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方才二姑奶奶說的蔣家姑娘,要不要告訴夫人?"小玉一邊將首飾放進匣子裏,一邊隨口問道。
童若瑤搖搖頭,"暫時別說,免得空歡喜一場。"
說著看了看外麵,老爹也快回來了,不知大哥到底想出了辦法沒有。不過,童若瑤這會兒反而平靜了,細想大哥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黃大人是官,在上京這種權貴之地,他一個侍郎還不能隻手遮天。
隻是,就怕他找些莫須有的緣故來打壓童老爹,老爹在部裏待的時間本來就不長,與他交好的同僚隻怕是不會站在他這邊而去得罪黃大人。
還是等大哥的消息吧,她一個女孩子又能做什麽?其實,中午孫博文過來的時候,她很想將荷包拿了,但絕對不是悄悄兒交給童若綰,而是當著鄭夫人的麵兒,明明白白地暗示鄭夫人,你所說的那個不知檢點的童家姑娘,就是你要娶回去的兒媳。
想想,撕破臉鬧開了,外人說起依舊是童家姑娘,而不是單單童若綰一人。好吧,反正張氏和老太太定然會迫不及待地將童若綰嫁出去,而且還是鄭家。
夜裏,張氏過來請周氏和童老爹等過去用飯,周氏推說身上不好不過去,童老爹又沒有回來,隻得作罷。
直到掌燈時分,童老爹披著暮色回來,一臉的疲倦。童若瑤忙去倒了茶送過去,周氏接過他取下來的帽子,一邊往衣架子上掛,一邊輕聲問道:"怎麽回來這般晚?可還能看清路?"
童老爹都是步行,身邊又沒個照顧的小廝,周氏一邊看著童老爹一邊琢磨著,是不是也該買個小廝來,平日裏好跟著童老爹照顧他。
童老爹在椅子上坐了,一口喝幹了童若瑤送來的茶水,還覺得不解渴又示意童若瑤去倒一杯。周氏瞧著有些心疼,"不是漸漸清閑了,怎麽累的連喝水的功夫都沒?"
童老爹不忍說出實情,道:"這幾日略忙些。"
周氏見他說的輕鬆,也就略略安了心,恰好陳媽媽進來稟報,晚飯已經備好了。
飯桌上,童若遠和童若瑤一直暗暗地關注童老爹,瞧著倒比昨兒好多了。童若瑤暗暗想,昨兒童老爹臉色那麽凝重,是不是真有幾分相信鄭大人的話?
"以後不用等我,你們餓了就早些吃。"飯後,童老爹突然說了這樣一句。
桌上三人皆愣住,這話裏的意思便是,以後童老爹每天都會很晚才會回來。
"太早了又吃不下。"周氏隨即笑著道。
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才像一家子,童若瑤和童若遠皆點頭,認同周氏的話。
童老爹有些動容,嗓音裏透著絲絲關懷,朝周氏道:"早些吃了晚飯,在院子裏走走消消食。"
周氏垂下頭,童若瑤隱忍著笑,原來老爹就是這般關心母親的。周氏沒說話,也沒點頭,童若遠開口,說是書上有幾個問題不解,童老爹便和他去了書房。童若瑤扶著周氏回到正屋,就讓她在屋裏走走。
周氏故意沉著臉,童若瑤嘻嘻笑道:"爹爹說走走好消食,這是爹爹心疼娘。"
"你這孩子,胡說什麽?"雖惱,眸子裏的光卻柔和得能滴出水來。
童老爹和大哥在書房待了許久才出來,陳媽媽準備好熱水,童若瑤就去找大哥,大哥卻隻叫她放心,多的都不說了。
而接下來,童老爹一日比一日回來的晚,現下夜短晝長,卻也是天蒙蒙亮就出門,看來黃大人真的在給他施壓了。這樣總比傳揚開好,然而不光周氏心疼,童若瑤也愧疚。童老爹是嚴父,也是慈父,可到底能堅持多久?總覺得,童老爹受的這些多都是因自己而起的,她總歸算不得孝女吧。
