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瞧著老太太的模樣,十之八九是預備留蔣夫人和蔣蓉華吃了午飯再回去,心裏雖有些不情願,還是沒等老太太吩咐,就先去張羅了。
等回到屋裏,老太太看到她,果然說道:"已經快到午時,又沒有急事兒,就多坐坐吧。"
蔣夫人忙站起身回道:"這如何使得,打攪府上了。"
老太太果斷地一揮手,"都快成一家人了,還說什麽打攪不打攪的?"
言下之意,童老爹那邊和這邊是沒分開的,蔣夫人推辭不掉,隻得從了老太太的意思。張氏笑道:"我都已經安排下去了,粗茶淡飯,夫人可不要嫌棄。"
蔣夫人忙說:"不必麻煩,若麻煩反而叫我心中不安。"
趙氏笑著道:"你別和她計較,反正今兒來都來了,多坐坐也未嚐不可。"
說著朝張氏眨眨眼,兩人十分默契地相視一笑。
"若不是親家夫人在,也不必準備這些好的。"張氏去廚房瞧了瞧,回來的路上朝身邊的媽媽道。
那媽媽忙說:"親家夫人和蔣夫人關係也好,以後蔣夫人和大夫人做了親家,也是和咱們童家做了親家,理應好好招待的。"
張氏冷哼一聲,"我琢磨著八成是蔣家姑娘有什麽不為人知的毛病,否則那樣的家勢如何就瞧得上他們?"
從那邊過來的,自然能夠看出來兩邊的差距有多大!
那媽媽默不作聲,心裏明白張氏是眼紅了,可也不好點破。
"以後給晨哥兒找個更好的才行!"張氏堅決地說道,眼下親家夫人來了,也正好可以單獨找她說說話,順便提一提老太太的注意。"秋兒怎麽就沒回來?"
"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也不好隨隨便便就回娘家。"媽媽溫婉地道,若隨隨便便、時時刻刻都往娘家跑,外人瞧著也不好。
張氏歎口氣,都是過來人,誰不知道這個理兒,可隔幾天沒見到她,心裏就掛念的緊,想來自己的母親當年也是如此吧。
午飯很豐盛,老太太還特意將童若晨和童若遠、童二叔也叫過來吃,不過卻是讓他們坐了隔壁屋裏。飯後,童若瑤等女孩兒回避到隔壁屋裏,童若晨和童若遠才一同進來拜見趙氏和蔣夫人。
因蔣夫人還有事兒,略坐了坐就走了,張氏想留下趙氏說話,趙氏卻先一步提出告辭,張氏隻得在送她出門的時候,朝她提出讓童若秋去見孫大人的意思。
馬車平穩地行駛在官道上,耳邊傳來一陣陣車輪碾地聲,蔣夫人養了一會兒神才睜開眼,見對麵蔣蓉華端端坐著,目光隨意地落在腳尖上,一副沉思冥想的模樣。
童家大房的情況比蔣夫人預想的還要差一些,老太太言辭中雖透出是一家子的意思,可兩邊的情況卻一目了然。周氏身邊隻有一位媽媽服侍,四姑娘身邊也隻有一個丫頭,其他多餘的人一個也沒有。想到他們又是今年才搬回來住的...
"蓉華,給母親說說,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突然冒出來的話,讓沉思中的蔣蓉華猛然地抬起頭,見母親眉目含笑,十分慈愛,心頭不覺一暖。母親對她好,她是知道的,在徐州認識的閨友中,也有和她一樣庶出的。她們有些好,有些身不由己,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隻為了家族的利益。能像她這樣得到關注和關懷,是老天爺對她厚愛。
"爹娘做主就好,女兒沒有想法。"
蔣夫人輕歎,看著她正色地道:"你爹的意思是,童家很好,童家長公子是要拜在歐陽先生門下,以後大有前途。隻是,今日你也看到了,他們..."
