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媽媽點點頭,便領著她們進屋,剛到門口,張氏迎麵走過來。嘴角掛著笑,左右端詳著童若秋好一會兒,見她穿著織錦菱花緞,頭上戴著簇新的金飾,胸前掛著一個黃橙橙發亮的百獸絡櫻,左手腕一對成色極佳的翠玉鐲子,右手腕上一隻鎏金百子鐲子,皆不是女兒的陪嫁,那定是趙夫人特意準備的。
再瞧瞧通身的氣派,已經沒有了童家女孩兒的模樣,真正富貴人家走出來的貴人。微微垂了眉眼,施了脂粉的臉頰光亮白皙,雙頰一對紅暈,嬌豔欲滴,賞心悅目,越看越錯不開眼。
直到童若秋受不了這樣的打量,嗔怪地道:"娘,別看了。"
張氏才回神,廖媽媽喜道:"快過去叫老太太也瞧瞧。"
張氏忙拉著童若秋的手,走到老太太跟前。在張氏打量童若秋的時候,童若綰坐的位置恰好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現如今望著她的背影,才將藏在袖子裏的手慢慢鬆開,從掌心傳來的刺痛,提醒著她,她是多麽的不甘心。
原以為會看到一個失魂落魄憂鬱的童若秋,可卻看到了一個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童若秋。她實在不甘心,想起鄭夫人獻媚張氏的那張嘴臉,她恨不能立刻去找孫博文質問。
那些花前月下的承諾,那些海誓山盟到底都算什麽?她不惜與張氏為敵,得罪老太太,自毀前程付出的一切到底算什麽?
耳邊傳來老太太殷勤的叮囑,童若綰慢慢伸出手,攤開隻見掌心上血跡斑斑,已經血肉模糊。
"怎麽不見四妹?"童若秋掃了屋裏一眼,問道。
周氏笑道:"她身子弱,這兩天又熱,身上發軟便沒過來。"
童若秋蹙眉,"我還有東西給她呢,她卻來不了。"
張氏心裏歡喜,笑道:"你要回來住兩日,還怕見不到她?先坐下吃口茶,陪老太太和你大伯母說說話吧。"
"娘不說還不覺得,說起來還真渴了。"
丫頭忙把茶水送來,老太太叫廖媽媽搬了椅子,讓童若秋就坐在她身邊。
剛忙過去,門外有丫頭來稟報,說鄭夫人來了。
童若綰不覺一怔,張氏不留痕跡地看了她一眼,朝門外的人道:"快請進來。"
話音剛落,鄭夫人的聲音已經傳來了,"二姑奶奶今兒回門,我臉皮子上厚也來湊個熱鬧,沾沾喜氣。老太太、夫人不會怪我不親自來吧?"
張氏已經迎上去,"哪裏哪裏,你能來我才高興呢,快請進來坐。"
鄭夫人一進來,就大驚小呼地稱讚了童若秋一回,大夥才見禮。鄭夫人見周氏在坐,主動上去搭話,"還沒謝謝你,今兒一來是沾沾喜氣,二來是專門謝你的。"
周氏笑容淡淡的,"鄭夫人說笑了,無功不受祿,有什麽好客氣的?"
"還說呢,虧得你說了好話,否則..."童家這門親她也不易說下來,單瞧童家二姑娘的嫁妝,那才是豐盛呢。童若綰雖是庶出,可也比沒有的強。再說,童家和孫家結了親,她鄭家現在與孫家也是沾親帶故的。
童若秋和童若綰又是姊妹,自己的兒子也得跟著叫孫少爺一聲二姐夫。
周氏往旁邊挪了挪,見鄭夫人還要與自己說話,便提前對小玉道:"你去瞧瞧有沒有忙的地兒?"
