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二嬸子。"這禮自然是不能收的,蔣蓉華將手鐲遞給惠兒,小玉眼疾手快已經將茶送來。蔣蓉華端著茶杯送到張氏手裏。
張氏端著茶杯喝茶,不免想起剛才蔣蓉華跪在地上給童老爹和周氏敬茶的景象,心裏頓時就像打翻了五味雜瓶,多不是滋味。
還有另一件童若瑤也沒想到的事兒,早飯竟然是大嫂子一早起來親手做得!張氏再也坐不住了,找了借口氣急敗壞地離開。
"廚房裏有陳媽媽,你大清早的起來什麽?"周氏心疼地攜了蔣蓉華的手,"以後再別起來了。"
陳媽媽也道:"少奶奶如此,可就是叫老奴沒臉。"心中卻不覺點頭,這位少奶奶實在難得,雖然從上京嫁到上京,卻也遵照了徐州那邊的禮。
童若瑤也才明白,難怪童若遠那麽心疼。可見,這位大嫂子也不想表麵上看到的那麽柔順,至少有法子讓大哥順從她。
用過精美可口的早餐,童老爹去部裏當值。周氏領著一對新人去拜見老太太,童若瑤自然也去了,周氏的意思太過明顯,童若瑤想不知道都不可能,就是大嫂子知書達理,要她好好學著點兒。不過,童若瑤還真羨慕蔣蓉華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氣質,說不上到底是什麽,總之瞧著特別舒服。
蔣蓉華先給老太太敬了茶,老太太給了好幾件一看就是好東西的見麵禮,周氏才又介紹童若晨、童若涵、童若淳給蔣蓉華認識,大家彼此見了禮,都在坐下。
"你二叔今兒外出有事兒,改日再見吧。還有兩個已經出閣的姊妹,二丫頭和三丫頭。二丫頭昨兒來了,三丫頭身體抱恙,日後也有相見的時候。"
蔣蓉華站起身稱是,老太太點點頭,丫頭們呈上茶水。卻獨獨不見張氏,隻怕是躲在屋裏發火去了,她給蔣蓉華的那一對手鐲,童若瑤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就在她手腕上戴著,從來沒有褪下來過。
童若遠大婚,這幾日便不用去先生哪裏,從老太太那邊回來後,他便去了書房。
周氏聽陳媽媽如此一說,頓時寬慰下來,陳媽媽笑道:"大爺穩重,如今成家便更明白立業的道理。"
那個做母親的不願聽別人表揚自己的孩子,和童若晨、孫博文比起來,自己的兒子明顯比他們強些。周氏心滿意足,眼下就隻操心瑤兒的婚事了。
"對了,你去找蓉華身邊跟來的丫頭打聽打聽,親家府上各位哥兒、小姐、夫人、少奶奶都有什麽喜好?"周氏想起這事兒來,禮物不在於貴重,隻要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陳媽媽點點頭下去,卻又很快又回來了。"好像少奶奶正在和丫頭們說話。"
周氏一怔,隨即明白過來。今兒過去的時候,還有丫頭看著他們指指點點,隻怕是兒媳婦..."希望這孩子別是個多心的。"
陳媽媽微笑:"夫人這般性情,少奶奶又那般知書達理。"
哪一對婆媳從一開始就能毫無芥蒂?何況,昨兒大婚出了那樣的事兒,幸而廖媽媽察覺的及時,怕傷了府上的聲譽壓下來,可到底也讓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否則今兒一早,張氏也不會巴巴地跑過來看熱鬧。那些丫頭,就不會用那樣的眼神看她們。
"我們是跟著小姐來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其他人眼裏就是小姐的一言一行。小姐都沒怎樣,你卻如此,倘或不是今兒早上咱們小姐執意完成敬茶認親的禮,夫人臉上會如何?換做是你呢?讓小姐和夫人如何相處?"