童若秋在娘家住了五六天,孫博文才把她接回去,在老太太和張氏的特別關注下,他終究沒能和童若綰說上一句話。繼而又得知童若綰的親事說定,連日子都定下來了。後來又派人去打聽了鄭家,因此對童若綰愈發的愧疚,又將愧疚轉移到童若秋身上。
雖是新婚,他對童若秋並不是很好。但趙夫人卻格外喜歡童若秋,童若秋的婚姻算是喜憂參半。張氏又經常去孫府,勸著童若秋耐住性子,隻要早些懷上孩子,等兒子出世了,孫博文做了父親,慢慢的自然就好了。
隻孫博文到底不死心,又說要來童家與童家兄弟一道讀書,還搬出童若遠來,說跟著他說不定就能得歐陽先生賞識。
趙夫人哪裏敢叫他去童家,倘或事情鬧大了,兒子的前程就徹底毀了。因此,對童若綰也多有意見,嫌她狐媚子把自己的兒子勾引壞了。這做母親的,永遠都是偏向自己的孩子,哪怕自己的孩子也錯了,都會千方百計地替兒子找借口。
要說這趙夫人,也頗有魄力,事隔幾日,趙夫人就托人找了個先生,讓孫博文好好在家讀書,徹底斷了他與外界的來往。
童家漸漸平靜下來,童若晨也收了心跟著先生讀書,因為童若遠是個壓力,他也不得不努力。童二老爺瞧著心裏高興,稟明了老太太,送了一些文房四寶給童若遠。還送了一些料子,說是給童若遠做兩身薄一點兒的衣裳。
黃大人那邊的事兒還沒有著落,童二叔又這般,周氏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說來也巧,就在童若晨長進的時候,先生突然病了。童若晨隻得在屋裏溫習功課,童若遠卻日日往外麵跑,也不說做什麽,周氏對他曆來放心,也不過問。
鄭夫人來下了聘,張氏熱情地接待了,當然,她之所以高興是因為送來的那些聘禮,和趙夫人送來的聘禮,那簡直是天壤之別。老太太果然說的不錯,這鄭家也不過如此,童若綰嫁過去也配得上。(未完待續)
童若瑤搖搖頭,"暫時別說,免得空歡喜一場。"
說著看了看外麵,老爹也快回來了,不知大哥到底想出了辦法沒有。不過,童若瑤這會兒反而平靜了,細想大哥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黃大人是官,在上京這種權貴之地,他一個侍郎還不能隻手遮天。
隻是,就怕他找些莫須有的緣故來打壓童老爹,老爹在部裏待的時間本來就不長,與他交好的同僚隻怕是不會站在他這邊而去得罪黃大人。
還是等大哥的消息吧,她一個女孩子又能做什麽?其實,中午孫博文過來的時候,她很想將荷包拿了,但絕對不是悄悄兒交給童若綰,而是當著鄭夫人的麵兒,明明白白地暗示鄭夫人,你所說的那個不知檢點的童家姑娘,就是你要娶回去的兒媳。
想想,撕破臉鬧開了,外人說起依舊是童家姑娘,而不是單單童若綰一人。好吧,反正張氏和老太太定然會迫不及待地將童若綰嫁出去,而且還是鄭家。
夜裏,張氏過來請周氏和童老爹等過去用飯,周氏推說身上不好不過去,童老爹又沒有回來,隻得作罷。
直到掌燈時分,童老爹披著暮色回來,一臉的疲倦。童若瑤忙去倒了茶送過去,周氏接過他取下來的帽子,一邊往衣架子上掛,一邊輕聲問道:"怎麽回來這般晚?可還能看清路?"
童老爹都是步行,身邊又沒個照顧的小廝,周氏一邊看著童老爹一邊琢磨著,是不是也該買個小廝來,平日裏好跟著童老爹照顧他。
童老爹在椅子上坐了,一口喝幹了童若瑤送來的茶水,還覺得不解渴又示意童若瑤去倒一杯。周氏瞧著有些心疼,"不是漸漸清閑了,怎麽累的連喝水的功夫都沒?"