小玉領命下去,老太太又和周氏說起來,鄭夫人一時被涼到一邊,抬頭望去,張氏忙著,童若秋聽著老太太和周氏說話,麵上雖沒什麽,心裏卻有些不悅。自己好歹是客,卻是這般招待的。
周氏雖有所擦覺,卻也樂得老太太故意如此。童若瑤一事,她徹底看清了鄭夫人的嘴臉,開始她趨炎附勢倒不覺什麽。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可她卻不顧舊時情麵算計起來。
還有童若綰,那樣一個瞧著穩重識大體的孩子,心卻歪了。早知回來住要生出這些事,還不如在外麵苦些。
總歸放不下心,叫陳媽媽回去瞧瞧童若瑤,雖懂事穩重,也怕她受不了。陳媽媽點點頭,老太太聽見,便道:"去廚房瞧瞧,昨兒叫她們做了幾樣爽口的點心,也一並給四丫頭帶回去。實在不行,就去請大夫來瞧瞧。"
周氏站起來謝了一回,老太太歎道:"那孩子從小在外麵吃了不少的苦頭,難得的是,這幾個孫女兒裏頭,就她最是懂事。"
老太太突然表現出來的疼愛,讓周氏也覺得詫異,童若秋不高興地道:"難道除了四妹,我們都不懂事了?"
"你們一個個的都不叫人省心,也隻有她最招人疼。"說著竟又叫她跟前的大丫頭過去照應。接著道,"等給她尋了一門好親,我這裏自然還有東西給她。"
"老太太就是偏心,我們就沒有。"
"你們從小吃好穿好,還不知足,我給的自然是彌補以前她沒有的。再說她是妹妹,理應讓著。"說完瞪了童若秋一眼,張氏瞧見忙打眼色叫童若秋別說話。
吩咐完了,陳媽媽和丫頭就下去忙,張氏雖不明白老太太到底打的什麽主意,聽了那些話心裏多少有些不快。周氏低頭琢磨著,鄭夫人若有所思,一時冷場竟無人說話。幸而,童二老爺領著孫博文、童若晨過來,屋裏才又熱鬧起來。
孫博文給老太太行禮,老太太虛扶一把,張氏忙叫丫頭端茶遞水,老太太讓孫博文挨著童若秋坐。至始至終,孫博文都沒有扭頭看童若綰一眼,童若綰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地去看孫博文。屋子裏氣氛雖熱鬧,卻好像每個人都在諷刺她,隔了一會兒,便站起身推說身上不適要回去休息。(未完待續)
再瞧瞧通身的氣派,已經沒有了童家女孩兒的模樣,真正富貴人家走出來的貴人。微微垂了眉眼,施了脂粉的臉頰光亮白皙,雙頰一對紅暈,嬌豔欲滴,賞心悅目,越看越錯不開眼。
直到童若秋受不了這樣的打量,嗔怪地道:"娘,別看了。"
張氏才回神,廖媽媽喜道:"快過去叫老太太也瞧瞧。"
張氏忙拉著童若秋的手,走到老太太跟前。在張氏打量童若秋的時候,童若綰坐的位置恰好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現如今望著她的背影,才將藏在袖子裏的手慢慢鬆開,從掌心傳來的刺痛,提醒著她,她是多麽的不甘心。
原以為會看到一個失魂落魄憂鬱的童若秋,可卻看到了一個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童若秋。她實在不甘心,想起鄭夫人獻媚張氏的那張嘴臉,她恨不能立刻去找孫博文質問。
那些花前月下的承諾,那些海誓山盟到底都算什麽?她不惜與張氏為敵,得罪老太太,自毀前程付出的一切到底算什麽?
耳邊傳來老太太殷勤的叮囑,童若綰慢慢伸出手,攤開隻見掌心上血跡斑斑,已經血肉模糊。
"怎麽不見四妹?"童若秋掃了屋裏一眼,問道。
周氏笑道:"她身子弱,這兩天又熱,身上發軟便沒過來。"
童若秋蹙眉,"我還有東西給她呢,她卻來不了。"
張氏心裏歡喜,笑道:"你要回來住兩日,還怕見不到她?先坐下吃口茶,陪老太太和你大伯母說說話吧。"
"娘不說還不覺得,說起來還真渴了。"
丫頭忙把茶水送來,老太太叫廖媽媽搬了椅子,讓童若秋就坐在她身邊。
剛忙過去,門外有丫頭來稟報,說鄭夫人來了。
童若綰不覺一怔,張氏不留痕跡地看了她一眼,朝門外的人道:"快請進來。"
話音剛落,鄭夫人的聲音已經傳來了,"二姑奶奶今兒回門,我臉皮子上厚也來湊個熱鬧,沾沾喜氣。老太太、夫人不會怪我不親自來吧?"