惠兒一席話已經說得夏青麵色通紅,垂著頭也不敢抬頭去看蔣蓉華的臉色。她隻是不平罷了,從小服侍小姐,雖不是蔣夫人親生的,在府裏哪裏受過半點兒委屈。何況,她說的那些並非沒有一點兒道理。
蔣蓉華的目光離開手中的針線,看了惠兒和夏青,"以後別再這樣了,你們跟著我過來,是我委屈了你們。"即便沒有發生這事兒,她還是會將那一套禮行完,婆婆性子溫和,不能因此就省了什麽。第一次來童家,她就知道,兩邊雖然住在一起,卻是分開的。二嬸子看起來爽利,卻時常擺出看笑話的模樣,她既然已經是童若遠的妻子、婆婆的兒媳婦,理應和婆婆站在一起。一家子親近,那才是大宅裏沒有的溫暖。
夏青抬頭看了蔣蓉華一眼,見她明亮的眸子中帶著一股子堅持,心中不覺一動,低聲道:"我以後會格外注意的。"
惠兒微微一笑,"夏青還在怨小姐沒時刻帶著她呢。"
夏青心裏一急,辯駁道:"那是小姐心疼我病著,才沒有叫我跟著,否則哪裏輪得到你。"
"是啊,小姐就是偏疼你些。"
兩個丫頭有說有笑,蔣蓉華放了心,夏青穩重有餘,就是心裏擱不住事兒,還往往是因為自己才如此。心裏對她早沒了怪意,看著她們笑起來,臉上也添了笑容,"屋子裏沒事兒,你們去外麵瞧瞧有沒有要幫忙的。"
婆婆周氏說廚房都是陳媽媽一人張羅,以前人少還張羅的過來,如今畢竟多添了人。惠兒忙點頭,"陳媽媽做的醬菜特別可口,我也正想跟著學學呢!"
夏青笑道:"姑爺去了書房,大半天都沒出來,我去做些點心送去。"
兩個丫頭前後出了門,屋子裏頓時安靜下來,蔣蓉華複又拿起針線。手中的料子是藍灰色,正要給童若遠做一件長袍。想起早上整理衣櫃,發現他的衣裳少之又少,雖然都舊了,卻洗得非常幹淨,那些針腳又細又密,這會子再看自己的針腳,卻怎麽也及不上。(未完待續)
張氏端著茶杯喝茶,不免想起剛才蔣蓉華跪在地上給童老爹和周氏敬茶的景象,心裏頓時就像打翻了五味雜瓶,多不是滋味。
還有另一件童若瑤也沒想到的事兒,早飯竟然是大嫂子一早起來親手做得!張氏再也坐不住了,找了借口氣急敗壞地離開。
"廚房裏有陳媽媽,你大清早的起來什麽?"周氏心疼地攜了蔣蓉華的手,"以後再別起來了。"
陳媽媽也道:"少奶奶如此,可就是叫老奴沒臉。"心中卻不覺點頭,這位少奶奶實在難得,雖然從上京嫁到上京,卻也遵照了徐州那邊的禮。
童若瑤也才明白,難怪童若遠那麽心疼。可見,這位大嫂子也不想表麵上看到的那麽柔順,至少有法子讓大哥順從她。
用過精美可口的早餐,童老爹去部裏當值。周氏領著一對新人去拜見老太太,童若瑤自然也去了,周氏的意思太過明顯,童若瑤想不知道都不可能,就是大嫂子知書達理,要她好好學著點兒。不過,童若瑤還真羨慕蔣蓉華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氣質,說不上到底是什麽,總之瞧著特別舒服。
蔣蓉華先給老太太敬了茶,老太太給了好幾件一看就是好東西的見麵禮,周氏才又介紹童若晨、童若涵、童若淳給蔣蓉華認識,大家彼此見了禮,都在坐下。
"你二叔今兒外出有事兒,改日再見吧。還有兩個已經出閣的姊妹,二丫頭和三丫頭。二丫頭昨兒來了,三丫頭身體抱恙,日後也有相見的時候。"
蔣蓉華站起身稱是,老太太點點頭,丫頭們呈上茶水。卻獨獨不見張氏,隻怕是躲在屋裏發火去了,她給蔣蓉華的那一對手鐲,童若瑤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就在她手腕上戴著,從來沒有褪下來過。