童老爹不忍說出實情,道:"這幾日略忙些。"
周氏見他說的輕鬆,也就略略安了心,恰好陳媽媽進來稟報,晚飯已經備好了。
飯桌上,童若遠和童若瑤一直暗暗地關注童老爹,瞧著倒比昨兒好多了。童若瑤暗暗想,昨兒童老爹臉色那麽凝重,是不是真有幾分相信鄭大人的話?
"以後不用等我,你們餓了就早些吃。"飯後,童老爹突然說了這樣一句。
桌上三人皆愣住,這話裏的意思便是,以後童老爹每天都會很晚才會回來。
"太早了又吃不下。"周氏隨即笑著道。
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才像一家子,童若瑤和童若遠皆點頭,認同周氏的話。
童老爹有些動容,嗓音裏透著絲絲關懷,朝周氏道:"早些吃了晚飯,在院子裏走走消消食。"
周氏垂下頭,童若瑤隱忍著笑,原來老爹就是這般關心母親的。周氏沒說話,也沒點頭,童若遠開口,說是書上有幾個問題不解,童老爹便和他去了書房。童若瑤扶著周氏回到正屋,就讓她在屋裏走走。
周氏故意沉著臉,童若瑤嘻嘻笑道:"爹爹說走走好消食,這是爹爹心疼娘。"
"你這孩子,胡說什麽?"雖惱,眸子裏的光卻柔和得能滴出水來。
童老爹和大哥在書房待了許久才出來,陳媽媽準備好熱水,童若瑤就去找大哥,大哥卻隻叫她放心,多的都不說了。
而接下來,童老爹一日比一日回來的晚,現下夜短晝長,卻也是天蒙蒙亮就出門,看來黃大人真的在給他施壓了。這樣總比傳揚開好,然而不光周氏心疼,童若瑤也愧疚。童老爹是嚴父,也是慈父,可到底能堅持多久?總覺得,童老爹受的這些多都是因自己而起的,她總歸算不得孝女吧。
童若秋在娘家住了五六天,孫博文才把她接回去,在老太太和張氏的特別關注下,他終究沒能和童若綰說上一句話。繼而又得知童若綰的親事說定,連日子都定下來了。後來又派人去打聽了鄭家,因此對童若綰愈發的愧疚,又將愧疚轉移到童若秋身上。
雖是新婚,他對童若秋並不是很好。但趙夫人卻格外喜歡童若秋,童若秋的婚姻算是喜憂參半。張氏又經常去孫府,勸著童若秋耐住性子,隻要早些懷上孩子,等兒子出世了,孫博文做了父親,慢慢的自然就好了。
隻孫博文到底不死心,又說要來童家與童家兄弟一道讀書,還搬出童若遠來,說跟著他說不定就能得歐陽先生賞識。
趙夫人哪裏敢叫他去童家,倘或事情鬧大了,兒子的前程就徹底毀了。因此,對童若綰也多有意見,嫌她狐媚子把自己的兒子勾引壞了。這做母親的,永遠都是偏向自己的孩子,哪怕自己的孩子也錯了,都會千方百計地替兒子找借口。
要說這趙夫人,也頗有魄力,事隔幾日,趙夫人就托人找了個先生,讓孫博文好好在家讀書,徹底斷了他與外界的來往。
童家漸漸平靜下來,童若晨也收了心跟著先生讀書,因為童若遠是個壓力,他也不得不努力。童二老爺瞧著心裏高興,稟明了老太太,送了一些文房四寶給童若遠。還送了一些料子,說是給童若遠做兩身薄一點兒的衣裳。
黃大人那邊的事兒還沒有著落,童二叔又這般,周氏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說來也巧,就在童若晨長進的時候,先生突然病了。童若晨隻得在屋裏溫習功課,童若遠卻日日往外麵跑,也不說做什麽,周氏對他曆來放心,也不過問。
鄭夫人來下了聘,張氏熱情地接待了,當然,她之所以高興是因為送來的那些聘禮,和趙夫人送來的聘禮,那簡直是天壤之別。老太太果然說的不錯,這鄭家也不過如此,童若綰嫁過去也配得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