蔣蓉華立刻道:"比咱們家人口少,反而更覺親密。"何況,母親當初嫁給父親的時候,父親家裏反而還不如現在的童家。可是,以後呢?
童若遠身邊現在沒有人,看起來也穩重,不像那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還沒娶妻已經有好幾個丫頭服侍著。父親當年和母親也是這般,後來父親身邊卻除了母親之外還有其他人,而自己的生母就是其中一個。
"你能這樣想固然是好,若真嫁過來,以後的日子就不比家裏了。"
蔣蓉華抿嘴一笑,羞紅了臉,"女兒不怕。"
蔣夫人笑了,想起當年的自己,亦是這樣想的,不怕,總能過好的。"你父親半個月後就到了,你大哥、大嫂留在徐州,其他人都要來,等你出閣的時候,家裏還是熱鬧的。"
蔣蓉華垂著頭,點了點下巴。每個女子總會有那樣的暢想,一輩子和夫君舉案齊眉到白頭,如果退而求其次,不能舉案齊眉到白頭,總能有那麽好些年,會有人將你捧在手心裏心疼,就足夠餘生回味了。
"先生說咱們晨哥兒又進益了,這樣下去,隔兩年下場也能取個生員。遠哥兒有造化,能入得歐陽先生門下,指不定隔兩年下場,就能金榜題名。晨哥兒和他一塊兒,總是有益處。蔣家能看上遠哥兒是蔣家人有眼光,以後遠哥兒能得嶽丈蔣家支持,大老爺又在吏部。你也是明白人,如何就不懂得為晨哥兒琢磨琢磨?有了孫家、蔣家、大老爺、遠哥兒,他以後的路也能走的遠些。"
張氏垂著頭,老太太說的她不是不明白,就是看不慣周氏那滿臉的笑容,什麽好事都被大房占去了。"今兒兒媳也沒說什麽呀。"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現在蔣家姑娘還沒進門,你就拿好的給她,明知是那邊拿不出來的,你這樣蔣夫人心裏會如何琢磨?勢必是要將兩邊的關係扯清,以後有事兒要求蔣家,蔣家就不會將兩邊的關係撇清?"(未完待續)
等回到屋裏,老太太看到她,果然說道:"已經快到午時,又沒有急事兒,就多坐坐吧。"
蔣夫人忙站起身回道:"這如何使得,打攪府上了。"
老太太果斷地一揮手,"都快成一家人了,還說什麽打攪不打攪的?"
言下之意,童老爹那邊和這邊是沒分開的,蔣夫人推辭不掉,隻得從了老太太的意思。張氏笑道:"我都已經安排下去了,粗茶淡飯,夫人可不要嫌棄。"
蔣夫人忙說:"不必麻煩,若麻煩反而叫我心中不安。"
趙氏笑著道:"你別和她計較,反正今兒來都來了,多坐坐也未嚐不可。"
說著朝張氏眨眨眼,兩人十分默契地相視一笑。
"若不是親家夫人在,也不必準備這些好的。"張氏去廚房瞧了瞧,回來的路上朝身邊的媽媽道。
那媽媽忙說:"親家夫人和蔣夫人關係也好,以後蔣夫人和大夫人做了親家,也是和咱們童家做了親家,理應好好招待的。"
張氏冷哼一聲,"我琢磨著八成是蔣家姑娘有什麽不為人知的毛病,否則那樣的家勢如何就瞧得上他們?"
從那邊過來的,自然能夠看出來兩邊的差距有多大!
那媽媽默不作聲,心裏明白張氏是眼紅了,可也不好點破。
"以後給晨哥兒找個更好的才行!"張氏堅決地說道,眼下親家夫人來了,也正好可以單獨找她說說話,順便提一提老太太的注意。"秋兒怎麽就沒回來?"
