夫人自然歡喜,偶爾和錢媽媽說起,也滿是欣慰:"老二媳婦也有些短處,倒比有些人懂得感恩。"
錢媽媽笑道:"也是咱們二奶奶人好,對每個人都實在。"當時崔氏臨盆,二奶奶聽說後就過來了,而大夫人和三夫人卻是晚間才來。崔氏的情況都驚動了老夫人,可見當時多麽凶險。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即便相隔的遠,可這樣的大事不可能沒有驚動他人。
老夫人聞得這話,忽地歎口氣,聲音略有些凝固,"偏偏她一雙眼被蒙住,什麽也看不到!"
錢媽媽隻是一歎,繼而溫聲細語地安慰老夫人道:"還有二爺呢,二爺是明白人,老夫人沒聽那些下人說起,二爺雖看起來不喜說話,又整日繃著一張臉,對二奶奶卻著實緊張呢!"
老夫人終於再度寬慰地笑起來,卻隻一瞬,又凝眉定神,"她隻說廷煊沒有親兄弟可幫襯,可見是..."
而就在闔府都沉浸在喜氣之中時,秀珠終於從邁出房門,跪在老夫人跟前請求老夫人原諒,並說要去觀音寺為老夫人祈福。
眾人隻不說話,黃氏臉上掛著一抹嘲諷,老夫人神色也淡淡的,頗為不耐煩淡淡道:"難為你有這份孝心。"
等大夥散了,秀珠直接就去了門上,叫婆子備了馬車,身邊帶著一名丫頭和一名婆子就往觀音寺去了。
這天已經是八月初六,陸陸續續有人送來賀禮,黃氏任舊拉著童若瑤一道打理各種事項,把送賀禮的那些人家也與童若瑤細說,不過這兩天多是上京與顧家略有些來往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同為商賈的還有一些官家。
回禮也極為講究,不同的人家回禮看似差不多,其實區別也大著,跟著黃氏看了兩三天,童若瑤不得不佩服黃氏,她隻憑記憶就把這些瑣事料理的清楚又明白,做什麽都信手拈來般不但反映快,還不會出錯。
不禁由衷地佩服道:"實在叫侄兒媳婦佩服得五體投地,侄兒媳婦再如何沒不及嬸子一二分。"
黃氏洋洋得意地笑道:"所以瞧著你沒事兒,才叫你來看看。不過,侄兒媳婦可別說這樣謙虛的話,指不定比嬸子強了多少呢!"
童若瑤慚愧道:"若說坐享其成還差不多。"
外麵天色漸漸暗下,婆子們將門上的燈籠點燃,童若瑤瞧一眼,起身道:"今兒又打擾嬸子一整天,現在時候不早了,嬸子也早些歇著。"
黃氏起身相送,童若瑤受寵若驚,黃氏眨眼笑道:"和嬸子還這樣見外?"
童若瑤隻得不勸,與黃氏並肩出來,隻見香雪風風火火地跑來,道:"二奶奶,十小姐倒現在還沒回來呢!大夫人在屋裏急得不行,二爺和九爺也還沒回來,要二奶奶回去拿個主意。"
童若瑤心裏一驚,黃氏冷哼一聲道:"她又不是三兩歲的孩子,難道還能走丟不成?以前也經常出門,再說觀音寺她又不是沒去過。"
香雪看一眼黃氏,目光落到童若瑤身上欲言又止的。童若瑤側身朝黃氏福福身,道:"嬸子快回去歇著,侄兒媳婦先回去瞧瞧到底怎麽回事。"
從富貴堂出來,童若瑤便細問香雪,香雪道:"大夫人已經叫人去外麵打聽,可去的人回來說十小姐並沒有去觀音寺。"
"跟著去的其他人呢?可回來了沒有?"
香雪搖搖頭,猶豫著又道:"大夫人急得在屋裏團團轉,說...說沒人願意管十小姐的死活。"
小玉氣得冷哼一聲道:"咱們還怎麽去管她的死活,她自己都那般作踐自己,與咱們有什麽關係?這話也隻敢說給二奶奶和咱們聽罷了,她怎麽不去老夫人哪裏說?"
微薄光亮下,童若瑤肅穆的神色讓香雪和小玉安靜下來,秀珠一個人就罷了,還有跟去的婆子和丫頭,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這擔心倒是多餘了,童若瑤剛走到九曲橋上,就瞧見前麵有婆子火速朝百壽堂方向奔去,看的不太真切,依稀覺得應該是門上趕車的婆子,身邊還有一位小丫頭,穿著打扮有些像伺候秀珠的。
等童若瑤踏進百壽堂的院門,就聽到裏頭呂氏壓抑著哭腔的話語傳來,"怎麽就要把她逼入這樣的境地?不嫁人就不嫁人,也不至於出家啊!"