童若遠大婚,這幾日便不用去先生哪裏,從老太太那邊回來後,他便去了書房。
周氏聽陳媽媽如此一說,頓時寬慰下來,陳媽媽笑道:"大爺穩重,如今成家便更明白立業的道理。"
那個做母親的不願聽別人表揚自己的孩子,和童若晨、孫博文比起來,自己的兒子明顯比他們強些。周氏心滿意足,眼下就隻操心瑤兒的婚事了。
"對了,你去找蓉華身邊跟來的丫頭打聽打聽,親家府上各位哥兒、小姐、夫人、少奶奶都有什麽喜好?"周氏想起這事兒來,禮物不在於貴重,隻要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陳媽媽點點頭下去,卻又很快又回來了。"好像少奶奶正在和丫頭們說話。"
周氏一怔,隨即明白過來。今兒過去的時候,還有丫頭看著他們指指點點,隻怕是兒媳婦..."希望這孩子別是個多心的。"
陳媽媽微笑:"夫人這般性情,少奶奶又那般知書達理。"
哪一對婆媳從一開始就能毫無芥蒂?何況,昨兒大婚出了那樣的事兒,幸而廖媽媽察覺的及時,怕傷了府上的聲譽壓下來,可到底也讓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否則今兒一早,張氏也不會巴巴地跑過來看熱鬧。那些丫頭,就不會用那樣的眼神看她們。
"我們是跟著小姐來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其他人眼裏就是小姐的一言一行。小姐都沒怎樣,你卻如此,倘或不是今兒早上咱們小姐執意完成敬茶認親的禮,夫人臉上會如何?換做是你呢?讓小姐和夫人如何相處?"
惠兒一席話已經說得夏青麵色通紅,垂著頭也不敢抬頭去看蔣蓉華的臉色。她隻是不平罷了,從小服侍小姐,雖不是蔣夫人親生的,在府裏哪裏受過半點兒委屈。何況,她說的那些並非沒有一點兒道理。
蔣蓉華的目光離開手中的針線,看了惠兒和夏青,"以後別再這樣了,你們跟著我過來,是我委屈了你們。"即便沒有發生這事兒,她還是會將那一套禮行完,婆婆性子溫和,不能因此就省了什麽。第一次來童家,她就知道,兩邊雖然住在一起,卻是分開的。二嬸子看起來爽利,卻時常擺出看笑話的模樣,她既然已經是童若遠的妻子、婆婆的兒媳婦,理應和婆婆站在一起。一家子親近,那才是大宅裏沒有的溫暖。
夏青抬頭看了蔣蓉華一眼,見她明亮的眸子中帶著一股子堅持,心中不覺一動,低聲道:"我以後會格外注意的。"
惠兒微微一笑,"夏青還在怨小姐沒時刻帶著她呢。"
夏青心裏一急,辯駁道:"那是小姐心疼我病著,才沒有叫我跟著,否則哪裏輪得到你。"
"是啊,小姐就是偏疼你些。"
兩個丫頭有說有笑,蔣蓉華放了心,夏青穩重有餘,就是心裏擱不住事兒,還往往是因為自己才如此。心裏對她早沒了怪意,看著她們笑起來,臉上也添了笑容,"屋子裏沒事兒,你們去外麵瞧瞧有沒有要幫忙的。"
婆婆周氏說廚房都是陳媽媽一人張羅,以前人少還張羅的過來,如今畢竟多添了人。惠兒忙點頭,"陳媽媽做的醬菜特別可口,我也正想跟著學學呢!"
夏青笑道:"姑爺去了書房,大半天都沒出來,我去做些點心送去。"
兩個丫頭前後出了門,屋子裏頓時安靜下來,蔣蓉華複又拿起針線。手中的料子是藍灰色,正要給童若遠做一件長袍。想起早上整理衣櫃,發現他的衣裳少之又少,雖然都舊了,卻洗得非常幹淨,那些針腳又細又密,這會子再看自己的針腳,卻怎麽也及不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