"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也不好隨隨便便就回娘家。"媽媽溫婉地道,若隨隨便便、時時刻刻都往娘家跑,外人瞧著也不好。
張氏歎口氣,都是過來人,誰不知道這個理兒,可隔幾天沒見到她,心裏就掛念的緊,想來自己的母親當年也是如此吧。
午飯很豐盛,老太太還特意將童若晨和童若遠、童二叔也叫過來吃,不過卻是讓他們坐了隔壁屋裏。飯後,童若瑤等女孩兒回避到隔壁屋裏,童若晨和童若遠才一同進來拜見趙氏和蔣夫人。
因蔣夫人還有事兒,略坐了坐就走了,張氏想留下趙氏說話,趙氏卻先一步提出告辭,張氏隻得在送她出門的時候,朝她提出讓童若秋去見孫大人的意思。
馬車平穩地行駛在官道上,耳邊傳來一陣陣車輪碾地聲,蔣夫人養了一會兒神才睜開眼,見對麵蔣蓉華端端坐著,目光隨意地落在腳尖上,一副沉思冥想的模樣。
童家大房的情況比蔣夫人預想的還要差一些,老太太言辭中雖透出是一家子的意思,可兩邊的情況卻一目了然。周氏身邊隻有一位媽媽服侍,四姑娘身邊也隻有一個丫頭,其他多餘的人一個也沒有。想到他們又是今年才搬回來住的...
"蓉華,給母親說說,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突然冒出來的話,讓沉思中的蔣蓉華猛然地抬起頭,見母親眉目含笑,十分慈愛,心頭不覺一暖。母親對她好,她是知道的,在徐州認識的閨友中,也有和她一樣庶出的。她們有些好,有些身不由己,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隻為了家族的利益。能像她這樣得到關注和關懷,是老天爺對她厚愛。
"爹娘做主就好,女兒沒有想法。"
蔣夫人輕歎,看著她正色地道:"你爹的意思是,童家很好,童家長公子是要拜在歐陽先生門下,以後大有前途。隻是,今日你也看到了,他們..."
蔣蓉華立刻道:"比咱們家人口少,反而更覺親密。"何況,母親當初嫁給父親的時候,父親家裏反而還不如現在的童家。可是,以後呢?
童若遠身邊現在沒有人,看起來也穩重,不像那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還沒娶妻已經有好幾個丫頭服侍著。父親當年和母親也是這般,後來父親身邊卻除了母親之外還有其他人,而自己的生母就是其中一個。
"你能這樣想固然是好,若真嫁過來,以後的日子就不比家裏了。"
蔣蓉華抿嘴一笑,羞紅了臉,"女兒不怕。"
蔣夫人笑了,想起當年的自己,亦是這樣想的,不怕,總能過好的。"你父親半個月後就到了,你大哥、大嫂留在徐州,其他人都要來,等你出閣的時候,家裏還是熱鬧的。"
蔣蓉華垂著頭,點了點下巴。每個女子總會有那樣的暢想,一輩子和夫君舉案齊眉到白頭,如果退而求其次,不能舉案齊眉到白頭,總能有那麽好些年,會有人將你捧在手心裏心疼,就足夠餘生回味了。
"先生說咱們晨哥兒又進益了,這樣下去,隔兩年下場也能取個生員。遠哥兒有造化,能入得歐陽先生門下,指不定隔兩年下場,就能金榜題名。晨哥兒和他一塊兒,總是有益處。蔣家能看上遠哥兒是蔣家人有眼光,以後遠哥兒能得嶽丈蔣家支持,大老爺又在吏部。你也是明白人,如何就不懂得為晨哥兒琢磨琢磨?有了孫家、蔣家、大老爺、遠哥兒,他以後的路也能走的遠些。"
張氏垂著頭,老太太說的她不是不明白,就是看不慣周氏那滿臉的笑容,什麽好事都被大房占去了。"今兒兒媳也沒說什麽呀。"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現在蔣家姑娘還沒進門,你就拿好的給她,明知是那邊拿不出來的,你這樣蔣夫人心裏會如何琢磨?勢必是要將兩邊的關係扯清,以後有事兒要求蔣家,蔣家就不會將兩邊的關係撇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