顧炎暴跳如雷的吼聲傳來:"她要去就讓她去,誰也不許去叫她回來,我一輩子也不願再見到她!"(未完待續)
呂氏忙揮手阻止,笑道:"不必這麽麻煩,這裏也送了好些,給她兩個也是沾了喜氣。"
黃氏也不客氣,道:"大嫂如此說,那弟妹就叫她們別去忙了。"
呂氏道:"弟妹身上事多,這些小事兒不值一提。"
老夫人壽辰在即,又有崔氏誕下銘姐兒,雖然崔氏的情況不太好,須得張大夫每日來針灸一次。不過,有張大夫在所以大夥對崔氏的病情也沒太過擔憂,女人生產後都是需要調養的,況且張大夫並沒有說崔氏的情況嚴重到不能醫治。所以,闔府上下皆是一片喜氣。
到了初三這天,黃氏就開始忙著張羅各處張燈結彩等事兒,順便也拉上了童若瑤,說是讓她跟著瞧瞧,若有不妥當的地方,也可提提意見什麽的。童若瑤倒沒想到黃氏能邁開這一步,說是提提意見,其實每到一處黃氏都會詳細地講解一遍,比如如何布置既簡潔大方,又不缺新穎華貴等等,實則卻是讓童若瑤學學如何操辦這樣的大事。
連小玉也改變了對黃氏看法,笑道:"沒想到二夫人能如此對二奶奶。"
老夫人自然歡喜,偶爾和錢媽媽說起,也滿是欣慰:"老二媳婦也有些短處,倒比有些人懂得感恩。"
錢媽媽笑道:"也是咱們二奶奶人好,對每個人都實在。"當時崔氏臨盆,二奶奶聽說後就過來了,而大夫人和三夫人卻是晚間才來。崔氏的情況都驚動了老夫人,可見當時多麽凶險。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即便相隔的遠,可這樣的大事不可能沒有驚動他人。
老夫人聞得這話,忽地歎口氣,聲音略有些凝固,"偏偏她一雙眼被蒙住,什麽也看不到!"
錢媽媽隻是一歎,繼而溫聲細語地安慰老夫人道:"還有二爺呢,二爺是明白人,老夫人沒聽那些下人說起,二爺雖看起來不喜說話,又整日繃著一張臉,對二奶奶卻著實緊張呢!"
老夫人終於再度寬慰地笑起來,卻隻一瞬,又凝眉定神,"她隻說廷煊沒有親兄弟可幫襯,可見是..."
而就在闔府都沉浸在喜氣之中時,秀珠終於從邁出房門,跪在老夫人跟前請求老夫人原諒,並說要去觀音寺為老夫人祈福。
眾人隻不說話,黃氏臉上掛著一抹嘲諷,老夫人神色也淡淡的,頗為不耐煩淡淡道:"難為你有這份孝心。"
等大夥散了,秀珠直接就去了門上,叫婆子備了馬車,身邊帶著一名丫頭和一名婆子就往觀音寺去了。
這天已經是八月初六,陸陸續續有人送來賀禮,黃氏任舊拉著童若瑤一道打理各種事項,把送賀禮的那些人家也與童若瑤細說,不過這兩天多是上京與顧家略有些來往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同為商賈的還有一些官家。
回禮也極為講究,不同的人家回禮看似差不多,其實區別也大著,跟著黃氏看了兩三天,童若瑤不得不佩服黃氏,她隻憑記憶就把這些瑣事料理的清楚又明白,做什麽都信手拈來般不但反映快,還不會出錯。
不禁由衷地佩服道:"實在叫侄兒媳婦佩服得五體投地,侄兒媳婦再如何沒不及嬸子一二分。"
黃氏洋洋得意地笑道:"所以瞧著你沒事兒,才叫你來看看。不過,侄兒媳婦可別說這樣謙虛的話,指不定比嬸子強了多少呢!"
童若瑤慚愧道:"若說坐享其成還差不多。"
外麵天色漸漸暗下,婆子們將門上的燈籠點燃,童若瑤瞧一眼,起身道:"今兒又打擾嬸子一整天,現在時候不早了,嬸子也早些歇著。"
黃氏起身相送,童若瑤受寵若驚,黃氏眨眼笑道:"和嬸子還這樣見外?"
童若瑤隻得不勸,與黃氏並肩出來,隻見香雪風風火火地跑來,道:"二奶奶,十小姐倒現在還沒回來呢!大夫人在屋裏急得不行,二爺和九爺也還沒回來,要二奶奶回去拿個主意。"
童若瑤心裏一驚,黃氏冷哼一聲道:"她又不是三兩歲的孩子,難道還能走丟不成?以前也經常出門,再說觀音寺她又不是沒去過。"
香雪看一眼黃氏,目光落到童若瑤身上欲言又止的。童若瑤側身朝黃氏福福身,道:"嬸子快回去歇著,侄兒媳婦先回去瞧瞧到底怎麽回事。"
從富貴堂出來,童若瑤便細問香雪,香雪道:"大夫人已經叫人去外麵打聽,可去的人回來說十小姐並沒有去觀音寺。"
"跟著去的其他人呢?可回來了沒有?"
香雪搖搖頭,猶豫著又道:"大夫人急得在屋裏團團轉,說...說沒人願意管十小姐的死活。"
小玉氣得冷哼一聲道:"咱們還怎麽去管她的死活,她自己都那般作踐自己,與咱們有什麽關係?這話也隻敢說給二奶奶和咱們聽罷了,她怎麽不去老夫人哪裏說?"
微薄光亮下,童若瑤肅穆的神色讓香雪和小玉安靜下來,秀珠一個人就罷了,還有跟去的婆子和丫頭,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這擔心倒是多餘了,童若瑤剛走到九曲橋上,就瞧見前麵有婆子火速朝百壽堂方向奔去,看的不太真切,依稀覺得應該是門上趕車的婆子,身邊還有一位小丫頭,穿著打扮有些像伺候秀珠的。
等童若瑤踏進百壽堂的院門,就聽到裏頭呂氏壓抑著哭腔的話語傳來,"怎麽就要把她逼入這樣的境地?不嫁人就不嫁人,也不至於出家啊!"
顧炎暴跳如雷的吼聲傳來:"她要去就讓她去,誰也不許去叫她回來,我一輩子也不願再見到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