張氏已經迎上去,"哪裏哪裏,你能來我才高興呢,快請進來坐。"
鄭夫人一進來,就大驚小呼地稱讚了童若秋一回,大夥才見禮。鄭夫人見周氏在坐,主動上去搭話,"還沒謝謝你,今兒一來是沾沾喜氣,二來是專門謝你的。"
周氏笑容淡淡的,"鄭夫人說笑了,無功不受祿,有什麽好客氣的?"
"還說呢,虧得你說了好話,否則..."童家這門親她也不易說下來,單瞧童家二姑娘的嫁妝,那才是豐盛呢。童若綰雖是庶出,可也比沒有的強。再說,童家和孫家結了親,她鄭家現在與孫家也是沾親帶故的。
童若秋和童若綰又是姊妹,自己的兒子也得跟著叫孫少爺一聲二姐夫。
周氏往旁邊挪了挪,見鄭夫人還要與自己說話,便提前對小玉道:"你去瞧瞧有沒有忙的地兒?"
小玉領命下去,老太太又和周氏說起來,鄭夫人一時被涼到一邊,抬頭望去,張氏忙著,童若秋聽著老太太和周氏說話,麵上雖沒什麽,心裏卻有些不悅。自己好歹是客,卻是這般招待的。
周氏雖有所擦覺,卻也樂得老太太故意如此。童若瑤一事,她徹底看清了鄭夫人的嘴臉,開始她趨炎附勢倒不覺什麽。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可她卻不顧舊時情麵算計起來。
還有童若綰,那樣一個瞧著穩重識大體的孩子,心卻歪了。早知回來住要生出這些事,還不如在外麵苦些。
總歸放不下心,叫陳媽媽回去瞧瞧童若瑤,雖懂事穩重,也怕她受不了。陳媽媽點點頭,老太太聽見,便道:"去廚房瞧瞧,昨兒叫她們做了幾樣爽口的點心,也一並給四丫頭帶回去。實在不行,就去請大夫來瞧瞧。"
周氏站起來謝了一回,老太太歎道:"那孩子從小在外麵吃了不少的苦頭,難得的是,這幾個孫女兒裏頭,就她最是懂事。"
老太太突然表現出來的疼愛,讓周氏也覺得詫異,童若秋不高興地道:"難道除了四妹,我們都不懂事了?"
"你們一個個的都不叫人省心,也隻有她最招人疼。"說著竟又叫她跟前的大丫頭過去照應。接著道,"等給她尋了一門好親,我這裏自然還有東西給她。"
"老太太就是偏心,我們就沒有。"
"你們從小吃好穿好,還不知足,我給的自然是彌補以前她沒有的。再說她是妹妹,理應讓著。"說完瞪了童若秋一眼,張氏瞧見忙打眼色叫童若秋別說話。
吩咐完了,陳媽媽和丫頭就下去忙,張氏雖不明白老太太到底打的什麽主意,聽了那些話心裏多少有些不快。周氏低頭琢磨著,鄭夫人若有所思,一時冷場竟無人說話。幸而,童二老爺領著孫博文、童若晨過來,屋裏才又熱鬧起來。
孫博文給老太太行禮,老太太虛扶一把,張氏忙叫丫頭端茶遞水,老太太讓孫博文挨著童若秋坐。至始至終,孫博文都沒有扭頭看童若綰一眼,童若綰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地去看孫博文。屋子裏氣氛雖熱鬧,卻好像每個人都在諷刺她,隔了一會兒,便站起身推說身上不適要回去休息。(未完待續)